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导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5章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8
第4章位运算一、复习题1.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有什么区别?答:逻辑运算是把二进制位看成逻辑值(真或假)进行的运算,包括或运算、与运算、非运算和异或运算。
算术运算是把二进制位看成数值(整数、浮点数)进行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运算。
2.乘法与加法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答:乘法相当于连加。
例如:3*2=2+2+2。
3.在最后的相加中,最左边一列是怎样进位的?答:如果最左边的列相加后还有进位,则舍弃进位。
4.N(位分配单位)可以等于1吗?为什么?答:不可以,因为在N位分配单位中,最左边的数用来表示正负。
当N=1时,不能表示任何数。
5.解释“溢出”这个词。
答:是指试图把一个数存储在超出指定分配单元所允许的范围时发生的错误。
6.在浮点数的加法运算中,怎么样调整指数不同的数的表示?答:移动小数点,使两者指数相同。
一般调整小指数为大指数。
7.一元运算和二元运算有何不同?答:一元运算输入一个位模式输出一个位模式。
二元运算输入二个位模式输出一个位模式。
8.二元逻辑有哪些?答:或运算、与运算和异或运算。
9.什么是真值表?答:所有输入组合与相应的输出值的对照表。
10.非运算符的作用是什么?答:有1个输入操作数,对输入的位模式逐位取反,即将0变为1,将1变为0。
11.与运算符的结果何时为真?答:当两个操作数同时为真时,与运算的结果为真。
12.或运算符的结果何时为真?答:当两个操作数不全为假时,或运算的结果为真。
13.异或运算符的结果何时为真?答:当两个操作数不相同时,异或运算符的结果为真。
14.何谓与运算符的固有规则?答:任何数与0进行与运算的结果为0。
15.何谓或运算符的固有规则?答:任何数与1进行或运算的结果为1。
16.何谓异或运算符的固有规则?答:如果一个输入位为1,则运算结果就是另一个输入的相对应位取反。
17.何种二元运算可以用来置位?掩码应该用什么位模式?答:或运算。
对于目标位模式中需要置1的位,掩码的相应位设为1。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21世纪会计系列规划教材·致用型会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戴新民顾远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会计的若干基本概念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原理第四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第五章流动资产第六章金融资产第七章非流动资产第八章负债第九章所有者权益第十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及其分析第十二章成本会计概述第十三章决策性管理会计第十四章执行性管理会计第十五章管理会计的新发展《会计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和个案分析题的答案略)第一章(略)第二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b 4.b 5.c 6.a 7.d 8.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4. abd5.cd6.abcd7.bcd8.abc9.acd 10.bd第三章练习题1、①借:固定资产10 000贷:银行存款10 000②借:库存现金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③借:原材料20 000贷:实收资本20 000④借:生产成本40 000贷:原材料40 000⑤借:应付账款22 500贷:银行存款22 500⑥借:银行存款150 000贷:长期借款150 000⑦借:应交税费9 000贷:银行存款9 000⑧借:库存现金 5 000贷:资本公积 5 000⑨借:银行存款16 000库存现金 2 000贷:应收账款18 000⑩借:短期借款20 000应付账款28 000贷:银行存款48 000星海公司2009年10月份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如下:星海公司2009年10月份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表①借:制造费用 9 750贷:原材料-A材料 3 750-B材料 6 000②借:制造费用 3750贷:原材料—C材料 3750③借:原材料—A材料 12 000—B材料 4 000贷:应付账款 16 000④借:原材料—C材料 2 500贷: 银行存款 1 250应付账款—乙公司 1 250⑤借:应付账款—甲公司 4 000贷:银行存款 4 000⑥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3 000贷:银行账款 3 000“原材料”及“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及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如下: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及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及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C2、D3、B4、B5、C6、B7、C8、C9、B 10、A (二)多选题:1、BCD2、BCD3、ACD4、AD5、CD6、ABCD7、BC8、BCD9、ABCD (三)计算分析题练习题1.