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系统设计方案红外人员检测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14
红外报警系统方案摘要:红外报警系统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技术的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报警人员或物体的活动状态。
本文旨在综合分析红外报警系统的原理、分类、技术特点和使用场景,并提出一种完整的红外报警系统方案,以满足各种不同应用需求。
第一章研究背景1.1红外报警系统的意义和应用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二章红外报警系统的原理和分类2.1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2红外报警系统的分类第三章红外报警系统的技术特点3.1高灵敏度和低误报率3.2多功能和智能化3.3快速响应和实时报警第四章红外报警系统方案设计4.1方案需求分析4.2系统架构设计4.3硬件设备选型4.4软件算法开发4.5系统测试和调试第五章红外报警系统的应用场景5.1居家安防系统5.2商业场所安保系统5.3工业厂房安全监控系统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研究工作总结6.2未来发展方向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并设计一种红外报警系统方案,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研究背景在本章中,我们将阐述红外报警系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红外报警系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红外报警系统的原理和分类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红外报警系统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红外报警系统的技术特点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红外报警系统的技术特点,包括高灵敏度和低误报率、多功能和智能化、以及快速响应和实时报警等。
第四章红外报警系统方案设计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设计红外报警系统,包括方案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硬件设备选型、软件算法开发以及系统测试和调试等。
第五章红外报警系统的应用场景在本章中,我们将阐述红外报警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包括居家安防系统、商业场所安保系统以及工业厂房安全监控系统等。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在本章中,我们将总结研究工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红外报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对红外报警系统原理、分类、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本文将提出一种完整的红外报警系统方案,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安全保护需求。
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加工能力越来越强。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工业、农业、商业、国防、通信、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直到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乃至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自动化设备、智能仪器仪表正延展着人们的感官,精确地执行人的命令,实现着人们过去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
由于微处理器生产成本的下降,目前各种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仪器仪表的核心部件通常是由专用的微处理器构成。
这些专用的微处理器在我国一般称为单片机,国外称为微控制器。
单片机广泛用于自动化控制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尤其是在新型智能化小产品开发方面,几乎是单片机一统天下。
单片机是一类特殊的微处理器,它内部的硬件结构与一般为微处理器相同的是都有控制器、运算器和各种专用寄存器。
控制器将时钟振荡器产生的方波脉冲按固定的时间顺序分配给芯片内的各个部件,即产生节拍。
在节拍的作用下控制器按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从程序存储器中取回指令进行译码,运算器和各种专用寄存器则根据译码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数据的传递和运算处理。
单片机的应用,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设计思想。
原来需要使用模拟电路、脉冲数字电路等部件来实现的功能,在应用了单片机以后,无需使用诸多的硬件,可以通过软件来解决问题。
目前单片机已经成为科技、自控等领域的先进控制手段,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1)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单片机的I/O口线多,操作指令丰富,逻辑操作功能强大,特别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单片机可作主机控制,也可作分布或控制系统的前端机。
单片机具有丰富的逻辑判断和位操作指令,因此广泛应用于开关量控制、顺序控制以及逻辑控制。
(2)家用、民用电器中的应用单片机价格低廉、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广泛应用在人类生活中的诸多场合,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等。
