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2019年首师大历史学院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首都师范大学建于1954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通州师范,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六十多年来已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二十余万名,是北京市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点100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点141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
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1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培育学科4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民政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语委科研基地,1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实验室,1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实验室,1个北京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研究基地,4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7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部级设置的研究(院、所、中心)、实验室。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成立于2007年12月,现任院长为刘屹教授。
复试回来已经两天了,趁工作高峰还没到来、复试的记忆没有褪去,写上几笔流水账,为这次复试留下一点痕迹,各位看官姑且包涵其中的平淡吧。
北师的复试算是比较早,分数线出来后大约20天左右即已开始。
3月17日乘高铁北上,偏偏赶上北京的一场瑞雪,瑟缩在地铁站冻了个半死。
19日下午赴学院报到,接待考生的似乎是两位高年级的学生。
带去的材料也没有全收,验看了一下本科毕业证和身份证的原件,此外只留下了本科毕业证复印件、档案所在单位盖章的成绩单,以及一份个人自述。
个人自述其实没什么可写的,我只按照工作简历的模板,简要叙述了一番自己在本科和工作阶段的经历,后面附上四六级成绩单、获奖证书等等的复印件,装成一本交了上去。
材料交完后还得排队缴纳一百元的复试费,随后去院橱窗围观复试安排。
20日全院各专业都要进行专业笔试(上午)和英文口试(下午),今年或许因为泄题风波的影响,在上午的专业笔试之后,新增了一场专业英文笔试。
我报考的文献学算是较冷门的,专业面试时间很靠后,安排在了最后一天即23日上午,也就是说20日考完后还有两天的空隙。
20日上午8点半就要开始专业笔试,我住的离学校比较远,倒地铁得一个多钟头,早晨六点便起来、六点半出门狂奔,顺便体会了一把清晨北京地铁一号线超强的运载能力,在小城市住惯了,真的hold不住大都会的交通。
略微提前到了考场,发现是个大教室,全院的考生都在一个教室内笔试。
坐了几分钟,昨天接待报名的两位学生进来往桌子上粘贴考号,各方向考生根据考号各就各位,随后分发答题纸和试卷。
答题纸居然是北师本科生的期末答题纸。
至于试卷,各方向自然是不一样的。
文献只有3题,然而答题量是非常大呢。
题目如下:一道论述“古籍数字化对历史文献研究的影响”、计50分,第二题是《四库总目》的《史部总叙》、要求白文标点并分段加翻译、计40分,第三题仍然是白文标点、文段是《四库总目》的《墙东类稿》、计10分。
感觉题目不算特别难,然而书写量非常大,古文都很长,但只有两个钟头的时间作答。
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
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历史学综合考研参考书目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复试都考什么?对于准备历史学复试的同学来说,至少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要读1-2本学术性专著。
注意大众通俗读物不等于专著,看完后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二是要夯实基础。
一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阶段必须很了解,可以多搜集一些相关的中外文史料,加深了解、历史学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所以大家在平时务必做好准备。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100分)+英语口语听力(20分)+专业课面试( 120分),满分240分。
复试总成绩低于144分者不及格,不予录取。
考生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所有复试合格考生分专业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复试淘汰率高达60%-70%。
专业课笔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论述题。
英语口语听力考试时间为7-10分钟,直接和老师进行英语对话。
包括自我介绍(2-3分钟),专业问题。
专业问题会涉及到所选择方向方面的问题。
比如如果选择的近现代史方向,老师会问你对近现代史上的哪个事件感兴趣。
建议考生可以提前收集一下相关英文史料。
英语考试一般不会影响考生录取。
专业课面试。
面试方式:如果名额是4个,但是进入面试的可能是12名考生。
会将这12名考生分成4组,每组3人进行PK ,每组录取1个。
题型包括:(1)英文名词解释(20选5),建议大家看看帕尔默的《近现代世界史》英译版。
(2)列出你所看的专著(至少5本)。
注意大众通俗读物不等于专著。
世界近现代史应该主要是跟英国史、法国史有关。
(3)就你所读专著选一门,谈见解。
(4)7道论述题里选一道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导师们会对考生的回答进行追问。
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贴说到考研动机,其实我是比较草率的,因为本科是二本,所以在上大学以前就决定要考研。
至于报考北师大,更是一开始的冲动选择,只是想到北京离家近一些,北师大又是全国最好的师范学校,我就决定要考北师大。
之后,我对北师大的了解越来越多,我觉得北师大是一所很有情怀很小清新的学校,我越来越爱她。
前前后后去过三次北师大,每一次都很激动,心里暗想,我一定要来这里,北师大,你一定要等我。
现在,我终于愿望成真。
我从大三上学期的九月份开始复习,战线拉了一年多,这个过程好像很长,其实过得很快,考完试已经快五个月了,我仍然会经常想起来为了理想拼尽全力、挥洒汗水的日子。
我没有研友,一直自己复习,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六点十几分到图书馆,背一会儿英语,匆匆吃个早饭,马上跑到教学楼上课。
