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5.24 MB
- 文档页数:22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完整版)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前言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是指髋关节软骨和骨头损伤导致的一种慢性疾病。
它通常会逐渐发展,引起关节疼痛、僵硬和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之一,对骨性关节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诊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案。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舌、脉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
病史是判断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的重要依据。
患者主要症状是髋部疼痛、僵硬,久站、久坐活动后加重。
舌象常表现为舌苔厚腻,舌质暗红或淡白,脉象常为弦细脉或弦涩脉。
总体病机是“湿热内蕴”、“气血不足”、“肝肾不足”等。
中医治疗1. 中药内服:中药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等中药方剂。
可选用桂枝茯苓丸、温经汤、桑枝汤等方剂,或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剂。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站立和伏卧时间过长,还可配合温水浸泡、温灸等外治疗法。
2. 中药外用:常用的中药外用方法有贴敷、涂擦、泡脚等。
选用些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外敷祛湿贴敷剂,如桂枝芍药甘草汤煎剂、逍遥散调敷液等。
3. 针灸疗法:可选用针刺、激射、艾灸等针灸疗法。
一般常用针刺取穴位有肝、肺、肾、膀胱、风池、气海等。
艾灸可采用阳明、太阴、少阳经为主的穴位。
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是保证膳食中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钙质等。
一般可选用鸽肉、柴鱼、鲫鱼、蛤蜊、胡萝卜、山药、芝麻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注意事项1. 饮食禁忌: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酒等。
2. 运动锻炼:适度的运动有利于骨性关节炎的恢复,但要避免长时间负重跑步、跳高、跳远等高负荷运动。
推荐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3. 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检查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逐步进展的慢性疾病类型,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故需加以重视。
为此,本文便针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科普,现报道如下。
1.什么是骨性关节炎1.1 骨性关节炎的概念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会对患者整个关节组织造成累及的关节疾病类型,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软骨退变、纤维化、断裂和缺损等症状,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1.2 骨性关节炎的流行情况在我国,骨性关节炎有着广泛的流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科疾病类型。
相关统计学研究指出,我国有症状的膝骨性关节炎患病率约为8.10%,且该疾病的常见于女性,女性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要远高于男性。
并且,我国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即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更高,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发生骨性关节炎的概率则较低。
并且,骨性关节炎还存在明显的年龄趋势,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提升,在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的今天,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正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
1.3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表现在临床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关节肥大和活动受限等,且该疾病常见于患者的膝关节、髋关节、颈椎和腰椎等负重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等部位,骨性关节炎也是导致老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2.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在临床上,对于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方式繁多,临床针对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时多根据其既往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结果、X线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中X线是临床诊断骨性关节炎的重要依据。
2.1 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的受累关节往往疼痛剧烈,且晨僵症状明显,并多见于四肢小关节中。
在诊断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X线片常可见骨质疏松及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骨性关节炎腕关节极少有炎症反应及掌指关节极少累及是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和Bouchard\"s 结节间的要点。
刘又文教授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经验撷英刘又文教授是国内著名的骨科专家,长期致力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与研究。
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和科研探索,刘又文教授在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在他的治疗下,许多患者重新获得了健康的髋关节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采访刘又文教授的方式,撷取他在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经验,为广大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刘又文教授认为,对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综合的治疗方案制定。
他强调了患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疼痛程度和骨质密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刘又文教授强调了非手术治疗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重要性。
他指出,对于早期和轻度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手段来控制疼痛、改善功能和延缓病情进展。
在这方面,他在临床中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如干细胞治疗、舒筋止痛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刘又文教授还非常重视手术治疗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他指出,对于中重度和晚期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手术治疗是恢复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的有效途径。
他在手术治疗中主张个性化手术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如关节镜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等。
他还注重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术后护理,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治疗手段之外,刘又文教授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还注重了患者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
他指出,合理的饮食对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增加钙质摄入,控制糖分和脂肪摄入,以减轻骨关节的负担。
他还鼓励患者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适度的运动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
髅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
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为原因不明的骨性关节炎,后者为先天疾病、外伤引起,如先天髅臼发育不良,半脱位,扁平髅,酸臼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感染等。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开始时髅部酸痛或钝痛,慢性、渐进性发展,疼痛加重时常放射至膝内侧,跛行加重。
髅关节活动受限,首先旋转受限,尤以内旋为著,继而影响外展、内收及屈伸活动。
2.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局部软骨下骨质密度增加,头臼囊性变以及股骨头密度和形态上的改变。
【治疗原则】
原发性髓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缓慢,继发性髓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进程则较前者迅速。
