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6.91 KB
- 文档页数:5
文件编号: 10-54-9A -A9-3E整理人 尼克压力容器常用钢材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1、有关材料力学(机械)性能名词1.1极限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作用的最大能力,叫做极限强度;分: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单位是兆帕。
1.2屈服点,屈服强度,单位是兆帕。
1.3弹性极限:材料在受到外力到某一极限时,若除去此外力,则变形即恢复原状,材料抵抗这一外力的能力。
1.4延伸率:材料受拉力作用断裂时,伸长的长度与原有长度的比值。
1.5断面收缩率:材料受拉力作用断裂时,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有断面面积的比值。
1.6硬度: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一般是用一定负荷把一定直径的淬硬钢球压材料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量材料表面的压痕,按公式用压痕面积除以负荷所得的商。
依据测量方法的不同,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表面洛氏硬度,维氏硬度HV。
2、金属材料分类2.1 按组分分:纯金属和合金,2.2 按实用分:黑色金属(铁和铁合金),有色金属(指铜,锡,锰,铅,铝等)3、钢铁3.1钢的定义:是指碳含量低于2%的一种铁碳合金,当然,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硅、锰、磷、硫等元素。
铁的定义:是指碳含量高于2%的一种铁碳合金。
含碳量小于0.04%为工业纯铁。
3.2 钢的分类3.2.1按化学成分分:碳素钢(除铁外,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合金钢(钢中加入了一些如铬,镍、钼、钨、钒等元素)3.2.2按含碳量分:低碳钢(含碳量<0.25%);中碳钢(含碳量0.25~0.6%);高碳钢(含碳量>0.6%)。
3.2.3 按质量分:主要是控制钢中含硫、含磷量;普通钢(S不超过0.050%,P不超过0.045%),优质钢(S不超过0.035%,P不超过0.035%),高级优质钢(S不超过0.025%,P不超过0.030%),特级质量钢(S不超过0.015%,P不超过0.025%)。
3.2.4 按用途分:结构钢(建筑、机器零件),工具钢(工具、模具、量具),特殊用途(如不锈钢、耐酸钢、耐热钢、磁钢等),专业用钢(如汽车用钢,化工用钢,锅炉用钢,电工用钢,焊条用钢等)。
压力容器的相关知识压力容器指的是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并且具有一定体积的容器。
由于压力容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压力容器的相关知识有着重要的了解和研究。
一、压力容器的概述压力容器主要包括储气瓶、储液罐、反应器等,是一种主要用于储存和输送压缩气体或液体的容器。
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压力容器可以分为高压容器、中压容器和低压容器。
常见的压力容器材质有钢、铝、塑料等。
二、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1.设计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包括强度足够、稳定性良好、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等。
常用的设计标准有《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静压器设计规范》等。
2.材质选择压力容器的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硬度、耐蚀性和耐热性。
常用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选择材料时需考虑介质的特性、工作压力和温度等因素。
3.制造工艺压力容器的制造工艺包括预制、成型、焊接、热处理等。
在制造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应的工艺标准和程序规范,确保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评估为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计算通过强度计算来判断压力容器的抗压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中包括应力分析、面板设计等。
2.泄漏检测压力容器的泄漏检测是关键的一步,常用的方法有气体检漏、液体泄漏检测、焊缝泄漏检测等。
3.疲劳寿命评估由于压力容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疲劳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疲劳寿命评估,确保容器在预期寿命内工作安全可靠。
四、压力容器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检查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检查、焊缝检查、压力测定等,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2.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压力容器内部和外部的污垢和沉积物,保持容器的清洁,避免污垢对容器材质的腐蚀。
3.防腐措施根据容器的使用环境和介质特性,采取不同的防腐措施,包括内部涂层、外部防腐处理等,以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
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应掌握的知识
作为一名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材料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材料(如碳钢、不锈钢、
铝合金)和非金属材料(如复合材料、玻璃钢),以及它们在压力容器设
计中的应用和性能特点。
2.强度学知识:了解材料的本构关系、力学性质和强度设计原理,掌
握强度和刚度计算方法。
3.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如《压力容器设计
规范》和《压力容器制造与安全技术规则》,并能够合理应用这些规范进
