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胶 液晶显示材料生产工艺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基础技术一.工艺流程简述:前段工位:ITO玻璃的投入(grading)玻璃清洗与干燥(CLEANING)涂光刻胶(PR COAT)前烘烤(PREBREAK)曝光(DEVELOP)显影(MAIN CURE)蚀刻(ETCHING)STRIP CLEAN)图检(INSP)清洗干燥(CLEAN) TOP涂布(TOP COAT)UV烘烤(UV CURE)固化(MAIN CURE)清洗(CLEAN)PI PRINT)固化(MAIN CURE)清洗(CLEAN)丝网印刷(SEAL/SHORT PRINTING烘烤(CUPING FURNACE)喷衬垫料(SPACER SPRAY)对位压合(ASSEMBL Y)固化(SEAL MAIN CURING)1.ITO图形的蚀刻:(ITO玻璃的投入到图检完成)A.ITO玻璃的投入: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ITO玻璃装入传递篮具中,要求ITO玻璃的规格型号符合产品要求,切记ITO层面一定要向上插入篮具中。
B.玻璃的清洗与干燥:将用清洗剂以及去离子水(DI水)等洗净ITO玻璃,并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ITO表面的杂质和油污洗净,然后把水除去并干燥,保证下道工艺的加工质量。
C.涂光刻胶:在ITO玻璃的导电层面上均匀涂上一层光刻胶,涂过光刻胶的玻璃要在一定的温度下作预处理:(如下图)光刻胶膜D.以使光刻胶中的溶剂挥发,增加与玻璃表面的粘附性。
E.曝光:用紫外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如图所示)UVITOF.显影:用显影液处理玻璃表面,将经过光照分解的光刻胶层除去,保留未曝光部分的光刻胶层,用化学方法使受UV光照射部分的光刻胶溶于显影液中,显影后的玻璃要经过一定的温度的坚膜处理。
(如图:)ITOG.坚膜:将玻璃再经过一次高温处理,使光刻胶更加坚固。
光刻胶生产工艺流程
光刻胶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制作微型电路芯片。
下面是光刻胶的生产工艺流程。
光刻胶生产的第一步是材料准备。
这包括所有用于制造光刻胶所需的化学物质和原材料的准备。
这些原材料可能包括聚合物、溶剂和添加剂等。
接下来,将原材料按照特定的配方混合。
这一步骤需要精确控制原材料的比例和混合的时间。
混合完毕后,会得到一种具有特定粘性和黏度的胶状材料。
然后,在一个高温高压的反应容器中,将混合物进行凝胶化反应。
这一步会使胶状材料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凝胶。
接下来,通过涂覆工艺将凝胶涂覆到硅片或其他基板上。
涂覆工艺需要将凝胶均匀地涂敷在基板上,并确保涂层的厚度恰到好处。
然后,通过高温烘烤将涂覆的凝胶干燥。
这一步可以去除涂层中的溶剂,使凝胶形成坚硬的膜。
接下来,利用光刻技术,在涂覆的凝胶上进行曝光。
曝光过程中,将使用一个光面板,上面有特定的图案。
通过曝光,光刻胶会在受光的地方变得更加溶解,形成一个图案。
然后,将曝光后的凝胶进行显影。
显影是通过在特定的化学液体中浸泡凝胶,使光刻胶在曝光时变得更加溶解,从而形成一个精细的图案。
最后,通过烘烤和其他后处理步骤,使图案固化,并去除不需要的凝胶。
这样就得到了一块具有微小图案结构的半导体芯片。
总的来说,光刻胶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准备、混合、凝胶化、涂覆、烘烤、曝光、显影和后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一系列步骤,我们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半导体芯片,为电子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液晶背板工艺流程
液晶背板工艺流程是指制造液晶显示器背板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液晶背板工艺流程。
第一步:光罩设计和制造
光罩是在背板制造过程中用于制造微细结构的透明玻璃或石英板。
光罩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背板制造要求进行,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制造。
第二步:掩膜制造
掩膜是用于显影过程中保护光刻胶的透明片。
掩膜的制造一般通过将光刻胶涂覆在透明片上,然后用特殊设备将掩膜图案制造出来。
第三步:显影
显影是通过将掩膜图案暴露在光下,然后借助显影液去除掩膜上的光刻胶。
该过程将形成开放的背板结构。
第四步:蒸镀金属
蒸镀金属是将一层金属沉积在背板的表面,用于形成导电膜。
这一步骤能够提供电路的连接和信号传输功能。
第五步:刻蚀
刻蚀是通过将介质材料沉积在背板表面,并用特定的化学反应将其清除,用于制造倒置结构和电路。
第六步:封装
在该步骤中,液晶背板的上下玻璃基板将被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密封的结构。
这可以确保背板的稳定性和保护内部电路。
第七步:测试和质检
在生产完成后,液晶背板将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质检。
这包括测试电路的功能和性能,并检查背板是否有任何缺陷或损伤。
第八步:包装和出货
通过标准的包装流程,将液晶背板打包,并准备出货。
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背板的安全和防止损坏。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液晶背板工艺流程。
当然,具体的工艺流程可能会因制造商和产品不同而有所区别。