(3)智能化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单片机可应用于各类仪器、仪表和设备中,大大地提高了测试的自动化程度与精度,如智能化的示波器、计价器、电表、水表等。
红外热成像人体温度监测预警系统方案一、方案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为了防控病毒的传播,共克时艰,复工企业要做好企业员工的体温监测工作。
航天云网联手长视科技打造面向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的人体温度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
二、应用场景三、方案优势本方案采用红外热成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无接触温度测量,生成人眼可见的红外热图像,实现远距离大面积的人体温度测量,加强疫情防控。
趋势等信息。
五、硬件产品介绍图: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与黑体技术规格:规格参数与型号测温探测器探测器类型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分辨率640*512 / 336*256 像素间距17μm波段8μm ~14μm热灵敏度50mk测温测温范围高增益:-40°C ~ +160°C 低增益:-40°C ~ +550°C 测温精度±2°C或2%(工业测温)、±0.5°C(人体测温)压缩标准视频压缩标准H.264视频格式mp4,mov压缩输出码率1Mbps ~ 4Mbps接口模拟输出1路CVBS网络接口RJ45 10M/100M/1000M自适应串行接口可定制RS-232、RS-485报警接口1入1出协议Ethernet/IP, TCP, UDP, SNTP, RTSP, HTTP, ICMP, SMTP, DHCP, UPnP,PPPOE基本参数镜头标配 13mm/19mm(其它镜头可根据需求定制)尺寸44.5*44.5*72.6mm重量140g六、配置清单航天云网人体温度监测预警系统将为企业参与疫情防控提供便捷、贴心、高效的服务,航天云网积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售后响应7*24小时线上运维,故障2小时响应,远程联机服务,平均4小时内就解决问题。
JINGCH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是设计一款基于单片机的候车大厅人数检测系统设计,其中的单片机是候车大厅人数检测系统设计的核心,用于接收处理人数检测信号,通过两对红外对管扫瞄,模拟实现对人数的多少进行计算、在传递到单片机内部的控制,再有单片机输出有七段数码管显示。
此系统具有无线控制与手动控制两种方式,以保证一种控制方式出现问题,可以及时使用另一种控制方式对单片机进行控制。
本报告简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候车大厅人数检测系统设计原理,并根据系统的基本原理制作出了实物模型。
本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儿个模块组成:红外扫描模块、信号接收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
红外扫描控制信息转变为单片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通过与单片机内部的程序配合实现对候车大厅人数的检测;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核心组成元件是AT89c51芯片,配以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作为人数检测系统的总的控制模块。
红外对射识别系统基本原理系统由安装在间隔为L的两套红外收发电路和可逆计数器及判断执行电路等组成,对射光线选择在人员出入必须经过的地方。
如果没有人员出入,对射光线没有被遮挡时,接收电路输出高电平;而当有人员等物体通过时,光线被遮挡,接收电路就输出低电平。
从两路检测脉冲的先后顺序,可以判断出人员运动方向;再由检测脉冲的个数,可以计算进出的人数。
进入时计数器加1,外出时计数器减1,通过累计就可以计算出室内人员的数量。
这就是红外对射式人数识别系统的基本原则。
系统组成红外对射式人数识别系统的组成不管采用的是纯硬件电路还是单片机电路,其基本组成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可逆计数器和判断执行电路部分,是由硬件完成还是由软件来完成的而已。
此外系统可以实现候车大厅人数上限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技术;红外对管扫描;七段数码管;单片机最小系统。
目录1、前言 (4)背景与意义 (4)课题设计要求443.核心器件简介5、6574HC573锁存器简介64硬件设计6、7红外扫描电路7蜂鸣器报警电路8原理图及元件清单9101、121前言产作业,而怎样对其线上的产品进行实时的、有效率的、精确的自动计数成为广大生产厂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word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红外光电测距系统设计课程名称光电系统设计学生某某谷幸东、郭晓龙、何志毅、胡健辉学号201211911309、10、11、12所在学院理学院所在班级电科1123班指导教师汤照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红外线概述11.2 红外传感器的分类11.3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21.4 AT89C52单片机概述31.5 MCP3001简介6第二章红外测距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结构82.1 红外测距传感器简介82.2 红外线测距的工作原理82.4红外测距传感器接线102.5 红外测距系统的基本结构10第三章红外测距的硬件设计113.1 红外测距的实现构想113.2 系统硬件结构电路图123.3 各硬件电路设计123.3.1 复位电路123.3.2 时钟电路133.3.3 A/D转换电路143.3.4 LCD显示电路14第四章红外测距的软件设计154.1 系统软件结构框图154.2 软件程序设计164.3 源代码16第五章仿真测试215.1系统的软件的调试仿真21第六章 PCB图及元器件清单226.1 PCB图236.2 元器件清单23第七章课程设计任务分工及个人心得体会247.1任务分工247.2 设计心得体会24第一章绪论1.1 红外线概述红外辐射俗称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
但实际上它和其他任何光线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湿度高于绝对零度,就有红外线向周围空间辐射。
