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指数函数
- 格式:pdf
- 大小:132.73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指数及指数函数1、 根式na (一般的,如果n x a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1,n n N >∈且.)35325325n n n ⎧=⎪⎨-=-⎪⎩正数的次方根是正数如当是奇数时,负数的次方根是负数如20,n a n an ⎧>±⎪⎨⎪⎩正数的次方根有个,且互为相反数如:则次方根为当是偶数时,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0n2、nna的讨论 n nn a a =当是奇数时,;,0,0n n a a n a a a a ≥⎧==⎨-≤⎩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分数指数幂的概念①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0,,,mnmna a a m n N +=>∈且1)n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②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11()()(0,,,m mmnnnaa m n N a a-+==>∈且1)n >.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义. 注意口诀: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底数取倒数,指数取相反数. (3)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①(0,,)rsr saa aa r s R +⋅=>∈ ②()(0,,)r s rsa a a r s R =>∈③()(0,0,)rr rab a b a b r R =>>∈一、 指数计算公式:()Q s r a ∈>,,0_____=⋅s r a a ________=sraa _____)(=s r a ______)(=r ab )1,,0_______(>∈>=*n N n m a anm,________=n na 练习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4()3)((636131212132b a b a b a ÷- (2)()322175.003129721687064.0+⎪⎭⎫ ⎝⎛++⎪⎭⎫ ⎝⎛---(3)421033)21(25.0)21()4(--⨯+-- (4)33)3(625π-+-2.已知31=+-x x ,则=+-22x x 已知23=a,513=b,则=-ba 23=____________. 3. 若21025x x =,则10x x-等于_________________【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函数名称函数名称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定义定义函数(0x y a a =>且1)a ≠叫做指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图象图象1a >01a <<定义域定义域 R 值域值域(0,)+∞过定点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0,1),即当0x=时,1y =.奇偶性奇偶性 非奇非偶非奇非偶单调性单调性在R 上是增函数上是增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变化情况1(0)1(0)1(0)x x x a x a x a x >>==<< 1(0)1(0)1(0)x x x a x a x a x <>==>< a 变化对变化对 图象的影响图象的影响 在第一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高;在第二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低.越大图象越低.题型1、求函数经过的点 1、2)(f 1-=+x a x )10(≠>a a 且过定点______________2、函数y=4+a x -1的图象恒过定点P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3.已知指数函数图像经过点)3,1(-p ,则=)3(f题型2、 图像问题1.下列说法中:下列说法中:①任取x ∈R 都有3x >2x ; ②当a >1时,任取x ∈R 都有a x >a -x ;③函数y =(3)-x 是增函数;④函数y =2|x |的最小值为1 ;⑤在同一坐标系中,y =2x 与y =2-x 的图象对称于y 轴。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知识点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指数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技巧,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中的指数函数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指数与幂指数函数是建立在指数与幂的基础上的。
在学习指数函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指数与幂的概念。
指数是幂运算的一种表示方式,表示重复相乘的次数。
例如,3的2次方表示3乘以自身2次,即3的2次方等于9。
幂是由底数和指数组成,底数表示要进行连乘的数,指数表示连乘的次数。
指数函数可以表示为y=a^x,其中a为正数且不等于1,x为指数,y为函数值。
这里的a被称为底数,它可以是任意正数,但通常在数学中我们使用的是自然常数e或者是底数为10的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是一种以指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它呈现出自变量指数不断变化而函数值迅速增长或快速衰减的特点。
指数函数的图像一般呈现出两种特点:当底数大于1时,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呈指数增长;当底数小于1但大于0时,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呈指数衰减。
这是因为指数函数的增长幅度与自变量指数呈指数关系。
