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诗语诗生活——浅谈古体诗的创作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18.60 KB
- 文档页数:1
古代诗词创作的基本要素与方法指导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技巧。
古代诗词创作不仅注重语言的美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本文将从基本要素和创作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
一、古代诗词创作的基本要素古代诗词创作有其独特的基本要素,包括意境、格律、用典和押韵,这些元素在创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意境古代诗词一般注重意境的塑造,通过具象的描写和抽象的意象,展示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意境的塑造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 描写:诗词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以丰富的细节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情感。
- 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灵魂,通过情感的表达,诗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 主题:作品的主题是诗词创作的核心,通过主题的设定和展开,诗人能够传递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格律格律是古代诗词中的音韵规则,包括平仄、声调和字数等。
了解和运用好格律,能够使诗词更加优美和韵味十足。
- 平仄:平仄是指汉字的读音高低,分为平声和仄声。
诗词中的平仄配合起来,使作品有韵味和节奏感。
- 声调:声调是指字的声调,古代诗词中的声调要符合规则。
- 字数:不同的诗体和词牌有不同的字数要求,作品需要符合相应的字数限制。
3. 用典古代诗词常常运用典故、史书和文言语汇等,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和意境。
- 典故:诗词中的典故是对历史人物、传说故事或文学作品的引用和借鉴,使作品更富有文化内涵。
- 史书:古代诗词中常常引用史书中的事件、人物和背景,展现丰厚的历史底蕴。
- 文言语汇:古代诗词中的文言词汇用于增添古雅气息,给作品增色。
4. 押韵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押韵的方式,增加韵味和节奏感,为作品增添音韵美。
- 近体韵:近体韵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押韵方式,将同韵的词语放在对仗的位置上,形成韵律和韵味。
- 对称韵:对称韵是指相邻句子的押韵相同或相似,可以使整首诗词更加连贯和和谐。
二、古代诗词创作的方法指导古代诗词的创作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方法,供参考。
古体诗词创作技法浅谈自从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教育科普频道推出后,国人对诗词似乎有了新的认识,各地方传媒与文化刊物也推出了古体诗词的专访。
对于中国诗词大会的活动,我认为是很好的,虽然他不能体现出诗人的创作与写作水平,最起码他能吸引广大电视机前观众和跨层次群体对诗词的关注,有了关注才能慢慢培养阅读兴趣,才会有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写作诗词。
说到古诗词,我可以说从明清以后,几乎就没有太多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供读者欣赏,到了近现代,推崇自由诗,古体诗词虽然创作人数众多,纸媒、网刊也不少,但给读者的印象就是“现代人写的诗词比古代人写的更难懂、读起来更晦涩”。
自然,读的人少了,写的人在圈子内自娱自乐,相互吹捧、自欺欺人,也就更加写出不出好的作品来了。
写古体诗词,要像写现代文章一样流畅自然,不流畅自然,宁可不写。
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照那些闲得无聊的诗词评论家的标准来看,他根本算不合格的五绝,但却因为清新自然而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自然流畅是文章语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诗词语言最基本的要求。
诗言志,每一首诗或一阙词都应该有作者想要表达的个人情怀,这种怀情可以是忧国忧民之天下大计,也可以是怀念妻子儿女的家长里短;可以是作怀才不遇之咏叹,也可以是一花一木凋零之悲秋伤月……。
诗言志的“志”,不要简单粗暴地理解为理想、志向,我们的古诗词作者中有一部分人由于时代教育的原因,很容易把诗言志中的“志”理解成单一的理想与报负,一提笔写诗就写成高大上、就开始喊的口号,有人叫这类诗词为“老干体”,我虽然不认同这个叫法,但我确实不喜欢读这类味同嚼蜡的诗词。
写诗词的作者只有充分表达出与作身份、地位、教养、生活环境相符合的喜怒哀乐,那么诗词的“诗言志”这一点你才算做到了。
诗词的写法讲究“赋、比、兴”。
赋,就是写景状物要用多的笔墨,要细致传神,作为诗词由于词牌格律的限制,“多用笔墨和细致传神”是不可能的,只能靠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语言的提炼来完成了。
浅谈古诗词创作的内容浅谈古诗词创作的内容摘要:敝人自幼酷爱古诗词创作,是以常读《风》《骚》,而又恰于两年前有幸被科研学子云集、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的长江大学录取,投师屈门,浅尝楚骚。
闲暇之余,偶然翻阅《词律》《钦定词谱》或有会意者,即略赋小令,年有余矣。
近者视吾长江大学校刊《长大青年》与吾文学院院刊《楚才苑》多有诗词爱好者赐稿,欣慰之余,亦颇多感慨。
是以于此烟花三月强执拙笔,轻薄为文,略陈管见,偏颇漏洞,恳请方家斧正。
关键词:诗词平仄韵律创作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网络文学的繁荣使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诗人,不论个人空间,还是原创网站,抑或随笔日记到处都摇晃着诗歌的影子;但,斗胆问一句:什么是诗歌?结果被问者要么一片哑然,要么虽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
且看诗歌定义: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往往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方式来抒发思想感情。
简言之,诗歌虽然是感情的喷发,却并非几个韵脚空洞无物的呻吟之作以及纯粹抒写个人心理的矫揉造作。
而作为诗余的宋词,即兴起于晚唐五代的“曲子词”,原本是依照歌曲的音律节拍写作(所谓“倚声填词”是也),配合器乐来歌唱的。
因流传中歌曲的乐谱逐渐失传,而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短句”是它,“诗余”亦是它。
王力先生说:“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