它的波长介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
研究发现,太阳光谱各种单色光的热效应从紫色光到红色光是逐渐增大的,而且最大的热效应出现在红外辐射的频率X围内,因此人们又将红外辐射称为热辐射或热射线。
目前红外发射器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是峰值波长0.88uM~0.94uM之间的近红外光,红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受光峰值波长为0.88uM~0.94uM之间,恰好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光峰值波长相匹配。
光电传感器检测系统设计与制作光电传感器检测系统(Optical Sensor Detection System)是一种采用光学技术进行物体检测、识别的技术手段,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自动化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光电传感器的物体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制作,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操作指南。
一、系统组成该物体检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光源:发射光信号,一般使用红外线、激光等光源。
2. 接收器:接收被检测物体反射回来的光信号,一般使用光电二极管等器件。
3. 处理电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计算等处理,一般使用微处理器、模拟电路等器件。
4. 显示器: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一般使用LED灯等显示器件。
二、系统设计步骤1. 确定检测目标及检测距离: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需要检测的物体种类及其距离范围。
该步骤将有助于后续光源和接收器的选择。
2. 选择光源:根据检测需求和检测距离选择合适的光源。
例如,检测距离在5米以内,选择红外线LED灯作为光源;检测距离超过5米,选择雷达等其他光源。
3. 选择接收器:根据光源和检测目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接收器。
例如,对于红外线LED光源,选择光电二极管作为接收器。
4. 设计处理电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计算等处理,一般使用微处理器、模拟电路等器件。
这一步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设计显示器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一般使用LED灯等显示器件。
该步骤需要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转换,输出到LED灯等显示器件上。
三、系统制作要点1. 光源和接收器的布放:将光源和接收器安装在一个平面上,并且保证光源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要适当。
同时要将光源和接收器的距离对称放置,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
2. 处理电路的设计:承担着光电传感器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理电路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
陕筋瘗工曙整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_________ 专业班级测控092班__________ 学生姓名石涛___________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 红外人体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2012 年11月19 日起至2013 年6月20日止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_________________ 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1、设计课题简介:人体温度是表征人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临床上诊断疾病需要检测的生理指标之一。
普通的体温计虽然可以准确测量人体温度,但测量时间较长,红外温度测量可以实现非接触、短时间准确测量人体温度,尤其适合在人流密度高、流行病高发区使用。
本次设计要求在熟悉目前红外人体温度测量原理基础之上,完成红外人体温度测量系统方案设计,要求方案能够实现连续测量、数据保存、清零、数据检索、测量前校准、超限报警、系统复位等功能,方案整体简便可行;针对制订出的设计方案,完成硬件电路部分设计(包括数据采集部分、信号调理、数字显示部分设计、元器件选型等),并完成相应的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论文),完成专业外文资料翻译任务。
2、设计内容及要求:1).搜集有关资料,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根据现有条件,在充分了解目前红外温度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拟定红外人体温度测量系统方案,完成相应的设计计算,绘制方案原理图,硬件接线图,软件设计,硬件搭接、系统联调及标定,要求能够正确实现测量功能。
4)设计说明书:1份。
3、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序言、目录、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中图分类号、正文(含设计方案论证、设计及其它说明等)、结束语和参考文献等内容,并按照封页、设计任务书、序言、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和封底的顺序装订。
湖南科技大学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报警控制系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成绩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摘要本系统是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主要由红外线感应部分、单片机以及声光报警部分组成。
