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设计(2020年整理).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19.94 KB
- 文档页数:29
一、课题Unit 5: Student Life二、教学目的1. 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相关话题。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课型新授课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重点1. 听懂关于大学生活的话题。
2. 学会表达对大学生活的看法。
3.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活。
六、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复杂句子和词汇。
2. 恰当地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大学生活的特点。
2. 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student life? Why?(二)讲授新课1. 听力部分- 播放关于大学生活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边听边做笔记。
- 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复述听力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 针对听力材料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解释。
2. 口语部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学生活的话题,如校园生活、社团活动、学习压力等。
-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注意语音、语调。
(三)巩固练习1. 学生根据听力材料,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归纳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需要注意的语法和词汇。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
2. 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about student life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二)讲授新课1. 阅读部分- 分组阅读关于大学生活的短文,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 学生汇报阅读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口语部分- 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讨论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大学英语》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大学英语批准人:略课程代码:7100714 所属分系部:基础课部制定人:贺清华制定时间:2008。
03二、基本信息学分:6 课程类型:专业课的基础课,先行课学时:112 先修课:基础英语授课对象:高职三年制学生学分:3 课程属性:基础理论课学时:56+56 后续课:专业英语授课对象:三年制高中毕业生课程类别:必修课一.课程设计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运用英语和跨文化知识,从事土木工程建设方面的基层工作。
1.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查询资料及使用工具书进行一般难度的资料翻译,并能够运用英语在工作中处理日常事务和一般涉外业务。
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听说交流,可以独立撰写日常应用文和商业函件。
能自如的在工作或私人场所与客户及同事进行基本的英语沟通和交流。
2.能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能阅读与工作相关的信函,合同,网页及简短的英语资料。
3.能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能阅读与工作相关的信函,合同,网页及简短的英语资料。
2).知识目标1.掌握公共英语学习技能;2.掌握相关的语法及词汇;3.了解并掌握各种办公商务信函,工程合同,常用便条书写的格式和文体;4.帮助学生具备一定英语能力可以顺利阅读相关专业的英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口头交际能力。
二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达到可以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运用一般的英语及跨文化知识,独立的完成一些常用的英汉互译的工作,或者在团队协作下完成一个任务。
并能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清楚表述自己的思想。
单项目标:(见下表)(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语法及课文部分为精讲精练部分,目的是帮助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地学习。
听力及读写部分旨在通过基本读写技能的学习和操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技能。
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使学生熟悉日常应用文和商业函件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大学英语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法结构;2.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掌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和论述逻辑;3. 学生能够了解并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 学生能够在口语交流中,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流畅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撰写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短文,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自信心;2.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大学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目标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
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希望通过英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 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 教师应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为例,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Chapter 1:该章节围绕“College Life”主题展开,涉及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学内容包括:- 新词汇和短语:与主题相关,如“campus, curriculum, extracurricular, dormitory”等;- 语法点: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阅读策略:快速阅读、细读、推断词义;- 听力练习:关于大学生活的对话和短文。
2. Chapter 2:该章节以“Study Skills”为主题,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023年整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1. 引言本文档为2023年度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全国版)的整理,请各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职人员按照本标准进行教学活动。
本标准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运用能力,以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2. 课程目标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使其能够听懂日常交际和学术讲座;-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进行日常对话和学术演讲;- 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各类英文资料;-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撰写各类英文作文和学术论文;- 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使其能够进行中英互译。
3. 课程内容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听力- 进行听力训练,要求学生能听懂各类日常对话、新闻报道和学术讲座;- 提供多样化的听力材料,包括录音和视频等形式;- 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练,提高他们的听力技巧。
3.2 口语- 进行口语训练,要求学生能进行日常对话和学术演讲;- 提供各种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对话中练口语表达;- 引导学生掌握各类口语技巧,如发音、语调等。
3.3 阅读-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类文章、报刊和学术论文等;- 教授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理解大意和提取关键信息等;-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4 写作- 教授各类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段落组织和表达准确性等;- 提供写作训练题目,要求学生撰写各类英文作文和学术论文;-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估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写作能力。
3.5 翻译- 教授中英翻译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提供中英互译的练材料,包括句子、段落和文章等;- 引导学生进行翻译练,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4.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课程应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来给予评估;- 考试成绩:进行定期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等考试;- 综合评估:综合各项评估结果,给予学生一个综合成绩。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并运用大学英语课本中的核心词汇和常用句型;理解并运用目标语法结构进行日常交流;掌握课文主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文化背景、社会现象等。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大学英语教材为基础,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互动合作。
学生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口语表达和实际应用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如:能够熟练运用目标词汇和句型进行自我介绍、讨论话题等;能够听懂并参与关于课文主题的讨论;能够撰写与课文相关的短文或日记等。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取大学英语教材第一册相关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词汇与短语:挑选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常用短语,涵盖生活、学习、娱乐等多个领域,共计50个左右。
2. 语法:针对课程目标,选取基础语法知识,如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帮助学生巩固语法基础。
3. 对话与课文:选取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对话和课文,涉及文化、习俗、人物介绍等主题,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4. 阅读与写作:选取教材中的阅读文章,涵盖不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同时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 听力与口语:结合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并开展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2.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共16周3. 教学对象: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二、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及学习策略1. 介绍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
2. 讲解英语学习策略,如词汇记忆、语法掌握、听力训练等。
第二周至第八周: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1. 听力训练:每天安排20分钟的听力练习,包括新闻、讲座、对话等。
2. 口语训练:每周安排2次口语练习,包括日常对话、角色扮演等。
3. 阅读训练:每周安排2篇阅读材料,包括文章、故事等,要求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
4. 写作训练:每周安排1篇写作练习,包括作文、摘要、报告等。
第九周至第十四周:英语文化知识及跨文化交际1. 文化知识讲座:介绍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历史等。
2. 跨文化交际技巧:讲解跨文化交际的原则、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课程总结及考试1. 课程总结: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总结学习心得。
2. 期末考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技能综合测试。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英语应用场景,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翻译法:通过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
2. 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项技能综合测试,占总成绩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系列教材2.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课程、英语新闻等3. 教学课件: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