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5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9
跟踪强化训练(十一)一、选择题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
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富碳农业”生产模式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依靠( )A.市场B.政策C.气候D.技术[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发展“富碳农业”首先要捕集工业过剩的二氧化碳,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故D项正确。
[答案] D2.“富碳农业”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 )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②缓解粮食短缺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富碳农业”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发展高效农业,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①错;能够生产粮食,缓解粮食短缺,②正确;能够围绕“富碳”区域形成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③正确;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故C项正确。
[答案] C(2017·河北唐山第一中学高三试卷)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
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对岸有连绵的群山,不可能是b处、d处,B、D错。
c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较平坦,没有梯田,C错。
在图中的位置是a处,A对。
[答案] A4.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D.接受阳光直射[解析] 当地居民在山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堆积土壤,建成梯田种植葡萄。
并且葡萄种植的方向和坡面径流的方向正好垂直,可以起到拦截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并且修建梯田也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跟踪强化训练(八)一、选择题(2017·高考考前押题冲刺地理卷(二))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B.①→②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进③→④海进D.①→②海退③→④海退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第1题,由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可知,①→②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③→④为砂砾岩→砂岩,海水深度变深,是海进,A正确。
第2题,图中甲是褶皱、乙是断层、丙是侵入岩,从图中看,整个褶皱都出现了断层,说明先褶皱后断层;图中侵入岩也出了断层,说明先有侵入岩后断层;图中侵入覆盖了褶皱,说明先褶皱后侵入,正确的排列是褶皱、侵入、断层,B正确。
[答案] 1.A 2.B(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读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4.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地势起伏较小[解析]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向下凹,是向斜构造。
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的是断层构造,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条件下,受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
跟踪强化训练(八)一、选择题(2017·高考考前押题冲刺地理卷(二))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B.①→②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进③→④海进D.①→②海退③→④海退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第1题,由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可知,①→②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③→④为砂砾岩→砂岩,海水深度变深,是海进,A正确。
第2题,图中甲是褶皱、乙是断层、丙是侵入岩,从图中看,整个褶皱都出现了断层,说明先褶皱后断层;图中侵入岩也出了断层,说明先有侵入岩后断层;图中侵入覆盖了褶皱,说明先褶皱后侵入,正确的排列是褶皱、侵入、断层,B正确。
[答案] 1.A 2.B(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4.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地势起伏较小[解析]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向下凹,是向斜构造。
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的是断层构造,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
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条件下,受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3一、选择题(2017·山东淄博实验中学一诊)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米。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上比例尺中X代表的数值为( )A.1 B.10C.100 D.1000[解析]本题考查比例尺。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图示纬度大约位于30°N~31°N,X线段的经度间隔大约为0.1°,根据同纬线上两点的实际距离为cos30°×0.1×110千米,约等于9.526千米,所以B正确。
[答案] B2.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 )A.55米B.65米C.75米D.85米[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数值变化。
该湖泊深度较浅,图中等深距为10米,根据等深线的条数可以判断该湖泊最大深度(西北侧闭合处)为60~70米,结合四个选项,可能为65米,所以B正确。
[答案] B(2017·江西瑞金月考)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
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磕长头绕神山l圈至少需要1个月B.多于冬季举行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D.需准备御寒衣物[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的计算及地形特征判读。
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每小时0.5千米,若按照每天行进12小时计算,每天行进约6千米,1个月行进约180千米,显然,根据比例尺,转山的线路肯定达不到180千米,因此时间应该在1个月以内,A错;冬季气温较低且多大风,转山的可能性较小,夏季气候适宜,但昼夜温差大,夜间需要保暖,因此应准备御寒衣物,故B错,D对;转山线路从e到f需翻越山脊,在a处附近是高原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并不位于山谷中,故C错。
跟踪强化训练(六)一、选择题(2017 •河北和家口市第一中学月考)“地表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的差值,通常用“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表示,通量密度越大,代表有效辐射越大。