①借:库存现金 5 000贷:银行存款 5 000②借:管理费用 500贷:库存现金 500③借:其他应收款—张伟 2 000贷:库存现金 2 000④借:库存现金 60 000贷:银行存款 60 000⑤借:应付职工薪酬—洪某 1 500贷:银行存款 1 500⑥借:银行存款 1 170贷:主营业务收入 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0⑦借:应付职工薪酬 60 000贷:库存现金 60 000⑧借:银行存款 46 800贷:应收账款—雨公司 46 800⑨借:管理费用 2 200贷:其他应收款—张伟 2 000库存现金 200⑩借:应付账款—飞天公司 11 700贷:银行存款 11 700○11借:原材料—甲材料 5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贷:银行存款 59 000○12借:应收账款 23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000②三个月的利息收入=234 000*10%÷12*3=5 850借:应收票据 5 850贷:财务费用 5 850③借:银行存款 245 700贷:应收票据 245 7004、⑴第一年年末提取坏账准备 10 000元(1 000 000*1%)①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0 000贷:坏账准备 10 000②第二年冲销坏账准备借:坏账准备 50 000贷:应收账款 50 000③坏账准备余额 1 200 000*1%=12 000元应提坏账准备= 12 000-(10 000-5 000)=7 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7 000贷:坏账准备 7 000④借:坏账准备 40 000贷:应收账款 40 000⑤借:应收账款 20 000贷:坏账准备 20 000借:银行存款 20 000贷:应收账款 20 000⑥年末坏账准备余额 900 000*1%=9 000元应提的坏账准备为:(9 000+10 000+7 000+20 000)-90 000=62 000元借:坏账准备 62 000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62 0005、①借:在途物资 20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34 000贷:银行存款 235 000 ②月末暂估价借:原材料 100 000贷:应付账款 100 000③次月1日红字冲回借:应付账款 100 000贷:原材料 100 000④次月6日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借:原材料 10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贷:银行存款 119 000⑤借:预付账款 60 000贷:银行存款---丁公司 60 000⑥借:原材料 81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贷:银行存款 35 100预付账款 60 000⑦借:原材料 1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贷:应付账款---丙公司 117 000⑧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117 000贷:银行存款 115 000财务费用 2 000⑨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117000贷:银行存款 117000⑩借:委托加工物资 60 000贷:原材料---B材料 60 000⑪借:委托加工物资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应交消费税 8 000贷:银行存款 31 400 ⑫ C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验收入库C材料实际成本=60 000+20 000=80 000元借:原材料----C材料 80 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80 0006. ① 10月10日进货借:材料采购 102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殖税(进项税) 17 000贷:银行存款 119 000②10月12日材料验收入库借:原材料 100 000贷:材料采购 100 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2 000贷:材料采购 2 000③借:材料采购 20 500应交税费—应交增殖税(进项税) 34 000贷:应付票据 200 000应付账款 39 000④借:原材料 22 000贷:材料采购 22 000借:材料成本差异 183 000贷:材料采购 183 0007.