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观室消毒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幼儿园一日消毒操作程序图(目视图)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幼儿园一日消毒操作程序图的目视图,以确保幼儿园的卫生和健康环境。
2. 操作程序图
以下是幼儿园一日消毒操作的目视图示意图:

3. 操作步骤
1. 早晨入园前消毒:
- 前台区域: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前台桌面、门把手、登录簿等进行消毒。
- 门厅及走廊:使用湿拖布擦拭门厅及走廊地面。
- 教室:教师应使用消毒喷雾剂对教室内的桌面、椅子、玩具
等进行消毒。
- 卫生间:使用适量的洗手液或消毒液清洁卫生间的洗手盆、
马桶和地面。
2. 午餐后消毒:
- 餐厅区域:使用消毒剂对餐桌、椅子进行消毒。
- 厨房:厨师应使用洗洁精和热水对餐具、炊具、工作台等进
行清洗和消毒。
- 卫生间:参考早晨入园前消毒的步骤进行清洁消毒。
3. 睡前消毒:
- 教室区域:教师应使用消毒喷雾剂对教室内的桌面、椅子、
玩具等进行消毒。
- 卫生间:参考早晨入园前消毒的步骤进行清洁消毒。
4. 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 操作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操作中应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合适,避免过度或不足。
- 操作后应及时清理消毒剂残留,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以上为幼儿园一日消毒操作程序图的目视图,操作人员应按照图中步骤进行消毒,确保幼儿园的卫生和健康环境。
操作前请仔细阅读并遵循注意事项。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与职责一、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二、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三、急诊留观病人平安管理制度四、急诊留观查房制度五、急诊留观室交接班制度六、急诊留观室抢救制度七、急诊留观室转科制度八、急诊留观室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一、急诊留观室管理制度1、凡暂不具备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必须输液或观察的病人,可留急诊科观察、治疗,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2、门诊各诊室的病人在急诊科留观或输液治疗时,由门诊首诊医师全面负责病人的所有事宜,假设病情有变化,应随叫随到。
对病人的病情、诊断、疑似诊断、检查、考前须知的内容,应在下班时向急诊医师进展床头交接,且病历书写规*。
3、急诊科医师应积极处理各科在急诊留观输液病人其病情变化时的情况,并联系首诊医师或请相关科室会诊,确保医疗平安。
4、凡在急诊科就诊留观输液的病人,由急科医师进展床头交接,并做好记录。
5、急症科注射室护士在治疗前首先查看门诊病历及注射证,详细了解病情,随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向首诊医生汇报,首诊医师应立即进展处理。
6、如遇有专科性较强的疾病治疗时,门诊医师应根据情况收住专科,留观中请专科会诊。
7、急诊科医生、护士应对留观室所有病人进展床头交接,详细了解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8、严格执行病历记录有关规定:凡收住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按规定及时填定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要求用钢笔书写,力求通顺、完整。
二、急诊留观病人管理制度1.住院病员应遵守住院规则,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服从治疗和护理,安心休养。
2.住院病员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经常保持病室内外环境整洁与安静,不随地吐痰,不在室内吸烟和喧哗。
3.住院病员不得自行邀请院外医师诊治,不得要求不必要的治疗或指名要药;也不得随意到院外购药服用。
4.住院病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场所;不得翻阅病案及其他有关医疗记录。
5.住院病员不得随意外出或在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经医师批准后,方可离开。
2023年幼儿园留观室消毒的管理制度2023年幼儿园留观室消毒的管理制度1一、保持临时隔离室通风换气。
投入使用前窗户常开,投入使用后定时开窗通风。
二、坚持定期消毒制度。
要后勤安排专人对临时隔离室每日中午和晚上进行喷洒消毒。
三、临时隔离室只接待疑似病例、可疑似病例以及早期症状者,其余患者以及健康学生一律不得入内。
四、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由保健老师使用专用登记簿进行登记。
五、接待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必须戴口罩进行诊治,诊治结束立即洗手消毒。
六、如保健教师接到班主任报告、发现有异常幼儿时,要依据应急处理预案安排应急人员前往搀扶或用担架将异常幼儿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并告知班主任自报告起要减少其他师幼与该幼儿的接触;且该班幼儿不串班,不混班。
七、发现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立即电话报园长室,患者及陪同人员不得离开隔离室,待上级派人员来园进行处置;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八、视情形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
对于患者到过的地方加强消毒。
九、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治疗治愈后,须有医院证明,经保健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2023年幼儿园留观室消毒的管理制度21、幼儿园设立保健药箱,儿童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病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班。
2、对患者专人护理。
仔细观察,按时服药。
3、对患传染病幼儿所在班以及与传染病患者有接触的幼儿都要进行检疫、隔离、观察。
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园内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无症状方可解除隔离。
4、幼儿离园一个月以上,或外出返园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并要经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方可回班。
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5、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6、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并采取现场控制,通风并疏散人员。
留观室消毒制度
一、日常消毒
1.桌面、凳面、门窗把手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水银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消毒
3.地面上均匀喷洒浓度为含氯量500mg/L(1:2000)的八四消毒液一遍,喷洒后密闭一小时