1.适当休息,减少负重,减轻关节负担。
2.消除致病因素。
3.理疗,适当活动锻炼。
4.药物治疗非苗体类镇痛药物。
5.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
(1)关节镜。
(2)髅臼旋转截骨术。
(3)髅部截骨术。
(4)人工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一、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ICD-10:M16)。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1另编00.74—00.77)。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逐渐加重;肥胖、髋关节既往创伤、感染、先天畸形等病史。
2.体格检查:患髋屈曲、外旋和内收畸形,髋关节前方压痛,患侧髋活动受限、跛行步态,患肢可有短缩。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符合髋关节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赵玉沛、陈孝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应证:1.原发性骨关节炎原则上年龄在50岁以上;2.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3.使用药物及其他非手术治疗措施,疼痛和活动受限不能缓解;4.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6髋关节骨关节炎(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6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
(6)术前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髋关节骨性关节病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髋关节骨性关节病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
其特点是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及关节周围有新骨形成。
又称肥大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
但目前仍称以髋关节骨关节病者居多。
[诊断依据]一、病史根据有无局部原因存在,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骨性关节病无明显局部致病原因,是生理性的退行变性。
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生往往受遗传和体质的影响。
肥胖超重的老年人的下肢承重关节易得此病。
老年性组织变性再加积累劳损是起病因素,继发性骨性关节病系在局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所以是病理性的。
畸形、创伤和疾病都能造成软骨的损害,从而导致日后发生骨性关节病。
因而继发性骨性关节病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常见的发病因素有:(一)先天性关节构造异常如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二)关节面的后天性不平整,如儿童时期发生的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
(三)损伤或机械性磨损。
如关节内骨折后对位不良,以致关节面凸凹不平。
可引起骨性关节病,又称创伤性关节炎。
(四)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对合不良。
(五)关节不稳定,如韧带、关节囊松弛。
(六)某些关节疾病损害关节软骨,如关节感染、血友病、神经性关节病等。
(七)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的使用皮质激素,引起关节软骨病变等。
二、症状和体征原发性与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在症状及体征方面无差别。
主要表现为:(一)疼痛是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早期症状,最初并不严重,在活动多时发生,休息后好转。
严重时休息亦痛。
可受潮湿、寒冷的影响而加重。
疼痛常伴有跛行。
疼痛的部位可在髋关节的前面或侧方,或大腿内侧。
髋关节疼痛常可放射到肢体其他部位,如坐骨神经行走区域,膝关节附近,病人主诉为膝关节疼痛或坐骨神经痛。
由于上述部位疼痛严重,以致忽视了髋关节的病变,易于误诊。
(二)僵硬髋关节僵硬感常出现在清晨起床后或是白天,在一段时间不活动之后,故称之为“晨僵”。
髋关节骨关节病的僵硬现象与其他疾患所造的僵硬的一个显著不同点是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活动后即缓解。
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检查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骨质增生。
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群。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检查方法,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临床症状骨性关节炎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常见于活动或负重时,休息后可以缓解。
早期多为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
•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或长时间静坐后,关节活动不灵活,需过渡性运动才能缓解。
•关节肿胀:多为慢性轻度肿胀,关节明显变形时可见明显肿胀。
•关节变形:骨和软骨的改变导致关节形态改变,表现为关节扁平、增大、畸形等。
•关节功能受限:由于关节的损害和变形,活动范围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体检检查外观观察对患者进行全身外观观察,包括站立、行走,注意观察是否有关节肿胀、红肿、脱力和畸形等表现。
关节活动度检查对患者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受限是关节炎的一个重要体征,特别是对于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需要仔细检查其活动范围是否受限。
关节稳定性检查对患者进行关节稳定性检查,以排除其他关节疾病的可能性。
例如,膝关节的前后稳定性和内外稳定性检查。
压痛点检查通过压痛点检查,可了解到疼痛是否与关节炎有关。
常见的压痛点包括髌骨下缘、滑膜囊、股骨外髁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X线检查是骨性关节炎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片主要用于评估骨和关节的结构变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关节间隙变窄:由于软骨的磨损和骨质增生,关节间隙逐渐变窄。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骨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表现为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刺形成。
•关节畸形:关节畸形是骨性关节炎晚期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关节负荷区的畸形,如髋关节扁平、膝关节内翻等。
•软骨损伤:早期的软骨损伤难以在X线片上显示,但是在晚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软骨变薄、疏松甚至消失,X线片上可以明显观察到。
髋关节治疗方法髋关节骨关节炎是髋关节发生一定的退行性变、软骨软化等造成的骨关节炎症。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常见疾患之一。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下。
:西医治疗1、全身疗法对患病关节妥加保护,勿再损伤或过度活动。
严重时应休息,身体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热敷和按摩可缓解疼痛。
2、药物疗法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可使症状缓解,病程减慢。
若有局限性压痛,可行短期的封闭治疗。
3、体育疗法适当的关节活动可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但应适可而止,不能造成疲劳,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应力或暴力。
4、手术疗法如果病人有持续性疼痛或进行性畸形,可考虑手术疗法。
对于年龄较轻、保守治疗无效,关节软骨磨损退变尚不严重的患者,早期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镜下可清楚观察关节内的病变;清除引起免疫反应及机械摩擦的物质,减轻关节腔内的压力;修复软骨坏死区;并通过刨削滑膜、磨削影响关节活动的骨性阻挡,解除关节内绞锁因素和功能紊乱,阻断炎症过程的恶性循环。
其优点为创伤小,患者易耐受,术后2~3天可下地活动,可达到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延缓病情发展等目的。
髋关节镜技术最常见的适应症是不明原因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骨头节炎、盂唇病变、髋关节游离体。
此外,髋关节镜检查对诊断滑膜软骨瘤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滑膜病变也极有价值。
髋关节镜的适应症仍在不断扩大,并有由诊断向治疗方向拓展的显著趋势。
对年轻较轻20~40岁的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还可考虑髋关节周围截骨术。
髋臼旋转载骨术、髋臼周围截骨术,可更直接地纠正解剖异常,增加髋臼覆盖,缓解症状并延缓骨关节炎症程,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术。
目前对50岁以上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症人,有明显疼痛和运动障碍者,特别是因损伤、畸形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继发性骨关节炎症人,倾向于作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具有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活动度、保持关节稳定性和不影响或修复肢体长度的综合优点,且病人可早期起床。
:饮食保健1.三七丹参粥用法:三七10-15克,丹参15-20克,鸡血藤30克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粳米30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