行设计。
4.液体和气体力学:了解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
压力、流速、流量、液位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5.焊接技术:熟悉焊接工艺和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能够合理选择适
用的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
6.非破坏检测技术:了解常用的非破坏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射
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能够判断和评估可能存在的缺陷或损伤。
7.工程制图:能够读取和绘制工程图纸,包括设计图、组装图和制造
图等,掌握相关绘图软件的应用。
8.压力容器设计计算:能够进行承载力和刚度计算,考虑压力、温度、荷载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容器的影响。
9.安全性评估:能够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评估和风险分析,包括应
力和应变分析、疲劳分析和破裂分析等。
10.安全阀选择:了解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安全阀,根据设计参数和要
求选择合适的安全阀。
此外,压力容器设计工程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包括数学、
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力学等基础知识。
同时,需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设计优化和改进。
压力容器的综合分类压力容器是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的重要设备,用于储存和运输含压介质。
根据不同的设计和用途,压力容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对压力容器进行综合分类,包括材料分类、结构分类、用途分类和制造方法分类等。
一、材料分类根据压力容器所采用的材料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金属压力容器和非金属压力容器两大类。
1. 金属压力容器金属压力容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压力容器,主要由金属材料构成,包括钢制、铜制、铝制、钛制、镍制、合金制等不同材质的容器。
- 钢制压力容器:钢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压力容器中。
根据不同的钢材特性和使用条件,可以分为普通碳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等不同类型。
- 铜制压力容器:铜具有优异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同时具备良好的可塑性和韧性,适用于需要抗腐蚀和导热性能的压力容器。
- 铝制压力容器:铝材质轻、强度高、抗腐蚀性好,适用于要求轻质高强度和抗氧化性的压力容器。
- 钛制压力容器:钛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高强度、低密度等优点,适用于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特殊环境下。
- 镍制压力容器:镍在高温和强腐蚀环境下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 合金制压力容器:合金结构可以融合不同金属的特点和性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如高温、高压等。
2. 非金属压力容器非金属压力容器主要由塑料、玻璃钢(FRP)和橡胶等材料构成。
它们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艺要求或特殊介质的储存和运输。
- 塑料压力容器:塑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低密度,适用于一些介质要求耐腐蚀、轻量化的场合。
- 玻璃钢压力容器: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绝缘性和低温热收缩性等特点,适用于需要耐腐蚀和绝缘的工况。
- 橡胶压力容器: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要求密封性能较好的压力容器。
二、结构分类根据压力容器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钢制容器钢制容器是最常见的一类压力容器,它们的结构主要包括筒体、底盖、法兰和焊接缝等组成。
压力容器材料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承受内部压力的设备,它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对于容器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选择压力容器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腐蚀性、成本以及加工性能等因素。
首先,压力容器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内部的压力。
常见的压力容器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碳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一般的压力容器。
而对于高压、高温或者腐蚀性较强的工况,通常会选择合金钢或不锈钢作为材料,因为它们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其次,压力容器材料的耐腐蚀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化工、石油等领域,容器内部通常会接触到各种腐蚀性介质,因此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耐腐蚀材料,它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介质的侵蚀。
此外,合金钢和钛合金等材料也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除了强度和耐腐蚀性之外,材料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材料的成本差异较大,因此在选择压力容器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性能。