”可见,诗和词本是同根同源的,只是各自的外形特点不同罢了。
定义至此,难免使一些平时喜好游吟或沉醉在个人的诗歌世界里的“诗人”,陷入了迷茫。
诚然,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文学体裁,诗词是有着它自身特质的,且看敝论。
一、诗体概说诗体的分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为论述方便,敝论只就一般的看法,略谈汉魏六朝而重点论述唐宋诗体。
汉魏六朝诗,一般又称古诗,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学习写作古体诗的写作技巧古体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优美的诗意表达和独特的写作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迪。
学习写作古体诗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情感与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学习写作古体诗的技巧。
一、熟悉古体诗的基本形式和格律古体诗包括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两种形式。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共四句,共二十个字;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共四句,共二十八个字。
在写作时,要注意每个字的使用和位置,形成合理的句子结构和韵律。
另外,格律规定了古体诗的韵脚、押韵和诗句的对仗等,要注意遵守格律的要求。
二、培养古体诗的审美意识写作古体诗需要培养对于古典诗词的审美意识。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领略古体诗的风采和韵味,了解其中的意境和形式美。
通过培养审美意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体诗的写作要求,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三、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表达古体诗追求的是唯美的意境和精炼的文字表达。
在写作时,我们应该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表达。
可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歌颂英雄等方式,塑造出独特的意境。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注意用词和修辞的功力古体诗强调准确、质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
在用词和修辞时,我们应该注意选择准确的词汇,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如运用对仗、联想、借代等方式,营造出独特的语言魅力。
同时,也要注意句式的变化和句子的平衡,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五、注重修炼和积累写作古体诗需要不断的修炼和积累。
可以多参与写诗的讨论和交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技巧,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
另外,积累作品和书信、日记等,培养写作的习惯和素材。
总之,学习写作古体诗需要我们对古体诗的形式和格律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古体诗的审美意识,注重意境的营造和表达,注意用词和修辞的功力,同时也要进行修炼和积累。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古体诗的写作技巧,创作出优秀的古体诗作品。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的鉴赏与创作指导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古代诗词是一座璀璨的文化宝库,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古代诗词的鉴赏与创作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古代诗词的鉴赏1、了解诗词的背景知识每一首诗词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时代环境等。
例如,杜甫的《春望》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了解这段历史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又如,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了《赤壁赋》,知晓他的遭遇,便能体会到作品中蕴含的豁达与超脱。
因此,在鉴赏诗词之前,先去探究其背景知识,能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2、把握诗词的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事物,而意境则是由这些意象组合而成的整体氛围和情境。
常见的意象如明月、梅花、柳树等,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
比如明月常代表思乡之情,梅花象征坚韧高洁。
当众多意象融合在一起,便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例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展现出了辽阔、雄浑的边疆风光,营造出一种壮美而孤寂的意境。
3、分析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诗词的语言往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诗人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使诗词更具感染力。
比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愁绪之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和鸟赋予人的情感。
此外,还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
通过对这些语言和技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意图和情感。
4、体会诗词的情感内涵诗词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思念。
在鉴赏时,要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比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通过一连串的叠词,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二、古代诗词的创作1、积累素材和灵感要想创作出优秀的诗词,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诗词、经典文学作品,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及关注社会热点等方式来积累。
