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合理安排时间(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宝贵,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学会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
3. 引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时间的重要性2. 时间管理的方法3. 制定时间计划4. 克服拖延的习惯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3. 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如:优先级法、四象限法等。
4. 示范如何制定时间计划,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时间计划。
5. 讲解如何克服拖延的习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并制定克服拖延的计划。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管理的方法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拖延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克服拖延。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时间计划,互相借鉴和学习。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运用时间管理方法,制定个人时间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对时间管理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2. 时间计划展示:评价学生制定的时间计划是否合理,以及他们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
3. 课后实践报告:收集学生的课后实践报告,评价他们运用时间管理方法的情况和效果。
4.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填写自我评价表,评价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括时间的重要性、时间管理方法、制定时间计划、克服拖延习惯等内容。
2. 案例素材:关于拖延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时间计划模板:供学生制定个人时间计划使用。
4. 课后实践报告模板:供学生记录和总结自己在课堂外实践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5. 自我评价表:供学生评价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管理的思考。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13-114学习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统筹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有用到过,平时在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也注意到怎么做会省时些。
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筹方法”的运用有所了解,知道怎么做效率会更高,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有意识的去运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出示:坐公交车听音乐去阿姨家跟表哥下棋。
2、小结,同样的事情,开动脑筋想一想做出合理的安排,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二、课件演示情境图。
1、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1965年就提出节省时间的方法(出示幻灯片)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一名同学说)出示图片谁还想说一说?2、导入:为了使客人能尽快喝到水,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三、讨论分析,设计方案。
1、讨论:师:根据你平时沏茶的做法和小明家当时的情况,你想一想,小明需要做哪些事?(洗水壶、烧水、找茶叶、找茶杯、沏茶。
)2、看图分析:(多媒体出示各项工序图。
)3、设计方案:⑴老师提出设计要求: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啊!请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用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
并算一算你们合理安排的方法需要多长时间?并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⑵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⑶展示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安排工序的?(请学生用工序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教师板书每种方案和时间。
初中综合实践教科版七年级上册《7 合理安排时间》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教会学生如何科学的利用时间、安排时间
2、过程和方法:避免知识的简单灌输,以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为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发他们进一步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学习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2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还比较贪玩,自制能力也相对较差,加上各种娱乐场所和伸手可及的娱乐设施的存在以及同龄人的相互影响,很容易养成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惯。
初一学生情况调查,发现有80%的学生不知道怎样合理安排课外时间;有将近60%的学生承认自己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由此可见,若是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将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本节课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通过感悟时间的流逝和自我反思,总结出珍惜时间的具体做法,并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管理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恰当的时间管理办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合理安排时间
课前:全班学生合唱歌曲《童年》,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1. 导入。
四年级公开课(合理安排时间)教案和教学反思本节所授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沏茶问题所表达出的(合理安排时间)。
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一般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简单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局部内容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
所以我选择了将学生熟悉的怎样沏茶的过程用数学家华罗庚的一个小故事贯穿起来,既能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人物,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
在导课环节,我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一边......一边〞造句,让学生感受两件事情同时做能够节约时间,同时初步感知安排事情合理;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展示、同桌交流、生生互评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首先要考虑事件的顺序,让安排合理,其次考虑哪些事情能够同时做可以节约时间。
数学的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自主尝试、同意错误的出现,所以本节课比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屡次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跟之前课堂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或者学到了什么不一样,我采纳这节课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援助?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以用,并借此梳理本节课的知识。
但由于时间缺少、教师的言语不够简练导致学生表达不清楚。
在学生展示交流时应该给学生充分表达说的时机,自己过多地总结反而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节课初次引入流程图的画法,流程图是难点之一,在讲解时强调较少,出现局部同学画的不够标准。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要学习东西还有很多,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带给学生更精彩的课堂。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一、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及课后做一做。
龙湾区罗峰实验学校数学学科备课稿班级:四年级备课人:张小丹2.二变:我还想为客人切点水果4分钟,也放在烧水这段时间同时做,可以吗?三、练习巩固,续:延伸优化思想老师的待客之道第二步(把酒言欢):活动三:把酒言欢,拓展延伸(多种省时方案的学习渗透)1.(课件出示)请客人吃饭——把酒言欢老师准备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来招待客人,先烧饭和炒菜。
2.出示:煮饭35分钟,洗菜切菜20分钟,洗电饭煲2分钟,炒菜20分钟,洗米2分钟。
3.提问:怎样才能让客人最快吃上饭?(1)同桌讨论:哪些事必须先做?哪些事可以同时做?(2)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写流程图,汇报交流。
