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卫星导航系统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20
无人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此次培训,自认为受益匪浅。
在培训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无人机这方面,所以对于我来说此次培训是使个人知识能力得到提升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感谢公司给予我的学习机会,让我学习到一项新技能。
第一天我学习到了多旋翼无人机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详细了解了多旋翼无人机功能和操作过程中各项注意事项,为后期操作无人机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到:1.多旋翼无人机总体框架,通过图片认知到了无人机各个部位的功能。
2.飞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指令输入到指令处理到指令执行。
3.地面站与遥控器是飞行任务或者控制动作的指令输入平台,操作人员可通过平台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并完成任务。
4.了解了什么是传感器。
5.主控是电脑的CPU、人类的大脑、是实现无人机控制的关键设备,是实现无人机所有功能的核心中枢。
6.辅助设备里,PMU-电源管理模块是向主控供电,监测主控电压,监测电池电压;LED-状态显示模块实时显示飞行器状态;IOSD-数据存储模块指飞行数据实时记录以及飞行数据图像实时叠加。
7.IMU定义及其作用,可以感应飞行器姿态、角度、速度以及高度的传感器综合体,跟人类的小脑相似。
8.IMU故障表现,就像是人喝醉酒的表现是走路摇摇晃晃、手脚无力,IMU异常的表现是飞行状态不佳、走不了直线,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进行IMU校准,校准时需放置在平地。
9.GPS定义是利用GPS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系统。
GPS实现定位的前提是全球多达几十颗卫星和全球的经纬度信息。
GPS在无人机上的相关作用是一键返航、航线规划、精准定位悬停:一切与地理坐标相对应才能实现的功能。
10.GPS信号稳定的前提是无遮挡和无干扰。
在室内、浓密森林、隧道、高楼林立区域、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装置附近都会导致GPS信号不佳甚至完全没有信号。
11.GPS信号不足或丢失造成的现象是像一个迷路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随风飘荡。
12.磁罗盘的定义是利用地球磁场从而能够判断飞行器方向的定位设备。
2023 gps培训课件•gps概述•gps应用领域•gps技术目录•gps市场•gps前景•gps常见问题解答01 gps概述1gps发展历程23基于地面无线电导航系统,由美国海军研发,1978年投入使用。
第一代GPS技术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研发,1995年开始民用。
第二代GPS技术现代化计划,提高定位精度、可靠性和效能。
第三代GPS技术03导航计算根据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计算出接收机的速度、航向、经纬度等信息,实现导航功能。
gps工作原理01卫星发射信号GPS卫星发送无线电信号,包含卫星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02地面接收信号GPS接收机接收到卫星信号后,通过计算得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和时间。
gps特点GPS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精度达到米级甚至厘米级。
高精度定位全球覆盖高速度和高效率高可靠性GPS卫星覆盖范围广泛,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无障碍接收信号。
GPS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效的导航和定位,适用于各种移动设备。
GPS技术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
02 gps应用领域测量领域工程测量GPS技术可用于城市、公路、铁路等工程测量,以及水利工程、精密设备安装等精密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GPS技术可以高精度地测量地形,如山区、丘陵等地形复杂区域。
控制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的应用包括精密控制测量,用于高精度地测定控制点坐标和地球重力场参数等。
车辆导航GPS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车辆位置、速度和航向等实时信息,为车辆导航提供高精度、实时的指引。
导航领域航海导航GPS技术可以用于航海导航,提供高精度、实时的船只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为船只的安全航行提供保障。
航空导航GPS技术可以用于航空导航,提供高精度、实时的飞机位置、速度和航向信息,确保飞机安全飞行。
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海上遇险船只的位置,为搜救人员提供高精度的遇险船只位置信息。
海上搜救在地震搜救过程中,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为救援人员提供高精度的救援路线和方案。
关于无人机导航系统的课程总结心得关于无人机导航系统的课程总结心得一、导言无人机导航系统是无人机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实现无人机的定位、导航和控制,为无人机飞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在本次课程中,我学习了无人机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算法和应用,并通过实践项目深入了解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二、基本原理1. 位置与姿态估计位置与姿态估计是无人机导航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通过使用传感器(如GPS、惯性测量单元等)获取数据,并结合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融合,可以实现对无人机当前位置和姿态的准确估计。
2. 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路径规划与轨迹跟踪是指根据任务需求,在给定环境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并使无人机按照规划好的路径进行飞行。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A*算法、Dijkstra算法等,而轨迹跟踪则需要考虑控制器的设计和调整,以实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精确控制。
3. 避障与自主导航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避免障碍物,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避障算法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结合路径规划算法进行决策,使无人机能够自主地避开障碍物。
自主导航还包括对目标的识别与跟踪,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感知与处理。
三、算法与技术1. GPS定位GPS定位是无人机导航系统中最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
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并通过计算信号传播时间和卫星位置,可以确定无人机当前位置。
然而,在室内或复杂环境下,GPS信号可能受到干扰或被屏蔽,因此需要结合其他传感器进行辅助定位。
2. 惯性测量单元(IMU)IMU是一种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等传感器的装置,用于测量无人机的线性加速度、角速度和磁场强度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积分和滤波处理,可以估计无人机的位置和姿态。
3. 视觉导航视觉导航是利用摄像头或其他视觉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无人机的定位和导航。
常见的技术包括特征提取与匹配、相机标定、视觉SLA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