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南昌起义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0.51 KB
- 文档页数:2
第1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二)真题速递1.(2019·江苏高考·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
”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答案】C【解析】“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
”表明民众民族意识的增强,这个应该发生在民国成立之后,抗战胜利之前,故C项正确;1840—1894年是在清末,在民国成立前,故A项错误;1895—1911年是在清末,民国成立前,故B项错误;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故D项错误。
2.(2019·北京高考·17)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故选D 项;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排除A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不是新四军,排除B项;延安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排除C项。
3.(2019·天津高考·9)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可以推知该宣言发布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之前,再结合题干中“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可知该宣言为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所发表的《八一宣言》,在该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号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全面侵华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国民党对抗日的态度,排除B项;在1945年4月所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排除D项。
南昌起义考点的题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南昌起义的考点题目:
1.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哪一年?(答案:1927年)
2. 南昌起义是哪个组织领导的?(答案:中国共产党)
3. 南昌起义的主要参与者是谁?(答案:朱德、毛泽东等)
4. 南昌起义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革命武装力量)
5.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的名称是什么?(答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6. 南昌起义的失败原因是什么?(答案:起义规模较小,未能迅速发展壮大)
7. 南昌起义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有何重要意义?(答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上武装斗争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8. 南昌起义后,参与起义的领导人在哪里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答案:井冈山)
9. 南昌起义对于当时的中国政局有何影响?(答案:引起了国内外舆论关注,动摇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10. 请简述南昌起义与北伐战争的关系。
(答案:南昌起义为北伐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支持,成为了北伐战争的开端)。
南昌起义知识点
南昌起义可是超酷的一个历史大事件呢。
咱先说为啥会有南昌起义。
当时呀,国民党那是相当反动啦,对咱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各种迫害。
咱共产党人哪能就这么干等着被欺负呀,得反抗呀。
于是就有了南昌起义这么个超勇敢的决定。
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
这日子可不得了,就像一道亮光,在黑暗的历史时刻照了进来。
那时候的南昌城,虽然表面看起来平静,可暗地里早就有了革命的暗涌。
参与起义的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呢。
周恩来那可是带头大哥一样的存在,朱德也在呀,贺龙更是带着自己的部队就冲在了前面。
这些英雄们,心里都怀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就是要推翻反动统治,让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起义的过程也是相当惊险刺激。
战士们拿着枪,雄赳赳气昂昂的。
大家就这么突然地对反动军队发起了进攻。
枪声一响,那可是火光冲天,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但是咱们的战士们不怕,他们勇往直前,那股子劲头,就像是要把所有的黑暗都给冲破。
南昌起义的意义可太大啦。
它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火焰。
从这之后,共产党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
要是没有南昌起义,咱们的革命道路还不知道得多走多少弯路呢。
而且呀,南昌起义还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
那些受压迫的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反抗的决心,都觉得有盼头了。
这也为后来更多的人加入革命队伍打下了基础。
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种精
神的象征,象征着咱们共产党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精神。
这精神到现在都还在激励着我们呢。
第十单元第二十四讲1.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南昌起义。
与这次起义相关的有效信息不包括()A.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起义中诞生B.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起义爆发的时间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D.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是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是湘赣边秋收起义,南昌起义使用的仍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号。
答案:A2.“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总暴动”。
在中共历史上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是() A.1927年八七会议B.1935年的遵义会议C.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D.1937年的洛川会议解析:依内容分析,作出上述决定的会议当是1927年的八七会议。
20世纪30年代初,共产国际要求各国共产党抢在德日两国进攻苏联之前,取得本国革命的胜利,以武装保卫苏联。
王明执行共产国际这一战略,采取冒险主义方针,强令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普遍举行罢工、罢课、游行示威,甚至武装暴动,有这样的史实存在。
而且八七会议上,虽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但同时又滋生了“左”倾错误。
故综合判断此题选A。
答案:A3.对下列两幅图片包含的历史信息解读错误的是()A.文家市会议迈出了由城市到农村的重要一步B.三湾改编首创军队中的党代表制,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文家市会议和三湾改编都发生在秋收起义爆发后D.三湾改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首创军队中的党代表制是在国民革命军中。
A、C、D三项均是对图片的正确解读。
答案:B4.200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15周年纪念日,一个网友在互联网发表名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创造了中国近代史的奇迹”的贴子。
右图反映毛泽东创造的“奇迹”是()A.发动秋收起义B.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D.主张进行三大改造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随堂笔记一.南昌起义1.背景:中共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南昌的敌人兵力比较薄弱。
2.时间,地点及领导人:1927年8月1日,南昌,周恩来,贺龙等。
3.影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会议给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革命道路。
