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要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又称呕吐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食品常见真菌毒素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真菌毒素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存在于食品、饲料、环境和工业生产过程中。
不同的真菌种类产生不同的毒素,其中一些可以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真菌毒素可以对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并且会引起慢性疾病和癌症等健康问题。
常见的食品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展青霉毒素等。
真菌毒素对人类的危害性不容忽视,不仅会对人体内脏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生殖障碍、癌症等严重健康问题,特别是对老年人、孕妇、婴幼儿等易感人群的危害更为显著。
因此,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真菌毒素的产生和污染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常见真菌毒素的介绍以及对人体的危害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常见于玉米、花生、棉籽等作物中。
当这些作物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黄曲霉便易于滋生,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在人体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肝脏、胃肠道等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和致癌作用。
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容易导致肝癌、结肠癌等癌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黄曲霉毒素还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者可能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损伤,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是一种由镰刀菌属真菌产生的毒素。
该毒素广泛分布于各种农作物中,如小麦、玉米、大麦等。
它是一种强烈的肠胃毒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影响蛋白质合成、抑制免疫系统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人类摄入含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食物后,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同时还会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DOI:10.16675/14-1065/f.2019.06.075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检测方法□王镱睿摘要: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忽视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经济作物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系统梳理了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种类及其限量标准、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为相关检测机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真菌毒素;粮食;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119-03中国图书分类号:TS210文献标志码:A(太原市粮食质量监督检测站山西太原030000)1真菌毒素真菌毒素(Mycotoxin)是指产毒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1]。
真菌毒素能够污染粮食谷物、水果蔬菜等植源性农产品,从而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类和其他经济动物产生致癌、致畸等不良后果,对人类健康和禽畜养殖的生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真菌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视为食源性疾病的祸首。
据FAO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5%的粮食会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约2%的农作物受到严重污染而失去食用和使用价值,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是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3]。
为了避免因为不了解真菌毒素的危害,而忽视粮食中的真菌毒素,本文系统梳理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种类,了解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我国现行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掌握检测方法提供帮助。
2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我国重点关注毒性强、高频污染的真菌毒素,在粮食领域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主要是AFB1)、玉米赤酶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
2.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可以由曲霉菌黄曲霉、寄生曲霉、集峰曲霉和伪溜曲霉4种产生,其基本结构是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可分为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等。