没课的时候都泡在图书馆,翻来覆去的翻看着专业课的书,直到图书馆闭馆,一个人收拾好书,背着书包,和长长的影子相伴走回宿舍。
虽然孤独,又有些辛苦,但是,我甘之如饴。
我整个的时间规划是这样的,上午学习专业课,中午两个小时学政治,下午两点到五点学英语,晚上还是专业课。
关于各科的复习经验,先来说英语吧,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主要集中背单词,英语词汇书我很喜欢,每天有每天的任务量,同时结合着白子墨老师的词汇课,背起来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重复记忆。
长难句我会自己分析一些,之后把资料上的三百个句子反复背了三遍。
至于英语阅读,我起初是单篇单篇的做,之后会把里面不认识的单词抄下来,会逐个分析句子。
到暑假的时候会一次性做四篇阅读,把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同时开始练翻译和完型,但是完型不是特别需要练得很多,差不多在考试之前挑几篇顺手的,把空填上,多读几遍,培养一下语感就可以了。
暑假开学之后,开始做整套题,之后会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分析这套卷子。
做题不是目的,把整套卷子分析清楚弄明白才是最重要的。
我考前没有背很多英语作文,但是我看了很多篇范文,自己写了一个开头和结尾,考试的时候直接用的自己综合出来的开头和结尾。
北师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专业介绍学院“学科教学(历史)”和“课程与教学论”是历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一门交叉学科。
学院2001年获得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方向)硕士点,2003年首批硕士生入学,2009年获得学科教学(历史)和课程与教学论(旅游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硕士点。
本学科以历史教育史、历史教师教育、历史比较教育、中学历史课程问题、中学历史教材、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模式、中学历史课程教法和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内容。
通过对历史教学的实践,尤其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研究,构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以便服务中学历史教学。
本硕士点于1999年开始招收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全日制研究生,现设有中学历史教学等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报到时间:2018年3月17日 8:30报到地点: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二层大厅笔试时间地点:17日下午13:30-16:30具体地点:报到当天书面通知。
面试时间地点:18日(具体面试时段报到当天书面通知)具体地点:报到当天书面通知复试内容三、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试。
笔试内容为各专业综合基础知识,不设参考书目。
笔试请携带本人身份证。
1、复试分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试三部分,复试总分400分(240分及格)。
其中笔试150分(90分及格),综合面试200分(120分及格),外语口试50分(30分及格)。
博仁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 权威师资 优质教学
电话:(010)62201118;4006262918 1 历史学考研交流群:374093874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1994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是“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
拥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和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中国古代史研究方向为先秦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民族史等。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国近现政治史等。
世界史学科研究方向为古希腊罗马史、西方史学史、中外古史比较、欧洲中世纪史、西方近现代思想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美国史、英国史、俄国史、日本史等。
历史文献学学科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和古籍整理等。
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考古史、博物馆学等。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考试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公布的历史学考研方向,博仁教育整理如下:
1.课程与教学论(01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2.考古学(01文物考古学、02博物馆学)
3.中国史(01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02历史文献学与典籍文化、03中国古代史、04中国近现代史)
4.世界史(01史学理论及外国史学史、02世界上古中古史、03世界近现代史、04专门史)。
北师大历史学院中国近代史考研复试经历新浪教育 2010-03-23 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把自己的复试经历写出来,毕竟自己考得并不理想。
想到自己白纸一张当初流浪在论坛和百度上,想找一点复试的经验之谈未果,迷茫地参加了复试,就想:还是写出来吧,希望能对后来的有点帮助,哪怕是能帮到一个人也好。
3月27号报到,上午我拿着学院网站上要求的材料,到历史学院报到。
报到很简单,略去不提。
稍微提一下,报到时老师问我有没有个人自述材料,我说没有。
老师说这不是必须的,有就交没有可以不交。
我回去想了下,还是准备份吧。
中午匆匆写了一页类似简历的材料,下午又跑去补交了。
报完到就到橱窗前看自己第二天考试的考场和分组。
28上午专业笔试;下午英语口语听力;29上午专业面试。
专业笔试一共分两个考场,英语分成几个小组。
专业面试就在中近史教研室。
28上午8点半,专业笔试开始。
教室是个小教室,同学们都挨得很近。
我旁边的跟我方向不一样,题也不一样。
近代史和现代史一张卷子,题比我想象的多。
以下我详细说说我们的题。
一张a4纸很满,题型也很丰富,三道大题:名词解释6题30分,简答3题30分,论述2题40分,总分100. 名词解释有:《张季子九录》,自立军,谘议局,中美上海联合公报(还有两个想不起来了);简答题有:戊戌政变的直接原因的论争(另两个也想不起来了);论述题有:评清末立宪派;评述七届二中全会。
下午是英语口语听力,我们组又分为两个小组,在两个办公室进行。
