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

比较

教科书第87-90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谁能说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教师:我们在前两节课分别学习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初步学会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发现有些同学判断时还不够准确.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比较弄清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

板书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二、探究新知

1.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教学例7.

出示例7的两个表:

表1

总价(元)8164080160

数量(件)1251020

表2

单价(元)804020195

数量(件)124816

(1)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9页的两个表中所给的数量,分别在课本上填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中互相检查,电脑出示正确答案,集体校正.

在表1中:在表2中:

相关联的量是路程和时间,路程随着时相关联的量是速度和时间,速度随着时

间变化,速度是一定的.因此,路程和间变化,路程是一定的.因此,速度和

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讨论:从两张表中,你是怎样发现谁是一定的?怎样判断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后,

选派代表发言.

(3)你发现总价、单价、数量这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这三个量中,当其中一个量一定时,其他两个量之间有什么比例关系呢?你们能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吗?

归纳:当单价一定时(也就是总价和数量的比值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当总价一定时(也就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

当数量一定时(也就是总价和单价的比值一定),总价和单价成正比例关系.

(随着学生的归纳总结,依次将结论写出.)

2.比较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1)通过上面的例子,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你能说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逐步完成板书.

组织讨论,教师归纳并板书: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点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2.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1.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2.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是一定的.1.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2.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积是一定的.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做教科书第89页试一试中的题目.判断书牍、时间和路程中,每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让学生自己填,并说一说为什么.

2.做练一练的第1~4题.要求学生先独立进行判断、填空,再互相说明理由.

反馈讲评。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最后订正.

3、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大米总数一定,每袋大米的质量和袋数。

(2)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袋数和大米的总数。(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4)少年报的单价一定,份数和总价。

(5)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6)分子不变,分母和分数值。

(7)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高

(8)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9)总产量一定,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面积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0)用砖铺一块地,砖的面积和用砖块数。

五、小结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