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9.00 KB
- 文档页数:8
2010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3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33Fe e Fe -+-=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24H SO 、N aO H ——腐蚀品 B.424C H C H 、——易燃液体C.2C aC 、Na ——遇湿易燃物品 D.47KM nO O 22、KCr ——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脂基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 C.1m 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m ol 乳酸(363C H O ) D.纤维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2SO 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2SO 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2SO D.为确认4C uSO 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0.1m ol /L3C H C O O H 溶液的PH>1:3C H C O O H 3CH COO H -++垐 噲B.“2N O 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2N O (g)24N O 垐 噲 (g)△H<0(红棕色)(无色)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3O-3Fe2++2NO↑+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2323CO H O HCO OH ---++垐 噲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2019年北京卷化学试题版解析版2019年高考北京卷化学试题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CH22HCl(g)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9.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11.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H 2C 2O 4有酸性,Ca(OH)2+ H 2C 2O 4CaC 2O 4↓+2H 2OB .酸性:H 2C 2O 4> H 2CO 3,NaHCO 3+ H 2C 2O 4NaHC 2O 4+CO 2↑+H 2OC .H 2C 2O 4具有还原性,24MnO -+5224C O -+16H +2Mn 2++10CO 2↑+ 8H 2OD H 2C 2O 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 2H 5OH 浓硫酸△C 2H 5OOCCOOC 2H 5+2H 2O12.实验测得0.5 mol ·L −1CH 3COONa 溶液、0.5 mol ·L −1 CuSO 4溶液以及H 2O 的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2022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口应向上倾斜B. 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C. 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应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D. 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口应向下倾斜,以防止气体逸出;B选项错误,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D选项错误,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应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
2.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只能表示物质的宏观变化B.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能为整数C.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箭头表示D.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等号表示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宏观变化和微观变化;B选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分数;D选项错误,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物之间用箭头表示。
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密度越大B.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沸点越高C.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低D. 溶液的浓度越高,其渗透压越大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溶液的浓度与密度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溶液的浓度与沸点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错误,溶液的浓度与凝固点没有直接关系。
4.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B.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氧化C.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还原D.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答案:A解析:B、C、D选项均错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5.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机物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键C.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答案:B解析:A选项错误,有机物中除了碳和氢外,还可能含有氧、氮、硫等元素;C、D选项错误,有机物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或氮元素。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7.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 B C DNaCl溶于水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NaCl Na++Cl−CuCl2Cu2++2Cl−CH3COOH CH3COO−+H+H2(g)+Cl2(g)2HCl(g)ΔH=−183kJ·mol−1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 .原子半径:In>AlD .碱性:In(OH)3>RbOH9.交联聚合物P 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 .聚合物P 中有酯基,能水解B .聚合物P 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 .聚合物P 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 .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 的交联结构 10.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 2溶液(FeCl 3) Fe 粉B NaCl 溶液(MgCl 2)NaOH 溶液、稀HCl C Cl 2(HCl ) H 2O 、浓H 2SO 4 DNO (NO 2)H 2O 、无水CaCl 211.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 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Ca 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 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41Ca 的灵敏检测。
41Ca 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14C 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1Ca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B. 41Ca 的半衰期长,说明41Ca 难以失去电子C.41Ca 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14C 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D. 从Ca 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 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22H O 的电子式:B. 4CH 分子的球棍模型:C. 3+Al 的结构示意图:D. 乙炔的结构式:H C C H ——的3.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
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B. 电池工作时,+4NH 向负极方向移动 C. 2MnO 发生氧化反应 D. 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Zn-2e Zn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氧化生成2CO 和2H O 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核酸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C. 由氨基乙酸形成的二肽中存在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D. 向饱和的NaCl 溶液中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会发生盐析 5.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 海水提溴过程中,用氯气氧化苦卤得到溴单质:--222Br +Cl Br +2Cl =B. 用绿矾(42FeSO 7H O ⋅)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2-27Cr O 转化为3+2+2-+3+3+272Cr :6Fe +Cr O +14H 6Fe +2Cr +7H O =C. 用245%?Na SO 溶液能有效除去误食的2+2-2+44Ba :SO +Ba BaSO =↓D. 用23Na CO 溶液将水垢中的4CaSO 转化为溶于酸的3CaCO :2+2-33Ca +CO CaCO =↓ 6. 下列实验的对应操作中,不合理的是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A .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A. AB. BC. CD. D7. 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工业生产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试题第1页,总19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0年北京高考化学试题试题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 .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 .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 .“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A.AB.BC.CD.D【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分(B 选项为有机物,其他均为无机物),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同时穿插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的概念。