不过这个流程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是相似的。
液晶背板的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lcm液晶显示模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LCM液晶显示模组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中。
在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LCM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LCM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开始于基板加工。
基板是液晶显示模组的核心部件,一般采用玻璃基板。
在基板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修整、抛光等工艺,以确保基板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接下来是ITO玻璃加工。
ITO玻璃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玻璃,用于制作液晶显示模组的电极。
在ITO玻璃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清洗、蒸镀等工艺,以形成均匀导电膜。
然后是涂布工艺。
涂布是将液晶材料均匀涂布在基板上的工艺,涂布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涂布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液晶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
接下来是光刻工艺。
光刻是将液晶材料中的光刻胶暴露在紫外线下,形成图案的工艺。
光刻胶的选择和曝光过程的控制对于液晶显示模组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然后是薄膜工艺。
薄膜是液晶显示模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调节光的透过率和偏振方向。
薄膜工艺包括蒸镀、溅射等工艺,以形成具有特定光学性能的薄膜层。
接下来是封装工艺。
封装是将液晶显示模组的各个组件进行组装和封装的工艺。
封装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封装质量和产品的可靠性。
最后是测试和包装。
测试是对液晶显示模组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的工艺,以确保产品符合规格要求。
经过测试后,产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LCM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基板加工、ITO玻璃加工、涂布、光刻、薄膜、封装、测试和包装等多个工艺环节。
每个环节的工艺都需要精确控制和严格执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
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可以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1、 偏光片:偏光片有一个固定的偏光轴。
偏光片的作用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光轴方向相同的光通过,而振动方向与偏光轴垂直的光将被其吸收。
这样,当自 然光通过液晶盒的入射偏光片(称为起偏器)后,只剩下振动方向与起偏器偏光轴相同的光,即成为线性偏振光。
2、 ITO 玻璃:在平整的玻璃基板上镀了一层氧化铟锡层。
3、 液晶: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液态物质。
4、 取向层:液晶盒中玻璃片内侧的整个显示区覆盖着一层有机物聚酰亚胺取向薄层,这个取向层经用毛绒布定向摩擦,在薄层上会形成数纳米宽的细沟槽,从而 会使长棒型的液晶分子沿沟槽平行排列。
而上下两片玻璃的取向层是相互垂直的。
故在液晶层中间的液晶分子是逐渐扭曲的。
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上图表示了在正交偏光片之间设置 TN 排列液晶盒时的电光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光经过偏光片(检偏)后出射垂直振动方向的偏振光,经过 90度扭曲时,偏振方向亦顺着液晶旋转了 90度。
故无外加电压时光能透过,图 5-2-2(a ),而在施加一定电压时,由于液晶分子发生了偏转,分子长轴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 ,光的工艺流程 一、LCD 显示基本结构和原理: TN—取向层液晶层_过渡电极电极_--- 偏光片 ——口 °玻璃基板: ---- 电极封接框玻璃 偏光片偏光片 偏光片旋光性消失,光被遮断,图 5-2-2 (b )o 如果把电极制作成图形,即实现了显示。
但如果在平行偏光片之间设置 TN 排列液晶盒,则光的透过与遮断关系就恰好与上述情形相反。
这种 TN 效应已成为目前正在广泛普及的TN 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工作原理并获得实际应用,可以用于实现白色背景上黑色图案或者黑色背景上白色图案的显示。
二、工艺流程简介:液晶显示器主要由ITO 导电玻璃、液晶、偏光片、封接材料(边框胶) 、导电胶、取向层、衬垫料等组成。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就是这些材料的加工和组合过程。