可通过红外感应器的红外线被遮挡时控制报警系统报警,通过单片机控制报警电路的运行,并能同时进行声光报警,用红外线收发管进行检测,安装隐蔽,不易被发现;探测信号采用脉冲信号,节能且抗干扰。
系统可以探测到一定范围内的人的闯入,可以应用在安防范围比较确定的情况下。
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的防盗报警器具有成本廉价和探测效果好的优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声光报警ABSTRACTThe system is a infra-red anti-theft alarm controlled by single-chip AT89S52, including infra-red part of the launch,part of the infrared receiver, microcontroller,as well as part of sound and light alarm.The system will alarm when infrared ray has been blocked,through the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to control the operation of alarm circuit,and at the same time sound and light alarm,with infrared transceiver test tube,install hidden, can not easily be found;detection signal using pulse signal,energy-saving and anti-jamming.This system can detect a certain pers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intrusion,security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scope of the case. Designed using this method of anti-theft alarm and detection in a cost-effectiveness of low-cost best advantages,has broad market prospects.KEY 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Infrared anti-theft alarm;Sound and lightalarm目录1.绪论 (1)1.1前言 (1)1.2设计任务与要求 (1)1.3传感器的选择 (2)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概述 (3)2.1PIR传感器简单介绍 (3)2.2PIR的原理特性 (3)2.3PIR结构特性 (4)2.4红外传感器RE200B的相关参数 (6)3.方案设计 (7)3.1系统概述 (7)3.2总体设计 (8)3.3系统硬件选择 (9)3.4硬件电路实现 (9)3.5软件的程序实现 (12)4.程序设计及仿真 (13)4.1主程序 (13)4.2外部中断程序 (15)5.结论概述 (13)5.1主要论述 (17)5.2结束语 (17)致谢 (18)参考文献 (18)附录一:红外报警系统后续测试及注意事项附录二:附录二:系统程序清单附录三:电路原理图附录四:仿真图第一章绪论1.1前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绪论1.1 系统设计目的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意识在不断的增强,因而对防盗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现代住宅防盗的需要而设计的家庭式电子防盗系统。
就目前市面上装备主要有压力触发式防盗报警器、开关电子防盗报警器和压力遮光触发式防盗报警器等各种报警器,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报警器都存在一些缺点。
而本设计中所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火焰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可以检测火焰或者波长在760 纳米~1100 纳米范围内的光源,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技术现状红外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种研究领域。
其中,中红外探测技术由于中红外线的高强度和高穿透性,应用最为广泛,研究也最为成熟,甚至可以分析物质的分子组成;远红外的主要优点就是其穿透性,可用于探测、加热等,应用也比较广泛。
只有近红外,由于其强度小,穿透力一般,故长期以来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近些年来才成为研究热点,因为用近红外技术可以做某些成分的定量检测,最关键的是还不必破坏试样。
(1)技术优势红外技术有四大优点:环境适应性好,在夜间和恶劣天候下的工作能力优于可见光;隐蔽性好,不易被干扰;由于是靠目标和背景之间、目标各部分的温度和发射率差形成的红外辐射差进行探测,因而识别伪装目标的能力优于可见光;红外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制约因素目标的光谱特性;探测系统的性能;目标和探测口之间的环境和距离——这三大因素是红外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例如:为充分利用大气窗口,探测器光谱响应从短波红外扩展到长波红外,实现了对室温目标的探测;探测器从单元发展到多元,从多元发展到焦平面,上了两大台阶,相应的系统实现了从点源探测到目标热成象的飞跃;系统从单波段向多波段发展;发展了种类繁多的探测器,为系统应用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红外测距的基本结构及系统设计红外测距的常用方法和原理是什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距领域也先后出现了激光测距、(微波)雷达测距、超声波测距及(红外)线测距等方式。
作为一种应用广泛、测量精度高的测量方式,红外测距利用红外线传播时不扩散、折射率小的特性,根据红外线从发射模块发出到被物体反射回来被接受模块接受所需要的时间,采用相应的测距公式来实现对物体距离的测量。
红外测距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的测量方法。