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强,会导致人和动物出现肝中毒、肠胃肾等脏器出血,甚至使人类和动物罹患肝癌,引起死亡。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制备与鉴定郭文博;韩铮;杨俊花;韩薇;陈慧英;孙真真;赵志辉【摘要】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种至大米培养基28℃培养4周,通过乙腈-水(84∶16)提取培养基.提取物先经自制净化小柱粗净化除去色素、鞣质等杂质后,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Pursuit XRs C18(10 mm ×250 mm,5μm)制备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组分再以甲醇-水(5∶95)为流动相经Semipreparative SB-CN(9.4 mm ×250 mm,5μm)制备色谱柱进一步纯化.所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性,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质谱图中母离子分别为m/z 319.1[M+Na]+,297.1[M+H]+,355.2[M+CH3 COO]-,341.2[M+HCOO]-,295.1[M-H]-,子离子碎片分别为m/z175,231,235,249,179,233,237,265,证明该化合物为DON;经外标法测得DON纯度为(99.18±0.11)%.本研究建立的DON分离纯化方法简便易行,分离效果及稳定性好,成本低.【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5(034)008【总页数】6页(P928-933)【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禾谷镰刀菌;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鉴定【作者】郭文博;韩铮;杨俊花;韩薇;陈慧英;孙真真;赵志辉【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2;S852.44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制备与鉴定郭文博1,2,韩铮1,杨俊花1,韩薇1,陈慧英1,2,孙真真1,2,赵志辉1*(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 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摘要:将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接种至大米培养基28℃培养4周,通过乙腈-水(84∶16)提取培养基。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细胞毒性作用武慧慧;于爱莲【摘要】@@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一种,是由某些镰刀菌属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1].DON广泛存在于各种粮谷类作物及其制品中[2],性质极为稳定,在粮食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因此极易通过食物链引起人畜中毒[3].现就 DON 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4页(P313-316)【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性,细胞毒性【作者】武慧慧;于爱莲【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泰山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9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一种,是由某些镰刀菌属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1]。
DON广泛存在于各种粮谷类作物及其制品中[2],性质极为稳定,在粮食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因此极易通过食物链引起人畜中毒[3]。
现就 DON 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1 DON的一般毒性作用DON虽不及同族其他毒素如T-2毒素的毒性强烈,但因其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均居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之首,并常与其他真菌毒素协同作用于人体,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DON可产生广泛的毒性效应,如急性毒性、慢性和亚慢性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毒性作用[4]。
此外,DON对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钙磷代谢亦可产生影响。
2 DON的细胞毒性作用DON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它对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均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在植物细胞中, DON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降低有丝分裂指数。
在动物组织中DON主要作用于增长迅速、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如胃肠道细胞、淋巴细胞、胸腺细胞、脾细胞、骨髓造血细胞等,所引起的损害与辐射引起的细胞损害相似[5-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原因,副作用有
哪些
回答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粮食在农地中感染了禾谷镰刀菌等真菌,由于农地中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其生长,因此病菌开始大量生长繁殖,故粮食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会超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特点:易溶于水、性质稳定、耐热耐压等。
一、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超标原因
谷物在农田中受到了禾谷镰刀菌等真菌的侵染,而农田中又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因此其含量会超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被称为呕吐毒素,它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其特点为易溶于水、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性质稳定、耐热、耐压、耐弱酸、耐储藏等。
