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定位定性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42
神经系统定位和定性诊断总论神经系统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根据病史、病情和神经系统体征,综合分析来确定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部位和类型,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获得的信息,医生可以通过体征的表现来确定神经系统是否损伤。
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包括:感觉障碍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疼痛、麻木和刺痛。
医生可以通过触觉、热觉、冷觉、震动感觉和深反射等检查方式来确定感觉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痉挛、震颤和运动失调。
医生可以通过肌张力、反射和肌力等检查方式来确定运动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自主神经障碍自主神经障碍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体温异常、尿频和便秘等症状。
医生可以通过心率、血压和瞳孔等检查方式来确定自主神经障碍的存在和程度。
神经系统定位神经系统定位是指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具体部位。
通常的方法包括:局限性症状法局限性症状法是根据特定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解剖学知识来确定损伤部位的方法。
例如,单侧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通常是大脑半球后内侧区的病变所致。
神经系统图谱法神经系统图谱法是通过观察乃至标准化分析神经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的分布规律,来确定损伤部位的方法。
例如,颞叶癫痫发作通常具有头部偏向、口部自动运动和突发性认知障碍等特征。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神经系统定位中最精准的方法,通常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脑电图和神经肌肉电图等检查来确定损伤部位。
神经系统定性诊断神经系统定性诊断是指确定神经系统损伤的类型。
通常的方法包括:损伤性疾病损伤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被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损伤导致的疾病,如脑外伤、吸毒等。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因代谢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指神经系统被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
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是指由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根据一般查体与神经系统检查所获得的资料,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加以分析而推断出来的。
一般分为定位和定性诊断两方面。
由于神经系统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当损伤时即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定位诊断是根据这些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推断其病灶部位的一种诊断过程。
定性诊断乃系确定病变的病理性质和原因,即对疾病作出病理、病因诊断的过程。
因为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密切联系,且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故在考虑定性诊断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和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其演变过程,参照有关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血管性疾病、中毒、代谢障碍、肿瘤、变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不可截然分开,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也可推断出病变的性质,如内囊附近病损,多由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性血管疾病所致。
因而在不少情况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相互参考同时进行的。
常见病症的定位诊断一、颅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一)视神经损害的定位:视神经通路自视网膜、经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枕叶视觉皮质,径路很长,易于受损,但由于行走各部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不同,损害后的视野改变也各异,故由此可判断视路损害的部位。
1.视神经损害:病侧眼视力减退或全盲伴直接光反应消失,但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可见视乳头萎缩。
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神经炎,脱髓鞘性病变以及外伤、肿瘤压迫等。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中央损害时,视神经双鼻侧纤维受损,产生双颞侧偏盲,多见于鞍区肿瘤,特别是垂体瘤。
如病变扩及视交叉外侧累及病侧的颞侧纤维时,则患侧眼全盲,对侧眼颞侧偏盲。
见于鞍区肿瘤、视交叉蛛网膜炎等。
3.视束损害:病灶同侧视神经颞侧纤维和对侧视神经鼻侧纤维受损,产生病侧眼鼻侧偏盲,对侧眼颞侧偏盲,即对侧同向偏盲,伴有“偏盲性瞳孔强直”(光束自偏盲侧照射瞳孔,不出现瞳孔对光反射,自另侧照射时则有对光反射)。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一)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疾病诊断的共性;1 详细病史采集,2,详细体格检查,望;步态,仪态(对称性,稳定性),触;肌张力,肌颤动,叩;腱反射,听;杂音。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方法,一,定性诊断;1,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特殊性,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客观性;2,特殊思维方法;确定病变部位,推断疾病的性质。
诊断原则;一,定向诊断;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的出现是否原发为神经系统?鉴别神经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全身其它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其它各个系统的类似神经表现。
二,定位诊断;根椐神经系统的检查,确定引起神经功能异常的解剖结构。
综合疾病累及及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的部位神经系统损害特征不同,局灶性,弥慢性,或系统性病变。
三,定性诊断;依据疾病的发病,演变过程,各种性质疾病的特点,感染性疾病,外伤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它性质。
定位诊断;在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的基础上,根据病患的病史,症状,体征,推断损害的部位;相同的临床表现,损害的解剖结构可能截然不同;右上肢的瘫痪损害的部位?脑干或大脑皮层或脊髓,颈髓或周围神经——上肢肌肉;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与体征一,神经系统损害的累及部位1,局限性损害- 单一组织结构病变2,弥漫性损害.多发、广泛性病变3,系统性损害.结构选择性病变二,识别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与累及部位1,定位诊断:一定部位或损害预示~定病因2,认识主要的解剖生理基础:(重点内容)
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类型1,缺损症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丧失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2,释放症状——低级中枢的功能亢进3,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4,剌激症状——过度兴奋活动5,癫痫或癫痫样发作6,失联络症状-——断联休克表现7,脊髓休克 2020年12月24日。
讲座题目:神经系统定位、定性诊断及神经系统检查讲座内容摘要:神经系统定性、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得诊断包括两个基本得方面,即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就是根据病人得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提供得线索,确定神经系统疾病损害得部位。
定性系统就是为了确定疾病得病因,因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有各自不同得演变溃规律,根据病人主要症状体征得发展变化,结合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对疾病性质作出正确得判断。
一、定位诊断:1、首先应确定病变损害水平辨别就是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神经根、神经丛与周围神经),还就是肌肉系统(肌肉或神经肌肉接头),以及就是否为其她疾病得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如: 脊髓前脚细胞以上得上运动神经元症状主要就是:①肌张力②病理反射就是否存在③腱反射就是否亢进。
一些大脑病变,如右侧上肢瘫痪,考虑左侧大脑深部得中枢病变;大脑中动脉堵塞出现三偏症状;额叶损伤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运动性失语为优势额叶下回病变引起。
小脑梗塞出现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如背神经、臂丛神经、腰丛神经、坐骨神经得病变,如腰椎椎间盘突出等。
