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2010语言水平与听力理解困难关联性的认知心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6
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途径【摘要】听力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在面对各种听力障碍时感到困惑。
本文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入手,探讨了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包括个体听力水平、环境噪音、语言理解能力和注意力分散等。
为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可以通过提高听力技巧、改善听力环境、增强语言理解能力和加强注意力训练来解决问题。
要想提高听力理解能力,需要在多方面努力,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听力水平,还要注重改善听力环境和提高语言理解能力。
强调解决听力问题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听力理解、影响因素、解决途径、提高技巧、改善环境、增强语言理解、注意力训练、重要性。
1. 引言1.1 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听力理解是我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听力理解是语言沟通的基础,通过听力我们能够接收到他人传递的信息,从而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听力理解对于学习和教育也至关重要,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倾听老师讲解的知识,工作中也需要听取领导的指示和建议。
听力理解也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听力理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表现、社交技能等方面,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让我们更加自信、自主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故而,关注和提升听力理解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听力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必备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包括嘈杂的环境、语言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沟通效果和信息获取能力,还有可能对社交关系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深入研究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听觉障碍的对象及学情分析一:感知觉方面由于听力损失,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感知外界事物,而听觉不起或仅起很小的作用。
听觉损伤限制了儿童感知觉活动的范围和深度。
由于缺乏语言活动的参与,使他们的感知活动与学习语言的活动不能同步进行,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多,会说的很少。
二:认知方面1)语言与思维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方面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他们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经常不通顺,这是因为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形成的过程与健全儿童不同,由于缺少了听觉的帮助,不能适时形成口语,所以很多儿童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此外,听觉障碍儿童还要学习和运用手语以及看话(亦称看口、唇读),并将之作为与正常人交流的方法。
听觉障碍儿童的抽象思维活动因语言形成和发展的缓慢而受到影响,具有明显的形象性,思维发展水平长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即人的思维发展整个历程中的初级阶段。
大多数的听觉障碍儿童有正常的智力,当运用儿童所熟悉的符号系统来进行非口语测验时,这些儿童会在正常范围内表现得很好。
但多数听觉障碍者学业成就方面有严重缺陷,尤其是与语言有关的语文能力。
行业比较成熟的听觉儿童认知发展工具有特殊儿童听觉认知与发展平台,除了听觉发展、听觉认知外,还能进行音乐资料、情景交融感知。
2)观察力与想象力听觉障碍儿童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观察力也极为敏锐。
在对语言的理解上,听觉障碍儿童往往借助于”唇读“,来捕捉语言信息。
视觉补偿在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集中注意力用来观察,所以他们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状态。
听觉障碍儿童在社会适应方面,会有不易交友的问题和寂寞的自我感觉。
他们容易聚集在一起,彼此提供归属感与自尊心,而形成聋人文化。
三:情绪与行为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力和语言的障碍,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上有一些困难。
他们常常会感到不被理解,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在对其他人或某一件事的理解上,他们明显地不够敏感甚至有些困难。
浅谈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及解决方法语言应用于人们的交际中,人们也在交际中来掌握语言。
那么,“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听力理解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英语学习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此,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提出进行多种尝试,例如,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但缺乏对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些因素作出较为全面、深入的探究。
一直以来,英语听力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一道较难跨越的障碍,每次测试学生会先问有没有听力内容,很多学生都渴望获得提高英语听力的好方法。
那么先来浅析一下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一、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英语听力理解学生自身的兴趣、注意力、学习情绪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效果起着促进和抑制作用。
例如有的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提不起兴趣,从心理上产生了抵触,尤其是在听力训练中更少积极参与,听力水平当然很难提高;而有的同学对英语听力不重视,认为考试中主要考读写知识,听力比重较小,这种对听力不重视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了听力水平;也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常有自卑心理。
二、学生自身语言文化知识的不足影响着英语听力理解1.语音知识欠缺。
读音不正确或根本不会读;辨别不出单词中相似或相近的因素;不能辨别强读和弱读,单词或句子重音分不清,因为有时重音位置不同会产生意思不同、词性不同、强调不同、语气不同等;不能很好地辨别英音与美音;缺乏连读、失去爆破、同化等语音知识。
因此,学生语音知识不充足,辨音能力就会很差,以至影响到听力理解。
2.掌握的词汇量不同。
有的同学词汇量小,有的同学听不出介词、副词、冠词、助动词、连词等虚词的读音,有的同学听不出词的前后缀,这些都会阻碍听力信息的捕捉;有的同学不知道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在词汇上的区别,如“秋天”,英国用“autumn”,美国用“fall”,如果不熟悉这些区别,同样会抑制听力的理解。
3.文化背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
浅析英语学习中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英语听力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但是很多学习者都会遇到听力理解困难的问题。
以下将从语言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语言因素是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英语是一门语音系统不同于汉语的语言,英语语音的发音习惯和汉语的语音习惯有很大的区别,造成学习者很难听懂英语的语音。
此外,英语的语法结构也和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英语中的强调、省略以及句子结构等等,也增加了学习者的听力难度。
因此,语言因素是对英语学习者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其次,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英语听力的理解。
学习者通常是在非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而这样的环境无法提供给学习者足够的语言输入,也无法让学习者与说英语的人产生真实的交流体验。
另外,英语语音和音调的差异也导致了学习者常常无法听清说话者的语音,影响了其理解能力。