液晶显示器制造全部过程大体分为 40多道工序,其中实际 TN-LCD 制程有20多道工序。
光刻胶液晶显示材料生产工艺流程第一篇:光刻胶液晶显示材料生产工艺流程光刻胶 photoresist又称光致抗蚀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见光谱增感染料)和溶剂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
感光树脂经光照后,在曝光区能很快地发生光固化反应,使得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别是溶解性、亲合性等发生明显变化。
经适当的溶剂处理,溶去可溶性部分,得到所需图像(见图光致抗蚀剂成像制版过程)。
光刻胶广泛用于印刷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以及印刷制版等过程。
光刻胶的技术复杂,品种较多。
根据其化学反应机理和显影原理,可分负性胶和正性胶两类。
光照后形成不可溶物质的是负性胶;反之,对某些溶剂是不可溶的,经光照后变成可溶物质的即为正性胶。
利用这种性能,将光刻胶作涂层,就能在硅片表面刻蚀所需的电路图形。
基于感光树脂的化学结构,光刻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光聚合型,采用烯类单体,在光作用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再进一步引发单体聚合,最后生成聚合物,具有形成正像的特点。
②光分解型,采用含有叠氮醌类化合物的材料,经光照后,会发生光分解反应,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可以制成正性胶。
③光交联型,采用聚乙烯醇月桂酸酯等作为光敏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其分子中的双键被打开,并使链与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一种不溶性的网状结构,而起到抗蚀作用,这是一种典型的负性光刻胶。
柯达公司的产品KPR胶即属此类。
感光树脂在用近紫外光辐照成像时,光的波长会限制分辨率(见感光材料)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以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要求,必须采用波长更短的辐射作为光源。
由此产生电子束、X 射线和深紫外(<250nm)刻蚀技术和相应的电子束刻蚀胶,X射线刻蚀胶和深紫外线刻蚀胶,所刻蚀的线条可细至1□m以下。
LCD生产线工艺及材料简介LCD生产线工艺及材料简介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象。
光刻胶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光刻胶产品主要适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和平板显示器产业的光刻工艺,以得到精细线路。
文章介绍了光刻胶产品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流程和质量管控。
标签:光刻胶;生产工艺;质量管控前言所谓光刻胶(photoresist,国内又称为光致抗蚀剂),是一类利用光化学反应进行精细图形转移的化学品。
由于光刻胶使用在特殊光刻工艺上,属于精细化工材料,生产量并不太大。
集成电路(IC)产业用的光刻胶一般以5升的容器为包装,而FPD产业用的光刻胶由于基板尺寸的大型化,所用光刻胶量较大,目前以20L或200L的容器为包装。
全球生产FPD用光刻胶的主要厂家,为配合FPD工厂的实际使用,都集中在FPD工厂密集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包括全球生产商AZ,日本的TOK(日本应化),ZEON(丸红),韩国的东进等,已有多年光刻胶工业化生产经验,在原物料的选用,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的管控方面,已发展成熟,能得到稳定的产品质量,以保证FPD工厂的使用。
1 光刻胶材料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光刻胶的功能参数要求和质量要求一直随电子产品工艺的变化和发展而提高,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金属离子含量的控制已从10年前的ppm级发展到ppb 级,有些配套溶剂已控制在ppt级的水平。
而微粒子的控制粒径也越来越小,从1.0um-0.5um-0.2um-0.1um发展,配套的无色溶剂已控制到更小数量级的粒子。
如我们在“光刻胶产品介绍”中所提到,由于光刻胶产品被运用于集成电路产业和平板显示器产业,以取得精细的电子线路。
在光刻工艺中,光刻胶经过涂膜-烘干-曝光-显影-蚀刻-剥离这些工艺过程,对光刻胶的涂布均匀性、粘附性、耐热性、耐蚀刻性、膜厚和感度的稳定性、清洁度以及各质量特性对工艺条件的依存性都有要求,所以光刻胶有较高的质量要求。