①购入商品借:商品采购 2 600 000贷:银行存款 2 000 000商品进销差价 60 000②验收入库借:库存商品 2 600 000贷:商品采购 2 600 000③销售商品借:银行存款 2 800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 800 000④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2 800 000贷:库存商品 2 800 000⑤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销售毛利率=(400 000+600 000)/(800 000+2 600 000)=29.41%本月应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2 800 000*29.41%=823 480本月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2 800 000-823 480=1 976 520⑥销售成本借:商品进销差价 823 480贷:主营业务成本 823 4808.①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0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 000②1 800 000-1 700 000=100 000元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③1 940 000-1 700 000=240 000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240 000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40 000⑦ 2 000 000-1 940 000=60 000元借: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贷: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60 000第六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B5、B6、B7、A8、C(二)业务题1、(1)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800 000投资收益 4 000贷:银行存款804 000(2)借:应收股利20 000贷:投资收益20 000(3)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900 000应收股利20 000投资收益 6 000贷:银行存款926 000(4)借:银行存款20 000贷:应收股利20 000(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00 000+900 000)-16.4×100 000=60 000(元)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0 000(6)借:银行存款 1 040 000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36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成本) 1 020 000投资收益56 000 借:投资收益36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6 000(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40 000-[(800 000+900 000-1 020 000)-(60 000-36 000)]=64 000(元)借: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64 000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4 0002、(1)若为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初始投资金额=年利息×(P/A,I,N)+债券面值×(P/F,I,N)由于N已知,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及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确定I。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与应用(P18) 1.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2.①把硬币沿直线密排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排列的长度L ;数出所排硬币的个数n ,用d =dd 计算直径; ②用直尺和三角尺组合测出硬币的直径,如图所示:③在硬币的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测出其长度后再除以π,就可以得到硬币的直径; ④以硬币边缘的一个点为圆心,让刻度尺在硬币上转动,测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硬币的直径。