红外测距的研究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其本身具有其他测距方式没有的特点,技术难度相对不大,系统构成成本较低、性能良好、使用方便、简单,对各行各业均有着不可或缺的贡献,因而其市场需求量更大,发展空间更广。
红外测距仪是指用调制的红外光进行精密的距离测量,测量范围一般为1-5公里。
红外线测距(传感器)有它的几个特点,远距离测量,在无反光板和反射率低的情况下能测量较远的距离;有同步输入端,可多个传感器同步测量;测量范围广,响应时间短;外形设计紧凑,易于安装,便于操作;所以它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红外测距的常用方法和原理时间差法测距原理时间差法测距原理是将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端发送(信号)与接收端接受信号的时间差t写入(单片机)中,通过光传播距离公式来计算出传播距离L。
式中c是光的传播速度为。
反射能量法测距原理反射能量法是由发射(控制电路)控制发光元件发出信号(通常为红外线)射向目标物体,经物体反射后传回系统的接收端,通过光电转换器接收的光能量大小进而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L。
式中P为接收端接收到的能量,K为常数,其大小由发射系统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决定,d为被测目标漫反射率。
相位法测距原理相位测距法是利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红外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出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D,此方式测量精度非常之高,相对误差可以保持在百分之一以内,但要求被测目标必须能主动发出无线电波产生相应的相位值。
基于改进型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的智能灯系统设计摘要: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使得节能变得愈加重要。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需要设计出可附加在普通荧光灯上的控制系统,通过感应人体位置以及光线亮暗来智能调节荧光灯的亮灭。
本文在传统的HC-SR50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上进行了外部改进,实现了全方位的人体检测,不仅可对人体动作进行感知,还可感知静止不动的人体。
充分体现了人走灯灭的控制要求,实现了电能的充分利用。
关键词:HC-SR501;智能调节;人走灯灭;设计在科学技术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提高了对智能家居的认识。
而智能化实现的关键一环即传感器的精准检测与智能系统的精确控制。
于是,我们根据热释电感应模块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了外部改装,使其可以全方位感知人体,实现了传感器的精准检测。
我们采用微处理器将光敏元件、红外传感器采集到的光信号和感应信号通过算法处理来控制电源供电,实现荧光灯的智能开关和亮度调整,极大地减少了电能的损耗。
且采用了算法改进措施,避免了黑暗状态下突然开灯引起的眼睛不适、闪光等现象。
1人体红外感应模块HC-SR501的改进方案与设计1.1 HC-SR501的原理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信号。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的红外线,该波长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即输出感应信号。
所谓热释电效应,即当一些晶体受热时,在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
这种由于热变化而产生的电极化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1.2模块优缺点优点: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灵敏度下降。
1.3 HC-SR501的改进方案结合红外感应源的工作原理,我们利用其缺点对其进行改进,我们采用小型直流电机带动黑色遮挡物放置于红外感应源之前,通过PWM控制电机旋转速度,即调节遮挡物遮挡频率进而实现静止人体检测。
基于光电子技术的红外夜视系统设计与制造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现代化社会的要求,红外夜视系统逐渐成为了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在军事、公共安全、交通、医疗、工业等领域分别有着不同的应用,如夜间侦察、辅助驾驶、火山、极地等极端环境探测以及高分子材料表面缺陷检测等,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红外夜视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对红外光的反射、传递、辐射等物理过程进行探测的技术。
由于红外光不会受到光污染的影响,因此它在夜间、云雾、烟雾等恶劣条件下仍然能够独立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红外夜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红外探测器和显示器,红外探测器可以感知红外光的强度,记录下物体的红外特征,而显示器则将其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而如何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形成一种实用的系统则是红外技术研发中考验人们的关键问题。
在制造红外夜视系统的过程中,光电子技术作为一种基础技术,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光电子技术是一种利用光和电相互转化的技术,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和反之。
在红外夜视系统制造中,光电子技术可以为红外探测器提供高效、稳定的电力,同时为图像转换、放大、显示等环节提供充分保障。
基于光电子技术的红外夜视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今市场中红外夜视技术的主流。