指数函数还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具有连续性、互为反函数关系、图像经过第一象限、有界性等基本特点。
2. 单调性:指数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与指数的大小有关。
底数大于1时,指数函数单调递增;底数小于1时,指数函数单调递减。
3. 极限性质:指数函数的极限与底数的大小关系密切相关。
当底数a大于1时,指数函数在正无穷大时趋于正无穷大;当底数a小于1且大于0时,在正无穷大时趋于0。
指数函数具有一系列重要的运算性质,这些性质的掌握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1. 指数和的性质:a^m * a^n = a^(m+n),即相同底数的指数相加等于底数不变的指数。
2. 指数差的性质:a^m / a^n = a^(m-n),即相同底数的指数相减等于底数不变的指数。
数学高一指数函数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指数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函数类型。
它以指数为变量并与常数底数相乘,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围绕高一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1. 基本概念指数函数的定义如下:y = a^x,其中a是底数,x是指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正实数集。
底数a可以是任何正数,但在学习指数函数的初期,常见的底数为2和10。
对于底数为2的指数函数,其函数图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特征。
当指数为正偶数时,函数值呈现出平滑增长的趋势;当指数为负偶数时,函数值呈现出平滑下降的趋势。
对于底数为10的指数函数,其函数图像更为陡峭,当指数增大时,函数值也呈现出更大的变化。
2. 指数函数的性质2.1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对于指数函数y = a^x,当底数a为正时,指数函数是奇函数;当底数a为负时,指数函数是偶函数。
这是因为负底数的指数函数存在奇数个负数解,而正底数的指数函数则不存在负数解。
2.2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当底数a大于1时,指数函数为递增函数;当底数a在0和1之间时,指数函数为递减函数。
这是因为当底数大于1时,指数函数的值随着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底数在0和1之间时,指数函数的值随着指数的增大而减小。
2.3 指数函数的极限对于正底数a和实数x,当x趋近于无穷大时,指数函数的极限为正无穷;当x趋近于负无穷大时,指数函数的极限为零。
这是因为指数函数随着指数的增大,其函数值也呈现出更大的变化。
3. 指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两个常见的应用场景。
3.1 货币利率计算指数函数可以用于计算货币的复利增长。
当我们将存款存入银行,并以固定的利率计算复利时,我们可以使用指数函数来计算未来的金额。
复利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A = P(1+r/n)^(nt),其中A是最终金额,P是本金,r是利率,n是复利次数,t是时间。
可以看出,指数函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2 爆炸与核衰变指数函数在描述爆炸和核衰变等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8课时 指数运算性质及指数函数知识点一 分数指数幂 给定正实数a ,对于任意给定的整数m ,n (m ,n 互素),存在唯一的正实数b ,使得b n =a m,我们把b 叫作a 的mn次幂,记作b =mn a .指数运算性质 一般地,在研究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时,约定底数为大于零的实数.当a >0,b >0时,有: (1)a m ·a n = ;(2)(a m )n = ;(3)(ab )n = ,其中m ,n ∈R . 例1 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1)10.5233277(0.027)21259-⎛⎫⎛⎫+- ⎪ ⎪⎝⎭⎝⎭;2)211511336622(2)(6)(3)a b a b a b ÷--;2152.530.064-0⎡⎤-π.⎢⎥⎣⎦() 知识点二 指数函数一般地,函数 叫作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注意①底数是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②指数函数的自变量必须位于指数的位置上;③a x 的系数必须为1;④指数函数等号右边不会是多项式,如y =2x +1不是指数函数. 知识点三 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例2 (1)下列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y =2·(2)x ;②y =2x -1;③y =⎝⎛⎭⎫π2x;④y =13x-;⑤y =13x . (2)若函数y =(a 2-3a +3)·a x 是指数函数,则实数a =________. (3)若函数y =(2a -3)x 是指数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例3 (1)函数y =a x -1a(a >0,且a ≠1)的图像可能是( )(2)函数f (x )=1+a x -2(a >0,且a ≠1)恒过定点________.(3)已知函数y =3x 的图像,怎样变换得到y =⎝⎛⎭⎫13x +1+2的图像?并画出相应图像.跟踪训练3 (1)已知函数f (x )=4+a x +1(a >0,且a ≠1)的图像经过定点P ,则点P 的坐标是( ) A.(-1,5) B.(-1,4) C.(0,4) D.(4,0) 例4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1.7-2.5,1.7-3;(2)1.70.3,1.50.3;(3)1.70.3,0.83.1.跟踪训练4 比较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值的大小.(1)0.8-0.1,1.250.2;(2)⎝⎛⎭⎫1π-π,1;(3)0.2-3,(-3)0.2.例5 (1)不等式4x <42-3x的解集是________.(2)解关于x 的不等式:a 2x +1≤a x -5(a >0,且a ≠1).