4.用紫外线灯对留观室空气消毒一小时
5.消毒项目完成后开窗开门通风1小时
6.以上项目每天上下午各一遍
7.除消毒后通风外,每天还需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小于半小时。
二、接收体温异常人员后消毒
1.桌面、凳面、门窗把手用75%酒精擦拭消毒2遍
2.水银体温计用75%酒精浸泡至少半小时进行消毒
3.对盛有体温异常人员用过的棉签、纸巾、呕吐袋等物品的医疗垃圾桶,用浓度为含氯量500mg/L(1:2000)的八四消毒液覆盖内外消杀2遍,之后由专业人员将垃圾袋取出密闭,再对密闭后的垃圾袋进行外观消杀,之后用无污染垃圾袋再次密闭打包后转移至指定收集点。
4.地面上均匀喷洒浓度为含氯量500mg/L(1:2000)的八四消毒液2遍,喷洒过程必须保证消毒液覆盖全部地面,喷洒后密闭一小时
5.用紫外线灯对留观室空气消毒一小时
6.消毒项目完成后开窗开门通风1小时
三、关于消杀人员
1、以上消毒过程中,消毒人员均需全面做好防护,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穿防护服,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帽、一次性医用防护手套、一次性鞋套、护目镜。
2、如属于第二种消杀情况,消杀完毕后,需由做好同等防护的乙消毒员距离1.5米左右对进入隔离室的甲消杀员进行全身覆盖消毒,最后甲消杀员需按规定动作脱下防护装备,按医学流程处理被污染的防护装备。
淮安市人民小学留观室管理制度
1.学校留观室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控物品与物质,物品摆放整齐,做到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管理人员做好物品登记,及时配备匮乏物资。
2.在校疑有传染性疾病需留观治疗的病人,自发现时起,须在留观室留观,留观室出入人员必须穿戴口罩、手套、鞋套、隔离衣等防护衣物。
3.留观病人必须服从管理员的安排与治疗,未经管理员同意,无关人员不得在留观室里逗留与休息。
留观期间,管理员要对病人给予关心,稳定病人情绪。
4.留观病人离开后,管理员要对留观期间产生的垃圾分类处理,对携带传染类疾病的垃圾要作单独处理,不得随意抛弃。
5.留观室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对医疗器械及地面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
使用过的体温计按消—洗—消秩序处理。
6.管理员要及时做好病人的留观记录、人员进出记录以及消毒记录。
如病人入院治疗,学校可以为病人家属提供病人的留观记录电子照片,原件不得带走。
7.在重大传染性疾病爆发时期,管理员要对留观病人的症状与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作认真比对,一旦发现疑是病例,要对留观病人单独隔离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淮安市人民小学
2020年2月13日
淮安市人民小学留观室工作流程图
↓
↓
↓
↓
↓
↓
↓。
医务科急诊留观制度及流程图1、凡不具备收入院条件,仅门诊治疗达不到目的门急诊病员均应收留急诊留观病房。
2、专科门诊留观病例,必须有首诊医师开出医嘱,并向急诊值班的外科或内科医师当面交接病情、门诊病历、所有检查资料和注意事项。
3、专科医师在未同急诊值班医师交接病情的情况下,不得随便将病人领进观察室。
4、急诊留观病房值班医师每日查房三次每日记录二次病程录。
对重危病员、应经常巡查,随时记录病情变化。
上级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5、病人留观的次日,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其去留,对需留院观察治疗超过72小时,病情未见好转者,应报告主任研讨进一步诊疗方案。
病情确需住院者,应及时收住院。
6、对留观病员,建立留观病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叫随到,写好记录,及时采取有效的诊疗措施,以免贻误病情。
7、值班护士应主动巡视病员,按时进行诊疗护理并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8、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员,要严格执行交班制度。
9、留观治疗后,经医师复查病情确已好转,可予出观,写好出观记录,并告知注意事项。
10、留观期间,已明确诊断,但限于技术,设备条件,需转院治疗者,按转院制度办理。
11、急诊留观病房床位须加强周转,并保留一定空床。
如遇大批病人留观,其处理由科室统筹安排。
12、病人出观后值班护士及时登记病人去向;及时进行床单元的终末处理,并准备好床单元以备迎接新病人。
值班医师提出手术申请值班医师请二值班或科主任会诊确定施行急诊手术与病人(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患者因特殊原因(如昏迷)又无家属在身边,应报医教科或总值班审批)麻醉科医师会诊会诊医师下手术医嘱,通知手术室护士作好急诊手术准备值班医师送病人到手术室施行手术手术结束麻醉医师及护士送病人至病房,向病房护士交代注意事项病房护士接收病人,并执行术后医嘱。
外来器械(植入物)运送、清洁、消毒和使用流程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流程
非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治疗车、床
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
头等
400-7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作
用30分钟
被病人血液、呕
吐物、排泄物或
病原微生
物污染
1r
清水擦拭
1r
500-1
0(
L含氯消
擦拭作'
分钟
)0mg/
岂毒液
用30
擦拭布巾的清洗消毒流程
用后布巾,清洗干净
'''—~ --------------------- --- ——■Zzzxzzz :
250mg每次用后消毒齐清洗干净30分钟
500mg/L有效氯消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流程
*注:若经会诊确定为传染病引起的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
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应急处理流程、报告流程
向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报告并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
核实病人情况,暴露者检查相应的抗原及抗体
如发现阳性及时治疗并按照程序上报。
留观室消毒管理制度留观室消毒管理制度11、对有发热、发烧、咳嗽等症状,疑似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师生,自发现时起至家长或医疗机构接走前,须在留观室留观,留观室病人需戴口罩。
2、留观人员必须服从学校的安排,有事外出,必须征得到老师同意。
3、除留观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在留观室内滞留或休息。
4、对留观人员要及时给予关心,稳定其情绪。
5、留观室管理人员严格按照消杀制度,对留观室室内外及所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处理。
6、留观人员离开后,清洁人员在严格做好自我保护的情况下,使用含有效氯mg/L消毒液对内外及所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开窗通风。
7、确需留观隔离的人员,必须服从学校(园)新冠肺炎领导小组做出的留观决定,对不服从管理者,将作出严肃处理。
留观室消毒管理制度2(一)隔离观察室管理要求1、隔离室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区域,房间通风良好,有单独的出入口。
2、室内设施设备齐全,备有紫外线消毒设备、常规消毒用品、小桌椅、玩具柜、污物桶等物品。
隔离床和被褥属于隔离室专用,平时不得随便挪用。
