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备考专题湖泊
- 格式:pdf
- 大小:951.90 KB
- 文档页数:8
湖泊一、湖泊的成因类型〔一〕内力湖1.火山湖:火山口为盆地形,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湛江湖光岩。
熔岩堰塞湖:火山岩浆下泄堆积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如黑龙江的五大连池。
2.构造湖:由于地壳内力作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在断层线上发育成湖。
构造湖特征鲜明,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
如东非大裂谷中的坦噶尼喀湖,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中国昆明滇池等。
〔二〕外力湖所有外动力地质作用都可形成湖盆,规模小、水浅、湖盆周围可保留一些相应的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地形和沉积物。
1. 河成湖:①河流截弯取直,牛轭湖。
②河漫滩上洼地在海水泛滥后暂时性的湖。
2. 冰蚀湖:冰川地区尤其是大陆冰川地区,由于冰的刨蚀作用在岩性软的地段形成洼地,冰融后成湖。
如北美洲五大湖。
3. 海迹湖:原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积而与海洋分开,形成湖泊。
其中最常见的是潟湖——靠近陆地的浅水海域被沙嘴、沙坝或珊瑚礁所封闭或接近封闭而成。
〔有一些形成较久的古潟湖,因长期于海洋隔离,陆地淡水注入,已逐渐淡化而成淡水湖,称残迹湖,如杭州西湖。
〕4. 风蚀湖:水浅,易成为盐咸湖。
5. 溶蚀湖:地面溶蚀洼地地下溶洞的坍陷。
二、亚洲湖泊〔一〕亚洲湖盆成因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库苏泊、死海等〕;海迹湖〔如里海、咸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数湖泊〕;火山作用形成的湖泊〔如白头山天池、镜泊湖等〕;风蚀洼地湖〔如我国内蒙古、新疆干旱地区的一些湖泊〕等等。
自然界的湖盆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发育在北美〔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由五大著名湖泊组成:安大略湖、伊利湖、休伦湖、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
原先是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湖,而后又经过冰川的刨蚀作用改造而成。
由于湖盆成因不同,各类湖泊的分布反映了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情况。
〔二〕从湖泊水文和化学特性方面划分,亚洲湖泊的类型有:咸水湖〔如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东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贝加尔湖、洞庭湖、兴凯湖等〕。
高中地理湖泊专题归纳总结湖泊是地球表面上的重要水域之一,它们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对于地球的水循环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湖泊是一个重要的专题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湖泊专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湖泊的分类根据湖泊的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湖泊可以分为自然湖和人工湖两大类。
自然湖是通过自然地质运动形成的,主要包括断陷湖、构造湖和火山湖等;而人工湖则是人类为了灌溉、发电、水源供给等目的而修建的人工水库。
二、湖泊的形态特征湖泊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湖泊的面积、深度、形状和湖岸线等。
湖泊的面积可以作为评价湖泊大小的指标,深度则反映了湖泊在地下水补给和蒸发作用下的水动态变化。
湖泊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状等,湖岸线则是指湖水与陆地相接触的边界线,它对于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具有重要影响。
三、湖泊的水文特征湖泊具有一系列的水文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特征是入湖河流、湖水的动力学特征和湖水的质量。
入湖河流对于湖泊的水资源补给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会影响湖泊的水位、水量和水质。
湖水的动力学特征包括湖水流动的方式和湖泊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而湖水的质量则可以通过测定湖水中的溶解氧、PH值以及营养物质等指标来评价。
四、湖泊的生态系统湖泊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它们包括湖水生态系统和湖岸带生态系统。
湖水生态系统由水体、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等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湖泊的稳定生态平衡。
湖岸带生态系统则是湖水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它具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湖泊的经济价值湖泊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旅游业、渔业和水资源利用等都与湖泊密切相关。
湖泊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湖泊中丰富的鱼类资源为渔民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
此外,湖泊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湖泊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利用湖泊资源,湖泊保护与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高考地理湖泊知识点湖泊是地球表面积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各个大洲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湖泊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与分布、地理作用以及世界著名湖泊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高考地理湖泊知识点。
一、湖泊的定义湖泊是地表蓄水的天然水体,与海洋相比,湖泊的面积较小、水深较浅。
它是由于地球地壳的变动或其他地质、气候等因素形成的,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属于相对稳定的地表水体。
二、湖泊的分类湖泊可以按照地理位置、水源、盆地特征、水量变化等因素进行分类。
1.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分为高原湖、平原湖、台地湖、山地湖等;2.按照水源可以分为河流湖、冰川湖、火山湖、岩溶湖等;3.按照盆地特征可以分为封堡湖、抬升湖、断裂湖、溶蚀湖等;4.按照水量变化可以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等。
三、湖泊的形成与分布湖泊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构造变动、地壳运动、河流冲积、冰川活动、火山活动等。
在地质的长期演化过程中,湖泊的形成和消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湖泊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理环境下湖泊的分布特点不同。
广义的湖泊分布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湖泊,狭义的湖泊分布则主要指一个特定地区或国家的湖泊分布特点。
四、湖泊的地理作用湖泊在地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调节气候:湖泊具有吸收热量、调节温度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
2.调蓄水源:湖泊可以蓄水,为周边地区提供水源、灌溉和发电等重要资源,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3.保护生态:湖泊为众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维系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4.经济利用:湖泊是旅游观光的热门地点,也可以开展渔业、航运和水上运动等经济活动。