例6 判断f (x )=2213x x⎛⎫ ⎪⎝⎭-的单调性,并求其值域.反思感悟研究y =a f (x )型单调区间时,要注意a >1还是0<a <1.当a >1时,y =a f (x )与f (x )的单调性相同.当0<a <1时,y =a f (x )与f (x )的单调性相反.跟踪训练6 求函数y =223x x a +-的单调区间.课后作业1.化简238的值为( ) A.2 B.4 C.6 D.82.下列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正确的是( ) A.-x =12()x -(x >0) B.1263=y y (y <0) C.33441=xx ⎛⎫⎪⎝⎭-(x >0) D.133=x x -(x ≠0) 3.式子a 2a ·3a 2(a >0)经过计算可得到( ) A.a B.1a6 C.5a 6 D.6a 5 4.计算124-⎝⎛⎭⎫12-1=________.5.下列各函数中,是指数函数的是( ) A.y =(-3)x B.y =-3x C.y =3x -1D.y =⎝⎛⎭⎫13x6.若函数y =(2a -1)x (x 是自变量)是指数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且a ≠1 B.a ≥0,且a ≠1 C.a >12,且a ≠1 D.a ≥127.函数f (x )=a x -b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 ,b 均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 >1,b <0B.a >1,b >0C.0<a <1,b >0D.0<a <1,b <08.函数y =a x -3+3(a >0,且a ≠1)的图像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函数f (x )=1-2x +1x +3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0.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m n 7=177n m B.12(-3)4=3-3 C.4x 3+y 3=34()x y + D.39=3311.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0.43<30.4<π0B.0.43<π0<30.4C.30.4<0.43<π0D.π0<30.4<0.43 12.方程42x -1=16的解是( )A.x =-32B.x =32 C.x =1 D.x =213.函数f (x )=2112x ⎛⎫⎪⎝⎭-的递增区间为( )A.(-∞,0]B.[0,+∞)C.(-1,+∞)D.(-∞,-1) 14.函数y =⎝⎛⎭⎫12x,y =2x ,y =3x的图像(如图)分别是________.(用序号作答)15.设0<a <1,则关于x 的不等式22232223x x x x aa -++->的解集为________.16.已知a =0.80.7,b =0.80.9,c =1.20.8,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 B.b >a >c C.c >b >a D.c >a >b 17.已知函数f (x )=3x -⎝⎛⎭⎫13x ,则f (x )( ) A.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 B.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增函数 C.是奇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 D.是偶函数,且在R 上是减函数18.计算:⎝⎛⎭⎫2590.5-⎝⎛⎭⎫27813--⎝⎛⎭⎫-780+160.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已知函数f (x )=2|x -a |(a 为常数),若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0.已知函数f (x )=4x -14x +1.(1)解不等式f (x )<13;(2)求函数f (x )的值域.能力提升 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a +14x +1是奇函数.(1)求a 的值;(2)判断f (x )的单调性(不需要写出理由);(3)若对任意的t ∈R ,不等式f (t 2-2t )+f (2t 2-k )<0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点高中数学必修一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重要的知识点。
指数函数是一种以指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形式为y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而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形式为y = log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以下是关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具体知识点。
一、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指数函数的基本形式:-y=a^x,其中a>0且a≠12.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当0<a<1时,指数函数呈现递减的图像;-当a>1时,指数函数呈现递增的图像;-当a=1时,指数函数为常数函数y=1二、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对数函数的基本形式:- y = loga(x),其中a > 0且a≠12.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即loga(a^x) = x,a^loga(x) = x;-对数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集,值域为实数集。
三、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1.指数函数的运算性质:-a^x*a^y=a^(x+y);- (a^x)^y = a^(xy);- (ab)^x = a^x * b^x;-a^0=1,其中a≠0。
2.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loga(xy) = loga(x) + loga(y);- loga(x^y) = y * loga(x);- loga(x/y) = loga(x) - loga(y);- loga(1) = 0,其中a≠0。
