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
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 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的。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 人能比得上他的;这个人,就说:“不如 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这不 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二、写今之君子,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与古之君子形成鲜明对比.
1先提出分论点. 2谈待己“廉”,自己没有优点,没有本领 , 却自我满足,自欺欺人. 3谈“责人详”,即对别人的优点和本领, 视而不见或尽量贬低,以要求圣人的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 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 “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 其畏也。
四、文字疏通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并列连词,
相当于“而”)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 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 义人也。 古代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 全面,他们要求别人宽容而平易。严 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怠慢;宽容而平 易,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他们听说 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他的为人,是个 仁义的人。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
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 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 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
他对别人呢,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
(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好的人了;能擅 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艺的人 了。”取他的一点,不要求他再有第二点; 就他的现在表现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 心吊胆地只怕那个人不得到做好事的益处。
二、古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