(2)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①在硬币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周长; ②用不可伸长的棉线在硬币边缘绕一圈,用刻度尺测出此段棉线的长度即周长; ③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出硬币的直径,乘π得到周长。
3. 8 760h 86 400s4.测量摆动多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的个数,就得到摆动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 的摆,摆长约为0.248m 。
5.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因为在测量长度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练习与应用(P21)1.火车头、车厢的座椅 树木、房屋2.船3.运动 静止 运动4.以电梯外的建筑物底端为参照物,若距离越来越远.观光电梯上行;若距离越来越近,观光电柳下行。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练习与应用(P25)6km/h 1.67m/s 2.60 km/h 10 min 3.40m L.(1)284.46km /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路段运行得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得号慢 1. 6km/h 1.67m/s 2. 60km/h 10min 3. 40m4. (1)284.46km/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向南京南站路段运行的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的最慢。
第5章思考题及习题5参考答案一、填空1.如果采用晶振的频率为3MHz,定时器/计数器T x(x=0,1)工作在方式0、1、2下,其方式0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方式2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答:32.768ms,262.144ms,1024µs2.定时器/计数器用作计数器模式时,外部输入的计数脉冲的最高频率为系统时钟频率的。
答:1/243.定时器/计数器用作定时器模式时,其计数脉冲由提供,定时时间与有关。
答:系统时钟信号12分频后,定时器初值4.定时器/计数器T1测量某正单脉冲的宽度,采用方式可得到最大量程?若时钟频率为6MHz,求允许测量的最大脉冲宽度为。
答:方式1定时,131.072ms。
5. 定时器T2 有3种工作方式:、和,可通过对寄存器中的相关位进行软件设置来选择。
答:捕捉,重新装载(增计数或减计数),波特率发生器,T2CON6. AT89S52单片机的晶振为6MHz,若利用定时器T1的方式1定时2ms,则(TH1)= ,(TL1)= 。
答:FCH,18H。
二、单选1.定时器T0工作在方式3时,定时器T1有种工作方式。
A.1种B.2种 C.3种D.4种答:C2. 定时器T0、T1工作于方式1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16位C.14位D.13位答:B3. 定时器T0、T1的GATE x=1时,其计数器是否计数的条件。
A. 仅取决于TR x状态B. 仅取决于GATE位状态C. 是由TR x和INT x两个条件来共同控制D. 仅取决于INT x的状态答:C4. 定时器T2工作在自动重装载方式时,其计数器为位。
A.8位B. 13位C.14位D. 16位答:D5. 要想测量INT0引脚上的正单脉冲的宽度,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的内容应为。
A.87HB. 09HC.80HD. 00H答:B三、判断对错1.下列关于T0、T1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与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无关。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绪论1.1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1.2 我们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列出了影响因变量的解释变量,但它(它们)仅是影响因变量的主要因素,还有很多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因素,它们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因而未被包括在模型中。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1.3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