F 图示意我国三个地区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不同月份变化,据此回答1.图中a 、b 、c 三地分别是( )A. 腾冲、乌鲁木齐、哈尔滨B. 哈尔滨、乌鲁木齐、腾冲C. 乌鲁木齐、腾冲、哈尔滨D. 腾冲、哈尔滨、乌鲁木齐[解析]腾冲位于我国云南,夏季降水多,云雾多,大气逆辐射强,有效辐射最低,所以a 代表腾冲;乌鲁木齐深居内陆,夏季降水最少,地面有效辐射最强,所以尔滨,故选A o[答案]A2 .导致图中三地1月和7月地表有效辐射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太阳辐射、植被状况 B .大气成分、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大气环流D .纬度差异、天气状况[解析]腾冲1月比7月地表有效辐射通量密度大,主要是纬度低,属热带季风气候,月夏季风没有登陆,雨水少,地表有效辐射大;乌鲁木齐和哈尔滨纬度高, 效辐射通量密度大,相比腾冲7月的雨天较少,且太阳辐射时间长,故选D o[答案]D(2017 •江西宜春周练)南澳岛地处广东东部,四面环海,北回归线横贯主岛,下图是 1975〜2009年南澳岛气象观测站(测站位置:117.02 ° E 、23.26 ° N,海拔 7.2 m )的大雾日数等气候资料。
结合图表完成 3〜4题。
1〜2题。
b 代表乌鲁木齐;哈尔滨纬度高,晴天多,属温带季风气候,7月为雨季,地表有效辐射低,所以c 代表哈7月比1月地表有 |>U性團虽ft草瞬禅细大雾出现次数与月份和代温的关系雾日前后小时变温概率雾日前 雾日后气温变化 正变温 负变温 正变温 负变温 变温概率69.4 25.6 56.2 39.8{正变温表示气温升高切负变温表示气温降低〉3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高低与大雾天气出现的概率呈反比B. 大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且季节变化大C.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常形成大雾天气D.气温20 C 最适合大雾天气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161.(2017·山西太原第三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社会,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新的灾难——光污染,其常见的污染源是夜晚不合理灯光及玻璃幕墙。
夜间灯光影响天文观测、人的视力及免疫系统、干扰趋光性动物的活动、扰乱植物生理节奏。
城市建筑的玻璃幕墙会干扰候鸟迁徙方向,其强烈的反射光也是交通事故的凶手之一。
请为缓解我国城市光污染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
[解析] 缓解我国城市光污染问题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提高防治意识及加强监管等角度考虑。
[答案] 限制城市夜晚灯光照明时间;限定夜晚灯光的亮度;城市建筑设计中减少使用玻璃墙;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光污染危害的认识;加强光污染的监测和监管。
2.(2017·山东临沂一模)下图示意某段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及风向频率。
概述该段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 图示重金属浓度由高速公路向两侧递减;东西两侧相比,东侧大于西侧。
可推测重金属来自高速公路,而高速公路只能是汽车尾气排放;另外从风向频率图可看出,该地盛行偏西风,则东侧浓度较大可能是尾气中重金属被风吹到公路东侧较多的缘故。
[答案] 特点:距离公路越远,含量越低;公路东侧含量高于西侧。
原因: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汽车尾气;距公路越近,接受的尾气越多;东侧位于盛行西风(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接受的汽车尾气较西侧多。
3.(2017·石家庄二模)近年来,湖南省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业快速发展,三市规模以上(年出栏500头)养猪场均有1500家左右,规模以下的更是数量惊人。
随着生猪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污染问题日益严峻。
下图示意岳阳、益阳和常德三市位置。
简述岳阳、益阳和常德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解析] 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养猪场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应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回答。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11一、选择题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
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富碳农业”生产模式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依靠( )A.市场B.政策C.气候D.技术[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发展“富碳农业”首先要捕集工业过剩的二氧化碳,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故D项正确。
[答案] D2.“富碳农业”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 )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②缓解粮食短缺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富碳农业”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发展高效农业,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①错;能够生产粮食,缓解粮食短缺,②正确;能够围绕“富碳”区域形成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③正确;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故C项正确。
[答案] C(2017·河北唐山第一中学高三试卷)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
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对岸有连绵的群山,不可能是b处、d处,B、D错。
c 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较平坦,没有梯田,C错。
在图中的位置是a处,A对。
[答案] A4.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D.接受阳光直射[解析] 当地居民在山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堆积土壤,建成梯田种植葡萄。
并且葡萄种植的方向和坡面径流的方向正好垂直,可以起到拦截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并且修建梯田也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7一、选择题1.(2017·天津红桥区高三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若全球气候变暖,则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水量变化量最可能是( )A.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B.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小C.植物蒸腾作用减弱,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D.全球降水量明显大于蒸发量[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冰川大量融化,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大量增加,因此陆地地表径流的增加、除了水汽输送带来的降水补给增加的部分外,还有大量的冰川融水补给,因此大气中水汽输送增加量小于陆地径流增加量,A正确;气温升高,陆地河湖蒸发量将明显变大,B错误;温度升高,植物蒸腾作用增强,海洋蒸发量明显增大,C错误;全球蒸发量明显大于降水量,D错误。
故答案选A。
[答案] A(2017·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模拟)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b图)。
读图完成2~3题。