在制造红外夜视系统时,制造者通常会将红外探测器和光电子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红外检测、转换、显示系统,其中核心措施如下:1. 选择恰当的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通常是红外夜视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制造者在设计、选择红外探测器时必须充分考虑其灵敏度、响应时间、能量消耗等因素,以确保夜视系统可以灵敏检测到目标物体。
2. 选择恰当的光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在红外夜视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包括了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二极管、CCD等等,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可以确保图像质量、稳定性和放大倍数等因素。
3. 合理布局信号恢复电路和放大电路红外夜视系统通常需要进行信号恢复和放大。
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高凯学号1213024120 所在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 1204 班指导教师赵峰完成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2016年6月5日陕西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院(系)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通信1204)学生姓名高凯一、毕业设计题目人体红外测温仪电路系统设计与实现二、毕业设计工作自 2015 年 11 月 9 日起至 2016 年 5 月 18 日止三、毕业设计进行地点: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四、毕业设计应完成内容及相关要求:设计内容:研究非接触式热释电红外测温仪的原理,实现对物体表面温度快速准确的测量装置。
设计红外测温仪的整体系统构架。
根据热释电原理,主要针对人体体温测量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整体方案,硬件电路,单片机程序和主机程序。
并利用设计出来的红外测温仪在环境温度30℃下对人体温度和水温进行了测量,对人体的温度测量的误差低于0。
5℃。
设计要点:(1)熟练应用单片机进行电路系统设计;(2)掌握热释电红外测温原理,建立起测量温度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函数关系;(3)设计测温电路系统,测温距离不小于10cm;(4)根据电路原理图,制作电路板,完成样品制作、调试、改进;(5)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6)撰写论文.六、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1.开题报告截止日期:2016年3月18日完成任务:(1)开题报告撰写,并于指定时间在系统中提交开题报告.(2)完成在系统中下达的外文翻译原文并提交。
2. 论文(设计)实施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5月18日完成任务:(1)查阅文献资料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大纲,进行相关实验、调查或文献综述。
(2)4月中旬必须在系统中提交中期检查,教师审核后按照整改意见修改。
(3)提交初稿,教师进行初审,退回修改,直到初稿审核通过,进行定稿阶段。
3。
评阅及答辩阶段截止日期:2016年6月13日完成任务:(1)定稿论文评阅,答辩PPT制作.(2)论文答辩,答辩后按照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终稿定稿。
一、综述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
现在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由于红外线是不见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1、基于红外技术报警器的种类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
与被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比较,主动式具有灵敏度高,探测距离远,对气候与气象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等优点,比较适合室外或某些特殊警戒使用。
但其不足之处是视场角小,警戒区狭窄,安装比较复杂,价格稍贵。
主动式红外入侵报警器也由探测器和监控器两部分组成。
将一台红外发射机和接收机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种简单的非可见光束入侵物探测器或报警系统DJ。
上述的主动和被动入侵报警器是利用一种传感或探测方式,即单探测技术进行报警的。
虽然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震动、光强变化、电磁干扰、小动物活动等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的误报,漏报率会相当高,所以只有采用多种探测技术,才能较好的解决误报率高这一难题。
多技术复合入侵报警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探测技术结合在一起,以“相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装置,即只有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时间内都探测到入侵日标时,才发出报警信号。
在双探测技术的报警器中,以热释电红外一微波双探测技术组合的误报率最低。
而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