其生产工艺要求和质量管控也相应有其特点,通过光刻胶生产过程中各步骤的分步控制,得以保证光刻胶产品各生产批次间的性能稳定,易于进行工艺上的调整,以保证在客户端使用时,感光度、膜厚等性能特性在逐批使用时不需调整各大型设备的工艺参数仍能保证精细线路的稳定性。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光刻胶合成工艺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光刻胶合成工艺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光刻胶合成工艺(大纲)一、光刻胶概述1.1光刻胶的定义与分类1.2光刻胶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应用1.3光刻胶市场与发展趋势二、光刻胶合成原料与制备方法2.1光刻胶合成原料选择2.1.1成膜树脂2.1.2光敏剂2.1.3溶剂与添加剂2.2光刻胶制备方法2.2.1溶液法制备2.2.2干法制备2.2.3湿法制备三、光刻胶合成工艺流程3.1原料预处理3.1.1成膜树脂的预处理3.1.2光敏剂的预处理3.1.3溶剂与添加剂的预处理3.2混合与溶解3.2.1混合设备与工艺3.2.2溶解过程控制3.3过滤与净化3.3.1过滤设备选择3.3.2过滤工艺优化3.4调整与检测3.4.1调整工艺参数3.4.2检测方法与指标四、光刻胶性能评价与优化4.1光刻胶性能指标4.1.1成膜性能4.1.2光学性能4.1.3化学性能4.1.4热稳定性4.2性能评价方法4.2.1实验室评价4.2.2生产线评价4.3性能优化策略4.3.1原料选择与配比优化4.3.2工艺参数调整4.3.3结构设计与改性五、光刻胶合成工艺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应用案例5.1光刻胶在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应用5.2光刻胶在显示器件制造中的应用5.3光刻胶在其他半导体器件制造中的应用六、光刻胶合成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展望6.1新型光刻胶技术6.2绿色合成工艺6.3智能制造与自动化6.4产业链协同发展一、光刻胶概述1.1光刻胶的定义与分类光刻胶,又称为光阻,是一种用于光刻工艺的高分子材料。
LCD工艺流程简述一、前段工位:ITO 玻璃的投入(grading)——玻璃清洗与干燥(CLEANING)——涂光刻胶(PR COAT)——前烘烤(PREBREAK)——曝光(DEVELOP)显影(MAIN CURE)——蚀刻(ETCHING)——去膜(STRIP CLEAN)【属于光科技术,详见百度百科】——图检(INSP)——清洗干燥(CLEAN)——TOP 涂布(TOP COAT)——UV 烘烤(UV CURE)——固化(MAIN CURE)——清洗(CLEAN)——涂取向剂(PI PRINT)——固化(MAIN CURE)——清洗(CLEAN)——丝网印刷(SEAL/SHORT PRINTING)——烘烤(CUPING FURNACE)——喷衬垫料(SPACER SPRAY)——对位压合(ASSEMBLY)——固化(SEAL MAIN CURING)讲解:1. ITO 图形的蚀刻:(ITO 玻璃的投入到图检完成)A. ITO 玻璃的投入: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ITO 玻璃装入传递篮具中,要求ITO 玻璃的规格型号符合产品要求,切记ITO 层面一定要向上插入篮具中。
B.玻璃的清洗与干燥:将用清洗剂以及去离子水(DI 水)等洗净ITO 玻璃,并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ITO 表面的杂质和油污洗净,然后把水除去并干燥,保证下道工艺的加工质量。
光刻技术(1.气相成底模 2.旋转烘胶3.软烘4.对准和曝光5.曝光后烘焙(PEB)6.显影7.坚膜烘焙8.显影检查)C.涂光刻胶:在ITO 玻璃的导电层面上均匀涂上一层光刻胶,涂过光刻胶的玻璃要在一定的温度下作预处理:D.前烘:在一定的温度下将涂有光刻胶的玻璃烘烤一段时间,以使光刻胶中的溶剂挥发,增加与玻璃表面的粘附性。
E.曝光:用紫外光(UV)通过预先制作好的电极图形掩模版照射光刻胶表面,使被照光刻胶层发生反应,在涂有光刻胶的玻璃上覆盖光刻掩模版在紫外灯下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如图所示)F.显影:用显影液处理玻璃表面,将经过光照分解的光刻胶层除去,保留未曝光部分的光刻胶层,用化学方法使受UV 光照射部分的光刻胶溶于显影液中,显影后的玻璃要经过一定的温度的坚膜处理G.坚膜:将玻璃再经过一次高温处理,使光刻胶更加坚固。
光刻胶生产工艺流程光刻胶是一种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它起着关键的光刻图案转移功能。
光刻胶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原料准备光刻胶的主要原料包括光刻胶单体、溶剂、敏化剂和添加剂等。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配比,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稳定和一致性。
二、混合制备根据配方将所需的光刻胶单体、溶剂和其他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混合容器中。
然后,通过搅拌或其他混合方式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光刻胶溶液。
三、过滤处理为了确保光刻胶溶液的纯净度,需要进行过滤处理。
通过使用特定的过滤器,将溶液中的杂质和颗粒物去除掉,以提高光刻胶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去气处理光刻胶溶液中常常存在着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光刻胶的涂布性能和图案转移效果。
因此,在涂布之前,需要将光刻胶溶液进行去气处理。
这可以通过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搅拌或震荡,使气泡逸出来实现。
五、涂布光刻胶溶液经过去气处理后,可以进行涂布操作。
涂布是将光刻胶溶液均匀地涂布在硅片或其他基板表面的过程。
涂布需要控制涂布速度、厚度以及涂布头的运动轨迹等参数,以保证涂布质量的稳定性。
六、预烘烤涂布后的光刻胶需要进行预烘烤处理。
预烘烤的目的是除去涂布过程中残留的溶剂,使光刻胶形成均匀的薄膜,并增强其附着力。
预烘烤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光刻胶类型和厚度来确定。
七、曝光经过预烘烤的光刻胶薄膜需要进行曝光处理。
