第2册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第3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小儿垂钓》,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阅读故事《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板块一日积月累
1.活动一:图文对照,看一看,说一说。
问:图片上有什么人?图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边的大人在干什么?钓鱼的孩子回答大人的问话了吗?
提示:切合图意和诗意,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活动二:读古诗。
(1)教师逐句范读,学生跟读。
要点:注意诗句节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加上动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动三:赛诗会。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朗读古诗,看谁朗读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块二我爱阅读
1.活动一:读故事。
要点: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活动二:讲故事。
师生合作讲故事,教师读教材中的故事,中间作停顿。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补充人物语言或心理活动。
例如: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敌人对王二小说什么?王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会想什么?八路军发现王二小光荣牺牲时,会说什么?
师生合作讲完故事后,可以问:你们喜欢王二小吗?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3.活动三:表演。
提示:根据故事内容,分组进行课本剧表演。
标点符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准确分辨不同的标点符号。
2、进一步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能力目标:1、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2、明确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标点符号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底蕴。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体会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等的不同用法。
2、在段落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1、能根据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在运用标点符号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投影,课件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和安排:第一课时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的课堂。
想快乐的学阅读呀,要喊出魔法口号,你们还记不记得是什么?我们的口号是: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耶!棒极了!同学们的声音都十分的响亮,老师的心情也非常愉快。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我们快乐阅读的标点符号篇。
一、趣味语文:(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同标点符号打交道了。
小小的标点符号,它们的奥妙可多啦!据说,明朝的祝枝山,有一次曾同人开过这样一个玩笑。
新春佳节的时候,祝枝山路过一户富人家的门前,见到朱漆的大门上贴着一张红纸。
他想了想,就叫人拿来笔墨,在上面写了十二个大字: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那家主人出来一看,念道:“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顿时脸色铁青。
他想这不分明是触我的霉头吗?于是,他要就动手打祝枝山。
而祝枝山却对他笑笑,不慌不忙地说:“我明明写的是好话,你自己看不懂嘛!”说完,他就用笔点了几下,便成为:“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那主人见了,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好。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如何点大有讲究,今天我们举行一次标点符号联欢会的语文活动课,提高同学们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二)标点符号猜谜1.小主持人宣布竞猜规则并出示谜面:以小组为单位竞猜,戴上标点符号的头饰对号入座,最快猜出为胜者,得10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3课时(教案)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第3课时,我将带领学生们深入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知识,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我的发现"、"读读背背"和"我会写"三个部分。
在"我的发现"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在"读读背背"部分,学生们将通过阅读和背诵,掌握一些优美的句段和诗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我会写"部分,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二是通过阅读和背诵,让学生们掌握一些优美的句段和诗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三是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们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和背诵,让学生们掌握一些优美的句段和诗歌,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们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练习纸等教具和学具,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直观的展示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课时的主题。
3. "读读背背":让学生们阅读和背诵一些优美的句段和诗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 "我会写":让学生们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课时的主题和一些关键点,如事物的特点、规律等,以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观察和描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背诵优美的句段和诗歌等,以便学生们能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语文园地三》【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安排了6个板块内容。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组动宾结构的短语,描写了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朗朗上口,有韵律感。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让学生在运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让学生体会关联词“一边……一边……”的用法,并学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写话”以学生喜欢的玩具为主题,写一写玩具的样子和好玩之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展示台”呈现了积累词句的三个角度:有词语,有成语,还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学生可从不同角度积累词句。
两处小泡泡提示学生要多积累词句,积累的好词佳句可以分享。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儿童垂钓时的动作神态,表现了天真的童趣。
“我爱阅读”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重点、难点】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课件展示: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自由认读,领读,齐读,指名读。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字词句运用。
1.比一比,填一填。
第一组:园——圆园——花木等的地方。
例如:公园、花园、菜园等。
圆——本义指圆形。
例如:圆球、圆形、圆桌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二:学会写作文(第三课)写作文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
早期对于学生写作文重点是让他们在语言表现上有所进步,而逐渐地也被认识到写作文对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们掌握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书写优秀的文章。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写作文的作用和意义;2.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写作文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能够观察和感悟周围的事物,真实深入的了解事物;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5.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想象尝试着创作一些有意境的小文章;二、教学内容和过程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2.让学生学会如何组织文章,写出中心意思;3.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句型的使用方法,让他们能够用简单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4.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自己的想象写出一篇小文章;5.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解——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写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文章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2.观察——老师将班级的环境和周围的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和感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3.模仿——学生通过模仿老师的示范写出自己的文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句型和写作技巧;4.练习——通过多次练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他们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写作文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要素。
而难点则在于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用想象力创作文章。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写作表现来进行。
学生的文章将按照下面的标准进行评价:1.文章是否具有中心意思和明确的主题;2.文章语言是否简洁明了,有表现力;3.文章是否有创造性,是否展现了学生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教材分析:《中文标点不可少》是电子工业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3课内容。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学会组合键的使用。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电脑的运用已较熟练,但对于文字的处理方法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会而不精,懂而不熟,没有较踏实的态度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另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了解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及意义,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操作技能上。
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来让学生通过电脑输入标点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化。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技能性目标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搜狗输入法,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PPT出示故事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瞧:放学回到家的咪妮和咪宝发现桌子上有一块大蛋糕,旁边还有妈妈留下的字条,看完留言条后咪宝开心地说:“哈哈,妈妈说蛋糕是给我吃的。
”咪妮却摇了摇头说:“不对,妈妈明明说蛋糕不能给你吃。
”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同一张留言条会引出不同的理解呢?(缺少标点符号)师:你们能试着给这张留言条添上标点符号吗?请学生上来用不同方法给句子添加标点,读句子,感受句子不同的意思。
师:看来咪妮咪宝的说法都没有错,究竟能不能吃蛋糕,只有等妈妈回来才能知道了。
同学们,像这样的情景我们生活里、学习中也经常会发生,因为忘记加标点惹出的麻烦不算少,别看标点符号身材短小,它们的作用可不小。
第3课中文标点不可少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电脑的运用已较熟练,但对于文字的处理方法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会而不精,懂而不熟,没有较踏实的态度与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其重要性,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另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了解了标点符号的运用及意义,有了认知基础,因此本课的学习重点在操作技能上。
可以利用学科之间的整合,利用知识迁移来让学生通过电脑输入标点促进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化。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技能性目标】
1.学会使用键盘输入常用的中文标点符号;
2.学会使用软键盘输入一些其他符号。
【情感性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体验成就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2.学习其他一些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中/英文标点符号输入的切换方法;
2.会使用“软键盘”输入更多的符号。
设计思想:
1.情境创设。
教学中我力图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我将新教材里出现的两个鼠标宝宝命名为“咪尼”和“咪宝”,通过这两个卡通形象的对话和活动将本课的学习任务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喜学乐学,在“咪尼”、“咪宝”的陪伴下主动探究新知。
2.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演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学新知,巩固技能;在重难点教学上,我运用课件形象地演示键位组合和操作步骤,使学生容易观察,便于理解。
3.练习设计。
本课的练习设计迁移融合了语文、英语学科知识,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更体现了其人文性、创新性。
教学过程:【备注】此教学设计作者为:合肥市稻香村小学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