在一般的工况下,碳钢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并且成本较低。
而在一些特殊的工况下,可能需要选择成本较高的不锈钢或合金钢,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
最后,压力容器材料的加工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材料的加工性能直接影响到容器的制造工艺和成本。
一些特殊材料可能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成本较高。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以确保容器的制造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强度、耐腐蚀性、成本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不同的工况和要求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以确保容器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经济成本进行合理的选择,以满足工艺要求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量。
低温压力容器材料概述低温压力容器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承受内部介质压力而不发生泄漏或失效的容器。
在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液氮、液氧、液氢等低温介质的储运和利用过程中,低温压力容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低温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对容器的安全性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就低温压力容器材料进行概述。
低温压力容器的主要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镍基合金等,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玻璃钢、聚乙烯、聚丙烯等。
这些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碳钢是低温压力容器的常用材料之一。
碳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成本优势,因此在一些低温应用场景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碳钢在低温环境下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较差,容易发生脆断,因此在极低温度或需要高强度要求的场合不适用。
低合金钢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性能的材料。
低合金钢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降低温度下的脆性。
因此在低温压力容器的制造中,低合金钢是一种常用的材料选择。
铝合金和镍基合金也是低温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之一。
铝合金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对重量要求严格的场合;而镍基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低温介质的容器制造。
低温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成本等因素。
在低温容器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希望本文的概述可以为低温压力容器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压力容器主体材料代码1.碳钢(ASTMA516)碳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相对较低成本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制造中。
ASTM A516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制定的碳钢标准,包括A516 Grade 70、A516 Grade 65和A516 Grade 60等不同等级的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抗压性能,在常温和高温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2.不锈钢(ASTMA240/A312)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的材料,适用于在严酷的环境中工作的压力容器。
ASTMA240和A312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制定的不锈钢标准,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常用的不锈钢材料包括316和304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抵抗酸碱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并且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3.铝合金(ASTMB209)铝合金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材料,常用于制造气瓶等压力容器。
ASTMB209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制定的铝合金标准,常用的铝合金材料包括6061和5083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重量轻,能够满足容器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4.钛合金(ASTMB265)钛合金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高强度的材料,常用于制造耐酸、耐碱的压力容器。