曝光是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光刻胶薄膜,使其在光刻胶上形成预定的图案。
曝光过程需要控制光源的强度、曝光时间和曝光模板的对准等参数,以确保图案的精确转移。
八、显影曝光后的光刻胶薄膜需要进行显影处理。
显影是将曝光后的光刻胶中未固化的部分去除,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
显影通常使用显影液进行,根据不同的光刻胶类型和要求,可以选择湿法显影或干法显影。
九、烘烤显影后的光刻胶需要进行烘烤处理。
烘烤是将显影后的光刻胶加热,使其固化和硬化,增强图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光刻胶生产工艺流程光刻胶是一种特殊的材料,主要用于微电子器件的制造过程中的光刻步骤。
光刻胶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原料准备、胶液调配、胶液过滤、胶液灌装、光刻胶固化、产品包装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是光刻胶生产的第一步。
生产厂家需要准备合适的化学原料,包括光刻胶的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
主要成分常见的有光敏物质、聚合物基材等。
辅助成分包括填料、增稠剂、胶溶剂等。
第二步是胶液调配。
根据光刻胶的配方,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放置于反应釜中,并进行搅拌。
调配过程要保证各种原料的比例准确,以及调配反应的温度、压力等条件。
第三步是胶液过滤。
为了去除杂质、提高胶液纯净度,需要对胶液进行过滤。
过滤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是采用过滤器或者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实施。
过滤后的胶液更加纯净,有利于后续生产工艺的进行。
第四步是胶液灌装。
经过过滤的胶液需要进行灌装,以便更方便地使用和储存。
灌装可以采用机械灌装设备进行,也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完成。
在灌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空气的进入,以免对胶液质量产生影响。
第五步是光刻胶固化。
固化是光刻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光刻胶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固化,以便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固化方式可以采用光固化、热固化等不同的方法。
最后一步是产品包装。
光刻胶生产完的产品需要进行包装,以便于销售和使用。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桶、瓶装等。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损坏,以保证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光刻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胶液调配、胶液过滤、胶液灌装、光刻胶固化和产品包装等多个步骤。
在每个步骤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保证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
光刻胶在先进的微电子制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只有生产出优质的光刻胶,才能保证微电子器件的制造质量和性能。
光刻胶生产工艺光刻胶生产工艺是一项高度复杂的过程,通常包括原材料准备、胶液配制、混合、过滤、涂布、预硬化、光刻、显影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就这些步骤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原材料准备是光刻胶生产的第一步。
光刻胶的主要成分包括树脂、溶剂、助剂等。
其中树脂是光刻胶的基础材料,溶剂是用来稀释树脂的,助剂主要用于改善胶液的性能。
这些原材料需要根据配方准备好,并保证其质量和纯度。
其次,胶液配制是将准备好的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这一步需要根据光刻胶的性能要求和使用目的来确定正确的配方比例。
通常会采用搅拌等方法将原材料充分混合,以确保胶液均匀。
然后,混合完成后需要对胶液进行过滤处理。
这是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保证胶液的纯净度。
过滤通常会采用滤网或滤纸等器材,将胶液过滤。
接下来是涂布步骤,也是光刻胶生产工艺中的重要一步。
涂布是将准备好的胶液均匀地涂布在基底上的过程。
这一步需要注意胶液的粘度和涂布速度,以确保涂布的均匀性和准确性。
随后是预硬化步骤,预硬化是指将涂布好的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初步固化的过程。
这可以提高胶液的粘度和抗划伤能力。
然后是光刻步骤,光刻是将预硬化的胶层暴露在紫外光下,通过光刻机进行曝光的过程。
这一步需要根据所需的图案来设定光刻机的参数,以实现图案的转移。
最后是显影步骤,显影是指用化学试剂将光刻胶显影成所需图案的过程。
这一步需要根据显影剂的类型和配方来进行操作,并且需要控制显影剂的浓度和显影时间,以确保得到清晰的图案。
综上所述,光刻胶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参数和条件,以获得高质量的光刻胶产品。
