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下册 第四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4.1《公民基本义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这一章节位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公民义务的认识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履行这些义务。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分析,提高他们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明确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公民基本义务的问题,并激发他们主动履行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公民义务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公民基本义务的履行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4.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过程。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公民基本义务》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尊重社会公德等。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履行公民义务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提高履行义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尊重他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难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条款,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民基本义务?为什么我们要履行公民基本义务?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讨论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每组提出几点建议,分享给全班同学。
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活动一:案例再现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归纳总结:目标导学二:维护国家利益活动二:情景再现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
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
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
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
(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4.教师讲解:(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和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知道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增强宪法意识和义务意识,养成良好的履行义务的好习惯,提高积极自觉依法履行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基本义务是必须要履行的,理解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与他人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环节】一、漫画导入【多媒体呈现】教师点拨: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是公民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这四幅漫画分别体现和反映了公民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小公民,要从小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好习惯。
那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呢?二、探究新知(一)遵守宪法和法律活动一: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材料二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
由于能力平平、工作态度不端正、业绩始终靠后,他将被解聘。
为泄愤,黄某将自己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
在“存货”快用光后,他又设法去策反老同事、伺机从同在涉密单位工作的妻子和姐夫处获取机密。
此案告破后,黄某原来就职的单位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
在黄某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的15万余份资料中,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
最终,黄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其妻子及姐夫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被分别判处5年、3年有期徒刑。
问题:(1)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了公民的哪一基本义务?(2)材料二中黄某因间谍罪被判刑的原因是什么?(3)这两则材料共同启示我们应如何履行这一义务?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一,邀请一位学生朗读材料二,略作停顿引发全班思考,在小组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教师请个别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
公民义务设计说明本课通过情境探究、阅读时政新闻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了解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及其对应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定义务须承担、违反义务要担责,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资料、创设情境、分析生活案例,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及其对应的具体内容,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念,培养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3.通过构建联系,形成知识体系,知道权利与义务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增强法治观念。
重点难点1.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
2.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资源:通过多媒体分享时政新闻和相关教学素材。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一、学习情境一名新兵入伍后,拒绝服兵役,武警部队对其作出除名处分,并作出一系列处罚措施。
这一政治生活现象说明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必须依法履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那么,公民都有哪些基本义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公民基本义务的相关内容。
二、预习检查1.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4.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学习任务一七、过程性评价《作业》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课时知识。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1 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一节《公民基本义务》是本套教材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介绍。
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对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宪法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3.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公民履行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3.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深化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3.宪法讲解法:讲解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宪法的相关资料,用于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具体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分析,深化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成果,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义务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讲解宪法在公民基本义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对于公民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公民履行基本义务的意识和行为。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履行公民基本义务,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义务》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的主题,本课时的内容主要介绍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对公民义务的认识尚不全面。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明确履行义务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义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白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及其履行。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公民基本义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实践公民义务的履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案例素材:选取与公民基本义务相关的典型案例。
3.讨论题目: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题目及参考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案例,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被罚款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公民,我们有哪些义务需要履行?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如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履行公民义务可能带来的后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题目如下:a.你认为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意义?b.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民义务?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知道公民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能够以实际行动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
3.认识到不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危害,增强责任感,培养履行基本义务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自觉履行基本义务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生成问题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们应依法行使、维护这些权利,同时我们也应依法履行义务。
如果义务观念淡薄,对他人、社会与国家缺乏担当,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我们要增强义务意识,认真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那么,你知道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吗?请大家阅读分享教材P45四幅图片,看看他们履行了哪些义务。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__宪法__,维护__宪法尊严__,保障__宪法实施__。