预设:①2+2+35+20=59(分钟)。
还有没有更节省的办法呢?②2+2+40=44(分钟)根据对应的情况作相应的指导说明。
4.客人离开后,老师要做家务。
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5分钟,叠被子3分钟,拖地板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听新闻30分钟,接水2分钟,烧水8分钟。
25分钟,你能做( )件事。
用流程图设计出你的方案。
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介绍华罗庚和统筹优化3.生活中的优化:发作业本、计算周长、景区买票合理安排时间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单姓名:活动一: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我的想法:(可用序号表示)所需要的时间:活动二:如果还想为客人⑦拿糕点3分钟,加这一项,至少需要几分钟,请我的想法:(可用序号表示)所需要的时间:活动三:怎样才能让客人最快吃上饭?①煮饭②洗电饭煲③洗米④洗菜切菜⑤炒菜35分钟2分钟2分钟20分钟20分钟我的想法:(可用序号表示)所需要的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说课稿随州市季梁学校虞大娇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2的内容—合理安排时间。
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基础,从教材分析,目标重难点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和以往的义务教育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也是新增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例2就是让我们分析家里来客人了需要沏茶时怎样安排操作更省时间,属于运筹思想。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统筹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2)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感受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难点:会用流程图表示事情的安排顺序,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说教法: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学难点是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1、创设情境主要采用了多媒体直观观察的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镇安镇中心小学张里胜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04例1,做一做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验获取成功的乐趣,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课前准备:1、铺垫: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收集历代有关合理安排的故事。
2、教具准备:圆形卡片、工序卡片、记录表格和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好图形卡片和工序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趣导入。
1、师生谈话。
这段时间我们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同学们不但在试商不准确,而且在乘减上也出现问题,为了反解一下学习上的压力,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后面的知识。
好吗?老师用了不但而且说了一句话,你能用“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的句式来说一句话吗?。
2、刚才造句中说的几件事都是可以同时做的,不仅在文字里有这样的表述,在数学领域也有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数学广角(出示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二)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导入沏茶话题先导入例2的主题图:小明家又来了客人,大家想去看看是谁吗?组织学生读懂图片上的数学信息,再导入沏茶话题:那谁知道沏茶要做些什么事呢?两三位学生畅谈完后,课件展示沏茶要做的事情和所需要的时间。
(3)理清事情的先后次序让他们理清工序的先后次序,再提出问题:那小明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小明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
现在,请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工序图片摆一摆,然后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多长时间?(4)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自主设计方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说课稿(区级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沏茶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时间优化配置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时间单位和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类似沏茶问题的情境,因此,需要通过实例的引入和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沏茶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到时间优化配置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茶具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沏茶场景,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沏茶问题的背景。
3.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解决沏茶问题。
4.讲解与演示:讲解沏茶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5.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1《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怡海分校程涛教学内容:北京版三年级下册86页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课标的指导下,我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以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
本节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解决问题,体会运筹思想中的优化,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优选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了,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沏茶方案,然后进行汇报与交流,从讨论中总结出最优方案。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1)横向分析我认真阅读了北京版、人教版的教材与教参。
它们均采用了沏茶这个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情景,主要讨论怎样合理安排事情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体会优化思想的运用。
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点。
一是表达方式不同。
人教版教材提示用流程图的方式表示解决问题的顺序或方案。
北京版教材采用时间轴的形式来表示做事情的顺序。
时间轴能更清晰地表达出整件事情的时间线,便于学生理解,方便列式计算。
二是配套练习难度不同。
人教版的做一做是倒水吃药问题,这也是学生身|2边的生活问题,比较容易,等开水变温的同时可以做别的事情。
北京版的试一试是一个卡车装货问题,与例题最大的不同是三辆车需要一辆一辆地装货,此情境不能同时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情境,并引导学生关注等候时间。
(2)纵向分析“数学百花园”是北京版教材中的一个独有的精致的小单元,它系统地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年级学习过“分析与推理”,三年级于本节课前学习了“比较”,都是本节课的思想方法基础。
本节课用“沏茶问题”让学生体验优化思想,后续课程可以引入难度略深的“烙饼问题”,同样是合理利用时间,体验更复杂问题的最优策略生成过程。
《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明确做事要考虑先后顺序,能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并能结合具体事例安排做事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安排做事的过程,通过比较,探究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择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事情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同时做的事情要同时做。
教具、学具准备:六张沏茶工序卡纸片(若干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希望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课,积极发言。
能做到吗?好,那咋们先来猜个谜语(出示课件1)
生1:生2:生3:
师:其实它的谜底是时间(揭示谜底),看来同学们脑子转的挺快的。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
(板书:合理安排时间)(出示课件2)
二、探究新知
师:有一天小明家门铃响了,原来他家来客人了,出于礼貌,妈妈跟李阿姨聊天,让小明烧壶水、沏杯茶,可是小明这时想: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你是怎么理解“尽快”的?(出示课件3、4)
生1:生2:生3:
师:要想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让客人喝上茶。
谁来说一说,你平时是怎样沏茶的?