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1.4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
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nii YY n==∑。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5.1074130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2.1 略,参考教材。
2.2 NS S x ==45=1.25 用α=0.05,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2.947,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2.947×1.25=174±3.684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170.316至177.684厘米之间。
2.3 原假设 120:0=μH备择假设 120:1≠μH2检验统计量()10/25XX μσ-Z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注:课本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梁红兵哲凤屏汤子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
故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月^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女?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4 二项式定理4.1 二项式定理的推导1.在(x-y)n 的二项展开式中,第r 项的二项式系数为( ).A.C n rB.C n r+1C.C n r -1D.(-1)r-1C n r -12.化简多项式(2x+1)5-5(2x+1)4+10(2x+1)3-10(2x+1)2+5(2x+1)-1的结果是( ). A.(2x+2)5 B.2x 5 C.(2x-1)5D.32x 53.已知(x -1x )7的展开式中的第4项等于5,则实数x 等于( ). A.17B.-17C.7D.-74.在(√x 2√x)6的二项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A.-20 B.20C.15D.-155.(x+y)(2x+y)5的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 ). A.80 B.120C.240D.3206.(1-i)10(i 为虚数单位)的二项展开式中第7项为 .7.(1+x)3+(1+x)4+…+(1+x)10展开式中x 3的系数为 .8.A=37+C 72·35+C 74·33+C 76·3,B=C 71·36+C 73·34+C 75·32+1,则A-B= .9.在(2x 2√x 3)8的展开式中,求:(1)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及系数; (2)含x 2的项的系数.10.求证:32n+3-24n+37能被64整除.1.(1-x)4(1-√x)3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 ).A.-6B.-3C.0D.32.对任意实数x,有x3=a0+a1(x-2)+a2(x-2)2+a3(x-2)3,则a2的值是( ).A.3B.6C.9D.213.(1-√x )6(1+√x )4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的系数是( ). A.-4B.-3C.3D.44.设a ∈Z,且0≤a<13,若512 020+a 能被13整除,则a=( ). A.0 B.1C.11D.125.若(ax 2+√x)5的展开式中x 5的系数是-80,则实数a= . 6.若,第4项为N,则M+N 的最小值为 . 7.记(2x +1x )n的展开式中第m 项的系数为b m . (1)求b m 的表达式;(2)若n=6,求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3)若b 3=2b 4,求n.8.已知f(,g(,n∈N+).(1)若m=3,n=4,求f(x)g(x)的展开式中含x2的项;(2)令h(x)=f(x)+g(x),若h(x)的展开式中含,n为何值时,含x2的项的系数取得最小值?参考答案 §4 二项式定理 4.1 二项式定理的推导1.C 二项展开式中第r 项的二项式系数为C n r -1.2.D 原式=[(2x+1)-1]5=(2x)5=32x 5.3.BT 4=C 73x 4(-1x)3=5,则x=-17.4.A 二项式通项为T k+1=C 6k (√x2)6-k·(-√x)k=(-1)k 22k-6·C 6k x 3-k(k=0,1,2,3,4,5,6). 令3-k=0,得k=3,所以常数项为(-1)3×20×C 63=-20.5.B 因为(x+y)(2x+y)5=x(2x+y)5+y(2x+y)5,(2x+y)5的二项式通项为T k+1=C 5k (2x)5-k ·y k =25-k C 5k x 5-k ·y k ,所以当k=3或k=2时得到x 3y 3项,所以展开式中x 3y 3的系数为22C 53+23C 52=40+80=120.6.