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副作用有哪些
1、对动物的副作用(毒性):导致动物的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代谢紊乱等,如果摄入量较多,则还会引发呕吐。
2、对人体的副作用(毒性):使人出现头昏、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摄入量较多,则会使人的脉搏、体温以及血压略有升高。
1。
呕吐毒素快速检测试纸条使用说明书【产品简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本产品为呕吐毒素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用于定性检测谷物样品中呕吐残留,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5分钟,检测卡灵敏度为250ng/ml(2 50ppb)。
谷物样品的检测限为1μg/ml(1ppm)。
【检测原理】基于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液中如果含有呕吐毒素,其浓度又高于检测试纸的灵敏度,则会与试纸卡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应该在试纸上出现的红色T线不显色,结果判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适用范围】快速筛查粮食或饲料中呕吐毒素是否超标以及食物中毒发生后快速筛查中毒因子是否为呕吐毒素。
【包装组成】●呕吐毒素胶体金法检测卡(40份)●一次性塑料滴管(40支)●塑料一次性手套(5只)●使用说明书(1份)【样品处理】1.取5g以上有代表性的粉碎后的谷物样品(过20目筛),准确称取0.5g均匀粉碎试样,加入到配套的15 ml离心管中。
2.向离心管中准确加入纯净水和乙酸乙酯各2mL,将瓶塞盖紧密封,用力振荡5分钟,4000rpm离心1分钟(备注:如实验室没有大离心机设备,可以用小离心管取1.5ml上清液,用小离心机离心)。
3.用吸管取0.6mL上清液到小玻璃杯中,吹干滤液,然后用0.3ml体积稀释液复溶杯底固体。
此溶解液即为检测液.4.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向试纸孔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3滴检测液。
5.5~10分钟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的结果判读无效。
【结果判断】阴性(-):C、T线均显色。
表示样品中不含有待检测物质或其浓度低于检测限。
阳性(+):检测T线不显色,则表示样品中待检测物质浓度高于检测限。
无效:质控C线未显色,表明操作过程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
【贮存条件及有效期】2-30℃,密封干燥,检测卡保存时间18个月,乙酸乙酯为易挥发性有机溶剂,保存为12个月。
真菌毒素胶体金检测试纸基于抗原抗体的免疫原理,利用纳米胶体金层析技术,在真菌毒素的现场检测时具有以下优势:1) 单个样品即可检测,无需仪器设备,特别适合现场检测;2) 灵敏度高: 免疫层析法可检出量可达ng级,ELISA法最低检出量可达pg级,并可定量测定。
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检测方法作者:王镱睿来源:《山西农经》2019年第06期摘 要:真菌毒素是真菌的有毒代谢产物,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能忽视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经济作物等造成的不利影响。
系统梳理了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种类及其限量标准、现行有效的检测标准,为相关检测机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真菌毒素;粮食;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119-03;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TS210 ; ; ; ; 文献标志码:A1; 真菌毒素真菌毒素(Mycotoxin)是指产毒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1]。
真菌毒素能够污染粮食谷物、水果蔬菜等植源性农产品,从而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对人类和其他经济动物产生致癌、致畸等不良后果,对人类健康和禽畜养殖的生产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
真菌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视为食源性疾病的祸首。
据FAO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5%的粮食会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约2%的农作物受到严重污染而失去食用和使用价值,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是真菌毒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3]。
为了避免因为不了解真菌毒素的危害,而忽视粮食中的真菌毒素,本文系统梳理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种类,了解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我国现行有效的定量检测方法,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掌握检测方法提供帮助。
2; 粮食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及其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我国重点关注毒性强、高频污染的真菌毒素,在粮食领域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主要是AFB1)、玉米赤酶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
2.1;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可以由曲霉菌黄曲霉、寄生曲霉、集峰曲霉和伪溜曲霉4种产生,其基本结构是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可分为黄曲霉毒素B1、B2、G1、G2、M1、M2等。
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强,会导致人和动物出现肝中毒、肠胃肾等脏器出血,甚至使人类和动物罹患肝癌,引起死亡。