2.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解析]综合分析两图,可得,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某环节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
故选D。
[答案] D3.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解析]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使区域降水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加,气候趋于干热;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都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较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
故选A。
[答案] A(2017·江苏省徐州市高二学业第二次模拟)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是描述一个地区水系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以1960年各指标为100,绘制出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9年水系指标变化图。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4一、选择题(2017·山西临汾三模)下图为我国某月7日21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
天气系统推进速度为110千米/日。
据此完成1~2题。
1.与7日比较,8日水库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A.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小B.气温升高,且气温日较差变大C.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不变D.气温降低,且气温日较差变小[解析]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7日水库位于锋前而气温较高,天气晴朗;8日冷锋向东移动,水库位于锋后而多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
故D正确。
[答案] D2.图中城市7日比6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7日( )A.空气下沉受到抑制B.空气上升受到抑制C.空气辐散,静风D.空气辐合,静风[解析]由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可判断,6日该地还没有受到冷锋影响,气温较高而空气对流较强;7日受冷锋影响,出现了逆温层,阻碍了近地面污染物扩散,故大气污染严重。
[答案] B(2017·山西名校联考)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
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上游城市( )A.资源的集聚效应强B.彼此联系能力强C.多分布在沿边地区D.与海洋联系密切[解析]从图中可知,“上游城市”城市潜能小,城市间联系强度弱,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因此多分布在沿边地区,故选C。
[答案] C4.从要素流动和产业链来看,中游城市( )A.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工业制成品B.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工业制成品C.位于产业链末端,提供初级原材料D.位于产业链前端,提供初级原材料[解析]要素的流动多从城市潜能较小的上游城市向城市潜能较大的下游城市汇集,中游城市处在产业链的前端,生产工业制成品,产品主要通过下游城市汇入市场,故选B。
[答案] B(2017·陕西西安月考)读图,a、b、c分别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跟踪强化训练(八)一、选择题(2017 •高考考前押题冲刺地理卷(二))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 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 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完成1〜 2题。
1. 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 ③一④ 海进 B.①〜②海进 ③〜④ 海退 C.①〜②海进 ③一④ 海进 D.①② 海退 ③-④ 海退2. 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乙甲[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第1题,由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 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可知,①一②为石灰岩一页 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③〜④为砂砾岩〜砂岩,海水深度 变深,是海进,A 正确。
第2题,图中甲是褶皱、乙是断层、丙是侵入岩,从图中看,整个褶 皱都出现了断层,说明先褶皱后断层;图中侵入岩也出了断层,说明先有侵入岩后断层;图 中侵入覆盖了褶皱,说明先褶皱后侵入,正确的排列是褶皱、侵入、断层,B 正确。
[答案]l.A 2.B(2017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 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读图完成3〜4题。
岩 岩岩岩砾岩矢帖层 砂砂页石花断乙断层丙侵入岩④③②①AR(in)5000 n3. 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 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 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 Fi 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4. 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 B.植被稀疏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地势起伏较小[解析]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8一、选择题(2017·高考考前押题冲刺地理卷(二))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
在地质学中,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下图是某海域地质剖面图,①→④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岩层。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海退③→④海进B.①→②海进③→④海退C.①→②海进③→④海进D.①→②海退③→④海退2.下列关于图示甲、乙、丙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 D.丙乙甲[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第1题,由材料“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可知,①→②为石灰岩→页岩,反映当地的地质环境是从深海过渡到浅海,为海退;③→④为砂砾岩→砂岩,海水深度变深,是海进,A正确。
第2题,图中甲是褶皱、乙是断层、丙是侵入岩,从图中看,整个褶皱都出现了断层,说明先褶皱后断层;图中侵入岩也出了断层,说明先有侵入岩后断层;图中侵入覆盖了褶皱,说明先褶皱后侵入,正确的排列是褶皱、侵入、断层,B正确。
[答案] 1.A 2.B(2017·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向斜的槽部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之中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4.图示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存在,主要原因是( )A.碳酸盐岩具有可溶性B.植被稀疏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地势起伏较小[解析]根据图示岩层形态,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
向下凹,是向斜构造。
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的是断层构造,断层处地质构造不稳定。