【详解】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 族,故A 符合题意;试题第2页,总19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 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 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
2022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HClB. NaOHC. CH3COOHD. C12H22O11答案:D解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A、B、C三项都是电解质,而D项蔗糖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因此不属于电解质。
2.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C + O2 → CO2B. 2H2O → 2H2 + O2C. N2 + 3H2 → 2NH3D. CaCO3 → CaO + CO2答案:A解析:放热反应是指在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
A项碳燃烧二氧化碳是一个放热反应,而B、C、D三项分别是吸热反应。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面保持水平B.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2/3C. 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从烧杯底部向上搅拌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紧贴容器壁答案:B解析:A项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项用玻璃棒搅拌液体时,应从烧杯底部向上搅拌;D项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应悬空于容器上方,不应紧贴容器壁。
因此,B项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4.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2H2 + O2 → ________答案:2H2O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变。
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2个水分子。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答案:空气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答案:水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纯净物。
三、计算题7. 某化合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质量比为3:8:4。
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C3H8O4解析:根据质量比计算出碳、氢、氧的摩尔比,然后根据摩尔比写出化学式。
碳、氢、氧的摩尔比为3/12:8/1:4/16,化简后为1:8:1,因此化学式为C3H8O4。
2019北京高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A B.B C.C D.D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电解CuCl2溶液CH3COOH在水中电离NaCl溶于水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H2(g)+Cl2(g) 2HCl(g) NaCl Na++Cl−CuCl2Cu2++2Cl−ΔH=−183kJ·mol−13.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4.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5.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A B.B C.C D.D6.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C2O4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B.酸性: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C.H2C2O4具有还原性,24MnO-+5224C O-+16H+2Mn2++10CO2↑+ 8H2O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V垐垐?噲垐?浓硫酸C2H5OOCCOOC2H5+2H2O7.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选择题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的中子数C.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正确答案)D. 所有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都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但不一定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气B. 蔗糖(正确答案)C. 硫酸钠D. 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正确答案)B.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C.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间共用电子对B.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C. 非金属元素之间只能形成共价键D. 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由提供空轨道的原子和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形成(正确答案应为C,但按题目要求标出错误选项,故此处不标)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正确答案)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D. 乙醇和乙酸的官能团相同下列关于电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 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C.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D. 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正极,纯铜作负极(正确答案)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 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都会发生变化(正确答案)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会发生变性D.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其催化活性不受温度和pH的影响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B. 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C.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D.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状态(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答案)B.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使用前还要检验是否漏水C.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D. 测定中和热时,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将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盐酸中。
2014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2.(6分)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3.(6分)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 .镍镉电池4.(6分)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5.(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6.(6分)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A.A B.B C.C D.D7.(6分)一定温度下,10mL 0.40mol/L 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2)<3.3×10﹣2mol/(L•min)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180分8.(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以及杀菌剂N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ⅱ.RCH=CHR′RCHO+R′CHO (R、R′代表烃基或氢)(1)CH2=CH﹣CH=CH2的名称是.(2)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a、加聚反应b、缩聚反应(3)顺式聚合物P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②1mol B完全转化成M所消耗H2的质量是g.(5)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9.(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图1所示.(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2)Ⅱ中,2NO(g)+O2(g)⇌2N02(g).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 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①已知:2NO2(g)⇌N2O4(g)△H12NO2(g)⇌N2O4(l)△H2图3中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4)Ⅳ中,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说明理由:.10.(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1)采用图1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O2.①气体a的成分是.②若钢样中碳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O21 +3.(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图2),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mL 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3),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11.(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1)用KSCN溶液检测处Fe3+的现象是.(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性.(4)Ⅱ中虽未检验处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试验,记录如下: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2014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分析】警示标记标注和说明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据此解答.【解答】解:A.C2H5OH为易燃品,不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应标注和,故B 正确;C.NaOH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C错误;D.盐酸具有腐蚀性,但是不具有强的氧化性,故D错误;故选:B。