关于小麦粉呕吐毒素(DON)的研究作者:庄巧云,谢卫忠,方晓斌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5期呕吐毒素(vomitoxin)是普遍存在于粮食作物及其制成品之中的重要污染毒素,该毒素也叫做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能够引起动物呕吐等中毒症状,故而称为呕吐毒素。
小麦作为主食作物,是呕吐毒素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
在小麦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呕吐毒素伴随着面粉的制成存在于小麦粉中,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而针对小麦粉呕吐毒素的产生、危害、测定以及消减技术分析,强化小麦粉呕吐毒素认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降低呕吐毒素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 呕吐毒素及其危害1.1 呕吐毒素及其分布呕吐毒素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其典型的化学性质是高度的稳定性以及受热不易分解,在自然界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广泛分布在各种粮谷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这种呕吐毒素主要是来源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如尖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科学研究发现这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约有150 种,这种毒素的各种霉菌极易生长也难以控制,因而对粮谷作物的影响极为严重。
其理化性质也不突出,一般为纯白色结晶,在紫外线照射下也没有荧光,遇水的溶解度较高,而且稳定性较高,遇热也不易分解,因此该种毒素的测定与降解也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在日常的生活中,呕吐毒素的分布极为广泛,既存在于各种粮谷作物生产与收割之中,如小麦、大麦、玉米等的生长过程中由于久雨造成,也存在于作物储存时潮湿环境下生长的各种霉菌,而作物相关制成品也是呕吐毒素分布的重灾区,危害极大。
1.2 呕吐毒素的危害呕吐毒素之所以受到严格的管理在于其很强的毒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具有细胞毒性。
②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性。
细胞毒性方面,呕吐毒素能够严重损害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Prelusky 等研究发现,呕吐毒素可以通过渗透磷脂双层,作用于亚细胞水平;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以及借助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式对原核细胞进行作用,从而严重损害细胞原有功能。
液相色谱法测定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和粉红镰刀菌产生。
DON污染粮谷的情况非常普遍。
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特别在中国、日本、美国、阿根廷和南非。
在我国胃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高发区.DON是居民饮食中主要的污染霉菌毒素之一。
DON主要在田间侵染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当人摄入了被DON污染的食物后。
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
DON化学名称为3,7,15一三羟基一12,13一环氧单端孢霉一9一烯一8一酮,为无色针状晶体。
熔点为151。
153℃。
其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具有较强的热抵抗力和耐酸性.在pH值10.O条件下。
100℃加热60min部分被破坏,120℃加热30 min 和170℃加热15 min完全被破坏【”。
目前,测定粮谷作物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很多,如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酶联免疫法(ELISA)等。
本文采用了液相色谱法,使用海能LC7000液相色谱仪配紫外检测器和C18亲水性分离柱,不仅获得了准确的测定结果.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l 材料与方法1.1仪器海能LC7000液相色谱仪(配备紫外检测器),7mILOGY呕吐毒素专用净化柱TC—T200,C18亲水性分离柱,旋转蒸发仪,高速均质机,真空泵,小型粉碎机。
1.2试剂乙腈(Merck,色谱纯),甲醇(Merck,色谱纯),呕吐毒素标准品(FERMENTEK LTD)。
1.3 操作步骤(1)提取称取粉碎过筛样品25.O g于均质杯中,加入100 mL y(乙腈):y(水)=84:16提取液,于高速均质机上均质4 min,静置。
(2)净化浓缩取2 mL样品提取液上清液到净化小柱顶端,向下推活塞,使溶液全部过柱,收集净化后溶液放入100 mL标准磨口蒸发瓶中.取出注射器,加入8 mL y(乙腈):y(水)=84:16提取液到柱顶端,将溶液彻底过柱,合并净化液,于60℃减压蒸干。
呕吐毒素对动物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呕吐毒素( vomitoxin ), 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 , DON ) 。
它是一种由镰刀菌属等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 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B 类。
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拟枝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产生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相似的有毒代谢产物,对粮谷类的污染非常普遍,对人、家畜有着广泛的毒性效应。
也是危害人类食物链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一旦进入食物链,就会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被列入国际研究的优先地位。
本文主要对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对动物的危害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了综述。