给我面试的是两个老师,进去先自我介绍,然后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放弃原来的专业考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历史不选世界史,为什么选近代史不选现代史等等。
最后是在面前摆的两张倒扣的纸中间选一张,朗读,然后老师针对文章内容问问题。
我选的那张是关于1949年中美关系的一段文献,可惜我没有读懂。
问题回答的也很滑稽,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29上午专业面试,先抽签排号,然后没轮到的在外面等,一个一个进去。
里面坐了大概5个老师,旁边还有两个人记录考生的回答。
⼀、专业优势
北京师范⼤学历史学专业1个⼀级学科,下设8个⼆级学科。
其中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全国第1名,历史地理学全国第,历史⽂献学全国第4名,专门史全国第15名,中国古代史全国第1名,中国近现代全国第4名,世界史全国第6名。
⼆、师资⼒量
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由1902年创⽴的京师⼤学堂“第⼆类”分科演变⽽来。
1912年称北京⾼师史地部,1928年单独设系,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学历史系并⼊。
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钊、钱⽞同、邓之诚、王桐龄、⽅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垣、侯外庐、⽩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陈正飞、张鸿翔等在此⾟勤耕耘过,奠定了北师⼤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
2006年3⽉,北京师范⼤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学历史学院。
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量雄厚。
现有1个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博⼠点,8个硕⼠点。
在职教授34⼈,博⼠⽣导师29名,在聘“985”项⽬教授10⼈;副教授17⼈。
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
三、硕博连读
历史学院硕⼠研究⽣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基本条件是完成硕⼠基本课程,专业成绩不低于85分,英语通过⼤学六级,外语学位课程免修,或通过外语过关考试。
科研能⼒突出,申请时应在中⽂核⼼期刊(CSSCI)上,以第⼀作者⾝份公开发表学术论⽂⼀篇以上(不含译著、书评、综述、补⽩,不含⽤稿通知)。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经验分享勤思学员:肖同学历史学:331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我是2010年的一名考研学生。
由于考研期间参加了勤思考研网的复试指导,我于2010年3月27日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民族史方向。
我的初试总分是331分,其中专业课215分,英语52分,政治64分。
考研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两方面的成绩都很重要,因此对于任何一个部分也决不能掉以轻心。
在准备初试这方面,我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经历:1.计划的重要性。
合理的计划是成功的铺路石,在复习的过程中,我比较重视计划的制定,包括有每天的计划、每周的计划、以及各个学科在每天计划中完成情况的鉴定表。
虽然计划的制定和实际完成情况多少有些出入,但根据自己客观情况制定出的计划也一定会对自己的复习起到鞭策的作用。
2.心态端正,不骄不躁。
历史学考研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复习的过程中任何的一件小事都有可能“一石惊起千层浪”,包括生活上和学习上所遇到的一切的琐事,那么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考研的道路上走的更长更远。
在我复习的过程中,由于准备的时间比较仓促,当时便抱着背水一战的想法想一举拿下复习内容,以比较短的时间去完成学习量较大的内容,结果导致自己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将近一个多星期的徘徊和迷茫的过渡期,其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各位同学在自己的复习过程中调整好心态也是制胜的关键之一。
3.复习内容的针对性。
考研的目的是考上它,平时的记背仅仅只是完成它的手段,所以为了考试,我们必须复习时有针对性,它考什么我们就准备什么,不考的我们坚决不浪费时间。
对于这部分,我分学科谈谈:(1)专业课:由于我参加的是历史学基础的全国统考,所以针对历年的真题我有做深刻的分析。
首先,我可以很坚定的排除以前考过的内容不看,比如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问题、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等等内容,因为之前有考所以坚决不会出同样的大题了;其次,复习专业课时候一定得回归课本,再辅之以参考书,千万不能本末倒置,太迷信一本参考书一定会得不偿失的;最后,我讲下自己复习专业课的方法,即以名字解释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突破口。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世界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40所开设世界史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三的是首都师范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历史学院的世界史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六。