五、世界著名湖泊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湖泊,它们以壮丽的景色、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1. 美洲地区: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尼加拉瓜湖;2. 欧洲地区:巴尔干半岛上的贝尔格莱德湖、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瑞士的日内瓦湖;3. 亚洲地区:西伯利亚的巴伦支海、中国的青海湖、印度的瓦努阿特湖;4. 非洲地区: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坦桑尼亚的坦噶湖;5. 大洋洲地区:澳大利亚的伊壁鸠鲁湖。
湖泊的高考知识点湖泊作为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现象,经常会在高考中成为考察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湖泊的形成、分类、地理特征等几个方面,介绍湖泊的高考知识点。
一、湖泊的形成湖泊是由各种各样的地质、气候和地下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常见的湖泊形成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正构造湖: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形抬升或坳陷而形成的湖泊,比如我国的青海湖就是正构造湖的典型代表。
2. 异构造湖:由地质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变动导致断层形成,断层堵塞湖泊水流而形成的,如洞庭湖。
3. 冰碛湖:又称冰川湖,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湖泊,常见于寒冷地区,如我国的额尔齐斯湖。
4. 火山湖:火山口喷发后形成的湖泊,火山湖呈现出较深的水域和陡峭的湖滨地形,如巴尔喀什湖。
二、湖泊的分类根据湖泊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方式,可以将湖泊进行分类。
常见的湖泊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湖泊的形状分类:湖泊的形状多样,可以分为圆形湖、锥形湖、线形湖等。
2. 按湖泊的来源分类:湖泊的形成来源不同,可分为河湖、冰湖、砂湖等。
3. 按湖泊的成因分类:湖泊的成因有多种,可以分为断层湖、火山湖、冰碛湖等。
4. 按湖泊的水源分类:湖泊的水源来自于地表径流、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不同途径。
三、湖泊的地理特征湖泊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地理特征:1. 湖泊水域面积大小:湖泊的大小可以从面积上来衡量,如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面积达到了3585平方千米。
2. 湖泊的咸淡特征:湖泊的水质有淡水湖和咸水湖之分,咸水湖通常受到海水入侵等因素影响,如中国的青海湖是淡水湖,而以色列的死海则是典型的咸水湖。
3. 湖泊的湖滨地形:湖泊的周围地形多样,有平原型、山地型、峡谷型等。
4. 湖泊的资源和环境:湖泊周围的资源和环境对当地的经济、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场,而伊甸湖则因其美丽的景色而成为旅游胜地。
四、湖泊的意义与保护湖泊作为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湖泊与环境——建体系、宏观掌控考题调研——研真题、明确考向(2018·全国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1~3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A)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出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C)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C对: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
A错: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
B 错: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
D错: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
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D)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由题干信息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水量巨大,再加上该地区降水稀少,水循环不活跃,因此更新缓慢。
故选D。
归纳拓展——巧归纳、知识延伸1.湖泊的成因及特征(1)水量:气候(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支流及流域面积、生产生活用水、冰雪总量、积雪总量。
(2)水位:补给类型。
(3)结冰期:气温、湖床深浅、盐度高低、地形、地质条件。
(4)盐度:气候、河流(流入、流出)、生产、生活用水、湖泊封闭程度。
(5)泥沙:周围地形、气候、河流、湖床深浅。
(6)生物:气温、饵料、水域面积、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地形。
3.湖泊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高考地理知识点湖泊湖泊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内容。
湖泊是指由天然因素形成的、受海拔、气候、地质和水系等因素控制的、持续或间断存在的、地表积水较大的自然水域。
湖泊分布广泛,形态各异,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接下来,本文将以不同角度来探讨高考地理知识点中的湖泊。
首先,我们可以从地理位置来了解湖泊。
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
我国的大湖有五大湖,即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鲁尔湖和巴伦湖。
这些湖泊位于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而巴伦湖则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是我国最高的湖泊,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湖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地质特征。
其次,我们可以从湖泊的形态和特点来了解湖泊。
湖泊的形态各异,有着不同的特点。
比如,碧波荡漾的碧海蓝天,湖光山色的逍遥湖,融入城市的太湖之星等。
这些湖泊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美丽的景观。
同时,湖泊还对当地的气候和水文有着重要的影响。
湖泊可调节当地的气温和湿度,形成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此外,湖泊还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比如水资源、渔业资源等。
有些湖泊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的旅游胜地。
再次,我们可以从湖泊的生态环境来了解湖泊。
湖泊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湖泊中栖息着各种动植物,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
对一些动物来说,湖泊是它们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而对一些鸟类来说,湖泊则是它们的迁徙站点。
湖泊的水质和水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湖泊的污水处理,在维持湖泊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保护了湖泊的资源和景观。
最后,我们可以从湖泊的文化价值来了解湖泊。
湖泊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湖泊的美景和丰富的资源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
许多古代文人诗词中都有对湖泊的描绘,比如苏轼的《夜泊水村渡》、纳兰容若的《水龙吟·登建康饮茶即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