再加上一些不利于学习英语的环境如过多的噪音、繁忙嘈杂的城市生活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专注程度,也会影响到其听力的效果。
最后,个人因素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学习者的年龄、个性、学习动机、英语起点及学习策略等多个因素都会对英语听力产生影响。
比如,年龄小的学习者的大脑具有更好的语言接受机能,因此能够更容易理解英语。
再比如,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不同,对英语听力的要求也不同,这也会影响到其学习策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到其听力的效果。
总之,英语学习中的英语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涵盖了语言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学习者需要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对英语语音和语法结构进行重点学习,通过听广播和看英语电影来逐渐适应英语语境,通过专注训练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论二语听力理解困难者的认知危冠【摘要】为了促进二语听力教学,从二语听力学习者出发,对二语学习者听力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分辨语音的能力低,构建语义的能力都不强.要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教学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创造条件鼓励学习者抓大意、主要内容和关键词等;扩展词汇;启发学生对词、内容和背景知识进行联想,在大脑里构成意义网络,内化语言知识,形成语言习得能力.同时,设计听力各个环节,提供背景知识、关键词,鼓励学习者运用预测、联想和推理等策略,促进记忆转化.此外,大量增加可理解输入的比例,进行听力训练,加大记忆深度,增强信息加工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的目的.【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0)001【总页数】2页(P117-118)【关键词】二语;听力理解;认知心理学【作者】危冠【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3Abstract:In order to facilitate listening teaching,the cause of difficulties is analyz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hey are notgood at recognizing pronunciation and constructing meaning of English.According to cognitive psychology,teachers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grasp the general idea,main idea and key words as well,enlarge the vocabulary,lead the students to associate words and contents wit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so that they can construct a meaningfulnet,internalize the 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develop the linguistic acquiring abilities.At the same time,teachers should design every listening step,provid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key words, and encourage the learners to adopt strategies such as predicting,associating and inferring so that they can transform short-term memory into long-term memory.In addition,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input,doing more practice, deepening the memory and promot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 well.Key words: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cognitive psychology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辨别并检索音和义的过程。
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引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力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
然而,很多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遇到了困难,无法有效地理解和应对英语听力材料。
本文将探讨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英语听力水平。
第一部分:原因分析1.缺乏听力训练: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系统的听力训练,导致他们对于不同的语音、语速和口音难以适应。
2.语言障碍:学生可能受到母语的干扰,难以理解英语中的语音、语调和语法结构。
3.词汇量不足:学生的词汇量不足限制了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为他们无法准确地识别和理解所听到的单词和短语。
4.听力焦虑:对于一些学生来说,面对不熟悉的听力材料会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对策提供系统的听力训练: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活动,包括听力材料的听取、理解和回答问题等,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听力技巧和策略。
强化语音训练:教师应重视语音训练,帮助学生熟悉英语中的语音特点和语调,并提供相关的练习活动,以提高学生对听力材料中的语音信息的辨别能力。
培养词汇量:教师可以通过词汇扩展活动、单词记忆技巧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以提高他们对听力材料中词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鼓励积极的听力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积极的听力策略,如注意关键词、上下文推测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提供听力支持材料:教师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听力支持材料,如字幕、笔记和练习题等,以帮助学生在听力理解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反馈。
培养听力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生活化的听力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听力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三部分:总结英语听力理解的提升需要学生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实践。
通过系统的听力训练、强化语音训练、扩大词汇量以及培养积极的听力策略,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听力教学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听力困难,实现更好的听力理解。
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首先是个有声系统,听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是获得语言感受的最主要途径,是提高“说、读、写”能力的基础。
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提高听力始终为人们所关注。
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较为重视笔试,相对笔试,听力测试使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
那么,影响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
一、影响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1、语言障碍(1)语音、语调。
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语音是造成听力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主要表现为:发音不准确、辨音能力不强、英美发音的差异不了解、不熟悉重音和语调,尤其是语流中的音变现象――同化、连续、弱读、省音、失去爆破等。
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语音课,缺乏系统、全面的语音学习。
这样一来,绝大部分英语学习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语音问题,这必然导致他们的听力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