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世界史专业除常规教学环节外,本专业适当安排了一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学生辩论、演讲比赛、各项体育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世界史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8个研究方向:060300世界史01史学理论及外国史学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47西方史学理论③3396西方史学史02中外古史比较研究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55世界上古史③3714中国古典文献(《左传》)03世界上古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255世界上古史③3720古希腊罗马史04西欧中古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5德语②2005西欧中古史(含近代早期)③3720古希腊罗马史05西欧中古史(含前近代基督教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5德语②2005西欧中古史(含近代早期)③3720古希腊罗马史06英国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051世界近现代史(含当代史)③3018英国史07俄国史(含苏联时期)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051世界近现代史(含当代史)③3024俄国史(含苏联时期)08德国近现代史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5德语②2051世界近现代史(含当代史)③3089德国近现代史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三跨考生逆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不是梦报考院校:首都师范大学专业:世界史总分323 专业课:203 张同学在历史学考研中有这样一群考生,他们是第二次站在历史学考研的考场上。
在2018年历史学考研备考过程中也有这样一些人,一战失利之后纠结自己还要不要坚持下去。
今天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分享一篇二战考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生的张同学的考研经验,希望给迷茫的你带来帮助。
一、个人经历先后经历了两次考研,先从第一次说起。
我是普通本一,语言学出身但本科没好好学习,考研起才真正地开始看书。
一开始最大的问题是坐不住,每天都去图书馆,但经常犯困,要么就走神。
第一次选择专业是行政管理,那个时候的想法就是考个离家近点的研究生,实用性强一些的,目的不纯,但后来我发现题目简单、容易跨考复习就意味着报考人数多、初试成绩水涨船高。
而对一门学科的热爱就不是这样的,你喜欢这门学科,复习的时候就会有干劲,而跨考不就是给了我们不喜欢本科专业的人第二次选择么。
我在第一年就决定了如果第一年没能考取第二年就报考历史学。
可知人不能有这种打算,一开始就抱着二战心态的人在复习中就极容易给自己松口气,所以我认为考研还是抱着一击即中的心态来复习,复试、调剂也好,二战、工作也罢,这些都不是初试阶段要考虑的,雷打不动地完成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才是真的。
二、准备二战第一年的考研失利,周围的所有人都不支持我二战,劝我去工作,加上第二次考研还要租房子、报辅导班等等,但是我还是选择坚持下来了。
我在7 月之前一直在赚钱,想要不给家里添负担,复习时间特别紧张,所以建议同学们还是选择早些开始复习,当然也有学长学姐说复习得越早放弃的越快,因为这种生活太单调,时间越长身心越疲惫。
但我还是认为应该早些准备,不必按照冲刺的强度来复习就可以了。
在3-5 月时间还充裕的时候有时间可以看看学术巨著作为调剂,确立自己的学习规划,选择好报考学校和方向。
但更重要的是从教材着手,构建框架。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13)历史学综合参考书目: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一.词汇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
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
北师大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是众多历史爱好者追求深造的热门选择。
为了帮助考生有一个明确的参考书目,下面将介绍一些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目。
1. 《中国古代史纲》- 邓洪波这本书是北师大历史学考研的必备参考书之一。
作者邓洪波是北师大的教授,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有深厚的学术功底。
他在这本书中对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和重要思想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这本书简洁明晰,适合考生快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杨学芳考研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至关重要,杨学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历史概述。
作者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变迁进行详细的介绍,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
3. 《历史学概论》- 吕思勉这本书是历史学方面的经典教材,对于考研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吕思勉是中国历史学界的杰出学者,他在这本书中对历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畴、方法论以及历史学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这本书为考生提供了清晰的学科导论,帮助考生建立整体的历史学知识体系。
4. 《世界通史》- 桑德斯、兰博森、贝利等《世界通史》是一本综合性的世界历史教材,对于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该书从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涵盖了古代、中世纪、近代以及当代世界的各个历史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审视世界历史的进程。
考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启示。
5. 《历史学家的艺术》- 爱·汤普森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历史学方法论著作,对于提高历史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非常有帮助。
作者爱·汤普森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她通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思考方式和史料运用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解历史学的本质和意义。
这本书对于考研生了解历史学研究的全貌,提高历史分析和写作能力非常有益。
北师大考研辅导班-北师大考古学考研经验_启道启道考研分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已成为国内历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和最早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