ASTMB265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制定的钛合金标准,常用的钛合金材料包括Gr.2和Gr.5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承受酸碱介质的腐蚀,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5.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造高压、耐腐蚀的压力容器。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与刚度,同时具有低密度、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压力容器主体材料及其代码,每一种材料都有其适用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第三节 锅炉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由于锅炉压力容器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因此对其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即:1、足够的强度(即较高的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以保证其安全性和经济性2、良好的韧性(常温、低温及时效冲击韧性)以保证不发生脆性破坏3、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包括冷热成型加工、焊接性能)4、良好的低倍组织和表面质量(分层、疏松、非金属夹杂物,气孔应尽可能少,不允许裂纹、白点)5、良好的高温特性(包括蠕变强度、持久强度、高温。
组织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6、良好的抗腐蚀性(应用于酸碱介质中)7、对冶炼有更高的要求,主要控制S、P含量,含C量。
一、钢的分类和命名按化学成分分: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1、碳钢:(非合金钢)含碳和铁两种基本元素,还存在其他少量元素Mn、Si、S、P、O、N、H等,不是特意加入的而是由于冶炼需要加入Mn铁、Si铁或无法去除的称杂质元素。
按含碳量分:① 低碳钢—含C ≤0.25%② 中碳钢=0.25~0.6%③ 高碳钢>0.6%按质量分类(按硫、磷杂质含量分)①普通碳素钢 含S≤0.050% 含P≤0.045%②优质碳素钢 含S≤0.035% 含P≤0.035%③高级碳素钢 含S≤0.030% 含P≤0.035%按钢的用途分类:① 碳素结构钢:用于工程结构件、零件,一般为低碳钢也有中碳钢② 碳素工具钢:刀具、量具、模具,一般为高碳钢按脱氧程度分:①沸腾钢—用弱脱氧剂 锰铁脱氧,脱氧不完全,在浇铸钢锭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气泡而引起钢液沸腾故称钢沸腾,沸腾钢成材率高、塑性好,但组织不致密,化学成分偏析大,力学性能不均。
用字母F。
因未用Si铁脱氧所以沸腾钢含硅量比较低,在0.03~0.07%。
沸腾钢硅含量不大于0.07%;半镇静钢含硅不大于0.17%;镇静钢硅含量下限制为0.12%(一般在0.3%)②镇静钢:除了在炉中用Si、Mn铁脱氧外还在出钢时在钢桶中用Al进一步脱氧,浇注时无CO气泡产生,锭模内钢液平静故称镇静钢。
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特性1. 引言压力容器是应用广泛的设备之一,用于储存、运输以及处理多种介质。
现代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压力容器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选择压力容器时,介质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压力容器常用介质及其特性。
2. 常用介质及特性2.1 气体2.1.1 氧气氧气是一种常用的气体介质,其主要特点包括:•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具有不稳定、易导致爆炸等特点;•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形成可燃或易爆物质;•高度腐蚀性,极易使材料老化变质。
由于氧气的特殊性质,制造和使用氧气容器具有一定的风险。
氧气容器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批,才能投入使用。
2.1.2 氮气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具有以下特性:•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引起爆炸;•液态氮可用于制冷和保护材料。
氮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制冷、气体保护焊接等,常用于压力容器中。
2.2 液体2.2.1 水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液体介质,其主要特点包括:•非常稳定,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物理性质较稳定,不易被压缩,难以爆炸;•适用性广泛,能够应用于多种领域。
水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输水管道等领域,也是一种常见的介质。
2.2.2 油油是一种烃类化合物,具有以下特性:•压缩性相对较强,能够承受较高压力;•燃点较高,不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化学稳定性较好,不容易产生腐蚀性物质。
油广泛应用于润滑和防腐等领域,如液压系统、轴承等。
2.3 蒸气2.3.1 蒸汽蒸汽是制造、能源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蒸气介质之一,其主要特点包括:•具有高温高压特性,能够承受较高压力;•能够有效地传热;•因为蒸汽的高温、高压和易燃性,使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安全问题。
蒸汽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发电、加热和加工等。
3. 结论介质是选择压力容器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不同的介质有着不同的特性。
本文中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介质及其特性,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压力容器。