1.呕吐毒素的污染现状呕吐毒素对谷物的污染程度居于镰刀菌毒素之首,对动物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呕吐毒素一般在大麦、小麦、玉米中含有较高的浓度,常常在凉湿条件下产毒增加。
当谷物水分含量为22%、湿度85%和温度20℃时,谷物即产生大量的呕吐毒素。
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生长、成熟和收获时期多在上述条件范围内。
加之北方地区农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感染产生呕吐毒素的机会相对增多,使得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呕吐毒素含量水平高于南方地区。
呕吐毒素另外一个来源是食物中的蜡样芽胞杆菌。
2011年发生在比利时食用意大利面条的20岁男性出现死亡,从食物中检测出呕吐毒素的含量高达14.8 μg/g,主要原因是食物中污染的蜡样芽孢杆菌含有产生DON的基因,可以产生并大量分泌DON 。
加拿大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高达8.5 mg/kg,南非玉米呕吐毒素的含量高达160 mg/kg,埃及有50%的谷物中有呕吐毒素,含量为0.07~4.0 mg/kg。
我国配合饲料样品中呕吐毒素阳性检出率100%,平均含量为0.6 mg/kg。
有研究机构对北京市15个代表性养猪场所用饲料原料和全价配合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检出频率和特点进行调研,结果表明:玉米、麸皮、豆粕、DDGS和配合饲料中各类霉菌毒素的检出率都非常高,其中玉米、DDGS和部分全价配合饲料所含毒素超标率很高,而呕吐毒素的超标率最高,玉米呕吐毒素超标率为57.1%,DDGS超标率为88.2%,猪配合饲料呕吐毒素超标率为15.8% 。
呕吐毒素毒性以及检测呕吐毒素毒性以及检测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化学名为3?, 7?, 15一三羟基草镰孢菌-9-烯-8-酮,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
由于它可以引起猪的呕吐而得名,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作用,欧盟分类标准为三级致癌物。
呕吐毒素是什么?呕吐毒素主体成分为DON(deoxynivalenol,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
另外,头孢菌属、漆班菌属、木霉属等的菌株都可产生该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共有150多种,是一类强有力免疫抑制剂,所引起典型症状是采食量降低,所以这类毒素又叫饲料拒食毒素。
呕吐毒素(DON)是其中最重要一种毒素,主要来自镰刀菌属(Fusarium),尤其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和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
由于它可以引起猪的呕吐,故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VT)。
呕吐毒素的污染分布有调查显示,中国饲料和原料霉菌毒素污染超标的比例为60%~70%,其中呕吐毒素的超标比例接近70%,在被检的玉米、麸皮和DDGS样品中呕吐毒素的检出率均高达90%以上,分别为92.9%、92.3%和100%。
豆粕的检出率较低为54.5%。
麸皮和豆粕中呕吐毒素未见超标,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44mg/kg和0.05mg/kg,属于轻度污染。
玉米中呕吐毒素的超标率为57.1%,毒素平均含量为1.01mg/kg,其最高含量为2.13mg/kg,属于中度污染。
DDGS中呕吐毒素的超标率为88.2%,毒素平均含量为1.36mg/kg,最低含量为0.85mg/kg,最高含量为1.72mg/kg,属于中度污染。
玉米和DDGS 中呕吐毒素的平均含量极显著高于麸皮和豆粕(P<0.01),DDGS中呕吐毒素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玉米(P<0.05),麸皮中呕吐毒素的平均含量极显著高于豆粕(P<0.01)。
分析 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检测 武建锋 刘洋 南阳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呕吐毒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毒素,会引起人或动物出现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被称为呕吐毒素。
小麦是人们喜爱的主食之一,同时也是呕吐毒素分布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在小麦种植与仓储管理中都有可能形成呕吐毒素,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对小麦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检测对于保证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呕吐毒素及其危害呕吐毒素(Vomitoxin),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缩写DON)其拥有高稳定性的化学性质,受热也不易分解,在自然环境中适应性很强,广泛存在于不同种类的粮食作物中。
呕吐毒素主要源自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例如尖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等。
经过试验研究发现,该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的数量众多,约有150种左右,该类毒素繁殖生长速度快,难以有效控制,所以对粮食作物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该类速度的理化性质也十分有限,通常为纯白色结晶,在紫外线照射下午荧光,但处于水中的溶解度较高,遇热也不易分解,因此呕吐毒素的测定与降解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
呕吐毒素对人体毒性很强,对人体危害极大,能够严重损害真核细胞、原核细胞、肿瘤细胞。
呕吐毒素能够渗入磷脂双层,作用于亚细胞水平;并且通过细胞膜产生作用,利用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等方式对原核细胞进行作用,进而严重危害细胞的正常功能。
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检测胶体金三线定量法。
胶体金真菌毒素检测条是定量检测小麦中呕吐毒素最为简易的方式,检测过程对下小麦样品的处理简易,8min-10min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
试样提取液中的霉菌毒素与检测条中的胶体金微粒发生反应,霉菌毒素与胶体金微粒的结合物以及胶体金微粒在侧流作用下移动,当到达检测线时,包被的抗原与胶体金微粒结合发生呈色反应,其颜色深浅与试样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相关。