跟踪强化训练(十一)一、选择题不断地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新型农业的必由之路。
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富碳农业”生产模式要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主要依靠( )A.市场B.政策C.气候D.技术[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发展“富碳农业”首先要捕集工业过剩的二氧化碳,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故D项正确。
[答案] D2.“富碳农业”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 )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②缓解粮食短缺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④减少废弃物的排放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富碳农业”利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发展高效农业,因此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①错;能够生产粮食,缓解粮食短缺,②正确;能够围绕“富碳”区域形成新兴产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③正确;有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④正确,故C项正确。
[答案] C(2017·河北唐山第一中学高三试卷)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
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对岸有连绵的群山,不可能是b处、d处,B、D错。
c 处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形较平坦,没有梯田,C错。
在图中的位置是a处,A对。
[答案] A4.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D.接受阳光直射[解析] 当地居民在山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堆积土壤,建成梯田种植葡萄。
并且葡萄种植的方向和坡面径流的方向正好垂直,可以起到拦截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的作用,并且修建梯田也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跟踪强化训练13一、选择题(2017·江苏徐州模拟)下图为纳木错流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纳木错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系发达,湖水甘甜 B.空气稀薄,日照充足C.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D.降水丰沛,森林广布[解析]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纳木错流域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日照充足,B正确;从图中看该湖为内流湖,为咸水湖;地势西南高,北部低;青藏高原降水较少,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答案] B2.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纳木错流域( )A.冰冻提前、消融延后 B.流域面积扩大C.周围山地雪线下降D.湖泊面积扩大[解析]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加速冰川融化,冰冻延后消融提前、周围山地雪线上升;流域面积受地形影响不会变化;冰川融化量增大,流入湖泊的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D 正确。
[答案] D(2017·江苏镇江三模)相对于修筑堤防、改迁河道等耗资巨大的主动防洪工程,在人力、资金相对不足的古代,珠江三角洲西部高要地区有30多个村落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进行被动防洪,形成独特有趣的八卦形态。
下图左侧为高要地区八卦村落分布示意图,右侧为某“八卦村”的道路和排水系统遥感图片。
读图回答3~4题。
3.与北岸相比,南岸的村落多呈八卦形态主要是因为这里( )A.降水丰富B.水灾多发C.交通便利D.耕地充足[解析] 由图甲可知,北岸多高地,而南岸多低洼地,更容易有水灾,所以南岸村落要修建八卦形态的道路与排水系统,防御洪灾,故选B。
[答案] B4.根据“八卦村”排水系统的形态可以推断( )A.池塘位于村落四周方便蓄水B.道路都与排水系统并行方便出行C.村落建筑分布在中心的小山岗上D.村落选址在近似圆形的小盆地里[解析] 由图乙遥感图片可知,排水系统呈现出由中间向四周散开的放射状,该地应该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C对。
跟踪强化训练(五)
一、选择题
(2017·江苏省仪征中学初测)2016年12月18日,北京某校刘老师赴莫斯科某校参加为期七天的国际交流。
刘老师发现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
下图为世界时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 )
A.8:00~12:00 B.10:00~14:00
C.12:00~16:00 D.13:00~17:00
2.刘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莫斯科( )
A.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日落时间推迟
C.昼长先变长后变短D.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
第1题,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莫斯科时间是东3区区时,两地时差是5小时;两校学生在校时间均是当地时间8:00~17:00;当莫斯科时间是8:00时,北京时间是13:00;当莫斯科时间是12:00时,北京时间是17:00。
两校学生同时在校的北京时间为13:00~17:00。
选项D正确。
第2题,刘老师参加国际交流期间,是12月18日~25日,此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日出东南;昼短夜长,日落时间较早;此时太阳直射点还在继续南移,北半球的昼长还在继续变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选A正确。
[答案] 1.D 2.A
(2017·海南省高一中学第一次月考)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
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6时20分和5时4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
成3~4题。
3.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解析] 当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日出晚于地方时6点,甲位于南半球;乙日出时间早于地方时6点,乙位于北半球,甲位于乙的南方;甲乙两地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当甲6时20分时,乙为5时40分,甲在乙的东方,甲位于乙的东南方向,C正确。
[答案] C
4.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旧金山附近温和多雨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解析] 当南极中山站处于极夜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欧洲北部不可能有暴风雪;澳大利亚东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不易发森林火灾;旧金山附近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亚欧大陆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D正确。
[答案] D
(2017·湖北黄冈一模)“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
A.春节B.清明节
C.端午节D.中秋节
[解析] 清明节就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二十四节气中没有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