英美语音的差异也是造成听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过去我国英语教学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语音教学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美音教材日趋增多,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2)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对听力产生的困难,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等方面。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及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都对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学生常常被那些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一个句子本身的连接词的确切含义难倒。
语法是语言的骨骼,学好了语法规则就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理解。
但是有的学生对语法学习有误解,认为语法并不重要,他们以为只要多记单词、多听、多开口说、多阅读就能学好英语。
这种看法使他们忽略了语法的学习,造成了他们听力理解的困难。
2010年高考英语试题对语言运用能力考查情况的评析陈芳程晓堂考察2010年各地高考英语试题可以发现,试题能较好地把握英语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大部分省市的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强调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无论在试卷的结构、题型、分值方面,还是在试题设计方面,都尽量体现了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本文以2010年的20套高考英语试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各地高考英语试题在何种程度上落实了《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原则与理念,实现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在这20套试题中,依据新课标命制的试题有14套,非课标卷试题有6套。
一、从试卷结构及分值设置看试题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情况表1反映了2010年各地高考英语试卷的组题及分值设置情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对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重视。
表1 2010年各地高考英语试题的组成部分及其分值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从试卷的组成部分来看,考查语言技能的试题占绝对优势。
20份高考试卷中,除了大纲全国卷Ⅱ、天津卷、浙江卷、陕西卷和四川卷没有考查听力技能以外,其余15份试卷均由四部分试题组成:听力理解、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
这四部分试题中,除“知识运用”一项是以考查语言基础知识为主外,其余三部分试题分别对学生听、读、写的单项或者综合技能进行了考查。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知识运用”部分也不是孤立地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而是通过语境或者语篇,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010年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对语言技能的倾斜,无疑为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从分值来看,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试题分值高、比重大。
从表1可见,20份高考试卷中,85%的试卷满分为150分,而“知识运用”部分的分值基本在25~55分之间,其中最大分值为55分,占全卷总分的36.7%;最小分值为25分,占全卷总分的16.7%。
而考查听力、阅读和写作等语言技能的总分值则在95~125分,远远高于“知识运用”部分。
英语学习中听力理解的障碍与对策分析和探讨[摘要]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听者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原有信息对耳朵接收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本文主要就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难听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的方法。
[关键词] 工作记忆心理词汇图式衔接与连贯预测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一定的外语环境,听力理解严重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学生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已经学了多年的英语,阅读、写作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却在听力上屡屡受挫,他们听到了,却听不懂,因此也给交流带来很大的障碍。
听力理解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输入,也构成了人际沟通交流的第一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各个领域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对英语语言的听说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听”的概念听见而无法理解,这是大多数学生的一个共同感受。
这里我们有必要澄清“听”的概念。
语言学习中所谓“听”的能力,不是指听见,而是指听懂。
听懂包含两层意思:一、指听懂所陈述的事实;二、听懂说话者想传达的意思,即“听力理解”。
比如:“I forgot to bring paper and a pencil to take notes with in class.”这句话除了包含事实本身的意思:“我忘了带纸和笔,没法在课堂上记笔记”以外,还可能包含其他意思,如:“你有多带纸笔,能借给我吗?”或者“我没法在课堂上记笔记,你能把笔记本借我补抄一下吗?”等等,这句话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
由此可见,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求听者对所听到的材料内容进行解释、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这样一个协同工作的过程。
它要求听者有目的地运用储存在大脑里的原有信息对耳朵接收的新信息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二、障碍分析听力理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就是听力理解的障碍,这里,就此问题作些浅析。
思考影响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及解决策略摘要:“听”是人类言语重要的交际方式之一,本文根据一项听力测试,在分析了听力与语言学习,听力与心理因素后,对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几个因素进行思考,作出了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对策。
帮助教师提高听力教学质量,最终能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听力测试言语理解影响因素解决方法与对策一,引言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听”作为人类言语交际方式之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高听力是现在语言教育界高度重视的问题。
但是我国大部分大学生的英语听力仍然较弱,在学习英语长达十年的时间之后,仍旧不能够听懂英文原版的电影,也不能够和英美等国家的人士进行面对面得交流和沟通。
针对此现状,本文以我校会计系大二某一班级的学生(48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听力理解方面的测试,在此基础上思考了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并尝试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二,听力测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较弱。
本次测试希望以分数这个直观形式体现学生的听力水平,并通过此次测试分析大部分学生听力理解受影响的因素。
选择的对象是笔者任课班级的48名学生。
试卷上共设计了三种题型:short conversati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20分), pass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20分)和dictation(20分)。
根据大学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考试要求和形式完成测试后,三部分试题各超过10分的学生占总人数比为:第一部分96%,第二部分42%,第三部分只有2%,总共有31%的学生总分超过了30分。
三,听力理解现状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要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
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
而从此次测试结果即可以判断得出,笔者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大部分根本没有达到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