2.保守__国家秘密__,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__公共秩序__,尊重__社会公德__,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3.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__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__,维护民族之间__平等__、__团结__、__互助__、__和谐__的关系。
4.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__政治__、__经济__和__安全__等各方面的利益。
5.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__义务兵__与__志愿兵__相结合、__民兵__与__预备役__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__税收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__依法纳税__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遵守宪法法律活动一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6关于保护文物的有关法律规定及破坏文物的一幅图片,探讨:1.你对这幅图片所展示的行为有何感想?2.遵守宪法和法律,我们应如何做?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1)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公民基本义务法治教学设计军费总额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依旧稳坐世界第二位。
请问同学们,这一万多亿军费是从哪里来的?活动五:依法纳税关键词:税财政收入:税利债费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财政部于2018年1月25日举行发布会,发布了2017年财政收支情况。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3330亿元。
从主要支出科目情况看:教育支出30259亿元;科学技术支出7286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6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4600亿元;节能环保支出5672亿元。
这些财政支出和你有关系吗?我们应该怎样履行纳税义务?违法行为: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后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究与分享李某开了一家餐馆,当年县地税局几次通知其申报纳税,但李某拒不申报。
年底,县地税局稽查核定该餐馆欠缴税款5万元,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
李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其它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公民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同事,树立起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公民义务的履行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
板书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1教学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能力目标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法律。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视剧《守卫者·浮出水面》是一部都市谍战剧,该剧讲述了三岛市潜艇基地正在总装一艘新型号潜艇,这个消息让D国情报机构打探到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公民基本义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使学生认识到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但对公民基本义务的认识尚不全面。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一些公民义务的实践,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因此,本课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认识公民基本义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2.培养学生履行公民义务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民基本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2.公民如何履行基本义务。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基本义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展示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3.准备实践活动材料,让学生参与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然后提出问题:“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公民基本义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履行公民义务的。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本课与第三课公民权利呼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要维护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另一方面,就本节课而言,第一框内容是开启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感。
【学情分析】学生在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之后,对于宪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理解了公民权利要依法行使等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公民的义务仍不甚了解。
本节课在讲解基本义务时,将主要帮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例,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涵义。
2、结合具体案例和自身实际,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3、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内容及涵义。
难点: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任务一、通过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例,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涵义。
课堂导入漫画“厚此薄彼”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社会现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参考教案1《公民基本义务》参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2.了解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安全的内容有哪些。
能力目标1.提高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自觉性,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2.明确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提高对税收的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2.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我们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重点难点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难点1.遵守宪法和法律。
2.依法服兵役。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教材中相关情景幻灯片和宪法规定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2017年热播影片《守卫者·浮出水面》剧情简介电视剧《守卫者·浮出水面》是一部都市谍战剧,该剧讲述了三岛市潜艇基地正在总装一艘新型号潜艇,这个消息让D国情报机构打探到了。
D国情报机构了解到,正在总装的新型号潜艇采用高尖端技术,威慑力大,噪声低,于是D国情报机构企图通过网络和人力窃取机密,中国潜艇基地面临新危机。
期间洪少秋和叶焓组成专案小组,几经波折,洪少秋把侦破视角转移到了301研究所,并且抓出了内鬼,获得了叶焓信任。
历尽艰险,最终二人带领队友铲除了以高一天为首的犯罪团伙,“海螺号”潜艇下水成功。
他们二人及其他队友很好地维护了国家安全。
故事二:2017年9月18日,日籍人员樋口健因涉嫌从事对华间谍情报活动被我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据日媒报道,从2015年5月至今,有12个日本人因涉嫌在华间谍行为被拘留。
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第45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
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遵守宪法法律
活动一:案例再现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归纳总结:
活动二:情景再现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
这是中国人
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
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
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
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
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
(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
(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
维护国
家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教师讲解:(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依法服兵役
活动四: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1.思考:(1)热血青年积极应征入伍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提示:(1)要热爱祖国,积极报效祖国。
(2)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活动五:探究逃避服兵役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4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合理。
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3.教师讲解: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四:依法纳税
活动六:材料再现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
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年2月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为大家解疑释惑。
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罚没收入。
1.思考: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活动七:探究不纳税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提示: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
罚。
活动八:观点辨析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女孩的观点。
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税收还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4.教师补充: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提高了对义务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不依法纳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并不复杂,但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
结合宪法的规定和具体的事例认真领会这些义务,把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义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