-210 由二项式通项,得T 7=C 106·(-i)6=-C 106=-210.7.330 x 3的系数为C 33+C 43+C 53+…+C 103=C 44+C 43+C 53+…+C 103=C 114=330.8.128A-B=37-C 71·36+C 72·35-C 73·34+C 74·33-C 75·32+C 76·3-C 77=(3-1)7=27=128.9.解(1)第5项的二项式系数是C 84=70.因为T 5=C 84(2x 2)4(-√x 3)4=C 8424·x 203,所以第5项的系数是C 84·24=1 120.(2)(2x 2-√x3)8的二项式通项是T k+1=C 8k(2x 2)8-k (-√x3)k =(-1)k C 8k ·28-k ·x 16-73k ,其中k=0,1,2, (8)令16-73k=2,解得k=6,因此含x 2的项的系数是(-1)6C 86·28-6=112.10.证明32n+3-24n+37=3×9n+1-24n+37=3(8+1)n+1-24n+37=3(C n+10·8n+1+C n+11·8n +…+C n+1n ·8+1)-24n+37=3×64(C n+10·8n-1+C n+11·8n-2+…+C n+1n -1)+24C n+1n -24n+40=64×3(C n+10·8n-1+C n+11·8n-2+…+C n+1n -1)+64.显然上式是64的倍数,故原式能被64整除.1.A ∵(1-x)4(1-√x )3=(1-4x+6x 2-4x 3+x 4)1-3x 12+3x-x 32,∴x 2的系数是-12+6=-6. 2.B 由已知得,x 3=[2+(x-2)]3=C 30·23+C 31·22·(x -2)+C 32·2·(x -2)2+C 33(x-2)3,所以a 2=C 32·2=6.3.B (方法一)(1-√x )6的二项式通项为C 6m(-√x )m ,(1+√x )4的二项式通项为C 4n(√x )n ,其中m=0,1,2,…,6;n=0,1,2,3,4.令m 2+n2=1,得m+n=2,于是(1-√x )6(1+√x )4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的系数等于C 60·(-1)0·C 42+C 61·(-1)1·C 41+C 62·(-1)2·C 40=-3.(方法二)(1-√x )6(1+√x )4=[(1-√x )(1+√x )]4(1-√x )2=(1-x)4(1-2√x +x). 于是(1-√x )6(1+√x )4的展开式中含x 的项的系数为C 40·1+C 41·(-1)1·1=-3.4.D 512 020+a=(-1+52)2 020+a=C 0·(-1)2 020·520+C 1·(-1)2019·521+…+C ·(-1)0·522 020+a,观察上式可得除了第一项和最后一项外,其余项均能被13整除.因为512 020+a 能被13整除,所以C 0·(-1)2 020·520+a,即1+a 能被13整除. 又因为0≤a<13,a∈Z,所以a=12. 5.-2 二项式通项为T k+1=C 5k·(ax 2)5-k (√x)k=C 5k ·a 5-k x 10-5k2,其中k=0,1,2,…,5. 令10-52k=5,解得k=2.又展开式中x 5的系数为-80,所以C 52·a 3=-80,解得a=-2. 6.5√22由T 3=C 52(x2)3(1x)2=54x,T 4=C 53(x2)2(1x)3=52x,则M+N=5x 4+52x≥2√258=5√22. 当且仅当5x4=52x,即x=√2时,等号成立.7.解(1)(2x +1x)n的展开式中第m 项为C n m -1·(2·C n m -1·=2n+1-m ·C n m -1.(2)当n=6时,(2x +1x)n的二项式通项为T k+1=C 6k·(2x)6-k ·(1x)k =26-k .C 6k .x 6-2k ,其中k=0,1,2, (6)依题意,令6-2k=0,得k=3,故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T 4=23·C 63=160.(3)由(1)及已知b 3=2b 4,得2n-2·C n 2=2·2n-3·C n 3,从而C n 2=C n 3,即n=5.8.解(1)当m=3,n=4时,f(x)g(x)=(1+x)3(1+2x)4.(1+x)3的二项式通项为C 3k x k ,k=0,1,2,3;(1+2x)4的二项式通项为C 4r (2x)r ,r=0,1,2,3,4.f(x)g(x)的展开式中含x 2的项为1×C 42(2x)2+C 31x×C 41(2x)+C 32x 2×1=51x 2.(2)h(x)=f(x)+g(+(1+2x)n . 因为h(x)的展开式中含+2n=12. 所以m=12-2n.含x 2的项的系数为C m 2+4C n 2=C 12-2n 2+4C n 2=12(12-2n)(11-2n)+2n(n-1)=4n 2-25n+66=4(n -258)2+43116,n ∈N +,所以当n=3,m=6时,含x2的项的系数取得最小值.第11页共11页。
第5章计算机组成一、复习题1.计算机由哪三个子系统组成答: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单元、主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子系统组成。
2.CPU又哪几个部分组成答:;CPU由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和寄存器组成。
3.ALU的功能是什么答:ALU(即算术逻辑单元)用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4.描述一下几种不同的寄存器。