3、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卫生,室内物品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并记录。
4、建立《隔离患儿登记本》和《隔离室消毒记录本》。
5、隔离室单人单间,一室内不能同时隔离两个以上病种的患儿。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有发热病人或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室,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配置要求:N95医用口罩、一次性橡胶手套、防护镜、防护服)。
出来时将防护用品按规定严格进行处置,立即进行手部卫生消毒(流动水下七步法洗手后喷洒手部免洗消毒液)。
7、隔离室内产生的废弃物,均按感染性废物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密封,按感染性医疗垃圾处理。
8、保健医生负责对隔离室设施设备和物品进行保洁、消毒,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9、被隔离患儿临时隔离期间,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禁止离开房间。
非保健人员、健康幼儿和保教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室。
(二)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症状者进行隔离观察的要求1、幼儿园内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患儿。
留观室消毒的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障留观室环境的卫生与消毒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留观室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本文档订立了留观室消毒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留观室消毒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留观室的消毒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留观室的工作人员,包括留观室管理员、医护人员等。
3. 留观室消毒工作的职责分工3.1 留观室管理员的职责: - 负责订立和实施留观室消毒计划; - 督促医护人员依照订立的计划进行消毒操作; - 监督留观室消毒工作的执行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 - 确保留观室消毒工作符合卫生标准和相关法规。
3.2 医护人员的职责: - 依照留观室管理员的要求进行消毒操作; - 定期对留观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并记录每次消毒的日期和操作者; - 适时上报留观室消毒工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4. 留观室消毒计划4.1 留观室管理员依据卫生部门和相关法规的要求,订立留观室消毒计划,并将其定期更新。
4.2 留观室消毒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 消毒频率:依照不同区域和设备的使用频率,确定不同的消毒频率; - 消毒剂选择:依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 消毒方法:确定消毒的实在操作步骤和程序; - 消毒时间:规定每次消毒的时间和持续时间。
5. 留观室消毒操作规程5.1 消毒前的准备: - 准备所需消毒剂和工具; - 确认消毒剂的有效期和质量;-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等。
5.2 消毒操作步骤: - 清洁留观室表面的污垢和杂物; - 依照消毒计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依照消毒剂的说明书,配制消毒溶液; - 使用消毒溶液对留观室设备、桌椅、地板等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 注意重点部位和易被疏忽的角落; - 避开交叉污染,使用一次性清洁工具。
5.3 消毒结束后的处理: - 处理消毒工具和废弃物; - 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工具。
6.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6.1 选择消毒剂: - 依据消毒对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由卫生部门认可。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流程图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管理流程图1(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流程图2(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脱卸防护用品流程图3(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异常人员转运流程图4(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接收隔离人员流程图5(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日常工作流程图6(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解除隔离人员流程图7(文件剪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解除后房间消毒处置流程图8(自制)规范脱防护用品,记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隔离区生活垃圾处置流程图9(自制)集中隔离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管理流程图10(自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隔离人员心理疏导流程图11(自制)—11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新冠病毒呼吸道职业暴露流程12(自制)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培训流程图13(自制)—13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操作流程14(自制)—14 —备注:采样要求1.已参加过卫健局组织的集中培训,并考核合格。
熟练掌握标本采集种类和方法,以及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标本信息的记录,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标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
2.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帽子、防护服、防水靴套、护目镜或面屏、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
每采一人进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
3.采集方法3.1口咽拭子:采样人员将拭子打开(禁止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或接触到拭子头部),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3.2.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