生1......
师:看来我们班同学对沏茶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沏茶到底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又需要多长时间?(出示课件5)
师:原来沏茶有这么多的事情,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
师:都想好了吗?请拿出信封里的卡片,把你的想法摆出来吧,开始。
师:同学们,都摆好了吗?刚才同学们都摆出了自己的方案,下面请我们同桌合作,互相交流下。
在交流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出示课件6)
师:同学们,你们清楚要求了吗?好,同桌合作开始(3分钟左右)
生:展示方案
小组1: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小组2: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洗茶杯
找茶叶
师:同学们,刚才两个小组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案都能喝到茶吗?
生:(齐说能)
师:既然都可以喝到茶,那它们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呢?请你找一找?生1:生2:生3: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说到,这两种方案都是先洗水壶,那可以先接水吗?
生1:生2:师:那可以先烧水吗?
师:看来我们做事情,首先要考虑做事情的顺序。
(板书:顺序)
师:为了更直观、更清晰地看出这些事情之间的顺序,我们可以在这些事情中间加上箭头符号。
师:有了这些箭头符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是不是就非常明了。
像这样用箭头符号来连接的图示,其实就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流程图。
师:老师发现这两种方案,好像都是做的相同几件事情,为什么第二种方案用的时间少些,你知道它在哪里节约了时间吗?
生1:生2:
师:也就是说烧水、找茶叶、洗茶杯这三件事情可以同时做(板书:同时做)那为什么烧水、找茶叶、洗茶杯这三件事情可以同时做?
生1:生2:
师:也就是说只有在空闲的时间里,我们才可以去同时做其他的事情。
师:那同时做完这三件事,所用时间是几分钟?(8分钟)所以当几件事情同时做,要不要把几件事情的时间都算进去?(几件事情同时做时,只算时间最长的)师:那这两种方案,你觉得哪种方案能够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第二种)
师:那请孩子们用第二种方案再摆一摆
师:摆好了吗?谁再来介绍下第二种方案?
师:说的真好,看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做事情的顺序,还要考虑在空闲的时间里,把能够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
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其实这种思想是我们数学中的“优化思想”(板书:优化思想)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和我们的数学家想到一块去了。
(出示课件7)
三、练习
1、基础练习(出示课件8)
息。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2、拓展提升(出示课件9)
如果必须在8:00到校,算一算最迟要什么时候起床才不会迟到呢?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们对合理安排时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同时做呢?你看他们的安排合理吗?(出示课件11)
他们的安排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1、小明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
2、为了节省时间,李叔叔一边开车,一边喝牛奶。
3、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小刚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路边认真看书。
师:看来我们在考虑几件事情同时做的时候,还要考虑我们的安全和健康。
也就是合理安排时间还要讲科学(板书:科学)
四、谈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有了自己的一些收获。
谁来说一说?(出示课件12)
生1:生2:
师:同学们,关于我们的合理安排,老师有一首小儿歌想送给大家(出示课件13)
合理安排并不难
弄清顺序是关键
能同时的同时干
加快速度省时间
师:请同学们整齐、大声读。
结束语:老师把这首儿歌送给你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板书设计
合理安排时间
顺序同时做科学
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1分钟1分钟 8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1+1+8+2+1+1=14分钟
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
1分钟 1分钟 8分钟 1分钟
洗茶杯
2分钟
找茶叶
2分钟
1+1+8+1=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