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如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包括:眼外肌麻痹为首发症状,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呈晨轻暮重得波动性变化,疲劳试验与新斯得明试验阳性。
2、其次要明确病变空间分布,为局灶性、多灶性、弥漫性或系统性。
3、通常定位诊断要遵循一元论得原则。
4、定位诊断应高度重视病人得首发症状,可能提示病变得主要部位,有时还可指示病变得性质。
5、定位诊断重应注意得问题:并非临床上所有得定位体征均指示在相应得病灶;疾病在发病之初或进展过程中,出现得某些体征往往不能真正代表病灶得所在;应注意患者可能存在得某些先天性异常;临床上经常遇到无任何病史、体征,但辅助检查确意外得发现确切得脑不病。
二、定性诊断:从病因学上分类1、血管性疾病:脑与脊髓血管性疾病起病急骤,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若年轻人考虑颅内动脉瘤,更年轻得考虑动-静脉畸形。
试谈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导致不同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科医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准确的诊断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参考。
在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和评估来确定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根据病变发生的位置和性质,神经系统疾病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脊髓和神经根、神经节以及全身的周围神经组成。
根据发病机制和病变形态,神经系统疾病又可以分为炎症性、代谢性、血管性、遗传性、变性、变性和原发性神经细胞病变等不同类型。
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诊断方法神经系统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是神经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常用的神经系统病变定位诊断方法包括:1.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神经系统病变定位方法。
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体征,可以初步确定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常见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和反射功能的检查,以及颅神经检查和脊髓神经根受累的检查。
2.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精确定位神经系统病变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部和脊髓的CT扫描、MRI检查、CT血管造影和脑电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神经系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3.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测量神经系统电活动的变化,可以判断神经传导速度、兴奋性和功能状态,帮助医生诊断神经系统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和肌电图(EMG)等。
4. 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脑脊液检查是一种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通过脑脊液的检查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炎症和感染情况、蛋白质含量、葡萄糖水平和细胞成分等,对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思路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不同于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因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有密切联系,且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可由神经系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故在考虑定性诊断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根据起病急缓、病程长短、症状和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以及其演变过程,参照有关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而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不可截然分开,如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在确定病变部位的同时也可推断出病变的性质,如内囊附近病损,多由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性血管疾病所致。
因而在不少情况下,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是相互参考同时进行的。
一、解剖定位诊断(一)颅神经的定位诊断1.嗅神经损害表现为:嗅觉过敏、嗅觉倒错、幻嗅、嗅觉减退或消失。
2.视神经(1)视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脱髓鞘疾病、视神经压迫及外伤。
早期视力减退→失明→数周后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病变。
突然失明→多见于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
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的视力障碍→视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
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盲点)→视神经炎。
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视乳头水肿。
(2)视交叉病变常见于垂体肿瘤或视交叉蛛网膜炎压迫。
典型视交叉病变出现双颞侧偏盲,来自下方的主要是垂体瘤,上方主要是脑膜瘤、颅咽管瘤、三脑室扩大积水及动脉瘤。
(3)视束病变多为附近病变压迫所致,如颞叶、丘脑肿瘤、脑底动脉瘤。
视束损害的典型表现为同向偏盲。
(4)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病变同向偏盲、象限盲。
(5)视皮质中枢病变视幻觉、不完全视野缺损、黄斑回避。
视觉障碍血液供应: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视放射、大脑后动脉→供血视皮质、颈内动脉→眼动脉(供血视神经)→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视网膜)。
3.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1)周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麻痹:下斜视、下楼出现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复视、眼球不能外展,常见于脑动脉瘤、颅底蛛网膜炎、糖尿病。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引言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以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病变。
这些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常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定位诊断,以便确定病变的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方法。
1. 中风中风,也称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供血不足而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
定位诊断中风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症状的起始时间、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等信息,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史。
2.神经体检:包括对患者的意识、运动、感觉、语言以及瞳孔等方面进行检查,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情况。
3.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技术,用于确定脑部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4.血管造影:通过向患者血管内注射造影剂,并使用X光或CT技术观察血管的通畅情况,以确定中风的病因和病变位置。
2. 癫痫癫痫是一种由于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反复发作的疾病。
定位诊断癫痫的主要方法如下:1.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和长期脑电图监测等技术,用于检测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情况。
2.影像学检查:与中风相似,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对于确定癫痫的病因和病变位置也非常重要。
3.诱发试验:通过给患者口服或注射一定的刺激物质,如闪光灯、呼吸深浅变化等,诱发癫痫发作,从而确定病变的位置。
4.个别病例下的手术:对于那些无法通过药物控制癫痫发作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异常神经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丧失导致的。
定位诊断帕金森病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是否有手颤、肌肉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2.神经体检:对患者的运动、姿势、震颤等方面进行检查,以评估帕金森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
3.影像学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检测脑部的结构变化,辅助诊断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