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考试说明
- 格式:pdf
- 大小:240.58 KB
- 文档页数:7
2020中国近代史必备考点总结历史是我们进入初中新增的科目之一,怎样学好历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0中国近代史必备考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20中国近代史必备考点总结【考试说明】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联系乡土历史)北:P3: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2.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结果北:P4: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P5:1842年8月,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识图:“焚烧后的圆明园”。
北:P8:1860年,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
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北:P10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结合乡土历史)P12:左宗棠收复新疆。
根据左宗棠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6.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北P16: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壮烈牺牲。
7.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北P22: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的侵略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向北京进犯。
于1900年8月中旬攻入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等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8.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北P5: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初中历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必修的学科之一。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的命题范围主要包括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对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历史学科知识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的核心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历史的发展演变和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具体而言,考生需要熟悉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朝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以及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和历史学家的代表作品。
其次,教学能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历史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历史教学活动。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
例如,考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考生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教学演示、教学游戏、教学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除了历史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还涉及到一些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的内容。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生需要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能够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考生需要了解教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研究。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利用教材、教辅和教学参考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著作和学术论文,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术水平。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 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7.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类问题所占比例据此可知,当时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29.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
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
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 八股取士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 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
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 《天工开物》题6图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考试形式:闭卷总分: 100分时量:75分钟注意事项: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自己保管好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 1.5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框内。
)[来源:]1.2017年6月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A虎门销烟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洋务运动 D 收复新疆2.在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A.上海、厦门、福州、宁波、南京 B.广州、南京、福州、宁波、天津C.天津、厦门、上海、宁波、北京 D.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3.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A.鸦片泛滥成灾 B.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C.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国家主权不断丧失4.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
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④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6.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内,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
江苏省2020年高中会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右图所示青铜器的内底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后,想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其子为实现这一遗愿而营建陪都的故事。
这故事发生于A.夏朝形成前B.商代崛起时C.西周建立后D.东周灭亡时2.墨子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
”这体现出中国古代小经济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安定富足D.技术领先3.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一味大谈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几乎得不到任何当权者的响应。
该思想家是A.老子B.墨子C.孟子D.韩非子4.下表是秦朝中央“三公”的职能及其他信息。
表格中③处的官名应该是A.丞相B.太尉C.将军D.御史大夫5.在汉代,兴学和选举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措施,而独尊儒学则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确定了方向和标准。
与之相关的措施是A.兴办太学B.鼓励私学C.以法为教D.以吏为师官名职掌印绶备注①常丞天子,助理万机金印紫绶无②掌武事金印紫綬或称国尉③掌副丞相、监察银印紫绶位上卿6.《宋史》记载,许唐“尝拥高费(资产雄厚)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经商)”,后其子中举,许唐说“成吾志矣”。
这反映了宋朝A.科举制度影响较大B.商品经济趋向没落C.八股取士钳制思想D.弃儒就贾渐成潮流7.右图佐证了“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今皆赋役之,比与内地”这一史料。
它体现的是哪一朝代的统治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8.明末,苏州市场上有专门织造绫、绢等6种不同织品的织机销售,所织成品“巧变百出,花色日新”。
这说明当时手工业A.生产规模的扩大B.劳动力市场的产生C.纺织技术的提高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9.明末清初有位思想家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强调规律不能离开客观事物本身而独立存在。
鄂州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一、命题指导思想命题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确定考核内容与要求;简化题型类型,丰富题目内涵和形式;重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引入;体现基础性、探究性、开放性;考核内容要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
二、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历史考核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多角度内容。
其中“考核目标”是指历史学科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行为动词,为识记层次要求。
即能够准确地再认再现所学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2.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为理解层次要求。
即在识记基础上,能够识读历史图表;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
3.凡在考试内容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体会”等行为动词,为运用层次要求。
即在识记、理解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初步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考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2、3、4、5、6、7、8、10、11、15、16、17(共13课)八年级下册:第1、2、3、5、7、10、11、13、16、19、20课(共11课)九年级上册:第8、9、10、11、12、16、17、19、20、22、23课(共11课)九年级下册:第3、4、5、6、7、9、10、11、17、18、19课(共11课)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题类型:试题由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构成。
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优题速享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XXX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
……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
违者科罪。
”该诏令在当时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2.XXX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
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
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礼仪B.实现儒学生活化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3.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
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集权继续加强B.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4.表l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
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5.1902年,清政府官员XXX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
1905年12月22《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商周贝币春秋战国布币汉五铢钱图5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30.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