1994 年设为国家首批人文社会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是"211工程"、"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单位。
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 个博士点,8 个硕士点。
在职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29名,在聘 "985" 项目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
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
20 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有多位知名学者担任院(系、所)领导,现任院长为杨共乐教授。
2019年北师大招生目录已经公布,内容如下:招生院系:012历史学院招生专业:060100考古学备考经验:二战考生复试备考问题解析对于很多二战的考生来说,复试需要考虑的因素往往比应届生要多很多,对此,很多而二战考生无从下手,下面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带领二战考生一起来看看,复试中有哪些事项特别需要注意。
1、二战考生复试与应届生有什么不同二站考生的复试不会与应届考生分开,在提交相关资料有一点点不同,面试时与应届生同样进行参与,但是导师问的问题也许会多一些,了解的相关信息也许会多一些,例如会问到毕业设计或是工作经历等问题。
2、二战考生要做哪些准备?首先就是资料的准备,学校提交的资料要提交学历学籍证明、成绩单、还要准备论文的一些相关资料。
对于毕业论文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成绩单你可以去所在的院校开具一个证明即可。
还要对自身的一些其他情况或是与考研情况要有正确的认识。
3、二战考生在复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二战的同学,如果是复试大意被刷下来的,更该注重复试环节,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建议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明确自身失败的原因并且加以改正,提高警惕,学会面对复试,做到背水一战。
北师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十所大学之一。
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专业介绍中国史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招的一个专业,中国历史从盘古、上帝、女娲等神话时代算起约有50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42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从中国第一次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秦朝开始算起约有2200年。
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汉、唐、宋、元、明、清等。
中原王朝历史上不断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征战,众多民族融和而成为中华民族。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中国史专业,供大家参考。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1、报到时间:3月28日上午8:00—9:30报到地点:教四楼207室 2、专业课考试时间:3月28日上午9:30—11:30考试地点:教四楼207室 3、外语测试(口语、听力)时间:3月28日下午地点:报到时通知 4、3月29—30日专业课面试,具体时间报到时通知复试内容复试内容一般包括面试、专业笔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实验操作等,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复试材料现场确认考生必须携带以下材料:(1)本人截至2018年12月24日仍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2)非应届毕业生携带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携带每学期均注册的学生证。
(3)户口所在地在北京的非应届考生请携带户口本或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
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是我理想的学校,经过各方面的对比。
决心奋斗自己的梦想。
希望自己的辅导经验对小学弟学妹有帮助。
政治:
今年的政治大题目都是肖四上的,相信只要背了肖四的大题目都没问题。
那么重点是今年的选择题有点儿难度了,不过我选择题还行,就错一个,对于公共课政治来说,如果想要选择题拿高分,我建议在暑假的时候就看大纲解析,这样细小的知识点脑中都有脉络,对于选择题其实还是蛮好的。
大题目的话你到时候就跟大家一样,去被那些预测卷,我当时是肖四蒋五包括任燕翔的我都背了……►英语:
对于英语来说,单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大家最好养成背单词、积累单词的良好习惯。
英语的真题阅读我是4月份左右开始做的,从九几年开始(具体记不清了),前期不求多,一天一篇,里面每个单词、句子都要了解清楚,做到精读。
但是不要在暑假之前全部做完,我是在暑假之前做到了04年。
然后暑假再开始最近几年(05-18)阅读真题。
这时候就不用一天一篇了,可以稍微提一下速度,练一下阅读速度。
真题可以反反复复的多做几遍,我应该是做了3遍。
作文呢,我是跟着考虫的石雷鹏(风骚的石麻麻),他讲课虽然可以说是模板,但是每个人写的又不一样,当你遇到不同的主题又是有话可写。
我只听了他的作文课,在考场的时候,写作可谓是十分顺利。
►专业课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课本我用了四套(对于我这个连考教师资格证都要弄来三套课本的人来说,我怀疑自己大概是有强迫症——)
①赵毅、赵轶峰的《中国古代史》上、下:这本书是我们学校使用的教科书,所以我啃的最精细,特点是学术性最强,但有些内容不够全面。
②翦伯赞《中国古代史纲要》上、下:内容最全面的一套书,语言风格属于雅俗共赏型的,比较耐看。
③北师五卷本:我想是编写人员太多,条件不错的可以选择新祥旭辅导班,各篇章风格不太统一,属于最通俗的一套,内容有的篇目太细碎,有的又不全面,个人不太喜欢。
④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六卷本:v要三三溜溜汽酒欺凌丝丝,说它是教材还不如说是工具书,内容太多,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完,我也只是细读了其中的晚清民国卷,其它的是泛读,这套书的“新史学”style是别家所不能及的。
历史学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既枯燥又有趣的过程,在你进行一遍遍的背诵学习中,帝王将相,英雄美人尽在你眼前笔下心间。
考研之路虽苦,再回首却也是恍然如梦,祝愿每一个能看到我这篇文章的考研人都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