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历经千年而不衰。
古代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表达技巧,创作出了许多优美动人的作品。
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古代诗词的创作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
一、感悟人生,抒发情感古代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旨在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感悟人生的思考。
在创作时,诗人常常运用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通过描绘猿啸、白鸟飞回、长江滚滚等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动荡的忧虑和人生坎坷的感叹。
二、崇尚自然,写景抒怀古代诗词中,自然景色常常是诗人表达情感和抒发心情的重要对象。
诗人通过描绘山水、花鸟、天气等自然元素,将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丰富而富有感染力的诗境。
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通过写出江城的冷清和孤坟的凄凉,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三、善用比兴,借物抒情比兴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用的表达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形象而生动的效果。
诗人可以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将原上的草与人生的变迁进行比较,诗人表达了离别和岁月更替的情感。
四、追求音韵,崇尚和谐古代诗词重视音韵的运用,追求韵味和和谐的音乐效果。
诗人常常使用平仄对仗、押韵和谐等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味和节奏感。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以其简短明快的句子和工整和谐的音韵而脍炙人口。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句平仄和谐,押韵工整,使人读来有如音乐般的美感。
如何写古体诗古体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的韵律和诗意使其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古体诗需要一定的诗学素养和技巧,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写古体诗的基本要点。
1. 了解古体诗的特点及分类古体诗广义上指的是韵文诗歌的一种,狭义上指的是指古文体的韵文诗歌。
其特点包括使用古代的词汇和语法、遵循特定的律辞规则、追求意境和韵律的统一等。
古体诗可以分为律诗、绝句、词、曲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律诗。
律诗有四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格律要求。
2. 感受古体诗的意境古体诗注重表达意境,对于写作者来说,理解并感受古体诗的意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体诗来培养对古体诗意境的感悟。
在写作时,可以思考一些有关自然、人情、哲理等方面的主题,并尝试将这些主题融入到古体诗中,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
3. 学习格律要求古体诗的格律要求是古体诗的基本规范,不同形式的古体诗有不同的格律要求。
在写作古体诗之前,必须学习并了解所选择的古体诗形式的格律要求。
以律诗为例,四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分别是每句四个字和七个字,每首诗的句数为四句或八句。
此外,还需要注意平仄的运用和押韵的位置等。
4. 运用古体诗的修辞手法古体诗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包括比喻、夸张、对偶、反复等。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能够增加古体诗的艺术性,还能够丰富诗歌表达的内涵。
在写作时,可以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以增加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但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使诗歌显得生硬或矫情。
5. 保持诗歌的节奏感古体诗由于使用了特定的韵律和格律,因此在写作时需要保持诗歌的节奏感。
通过对字句的选择和句式的变化,可以构建出富有节奏感的古体诗。
仔细选择每一个字句,注意句子的长度和抑扬顿挫,使古体诗读起来流畅有韵律感。
同时,也要注意节奏与意境的统一,使诗歌的意境和韵律相得益彰。
6. 勤加练习和反思写古体诗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其要领和技巧。
古体诗词创作浅谈一、格律(平仄)音乐性、节奏感起伏叠宕,朗朗上口。
1、严格格律,规范节奏。
2、切忌顺口溜,快板调。
二、语言1、不遣成语入诗,不遣俗语入诗。
2、组成诗的语言单位越小,诗越灵动。
三、意境(语言面貌)1、切忌2、切忌定义式:好、美。
四、意象和形象(可触可摸) 1、意象:单句中表现的物象。
2、形象:整首诗表现的形象。
五、例句1、人间美一斗,祖山占三升(常建国的《游祖山》)。
点评:顺而不庸畅而不平人间美景祖山一绝2、琼楼一缕玉笛箫,吹瘦西湖杨柳腰(美籍华人《游西湖》)。
点评:3、一树桐花满院阴,当初陈迹了无痕。
银须更爆雷人语:除却老妻全是新。
4、撕下龙年作雪飞,新翻日历动朝晖(张学祥的《新年》。
点评:5、伸手触摸天边月,指间划落一颗星(王利民的《夜登祖山》)。
点评:6、小溪今日观蝌蚪,山寨明朝蛙唱歌(张占林的《山溪观蝌蚪》)。
点评:7、锥峰剑指胆生寒,拔地离天三尺三。
直上灵霄访帝阙,群仙伴我好游园。
8、一汪碧水新生幻,谭是瑶池我是仙。
(宋文奎的《游祖山龙潭》)。
点评: 9、轰响如雷半天来,珍珠裹雨画屏开。
(王忠臣的《祖山观瀑》)。
点评: 10、观海听涛天地阔,云舒云卷任凭栏(寇树仁的《海上》)。
点评: 11、点点随风入夜阑,丝丝入梦叙诗缘。
田畦蛙鼓知平仄,一片合声四野喧。
12、村路弯弯堤柳斜,清溪九转映山花。
打工满载归乡土,不恋都城恋老家。
13、有地埋忠骨,无碑记英明。
14、山神庙外风割面,凉水河旁雪没膝。
15、常忆青园槐影斜,当年学子正风华。
情闲漫步春街夜,邀友囊羞进酒家。
16、雨后小园绿渐浓,青葱短韭柿初红。
黄瓜架下尝鲜嫩,老妪眉间展笑容。
17、最忆青春梦,书生意气狂。
激情堪煮酒,信口论文章。
甜畅优美形象生动 (陆锐的《农户》)。