在使用压力容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进行科学的操作和管理。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的基本知识1、压力容器用钢板选用时应考虑:①设计压力;② 设计温度;③ 介质特性;④ 容器类别。
2、从材料力学性能来说,升温等效于升压,降温将导致钢材的脆性增加。
3、对同一种材料来说,随温度和板厚的增加,其许用应力则降低。
因而当容器壳体的名义厚度处于钢板许用应力变化的临界值时,应考虑此问题。
如处于16mm的Q235-B、Q235-C和16mm、36mm的Q345R都会发生许用应力跳档现象。
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可通过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室温下进行)获得。
5、板材供货时薄板以热轧状态供货,厚板以正火状态供货(因强度和韧性下降)。
6、压力容器用钢板当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即使用正火板,如用于壳体厚度〉30mm的Q345R钢板必须要求正火状态下供货和使用。
需注意:正火仅对板材而言,而非整体设备。
(热轧板呈铁红色,正火板呈铁青色)。
7、压力容器用钢与锅炉用钢类同,首先要保证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塑性,质地均匀等。
因此,必须选用杂质(S、P)和有害气体含量较低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均为镇静钢。
且为保证受压元件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须控制材料的含碳量<0.25%。
材料的含碳量升高,则其冲击韧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
8、低合金钢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均比碳素钢有所提高,其中最常用的是:Q345R。
它不仅S、P含量控制较严,更重要的是要求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在材料验收方面也比较严格。
因此其使用压力不受限制,使用温度上限为475 C,下限为-20 C。
板厚为3 ~ 200mm。
是应用很广的材料。
9、Q345R(GB713-2008 )代替原16MnR)的使用说明:①、Q345R的适用范围是: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20〜475 C。
②、Q345R用作压力容器壳体的板厚>30mm时,则容器需焊后作退火热处理,热处理的温度为600〜650 C;若焊前预热至100 C,则板厚可提高至34mm 。
③、Q345R 钢板一般是以热轧状态供货;当板厚>30mm 时,为保证塑性和韧性,一般采用正火板,且逐张钢板应超声波检测,皿级合格。
④、Q345R 用作法兰、平盖、管板等厚度>50mm 时,应在正火状态下使用。
⑤、Q345R 属C-Mn 钢,是屈服强度为350MPa 级的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
手工焊时,若为压力容器则一般采用碱性焊条(如J507 ),自动焊时,一般选用H08MnA 或H10Mn2 焊丝和HJ431 焊剂。
⑥、Q345R钢板的最小厚度是3mm ,钢板厚度负偏差为0.3mm。
10、Q235-B适用于:设计压力P v 1.6MPa、钢板使用温度为20〜300 C、用于容器壳体的钢板厚度汩<16mm。
不大于30mm,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
11、Q235-C适用于:设计压力P v 1.6MPa、钢板使用温度为0〜300 C、用于容器壳体的钢板厚度亦<16mm。
用于其他受压元件的钢板厚度:不大于40mm. 不得用于毒性程度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
(GB150.2-2011 附录D) Q235-B、Q235-C钢的硫、磷含量应符合P0.035%、S0.035%的要求。
12、奥氏体不锈钢可用于:使用压力不限、使用温度为-196〜700 C。
使用的介质条件为:① 介质腐蚀性较强;② 防铁离子污染;③T >500 C的耐热钢或T v-100 C的低温用钢。
13、奥氏体不锈钢既是耐酸钢,又是耐热钢。
从耐腐蚀性能来说,需降低含碳量;从耐高温性能来说,需适当提高含碳量。
14、为防止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一般采用降低不锈钢的含碳量,可采用00Cr或0Cr, 而不采用1Cr 。
(含碳量低,晶间不会发生贫Cr 现象)15、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时(>525 C ),钢中含碳量应不小于0.04% ,(即采用1Cr或0Cr,而不采用00Cr)。
因为使用温度高于525 C时,钢中含碳量太低,强度和抗氧化性会显著下降,因此超低碳不锈钢和双相不锈钢都不可用作耐热钢。
1 6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一般均采用射线进行检测,而不采用超声波检测。
17、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一般不需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18、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和低温下有很高的塑性和韧性,不具磁性。
在许多介质中有很高的耐蚀性,其中铬是抗氧化性和耐蚀性的基本元素。
合金中含碳量的增加将降低耐蚀性能,所以该含碳量0.08〜0.12%左右为高碳级不锈钢,钢号前以“ ”表示含碳量0.03<C<0.08%为低碳级不锈钢,钢号前以O”表示。
含碳量<0.03%为超低碳级不锈钢,钢号前以“ 00”表示。
19、在不锈钢焊接过程中,其焊缝热影响区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很大,因此不锈钢件焊接时,要求各连接件同时达到熔点。
这对等厚板容易保证,而当两连接件相差较多时,就要注意将厚板削薄。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入是碳钢的1/3〜1/4,而线膨胀系数a却是碳钢的1.5倍。
因此,在焊接时必须注意,否则会引起很大的残余应力和变形。
20、奥氏体不锈钢在427〜870 C范围内缓慢冷却时,在晶界上有高铬的碳化物Cr23C6析出,造成碳化物邻近部分贫铬,引起晶间腐蚀倾向,这一温度范围称为敏化范围。
21、可能引起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电解质主要是酸性介质,如工业醋酸、甲酸、铬酸、乳酸、硝酸(常温稀硝酸除外)、草酸、磷酸、盐酸、硫酸、亚硫酸、尿素反应介质等。