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选择、准确的配方比例、良好的混合和过滤处理、均匀的涂布和预硬化、准确的光刻和显影操作,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光刻胶产品。
图文详解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简介液晶显示技术是当今最常用的电子显示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移动设备以及其他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中。
液晶面板是构成液晶显示器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工艺流程非常复杂。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并通过图文形式进行图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
1. 液晶面板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流程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备基板•制备液晶层•封装和封装液晶层•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封装•检测和测试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1.1 制备基板制备基板是液晶面板制造的第一步。
基板是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薄片,它是液晶面板的基础支撑结构。
制备基板的过程包括清洗基板、涂覆光刻胶、曝光和显影等步骤。
制备基板制备基板1.2 制备液晶层制备液晶层是液晶面板制造的关键步骤。
液晶层是由液晶分子排列构成的薄膜,它能够根据电场的变化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制备液晶层的过程包括涂覆液晶材料、对准和烘烤等步骤。
制备液晶层制备液晶层1.3 封装和封装液晶层封装液晶层是将液晶层和基板封装在一起的过程。
封装液晶层包括贴合液晶层、封装底板和顶板、固定基板和热压封装等步骤。
封装之后,液晶层和基板之间形成夹层结构,并且需要通过注入液晶材料来填充夹层。
封装和封装液晶层封装和封装液晶层1.4 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封装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是液晶面板正常工作所必需的组件。
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液晶层的电场,背光模块用于提供背光照明。
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的封装包括焊接元件、固定和封装等步骤。
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封装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封装1.5 检测和测试液晶面板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测和测试。
检测和测试的目的是确保液晶面板的质量达到要求。
液晶面板的检测和测试包括亮度检测、像素检测、电路功能检测等。
2. 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下面是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的示意图:graph LRA[制备基板] --> B[制备液晶层]B --> C[封装和封装液晶层]C --> D[驱动电路和背光模块封装]D --> E[检测和测试]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示意图3. 结论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和图文解析,我们了解了液晶面板制造工艺流程的每个步骤,以及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
LCD工艺流程简要介绍首先,基板制备是LCD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对玻璃基板的清洗、切割和形状加工等工序。
接着,薄膜沉积是液晶显示屏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步骤,该过程涉及将不同功能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沉积到基板上,并形成各种薄膜结构,如ITO膜、铝膜等。
光刻是一种通过光刻胶模板进行图案转移的工艺,其利用紫外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和显影,以形成所需的图案结构。
蒸镀是通过真空蒸镀技术,在基板表面沉积金属或其他材料,以实现导电、反射或光学功能。
涂布是将光刻胶等物质均匀涂布到基板上,以用于后续的图案化处理。
刻蚀是利用化学蚀刻或物理蚀刻技术,去除光刻胶模板外多余的材料,形成所需的图案结构。
最后,装配是将薄膜基板与液晶、偏光片等组件进行组装,形成液晶显示屏的最终产品。
总的来说,LCD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材料和加工工艺,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工艺控制。
LCD(液晶显示器)作为目前最为常见的电子产品显示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各类电子设备中。