点评:视觉独特 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语言清新形象鲜明 可触可摸 小中见大 意蕴宏阔 (张占林的《锥峰剑指》)。
点评: 夸张虚拟极言山高钟情自然融于山水活画瀑布真切感人大气磅礴 闲适坦荡(周志宣的《雨夜》)。
古代诗词创作的基本要素与方法指导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古代,诗词创作是一门高度艺术化的创作形式,有着严格的要素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创作的基本要素与方法,为您提供指导。
一、古代诗词创作的基本要素古代诗词的创作离不开以下基本要素:1. 韵律:古代诗词以韵律为基础,通过平仄押韵的方式打造诗词的音韵美。
各种不同的诗体有着不同的韵律规则,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等。
创作者需要准确把握韵律,使每个字词的发音和谐流畅。
2. 感情表达:古代诗词以表达作者的情感为主要目的。
作者需要通过词句和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传达给读者。
3. 意境描写:诗词作品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等手法塑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作者需要用准确的词句和巧妙的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词作品所表达的情景或氛围。
4. 文字之美:古代诗词以其文字之美著称。
作者需要选择准确、恰当的词汇,使诗词具有音韵和意义的双重美感,并通过造句和排比等手法提升诗词的艺术价值。
二、古代诗词创作的方法指导在进行古代诗词创作时,创作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1. 学习古人经典作品:古代诗词有许多经典之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创作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吸取其优秀的创作技巧和思想内涵,为自己的创作提供借鉴。
2. 注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技巧。
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可以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者可以在创作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3. 把握节奏与韵律:诗词的节奏和韵律是其独特之处。
创作者需要通过平仄、押韵等手法来构造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作品更加优美动听。
4. 注意情感的真实性:诗词创作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
创作者应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刻意迎合或虚构,以保持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5. 勤于修篇润色:古代诗词创作是一个不断修改、润色的过程。
古代诗词鉴赏与创作实践指导诗词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鉴赏和创作古代诗词,本文将对古代诗词的鉴赏与创作实践进行指导。
一、古代诗词鉴赏1.理解诗词的语言和意境古代诗词的语言通常比较简练,意境丰富多样。
鉴赏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诗词中的文字,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并结合上下文,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进而领略其意境。
2.品味诗词的音韵和节奏古代诗词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达,这也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鉴赏时,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或吟诵的方式,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进而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美妙之处。
3.掌握诗词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感,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在鉴赏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并思考其所起到的表达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艺术之美。
二、古代诗词创作实践指导1.选择合适的题材和意象古代诗词的题材广泛多样,可以是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社会现象、个人情感等。
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处的环境,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和意象进行创作。
2.借鉴古人的创作技巧古代诗词有许多经典之作,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创作技巧,如运用对仗、押韵等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艺术性;注意使用含蓄的表达方式,留白给读者以想象空间等。
3.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古代诗词往往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思考,因此在创作时我们应该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不妨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入手,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读者,让诗词更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4.勤于修炼与反思古代诗词的创作需要不断的修炼和反思,我们可以多加练习,勤思考,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也可以多与他人交流切磋,借鉴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自己的诗词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的指导,我们可以更加准确、深入地鉴赏和创作古代诗词,进一步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
教学研究
诗言诗语诗生活———浅谈古体诗的创作指导