***********光电系统设计与检测说明书题目红外人员检测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班级> 10光电1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13年6月 3日6月15日*****课程设计鉴定表10级光电系统设计任务系(部>: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光电指导教师: 孙利平刘莉谭志光谢志宇2018-4-5目录2、设计原理5 2.1、红外客流计数器52.1.1、客流计数器的概念及应用62.1.2、WZ1001多功能红外计数器产品介绍62.2、红外对射技术72.2.1、技术简介72.2.2、应用优点72.2.3、系统原理82.2.4、使用特点及应用82.3、元器件介绍92.3.1、74LS19292.3.2、数码管103、设计思路114、原理图及程序115、总结146、参考文献14摘要: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红外线人员检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人性化的事物,计数器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本文所设计的计数器采用红外线遮光方式,抗干扰性好,可靠性高,可用于测量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博物馆、展览观、车站、码头、银行等场所的人员数量及人员流通数量。
该产品应用广泛,也可以测量流水线上的产品数量,以及可检查产品有无缺损。
本文介绍了红外计数器的发展前景和现状,设计了一种由数字电路来实现的红外计数器,详细阐述了红外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讨论了各模块的实现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理论逻辑推敲和实验测试,以达到设计要求。
它可以解决计数中的增减问题,对任意流水线产品及来往客流自动计数因此,研究计数器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红外技术的内容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红外辐射的性质,其中有受热物体所发射的辐射在光谱、强度和方向的分布;辐射在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热电效应和光电效应等。
红外元件、部件的研制,包括辐射源、微型制冷器、红外窗口材料和滤光电等。
把各种红外元件、部件构成系统的光学、电子学和精密机械的组成部分。
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和国民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外技术有很多应用,例如在夜晚可以用看见物体的红外线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用一个红外线发射器和一个红外线接收器在生产上可以计算商品的数量;军事上可以用来防止敌人侵入,当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被挡住,警报就会响。
在医学上还可以查看人的病情等等。
红外线计数器分为对射式和反射式两种电路。
对射式红外线是一个发射头和一个接收头在中间如有物件通过就遮挡一下光线,输出脉冲信号触发计数电路;反射式红外线是把发射头和接收头做在一块成为一个红外探头,当探头前有一个物件出现就把发射头的红外线反射给接收头,探头输出一个脉冲给计数器计数。
本文所设计的计数器是采用红外线遮光方式,利用红外对射管作计数传感器,当有物体通过时光被遮挡住,接收模块输出一个高电平脉冲,对此脉冲进行计数,就可实现对产品的统计。
基于这种光电检测原理,配合组成集成电路,就可设计对射式红外线计数器。
实践证明,该装置抗干扰能力强,关键词:红外对射、单片机、74LS192、4位数码管。
2、设计原理2.1、红外客流计数器2.1.1、客流计数器的概念及应用客流量计数器从字面理解,所谓的客流量计数器就是指统计客流量的机器,他一般安装在通道的两侧,比如商场、超市、连锁店门口,专卖用来统计通过某个通道。
客流量计数器一般采用红外对射技术<后文有详细解释),机器分发射源和接收源,他们分别装在门口两侧,当有人经过时,红外会被阻挡,此时计一人次,以此类推,可以统计每天有多少人经过,从而达到人数计数的原理。
一般的计数器产生的数据会存储在内部芯片中,然后CPU来判定有多少人进出,产生的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电脑中,再通过安装在电脑中的软件做分析,供管理者分析,从而产生商业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过北京安吉升科技的工作人员的努力,生产出无线型计数器,所有数据完全通过无线传输,省去了现场布线的麻烦,同时不需要后期的任何维护[1]如何提高零售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业的运营管理,客流信息的精准分析统计必然成为每个运营管理者的首要入口。
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控不同区域的客流信息,从而为日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购物和休闲环境的舒适性、人力资源调配的合理性等提供科学依据。
[1]客流量计数器主要适用于零售业、文体、娱乐、车站等公共场所。
零售场所:商场、卖场、连锁店、超市、药店等零售场所。
文体场所:博物馆、公园、展览馆、图书馆、景区等文化休闲场所。
娱乐场所:酒吧、公园、电影院、网吧等娱乐场所。
公共场所:医院、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等公共场所。
2.1.2、WZ1001多功能红外计数器产品介绍WZ1001技术原理:WZ1001系列多功能型红外客流计数器采用红外光电模糊识别技术、先进的AVR RISC技术,以及红外探测原理的应用,主要包括红外光电发射和接收单元、控制/判断单元、存储单元、报警单元,以及数据传输单元。
控制/判断单元由增强的AVRRISC结构的低功耗8 位CMOS微控制器及其外围电路构成;根据模糊识别算法区分、判断是否有人通过;同时利用DSP时序测定技术,判断人体通过方向。
WZ1001产品功能:WZ1001系列多功能型红外客流计数器是一款功能强大价格低廉的高性价比电子产品,除必要的辅助功能外,其本身具有以下十四项主要功能:计数:记录通过检测区域的进出客流数量。
方向判断:自动判断通过检测区域客流的进出方向。
记时:自动记录通过检测区域客流的时间。
多机组网:具有独立的地址码,多台计数器可以组网。
通讯功能:可采用RS485无线、RS485有线、TCP/IP、GPRS进行传输。
防死机:意外死机,设备自动重启。
计数范围:脱机可存储双向人数0-99999999;联网则无限制。
数据存储:设备自身带时间戳存储功能,存储器可扩展到4个,掉电保存可达10年之久。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确保商业机密安全。
数据纠错:自动纠正数据错误。
方向设置:用户依据实际情况设置方向。
安防报警:用户可根据实际设置客流进/出限制报警,以及安全人数控制报警。
数据显示:客流信息可以通过后台管理软件进行实时显示,也可以直接通过计数器硬件本身外接进行实时显示。