对于以防止铁离子污染为目的的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则不需要进行晶间腐蚀倾向性试验。
防止措施:①固溶化处理;②降低钢中的含碳量;③添加稳定碳化物的元素。
22、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应力(拉应力)和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下(并有一定的温度条件)所引起的脆性开裂。
可产生应力腐蚀破坏的环境组合主要有:⑴.碳钢及低合金钢:碱液、硝酸盐溶液、无水液氨、湿硫化氢、醋酸等;⑵.奥氏体不锈钢:氯离子、氯化物+蒸汽、湿硫化氢、碱液等;⑶.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碱液、氯化物水溶液、硫酸+硫酸铜的水溶液等;⑷.黄铜:氨气及溶液、氯化铁、湿二氧化硫等;防止措施: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23、氢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对铁碳合金引起氢腐蚀。
当温度在200 C〜300 C时会发生“氢脆”,金属在高温下与氢反应生成甲烷,甲烷气在晶界空隙内引起裂纹,使材料的塑性降低。
因此,使用温度V 220 C,可不考虑氢腐蚀,而设计温度淳00 C与氢气相接触的压力容器用钢应按纳尔逊曲线选材,并应留有20 C 以上的温度安全裕度,满足于曲线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在氢气中使用须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当压力很高(》30MPa )时,也可直接采用中温抗氢钢,如15CrMoR 、14Cr1MoR 等。
奥氏体不锈钢在氢气中使用是满意的,焊后无需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24、所需不锈钢钢板厚度〉12mm时,尽量采用衬里、复合、堆焊等结构形式。
25、低温(设计温度T W20 C)情况下,塑性金属材料会产生脆性破坏,目前各国标准规范均以夏比V 型缺口冲击试验来检验材料对脆性破坏的敏感性。
26、脆性转变温度指: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都有冷脆性。
随着温度的降低,冲击韧性会有明显的降低,钢材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
这一转变温度称为脆性转变温度,单位为C。
而面心立方金属,如奥氏体不锈钢,则无脆性转变温度。
一般压力容器用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大约在-20 C以下。
27、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冲击功应支0J。
工程中一般规定夏比V型缺口冲击吸收功降至20J 所对应的温度作为该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
28、低温用钢的性能主要指标是 低温韧性 ,包括低温冲击韧性和脆性转变温度。
29、低温用钢的低温 冲击韧性越高 ,即脆性转变温度越低 ,则其低温 韧性越好 。
30、压力容器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内压产生的机械应力达到容器材料的强度极限而 发生的。
但是,当温度降低到某一范围后,容器壁内的应力在没有达到屈服 限,甚至低于许用应力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破坏。
相同的材料,相同规格的容 器温度愈低,容器的爆破压力也愈低。
这种现象称为 低应力脆性破坏 。
产生 容器低应力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 钢材在低温下的冲击功值明显下降 , 因此,低温用钢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使用温度下冲击功的大小。
在 低温容器中的受压元件材料均必须进行低温 夏比( V 型缺口)冲击试验 ,钢 材应按批进行冲击试验复验。
低温容器受压元件用钢必须是 镇静钢 。
31、低温情况下常采用: 奥氏体不锈钢 。
32、 常用压力容器用钢的 ①Q235-B :铁素体; 体。
33、 锻件的级别有(从低到高):I 、H 、皿、W 级。
皿、W 级锻件需采用超声波探伤。
压力容器上的锻件级别 不低于H 级,压力容器锻件级别的确定要考虑 截面 尺寸和介质毒性 程度两个因素,如介质为极度或 高度危害时,使用的锻件级 别不低于皿级。
用作圆筒和封头的筒形和碗形锻件及公称厚度〉 300mm 的低 合金钢锻件应选用皿级或W 级。
非承压锻件可选用I 级。
锻件的级别由设计单 位确定,并应在图样上注明,如 16Mn II O34、 GB/T8163适用于:P v 10MPa/T V 350 °C ,管壁汩<10,非高度危害 介质。
35、 JB/T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对原材料的牌号进行了修正:36、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制造单位应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对实施许可的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取得 质量证明书原件 。
(--新容规 ) 37、 焊材 选用需考虑:①相同钢号相焊, 碳素钢、 碳锰低合金钢的焊缝金属不应超过母材标准规定 的抗拉强度的上限值。
高合金钢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和耐腐蚀性能。
②不同钢号相焊,碳素钢与低合金钢可采用与强度级别较低的母材相匹配 的焊接材料。
碳素钢、低合金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可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不 锈钢母材高的焊接材① S30408代替 0Cr18Ni9 304 A102 H0Cr21Ni10 (氩弧焊 ② S30403代替 00Cr19Ni10 304L A002 H00Cr21Ni10 ③ S31608 代替 0Cr17Ni12Mo2 316 A202H0Cr19Ni12Mo2 ④ S31603 代替 00Cr17Ni14Mo2 316L A022 H00Cr19Ni12Mo2 ⑤ S32168 代替 0Cr18Ni10Ti 321 A132 H0Cr20Ni10Ti丝) 金相组织 为:②Q345R :铁素体加少量珠光体;③OCr18Ni9 :奥氏料。
38、焊接二类、三类容器不宜用酸性焊条,应选用低氢碱性焊条。
对焊后需热处理的容器还要求焊条含钒量不得大于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