杨月梅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联合中心小学,江苏镇江212000)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近年来诵读、积累经典诗文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诗教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我认为: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诗教”应该是既教“读诗”又教“写诗”的。
那如何指导写诗?1读中积累习得方法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
我们的诗词教学一直侧重于古诗词的诵读积累,而忽略了读写古诗的方法指导。
其实在长期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孩子已经知道押韵、节奏、格律等基础知识,知道“对比、对仗、想象、夸张”等表现手法,更知道炼字、立意、布局可以使诗的语言更优美,形象更生动,情感更热烈。
这一切都为我们的诗歌创作做足了准备。
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过:我们讲近体诗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
可是如果把平仄的知识硬性交给学生,
就会大大扼杀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如果把平仄的概念渗入到诗歌的吟诵中去,就解
决了这些问题。
因为诗词中的平仄,本就类似乐谱中的曲调。
讲高低不同的音调,错落有致地置于诗句中,读起来就会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琅琅上口,极富音乐性和美感,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情趣。
在引导学生读诗时,让学生学古人,平长仄短,摇头晃脑,学生顿感新奇,平仄的知识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学生吸收了。
2尝试创作评中提升有了丰富的储备,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提笔写诗,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2.1仿写练手在带孩子们诵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某种有特色的诗格,一经作家创造出来,便为他人学习、模仿。
譬如:李白作《鹦鹉洲》模仿崔颢的
《黄鹤楼》……儿童也有模仿天性。
我们学写诗是不是就可以从模仿开始呢?模仿什么呢?可以仿诗歌语言,可以仿表现手法;可以是一两句诗,也可以是一首诗。
用这种方法让学生练练手,让他们的童心在诗的世界里倘佯。
2.2改写推敲仿写是一种捷径,我们又试着改写。
我们经常让学生把古诗改写成散文,改写成故事,那让学生写诗,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呢?我就带着孩子们尝试着把儿歌和新诗改为五言或七言诗,把课本中一些带有童趣或者带有诗意的故事、小品文,写成绝句。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从学生摘抄的优美段落里,看到这样一段话:(出示)“在树林里,许多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
我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在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我想,这几句话不是正好改成一首诗吗?于是,我就让学生去试着把这段话改写为绝句。
林里鸟声喧,春光拂水间。
儿童折柳处,柳笛声声欢。
春光拂水爱晴柔,小鸟林间阵阵歌。
最是儿童折柳处,柳笛送来欢乐多。
这种训练能让学生抓住主要场景、主要情节,反复写,反复练,
在提炼、推敲中揣摩技巧,摸到门道,慢慢地,就可以撇开课文,从生
活中取材,进行自由创作了。
2.3创中求精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
一首诗的
创作过程,大体是这样的:某一客观事物触发了作者的灵感,调动了激情,捕捉到主要的形象。
于是形成了诗的立意(主题思想)。
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进行构思,调动生活的积累,发挥想象,逐渐形成诗的艺术境界。
然后,按照这个脉络,用富于感情的、生动形象的、精炼而优
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加以推敲、
修改,便完成了一首诗的创作。
诗歌来源于生活,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创
作灵感,我们把课堂的外延延伸到课外,我们走出了课堂我们来到野外、公园采风:结合传统节日,带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如:元宵节猜灯谜、做元宵;中秋节品月饼,赛诗会……
怎样把他们感受到的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呢?下面我就以《叩响春天的大门》为例讲讲
《叩响春天的大门》诗歌创作指导流程。
课前准备:
(1)观察春天,做好记录。
(2)阅读古诗中写春天的诗歌,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指导过程:板块一:走进春天,感受抒怀板块二:由意寻象,完成思维导图诗情:
形象(景、人、事情、活动等):
特征(色彩、形状、味道、大小、数量、方位、声音、……):
联想到的景物(事、人、活动等):
板块三:交流讨论,学习表达
板块四:独立创作,推敲修改
《叩响春天的大门》案例设计意图
板块一指导学生立意如:赞美春天的美丽、
表达惜时之情,抒发向上的希望等等,这也叫诗歌的思维点,归纳的思维点越多,学生的选材越广,
主题也就越丰富。
板块二帮助学生由意寻象,并启发学生去联想。
诗要以形象说话,没有形象,没有图景,就不能成为诗。
同样,写诗是离不开想像的。
想像是诗歌的翅膀,有了这个翅膀,诗歌才能飞起来。
如你要表现春天的生机,你就得从春天的景物中选出最能表现
生机的:如小草、花朵,柳枝,燕子……然后再去想他们的特点如小草刚探头、花朵打苞,柳枝新绿,燕子筑巢……
板块三旨在学习用诗的语言艺术表达。
如学生写的这两句诗:“桃花树上开”和“桃花树上笑”同是选择桃花写春天。
“桃花树上开”是写实的,真实存在的,符合科学的。
“桃花树上笑”是想象的,符合心情的,这就是艺术感觉。
有了立意,有了形象,也知道用艺术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就可以写诗了。
这就进入板块四,确定写诗的韵部,一般根据第二句来确定。
对学生的作品,不问优劣,我们都要予以鼓励,成功在于修改,修改才能出精致的作品。
写诗的方法,根本上是出自心灵。
只有愿意
写、善于写、不断写、写中改,我们的诗歌才会越写越好。
实践证明:挖掘学生潜力,带领学生进行古体诗的创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诗文素养,是可为的。
摘要:针对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古体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古体诗;创作;指导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