故障报警:设备自身可对长时间遮断光束进行报警,同时对设备断电进行监测,并形成故障日志记录。
系统扩展:开放式接口程序允许第三方软件或硬件直接采集客人数据。
2.2、红外对射技术2.2.1、技术简介红外对射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 infrared intrusion detectors>,其基本的构造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束强度指示灯、光学透镜等。
其侦测原理乃是利用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发射的脉冲红外线,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
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而且会扩散,投射出去之后,在起始路径阶段会形成圆锥体光束,随着发射距离的增加,其理想强度与发射距离呈反平方衰减。
红外对射[1]全名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Active infraredintrusion detectors>,其基本的构造包括发射端、接收端、光束强度指示灯、光学透镜等。
其侦测原理乃是利用经LED红外光发射二极体发射的脉冲红外线,再经光学镜面做聚焦处理使光线传至很远距离,由受光器接受。
当红外脉冲射束被遮断时就会发出警报。
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而且会扩散,投射出去之后,在起始路径阶段会形成圆锥体光束,随着发射距离的增加,其理想强度与发射距离呈反平方衰减。
当物体越过其探测区域时,遮断红外射束而引发警报。
传统型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附图1),由于只有两光束、三光束、四光束类型,常用于室外围墙报警。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要选择合适的触发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太短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干扰,如小鸟飞过,落叶飘过等引发误报警;太长则易形成漏报警。
国家标准GB10408.4——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40ms为报警触发时间,是鉴于传统型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通常安装在传统造型墙头的应用条件。
而针对于安装在地面应用条件,就必须以人员奔跑最高速度10m/s,来确定最短遮光时间。
若人的宽度为20cm,则最短遮断时间为20ms。
以≥20ms的阻断为触发报警,国家标准GB10408.4——2000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规定≤20ms不得报警。
有部分厂家生产采用编码调制技术,制造多光束远距离红外线幕墙产品,主要应用于现代造型墙顶及地面等应用条件。
2.2.2、应用优点1、采用红外波段的射束,人视觉不可见,具有隐蔽的防卫方式:使入侵者在不知不觉中触警[2]。
2、传统型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防范面低,易存在盲区或死角。
多光束远距离红外线幕墙产品不存在盲区和死角。
3、完备的防卫能力:入侵者无法以快速跳跃<能够实现≥20ms触发报警的产品才具有此项功能)、匍伏或其它动作通过隐形红外防卫射束网的防范范围。
4、良好的抗干扰特性:采用阻断所有红外脉冲编码射束为报警触发条件,当昆虫、落叶或小动物等通过红外防卫射束网时,由于不能完全遮断全部红外脉冲编码射束所以不会产生误报警。
5、严密的防破坏能力:当红外接收端电源线或信号线被剪断时,报警信号输出电路将自动输出无线报警信号。
6、可全天侯工作。
红外对射探测器执行国家标准GB10408.4——2000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第4.1.7探测距离b>室外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最大射束距离应是制造厂规定的探测距离的6倍以上”的规定,以抗御雨、雾、霾、强烈水蒸气、强烈阳光对于射束的衰减,抗御大风<特别是侧向大风)吹而引起射束的偏移等不良天气及气象条件干扰。
1、抗强光达50,000LUX,内置自动调节强光过滤系统,避免受强光或汽车灯光的影响。
2、独特的光学设计:光电射束可穿透多层玻璃,具有特殊的抗环境能力。
3、全密封防雨、雾、尘、虫等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使其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4、接收信号强度多级LED指示灯,使其校准更精密。
5、红外射束遮断周期可调,使其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6、周界探测范围:由各个型号决定,最大可达距离:1100m7、防雷的电路设计。
2.2.3、系统原理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由主动红外发射机和主动红外接收机组成,当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被完全遮断或按给定百分比遮断时能产生报警状态的装置,叫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主动红外发射机通常采用红外发光二极管作光源,其主要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交直流均可使用,并可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直接驱动。
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多数是采用互补型自激多谐振荡电路作驱动电源,直接加在红外发光二级管两端,使其发出经脉冲调制的、占空比很高的红外光束,这既降低了电源的功耗,又增强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主动红外接收机中的光电传感器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硅光电池、硅雪崩二极管等,按GBl0408.4—2000《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对射入侵探测器》规定:“探测器在制造厂商规定的探测距离工作时,辐射信号被完全或按给定百分比遮光的持续时间大于40ms时,探测器应产生报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