其制造过程复杂,需要依靠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流程来完成。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LCD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
针对液晶显示屏的制作,首先要进行基板的制备。
基板的制备是整个工艺流程的起始阶段,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工艺步骤的进行。
基板主要以玻璃材料为主,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清洗、切割和形状加工等步骤。
通过精密的切割和形状加工,可以确保基板的尺寸和平整度达到生产要求,以便后续工艺步骤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薄膜沉积阶段,该阶段是制作液晶显示器中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在这一步骤中,不同功能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沉积到基板上,并形成各种薄膜结构。
例如,ITO(氧化铟锡)薄膜用于制作透明导电层,Al(铝)薄膜用于反射层,SiO2(二氧化硅)薄膜用于保护层等。
这些薄膜层的特性和性能直接影响到LCD显示效果的品质和稳定性。
光刻是液晶显示器制作中的又一个关键步骤。
液晶显示的制造工艺流程首先是玻璃衬底的制备。
液晶显示的基础是两片玻璃衬底,一般使用的是碱化玻璃。
制造过程中,首先需要将玻璃进行清洗和去除表面杂质,然后通过玻璃红外加热加工使玻璃表面平整。
接着是涂布与光刻工艺。
在玻璃衬底上先涂上光刻胶,然后通过旋转涂布机械将光刻胶均匀涂布在玻璃上。
之后将带有图案的掩膜与涂有光刻胶的玻璃衬底贴合,并使用紫外线照射仪使光刻胶暴露出图案。
然后,将暴露出的图案通过显影液处理,去除未暴露的光刻胶。
最后,通过烘烤工艺固化光刻胶,形成液晶显示所需的网格结构。
接下来是电子束蒸发与光刻工艺。
首先,在玻璃上蒸发一层透明的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形成电极层。
然后,在电极上涂覆光刻胶,并通过光刻工艺形成电极图案。
接着,使用电子束蒸发工艺在电极上蒸发金属,例如铜或银,形成线路层。
然后使用光刻技术,将线路层进行光刻,形成所需的线路图案。
最后,通过化学腐蚀法去除未被光刻保护的金属。
接下来是液晶的填充和封装工艺。
首先,将两片玻璃衬底通过间隔物相隔一定距离并使用密封剂固定,形成显示的空间。
然后,在两片玻璃之间注入液晶材料。
注入液晶材料后,需要进行退火和冷却工艺,使液晶材料达到稳定的结构。
最后,封装工艺是将显示器封装在一个密封的外壳中,并连接好其他相关组件,例如背光源和驱动电路。
封装完成后,液晶显示器即可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液晶显示的制造工艺流程包括玻璃衬底的制备、涂布与光刻工艺、电子束蒸发与光刻工艺、液晶填充和封装工艺。
这些工艺相互配合,最终形成了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功能。
光刻胶
photoresist
又称光致抗蚀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见光谱增
感染料)和溶剂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
体。
感光树脂经光照后,在曝光区能很快地发生光固化
反应,使得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别是溶解性、亲合
性等发生明显变化。
经适当的溶剂处理,溶去可溶性部
分,得到所需图像(见图光致抗蚀剂成像制版过程)。
光刻胶广泛用于印刷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以及印刷制
版等过程。
光刻胶的技术复杂,品种较多。
根据其化学
反应机理和显影原理,可分负性胶和正性胶两类。
光照
后形成不可溶物质的是负性胶;反之,对某些溶剂是不
可溶的,经光照后变成可溶物质的即为正性胶。
利用这
种性能,将光刻胶作涂层,就能在硅片表面刻蚀所需的
电路图形。
基于感光树脂的化学结构,光刻胶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①光聚合型,采用烯类单体,在光作用下生
成自由基,自由基再进一步引发单体聚合,最后生成聚
合物,具有形成正像的特点。
②光分解型,采用含有叠
氮醌类化合物的材料,经光照后,会发生光分解反应,由
油溶性变为水溶性,可以制成正性胶。
③光交联型,采
用聚乙烯醇月桂酸酯等作为光敏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其
分子中的双键被打开,并使链与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
一种不溶性的网状结构,而起到抗蚀作用,这是一种典
型的负性光刻胶。
柯达公司的产品KPR胶即属此类。
感光树脂在用近紫外光辐照成像时,光的波长会限
制分辨率(见感光材料)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以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要求,必须采用波长更
短的辐射作为光源。
由此产生电子束、X 射线和深紫外
(<250nm)刻蚀技术和相应的电子束刻蚀胶,X射线刻蚀
胶和深紫外线刻蚀胶,所刻蚀的线条可细至1□m以下。
LCD生产线工艺及材料简介
LCD生产线工艺及材料简介
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象。