答:寄存器是用来临时存放数据的高速独立的存储单元。
寄存器有三种: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其功能如下:!①数据寄存器:数据寄存器用来保存复杂运算的中间结果,可以提高运算速度。
②指令寄存器:指令寄存器存储CPU从内存中逐条取出的指令,解释并执行指令。
③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当前的指令执行完后,计数器自动加1,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5.控制单元的功能是什么答:控制单元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对取到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进行译码并产生控制信号以完成操作。
控制通过线路的开(高电平)或关(低电平)来实现。
6.字和字节有什么区别答:数据是以称之为字的位组的形式在存储器中传入和传出。
字就是指执行一条指令时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位数。
不同的机器字可以取8位、16位、32位,甚至是64位。
而字节是指8位二进制位。
7.主存的功能是什么答:主存是存储单元的集合,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
8.兆字节的近似值和实际值的字节数如何对应—答:其实际值是220字节,近似值是106字节。
9.存储地址用哪种数的表示法表示答:地址本身也使用位模式表示,通常用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表示。
10.RAM和ROM有何区别答: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主存的主要组成部分。
具有可随机读写、易失性的特点。
ROM是只读存储器,具有只读、非易失性特点。
11.SRAM和DRAM有何区别答:SRAM技术使用传统的触发器门电路,通电时数据始终存在,不需要刷新,速度快但价格昂贵;DRAM技术使用电容器,内存单元需要周期性地刷新(因为漏电),速度慢,但是便宜。
12.试比较PROM、EPROM、EERPOM的不同点。
答:PROM称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用户可对其编程,但程序存储后像ROM一样不能重写;、EPROM称为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用户可对其编程,但是得用一种可以发出紫外光的特殊仪器对其擦写,需要拆下来擦除再重新安装;EEPROM称为电可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对它的编程和擦除用电子脉冲即可,无须从计算机上拆下来。
13.高速缓冲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答:提高处理的速度。
通常计算机花费80%的时间来读取20%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往往被存取多次,高速缓冲存储器凭借其高速,存储这20%的数据而使存取至少快80%。
14.讨论存取速度的分级以及对应的各级分别有哪些类型的存储器答:高速:CPU中的寄存器;中速:高速缓冲存储器;低速:主存储器。
15.举出几种非存储I/O设备的例子。
答:键盘、监视器和打印机。
16.有哪两种主要的存储设备答:磁介质存储设备和光存储设备。
)17.描述一下磁盘的物理组成。
答:磁盘是由一张一张的磁片叠加而成的,这些磁片由薄磁膜封装起来。
18.磁盘表面是怎样组织的答:为了将数据存储在磁盘的表面,每个盘面都被划分成磁道,每个磁道又被分成若干个扇区。
磁道间通过磁道内部间隔隔开,扇区之间通过扇区内部间隔隔开。
19.影响磁盘性能的因素有哪些答:角速度、寻道时间和传送时间。
20.描述一下磁带的物理组成。
答:最普通的一种是用厚磁膜封装的半英寸塑料磁带,磁带用两个滚轮承接起来。
21.磁带表面是怎样组织的答:磁带的宽度可以分为8个磁道;磁道上的每个点可以储存1位的信息。
垂直的9个点可以储存8个位(即一个字节)的信息,还有一个位用作错误检测。
)22.怎样存取磁带中的数据答:磁带是顺序存取设备,尽管磁带的表面可能会分成若干块,但是却没有寻址机制来读取每个块。
要想读取指定的块就需要按照顺序通过其前面所有的块。
23.说出5种光存储设备。
答:光盘(CD)、只读光盘(CD-ROM)、可刻录光盘(CD-R)、可重写光盘(CD-RW)、数字多功能光盘(DVD)24.由谁将数据写入CD-ROM CD-R呢CD-RW呢答:CD-ROM是由生产商在生产时直接写入,用户不能更改。
CD-R是被用户写入,只有一次,不允许改变。
CD-RW也是由用户写入,可重复,可修改。
25.与CD-ROM和CD-R相比,CD-RW的优点是什么答:CD-RW不仅能够被写,而且能够被写多次。
?26.比较分析三种光盘中的坑和纹间表面有何异同答:CD-RW中主盘上的坑有洞,纹间表面没有洞,制作模盘时模盘中的坑则由凸起代替,最后用溶解的聚碳酸酯树脂注入到模盘中产生像桌案中一样的坑。
CD-R不需要主盘和模盘,并且盘片上的坑和纹间表面都是模拟出来的,实际上并不存在。
CD-RW中驱动器使用高能激光在合金上创建模拟的坑(把它从晶体状态变为无定形状态),擦除时驱动器使用中等能量的激光将坑变为纹间表面,激光束将点从无定形状态变成晶体态。