1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
下列关于黄芩素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有 3 种官能团B .能与 Na 2CO 3 溶液反应C . 在空气中可发生氧化反应D .能和 Br 2 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下列有关放射性核素氚( 3H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3 H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B . 3H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311C . 3H 与 H 2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D . 3H O 具有放射性121 2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N 2 的结构式:N≡NB .Na +的结构示意图:C .溴乙烷的分子模型:D .CO 2 的电子式: 4.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HClO 4>H 2SO 3>H 2SiO 3 B .碱性:KOH >NaOH >LiOH C .热稳定性:H 2O >H 2S >PH 3D .非金属性:F >O >N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2气体试剂制备装置收集方法AO 2 KMnO 4adBH 2Zn+稀 H 2SO 4beCNO Cu+稀 HNO 3bcD CO 2CaCO 3+稀 H 2SO 4bc6.室温下,1 体积的水能溶解约 40 体积的 SO 2。
用试管收集 SO 2 后进行如下实验。
对实验 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 SO 2 与水发生了反应B .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 2 的溶解已达饱和 C .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 2+H 2O ⇌H 2SO 3, H 2SO 3⇌H ++ HSO - , HSO - ⇌H ++ SO 2-333D .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pH 下降,是由于 SO 2 挥发 7.下列方程式不能准确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A .酚酞滴入醋酸钠溶液中变为浅红色:CH 3COO -+H 2O ⇌CH 3COOH+OH -B .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4Na+O 2=2Na 2OC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2Al+2OH -+2H 2O=2 AlO+3H 2↑D .将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产生黄色沉淀:2H 2S+ SO 2=3S↓+2H 2O 8.使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 灭)→亮”现象的是A B C D试剂a CuSO4 NH4HCO3 H2SO4 CH3COOH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H3·H2O9.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CaS 和Ca3P2 等)制取乙炔时,常用CuSO4 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
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卷)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C.NaOH D.HCl
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空气氧化的是A.KB.Na C.FeD.Al 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 D.镍镉电池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
...的是
A.测0.1mol/L的氨水的pH为11: NH3·H2O NH4+ +OH—
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 == 2NaOH+H2↑
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
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 +3H2↑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通电
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②中现象
A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
B 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
C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
色
12.在一定温度下,10 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
0.0 9.9 17.2 22.4 26.529.9
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6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
C.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
D.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50%
25.(17分)顺丁橡胶、制备醇酸树脂的原料M 以及杀菌剂N 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2=CH CH=CH
已知:i.
CH CH CH 2
CH 2
+
CH 2
2
(1) O 3
(2) Zn/H 2O
ii. RCH=CHR'
RCHO + R'CHO (R 、R'代表烃基或氢)
(1)CH 2=CH —C H=CH 2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I 的反应类型是(选填字母)_________。
a. 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3)顺式聚合物P 的结构式是(选填字母)________。
(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①反应II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 mol B完全转化成M 所消耗的H 2的质量是_______g 。
a. b.
C C H 2C
H
H
CH 2
n C C H 2C
H
CH 2
H
n
c.
C C HC H
H
H
CH 2
n
(5)反应II 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的某些同分异构体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也能生成B和C,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 NO3和NH 4NO 3,如下图所示。
NH 3
NO
NH 4NO 3
NO 2
HNO 3
I
II
III
IV
(1)I 中,NH 3和O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 中,2NO (g) +O 2(g)
2NO 2(g) 。
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 2)下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
①比较p 1、p 2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
(3)I II 中,将NO 2(g)转化成N2O 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 O2(g)
N 2O 4(g) ΔH 1 2NO2(g)
N 2O 4(l) ΔH 2
②N 2O 4与O 2、H2O 化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V 中,电解NO 制备NH 4N O3,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 4N O3,需补充物质A ,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 2、SO 2。
①气体a 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钢样中硫以F eS 的形式存在,A 中反应:3FeS +5O
2 1_____ +3________。
(2)将气体a通入测硫酸装置中(如右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①H 2O 2氧化SO 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mLNaOH溶液,
若消耗1 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
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质量。
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
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
序号电压/V 阳极现象检验阳极产物
I x≥a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有气泡产生有Fe3+、有Cl2
II a>x≥b电极附近出现黄色,无气泡产生有Fe3+、无Cl2
III b>x>0 无明显变化无Fe3+、无Cl2
(1)用KSCN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
写出有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_性。
(4)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
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的浓度是_________mol/L
②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北京高考理综(化学卷)答案
答案6-12CDBCAAC
25.
26.(1)4NH3+5O24NO+6H2O (2)①p2> p1②变小
(3)①A②2N2O4+O2+2H2O=4HNO3
(4)NH3根据电子守恒,阳极得到的NO3—的量大于阴极得到的NH4+的量,所以需充入NH3(或从阴阳极电极反应式说明也可)
27.(1)①SO2、CO2、O2 ②——1Fe3O4+3SO2(2)①H2O2+SO2=H2SO4 ②(yz)/x×100% (3)①吸收SO2和O2,防止干扰②CO2吸收瓶吸收CO2前、后的质量
28.(1)溶液变红(2)2Cl—-2e— =Cl2↑Cl2+2Fe2+=2Fe3++2Cl—
(3)还原(4)①0.2②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③加大电压cV以上时可以生成Cl2;
阳极放电顺序Fe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