当前LCD液晶显示器正处于发展的鼎盛时代,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已由最初的TN-LCD(扭曲向列相),发展到STN-LCD (超扭曲向列相),再到当前的TFT-LCD(薄膜晶体管)。
LCD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ITO导电玻璃、液晶、偏光片、封接材料(边框胶)、导电胶、取向层、衬垫料等组成。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就是这些材料的加工和组合过程。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是在洁净室环境下进行的,在工艺上可以大体分成清洗与干燥、光刻、取向排列、制盒、切割、灌注液晶、目测、电测、贴片、上引线、包装等工序。
(1)清洗与干燥工艺
清洗是指清除吸附在玻璃表面的各种有害杂质或油污的工艺。
清洗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试剂和有机溶剂与吸附在玻璃表面上的杂质及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和溶解作用,或伴以超生、加热、抽真空等物理措施,使杂质从玻璃表面脱附(或称解吸),然后用大量的高纯热、冷去离子水清洗,从而获得洁净的玻璃表面。
经过清洗的玻璃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主要方法有烘干法、甩干法、有机溶剂脱水法和风刀吹干法等。
该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超声波清洗机、等离子清洗机及干燥炉的干燥设备。
推荐3M电子氟化液1700
(2)光刻工艺
光刻的目的是按照产品设计要求,在导电玻璃上涂敷感光胶,并进行曝光,然后利用光刻胶的保护作用,对ITO导电层进行选择性化学腐蚀,从而在ITO导电玻璃上得到与掩模版完全对应的图形。
光刻工艺流程为:涂光刻胶——前烘——显影——坚膜——刻蚀——剥离去膜——水洗光刻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涂布机曝光机等
推荐Uninwell International光刻胶UN-8111
(3)取向排列工艺
此步工艺为在蚀刻完成的ITO 玻璃表面涂覆取向层,并用特定的方法对限向层进行处理,以使液晶分子能够在取向层表面沿特定的方向取向(排列),此步骤是液晶显示器生产的特有技术。
取向排列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摩擦机等
(4)丝印制盒工艺
此步工艺是把两片导电玻璃对叠,利用封接材料贴合起来并固化,制成间隙为特定厚度的玻璃盒。
制盒技术是制造液晶显示器的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
(必须严格控制液晶盒的间距)丝印制盒工艺流程包括:丝印边框及银点、喷衬垫料、对位压合、固化。
由于现在对LCD 显示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在贴合工序中由原来的手动贴合向采用精度较高的全自动贴合设备转换。
丝印制盒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丝网印刷机、喷粉机、贴合机、热压机等。
导电浆料推荐Uninwell International BQ系列导电浆料
边框胶推荐Uninwell International UN-9111
(5)切割工艺
在LCD生产制作中为提高制作效率、降低成本、形成批量生产,往往在较大玻璃上制作多个液晶显示器,再分割成小单元进行液晶灌注,切割工艺的目的就是把整盒的玻璃分裂独立液晶显示器的单体。
切割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切割机和裂片机等。
(6)液晶灌注及封口工艺
液晶灌注的工艺原理是将空盒放置在抽真空的液晶灌注密闭室内,盒中的气体由封口处抽出,然后使封口处接触液晶,并向真空室内充气,液晶在外界气压作用下,被充入空盒内。
封口工艺原理是采用密封胶粘接封口,通过挤压回缩等方法,使封口胶恰当地收缩入封口内,再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封口胶固化,形成牢固的封口。
液晶灌注及封口工艺要用到的设备有液晶灌注机和整平封口机等。
UV封口胶推荐3MLC-1112和LC1211
(7)光台检测及电测工艺
光台检测是根据液晶的旋光特性,在两片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偏光片之间形成的亮场(或暗场),通过检测人员的肉眼观察以检查产品的质量,通过目测从中挑出废品的过程。
电测工艺是对液晶显示器加上电压信号,来观察实际显示状态是否合格正常的过程。
一般电测机采用交流驱动的方式进行测试。
光台检测及电测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光台和电测机等。
(8)贴片工艺
贴片工艺就是把液晶显示器粘贴偏光片的工序,该工序可分为切割偏光片和粘贴偏光片。
在粘贴偏光片过程中,由于玻璃不干净等原因造成偏光片无法牢固贴附于玻璃上,这就需要采用偏光片除泡机消除气泡等。
贴片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切片机、贴片机、偏光片除泡机等。
(9)LCD金属引线的连接和加工工艺
LCD的连接就是将LCD上的电极引脚与驱动电路的电极相连,使驱动电压信号能加到LCD 上,又称为上引脚。
LCD金属引线的连接和加工工艺主要用到的设备有插PIN涂胶机。
推荐Uninwell International BQ-6880E
(10)盒外丝印装饰图形工艺
该工艺只在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才进行加工,是用丝网印刷的的方法在LCD屏的指定位置上漏印出起装饰作用的图形。
(11)包装工艺
为便于储存和运输,成品放置在具有一定强度和缓冲性的包装盒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