27.比较分析三种光盘中的数据读取有何异同答:CD-ROM依靠计算机的低能激光束读信息,激光束经过纹间表面时会被铝质的表面反射回来。
经过坑处时会被反射两次,一次是被坑的边缘反射,另一次是被铝质表射层的边界反射,这两次的反射有破坏性的影响。
因为坑的深度是精确选定的,为激光波长的1/4.换言之,装在驱动器上的感应器对于某个点是纹间表面时,探测到多一些光信号,反之是坑时就少一些。
CD-R/CD-RW与CD-ROM相同。
上的数据是怎样擦除的答:驱动器中使用中等能量的激光束将坑变成纹间表面,激光束将点从无定形态转变成晶体态。
与普通光盘有何不同答:1:坑更小;2:磁道更为紧密;3:激光束用红激光代替红外激光; 4:使用1到2个储存层,并可以是单面或双面的)30.连接CPU 和主存储器的三种总线的功能是什么答:数据总线:传输数据地址总线:传输地址控制总线:传输控制命令O设备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答:输入/输出设备是通过一种被称为输入/输出控制器或接口的器件连接到总线上的。
32.什么是SCSI控制器答:它是一个8、16或32线的并行接口。
33.什么是火线控制器答:IEEE标准1394规定的串行接口。
¥34.什么是USB控制器答:是一种窜行控制器,用以连接与计算机相连的低速设备35.比较分析两种I/O设备寻址的方法有何异同36.机器周期分为哪几个步骤¥答:机器周期分为如下三个步骤:①取指令②译码③执行。
37.分析三种同步CPU和I/O设备的方法。
38.比较分析CISC体系结构和RISC体系结构的异同点二、选择题39.计算机中进行数据运算的子系统是【A】。
A.CPU B.主存储器O硬盘 D.以上都不是40.【B】是可以存放临时数据的独立存储单元。
B.寄存器C.控制单元D.磁带驱动器,41.【A 】是可以对两个输入相加的单元。
B.寄存器C.控制单元D.磁带驱动器中的寄存器可以保存【D】。
A.数据B.指令C.程序计数值D.以上都不是43.一个有5根线的控制单元可以定义【D】种运算。
44.一个字是【D】位。
D.以上任意一个45.如果存储器地址空间是16MB,字长为8位,那么存取一个字需要【C】位。
"46.如果计算机断电,那么下列【A】中数据将被擦除。
C.磁带驱动器47.【B】是使用电容器的存储器,而且需要周期性地进行刷新。
D.以上都是48.【A】是使用传统的触发门电路保存数据的。
D.以上都是49.16兆兆字节是【C】字节。
1640445650.【D】内容可以程序编制并使用电脉冲进行擦写,而且在擦除过程中信息可以留在计算机中。
(51.【B】可以由用户而不是厂家存入程序,而且这些数据不能被重写。
52. CPU寄存器应该是【A】速存储器。
A.高B.中C.低D.以上任一个53.计算机中的主存通常包括大量【C】速存储器。
A.高B.中C.低D.以上任一个54.【B】存储器保存了主存部分内容的复制。
B.高速缓冲C.主55.【D】是非存储的I/O设备A.键盘B.监视器C.打印机D.以上都是、56.【D】是光存储的设备。
D.以上都是57. 【A】是由厂家把内容写入盘中的储存设备。
D.以上都是58.【B】存储设备用户只可写入一次信息。
D.以上都是59.【C】存储设备可进行多次擦写。
D.以上都是60.磁盘一次可以存取的最小存储区域是【B】。
A.磁道B.扇区C.帧D.磁头、61.对磁盘来说,读写磁头寻找存放数据的磁道的时间称为【B】时间。
A.角速度B.寻道C.传输D.定位62.聚碳酸酯树酯在【D】中使用。
D.以上都是63.在【C】中,高能激光束在银、铟、碲合金表面模拟坑。
D.以上都是64.在【B】中,高能激光束在染料层模拟坑。
D.以上都是65.哪种光储存设备具有最大的容量【D】~66.在DVD中,用【C】读光盘。
A.高能激光束B.红外线束C.红激光束D.蓝激光束67.【D】总线用于连接CPU和主存。
A.数据B.地址C.控制D.以上都是68.如果字长为2字节,数据总线需要【D】根线。
69.如果存储器容量为232个字,那么地址总线需要【C】根线。
70. 8线控制总线可以定义【C】种运算。
'71.【A 】控制器以并行接口和采用菊花链连接I/O设备为特点。
B.火线72.【C】控制器用来连接低速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和计算机的串行设备。
B.火线73.【B】控制器是以包形式传送数据的高速串行接口。
B.火线74. 计算机中运行程序的三个步骤是按【C 】特定顺序执行的。
A.取指令、执行、译码B.译码、执行、取指令C.取指令、译码、执行D.译码、取指令、执行75. 在用于CPU运算和I/O设备同步的【B】方法中,当准备好传输数据时,I/O设备会通知CPU。
—A.程序控制输入输出B.中断控制输入输出/O独立寻址76.在用于CPU运算和I/O设备同步的【A】方法中,CPU处于空闲状态直到I/O操作完成。
A.程序控制输入输出B.中断控制输入输出/O独立寻址77.在用于CPU运算和I/O设备同步的【C】方法中,大数据块可以由I/O设备直接传入内存中。
A.程序控制输入输出B.中断控制输入输出/O独立寻址39~45 A、B、A、D、D、D、C 46~50 A、B、A、C、D¥51~55 B、A、C、B、D 56~60 D、A、B、C、B61~65 B、D、C、B、D 66~70 C、D、D、C、C71~75 A、C、B、C、B 76~77 A、C三、练习题78.一台计算机有64MB(兆字节)的内存,每个字长为4字节。
那么在储存器中对单个字寻址需要多少位解:内存地址空间是64MB(即226),每个字的字长为4字节。
所以地址空间的大小为:226÷4=224在储存器中对单个字寻址需要24位。
79.如果屏幕有24行,每行80个字符,则需要多少字节的内存用于储存全屏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