用读数仪测定检测条上检测线和质控线颜色深浅,根据颜色深浅和读数仪内置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霉菌毒素含量。
乙酰化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毒性及转化研究进展
王瑞虎;李萌萌;关二旗;刘远晓;金瑞;卞科;赵世通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23(44)1
【摘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俗称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谷物原料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DON 的产生往往伴随其主要乙酰化衍生物3-乙酰基-DON和15-乙酰基-DON的产生,这些衍生物表现出与DON相似甚至更强的毒性,因而增加了谷物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风险。
本文简述了DON乙酰化衍生物的产生、检测技术及污染现状,重点分析了DON乙酰化衍生物的毒性及转化研究进展,以期为粮食中DON乙酰化衍生物的降解和防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总页数】8页(P345-352)
【作者】王瑞虎;李萌萌;关二旗;刘远晓;金瑞;卞科;赵世通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6
【相关文献】
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毒性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2.小麦中镰刀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现状与防控研究进展
3.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动物毒性的研究进展
4.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的玉米面及粗提物的
急性毒性研究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乙酰化衍生物对Raw264.7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料呕吐毒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王金全【摘要】呕吐毒素(Vom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1-152℃,具有较强的热抗力,121℃高压加热25min仅少量破坏。
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esjardins,2006)图1。
【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年(卷),期】2011(000)007【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呕吐毒素;生物降解;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饲料;单端孢霉烯族;针状结晶;高压加热;代谢产物【作者】王金全【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9.87呕吐毒素(Vom itoxin),又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1eno1,DON),是一种无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51-152℃,具有较强的热抗力,121℃高压加热25 m in 仅少量破坏。
呕吐毒素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Desjardins,2006)图1。
镰刀菌属通常在作物生长期间就被污染,其最适生长温度为5~25°C,最适生存环境为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
呕吐毒素多分布于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籽实中。
在谷物和饲料中检出率极高,是在黄曲霉毒素之后污染最严重的霉菌毒素。
图1 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 of trichothecenes(R1,R2,R3,R4和 R5可以为-H,-OH,-OAC,-COCH2CH(CH2)2,或 =O 的功能集团),(Cole and Cox,1981)呕吐毒素对人和动物均有很强的毒性,12,13-环氧基团是呕吐毒素的毒性结构(图1),能引起人和动物呕吐、腹泻、皮肤刺激、拒食、神经紊乱、流产、死胎等(Desjardins,2006;Eriksen et a1.,2004;Morgavi and Ri1ey,2007),猪是对呕吐毒素最敏感的动物,家禽次之,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耐受力最强。
一、概要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属于霉菌的单端孢菌素族,由某些镰刀霉真菌属产生。
呕吐毒素多分布于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籽实中,含量通常是mg/kg(μg/mL,ppm)级的,由于其具有高的细胞毒素及免疫抑制性质,对人类及动物构成了健康威胁。
本试剂盒是应用ELISA技术研发而成的检测产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操作误差和工作强度。
二、试验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在酶标板微孔条上预包被呕吐毒素抗原,样本中的呕吐毒素和微孔条上预包被的抗原竞争抗呕吐毒素抗体(抗试剂),同时抗呕吐毒素抗体与酶标二抗(酶标物)相结合,,经TMB底物显色,样本吸光度值与其所含呕吐毒素量呈负相关,与标准曲线比较再乘以其对应的稀释倍数,即可得出样本中呕吐毒素的含量。
三、适用范围
可定性、定量检测,本试剂盒适用于饲料样本中呕吐毒素的含量检测。
四、交叉反应率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100%
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1)
五、检测步骤
1、将所需试剂从冷藏环境中取出
2、取出需要数量的微孔板
3、洗涤工作液在使用前也需回温。
4、编号
5、加标准品/样本
6、洗板
7、显色
8、测定
六、检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
样本最低检测限:
饲料……………………………………………………150µg/kg
回收率:
饲料……………………………………………………95±15%
七、贮藏条件及保存期
贮藏条件:保存试剂盒于2~8℃。
保存期:该产品有效期为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