四.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内涵: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实践:(1).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经济建设,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到1930年夏,全国开辟大小十几块根据地。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建立红色政权。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样,中国领土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
五.红军长征1.背景;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根本原因),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直接原因),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经过: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南昌起义知识点总结南昌起义,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呢!南昌起义发生的背景可复杂啦。
当时的中国啊,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大船。
各路列强就像一群恶狼,不断地撕咬着中国这块大肉。
国内呢,封建军阀混战,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简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国民党那时候也很混乱,一部分人还想跟共产党对着干。
共产党呢,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虽然力量还不够强大,但已经意识到必须要做点大事来改变这种局面。
这时候,南昌起义就像一声惊雷炸响了。
参加起义的都是些英勇无畏的好汉啊。
他们可不像那些只知道躲在安全地方的人,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蜂拥而上,向着敌人的堡垒发起冲锋。
这些战士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黑暗的统治,给老百姓带来光明的未来。
起义的过程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战士们就像一群小老虎,嗷嗷叫着冲向敌人。
他们拿着枪,就像拿着自己的命根子一样,因为他们知道,这枪里打出的每一颗子弹,都是向着自由和正义前进的脚步。
战斗的场面十分激烈,枪声就像过年放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双方你来我往,就像两个大力士在角力。
可是起义军的决心那是坚如磐石的,他们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就是一个劲儿地往前冲。
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们那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他们就像一群智慧的舵手,在汹涌的波涛中指引着船只前行的方向。
这些领导者们有勇有谋,他们精心策划了整个起义的过程。
他们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就像一个巧妇在精心准备一场盛大的宴席一样。
从人员的调配到武器的准备,从进攻的路线到作战的时机,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南昌起义的意义那可太大了。
它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就像一个孩子开始学会自己走路一样,虽然可能会摔跟头,但是这一步迈出去了,就意味着有无限的可能。
它让全中国的人民看到了希望,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突然看到了前面有亮光一样。
这一伟大的起义也为后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没有这个坚实的地基,后面的高楼大厦可就建不起来喽。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红色政权的建立
识记知识点:
1.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及意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和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反“围剿”的胜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自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围剿”。
毛泽东、朱德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开展游击战争,依托根据地军民的有力支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
反“围剿”的胜利,使赣南和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1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
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理解知识点:
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
1)根据八七会议的决定,毛泽东于1927年9月9日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2)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达到江西宁冈县茨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进攻大城市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具有转折意义的新起点。
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泽
东的部队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这次会师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武装力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
八一起义高中知识链接点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军事起义,被视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之日。
这次起义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走向武装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关于八一起义的高中知识链接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一、起义背景和原因八一起义的起因主要是因为国共两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
文章中可以介绍国共两党在南昌的谈判破裂,共产党员的迫害和被迫转变为武装斗争的原因,以及当时中国政治和社会的背景。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八一起义的爆发。
二、起义的过程和主要参与者八一起义的过程可以从筹备、组织到行动的具体细节进行介绍。
可以重点描述起义军的组织结构,起义军的编制和装备情况,以及起义军的指挥体系和军事行动。
此外,还可以介绍起义军的主要参与者,如朱德、陈毅、贺龙等,他们的背景、经历以及在起义中的作用。
三、起义的意义和影响八一起义的意义深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斗争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取得重要胜利的起点。
文章可以着重介绍起义的影响,如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中国军队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探讨八一起义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军事史的地位和意义。
四、八一起义的纪念和教育意义八一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重要里程碑,因此在中国的军事和历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章可以介绍八一起义的纪念活动,如八一建军节的庆祝活动和相关的纪念仪式。
同时,也可以探讨八一起义的教育意义,如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对军事战略的研究和借鉴等方面的意义。
总之,八一起义作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丰富的知识链接点。
通过深入了解八一起义的背景、过程、参与者、意义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军事战略的演变。
同时,八一起义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中国革命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南昌起义知识点
八一南昌起义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下面是历史网整理的南昌起义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1927年8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事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目的: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
八一南昌起义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
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
它打响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