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维护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11.56 MB
- 文档页数:40
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1:导管堵塞原因:1.导管被夹闭;2.导管打折;3.不正确、不充分的冲管和封管方法;4.输入过高浓度的液体。
预防:1.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
2.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 行脉冲式推注冲管,肝素帽正压封管。
3.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
4.未输液时每1~3天封管1 次,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
处理:1.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打折,使其顺畅。
2.若为血栓阻塞导管,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
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 ,通过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然后放松,使药液与血栓充分接触,如此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 弃掉,不可推注入血管,以免再次造成栓塞。
并发症2:穿刺点渗血、水肿原因:1.穿刺针过粗;2.病人凝血功能异常;3.穿刺部位过度活动。
预防:1.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2.置管前常规检查凝血功能。
术后局部压迫止血15~30min ,24 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活动。
3.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可适当延长。
处理: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并发症3:静脉炎原因:1.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内皮;2.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到刺激;3.通过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
预防:1.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首选肘正中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
2.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
3.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4~6次/d,10~30 min/次。
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宜用生理盐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4.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h 应换药1 次,此后每周2 次,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
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ICC置管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并发症1:导管堵塞原因:1.导管被夹闭;2.导管打折;3.不正确、不充分的冲管和封管方法;4.输入过高浓度的液体。
预防:1.置管成功后立即用肝素钠稀释液冲管。
2.每次输液结束后,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行脉冲式推注冲管,肝素帽正压封管。
3.输注高浓度的液体及血制品后,要用生理盐水把导管完全冲干净才能封管。
4.未输液时每1~3天封管1次,保持PICC导管的顺畅,避免扭曲、打折。
处理:1.先检查导管夹是否夹闭,导管是否打折,使其顺畅。
2.若为血栓阻塞导管,可用肝素钠或尿激酶溶栓治疗。
用针管抽取药液10ml,通过肝素帽先稍用力回抽,然后放松,使药液与血栓充分接触,如此反复数次,见回血后抽3~5ml弃掉,不可推注入血管,以免再次造成栓塞。
并发症2:穿刺点渗血、水肿原因:1.穿刺针过粗;2.病人凝血功能异常;3.穿刺部位过分举动。
预防:1.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2.置管前通例检查凝血功能。
术后局部榨取止血15~30min,24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举动。
3.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压迫止血时间可适当延长。
处理:给予局部喷洒云南白药及凝血酶,并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并发症3:静脉炎原因:1.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内皮;2.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遭到刺激;3.经由过程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
防备:1.置管前选择好血管和导管,首选肘正中静脉,其次是贵要静脉。
2.穿刺及送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壁。
3.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可用50%硫酸镁湿敷,4~6次/d,10~30 min/次。
若封管前输的是刺激性药物,宜用生理盐水冲净药物后再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
4.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h应换药1次,此后每周2次,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处理: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需要长期输液、输注刺激性药物以及肿瘤化疗的患者提供了便利。
然而,PICC 置管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若不加以重视和处理,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带来痛苦和风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PICC 置管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穿刺点渗血穿刺点渗血是 PICC 置管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原因可能是穿刺时损伤了血管、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穿刺后肢体活动过度等。
预防措施:1、置管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2、选择合适的穿刺血管和穿刺针,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血管损伤。
3、置管后在穿刺点局部按压 15 30 分钟,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4 小时。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置管后 24 小时内减少穿刺侧肢体活动。
处理方法:1、若渗血量较少,可局部更换敷料,继续加压包扎。
2、渗血量较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物、重新包扎等。
二、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的 1 7 天,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疼痛。
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避免导管过粗。
2、由经过专业培训、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置管操作,确保操作规范、熟练。
3、置管前对患者进行血管评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
4、置管后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松拳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处理方法: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2、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疼痛和肿胀。
3、如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如喜辽妥软膏、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三、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 PICC 置管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分为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
预防措施:1、正确的冲管和封管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输液前后应使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然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2、避免从 PICC 导管采血、输血或输注高黏度、大分子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