四、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应用1.指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应用;-指数衰减与物质的半衰期计算;-大自然中的指数增长现象。
2.对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pH值的计算;-放大器的功率增益计算;-数字音乐的音量计算。
综上所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
掌握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基本形式、性质以及运算规律,能够理解其图像特征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已知2a =5,log 83=b ,则4a−3b =( ) A .25B .5C .259D .53答案:C分析:根据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幂的运算性质以及对数的运算性质即可解出. 因为2a=5,b =log 83=13log 23,即23b=3,所以4a−3b=4a 43b=(2a )2(23b )2=5232=259.故选:C.2、设log 74=a,log 73=b ,则log 4936=( ) A .12a −b B .12b +a C .12a +b D .12b −a答案:C分析:根据对数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解:log 4936=log 7262=log 76=log 72+log 73=12log 74+log 73=12a +b . 故选:C.3、已知函数f (x )={−2x,x <0−x 2+2x,x ≥0 若关于x 的方程f (x )=12x +m 恰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34]B .(0,34)C .[0,916]D .(0,916) 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函数f (x )={−2x, x <0,−x 2+2x,x ≥0 与y =12x +m 的图像,然后通过数形结合求出答案.函数f (x )={−2x, x <0,−x 2+2x,x ≥0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若关于x 的方程f (x )=12x +m 恰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函数f (x )的图像与直线y =12x +m 有三个交点,若直线y =12x +m 经过原点时,m =0,若直线y =12x +m 与函数f (x )=12x +m 的图像相切,令−x 2+2x =12x +m ⇒x 2−32x +m =0,令Δ=94−4m =0⇒m =916. 故m ∈(0,916).故选:D .4、已知函数f(x)={a x ,x <0(a −2)x +3a,x ≥0,满足对任意x 1≠x 2,都有f(x 1)−f(x 2)x 1−x 2<0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1)B .a ∈[34,1)C .a ∈(0,13]D .a ∈[34,2) 答案:C分析:根据条件知f(x)在R 上单调递减,从而得出{0<a <1a −2<03a ≤1,求a 的范围即可.∵f(x)满足对任意x 1≠x 2,都有f(x 1)−f(x 2)x 1−x 2<0成立,∴f(x)在R 上是减函数,∴{0<a <1a −2<0(a −2)×0+3a ≤a 0,解得0<a ≤13, ∴a 的取值范围是(0,13].故选:C .5、已知函数f (x )=x 2+e x −12(x <0)与g (x )=x 2+ln (x +a )图象上存在关于y 轴对称的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e )B .(−∞,√e )C .√e)D .(0,√e )答案:B分析:f (x )=x 2+e x −12(x <0)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为:f(−x)=x 2+e −x −12(x >0), 函数f (x )=x 2+e x −12(x <0)与g (x )=x 2+ln (x +a )图象上存在关于y 轴对称的点, 即f(−x)=g(x)有解,通过数形结合即可得解. f (x )=x 2+e x −12(x <0)关于y 轴对称的函数为: f(−x)=x 2+e −x −12(x >0),函数f (x )=x 2+e x −12(x <0)与g (x )=x 2+ln (x +a )图象上存在关于y 轴对称的点,即f(−x)=g(x)有解,即x 2+e −x −12=x 2+ln(x +a),整理的:e −x −12=ln(x +a), y =e −x −12和y =ln(x +a)的图像存在交点,如图:临界值在x =0处取到(虚取),此时a =√e ,故当a <√e 时y =e −x −12和y =ln(x +a)的图像存在交点, 故选:B.6、已知函数f(x)={log 12x,x >0,a ⋅(13)x,x ≤0,若关于x 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0,1)B .(−∞,0)∪(1,+∞)C .(−∞,0)D .(0,1)∪(1,+∞) 答案:B分析:利用换元法设t =f (x ),则等价为f (t )=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分a <0,a =0,a >0 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结合函数的图象,求出a 的取值范围. 令f(x)=t ,则方程f[f(x)]=0等价于f(t)=0,当a =0时,此时当x ≤0时,f (x )=a ⋅(13)x=0,此时函数有无数个零点,不符合题意;当a ≠0,则f(x)=a ⋅(13)x≠0,所以由f(t)=log 12t =0,得t =1,则关于x 的方程f[f(x)]=0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等价于关于x 的方程f(x)=1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作出f(x)的图象如图:当a <0时,由图象可知直线y =1与y =f(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恒满足条件; 当a >0时,要使直线y =1与y =f(x)的图象只有一个交点, 则只需要当x ≤0时,直线y =1与f(x)=a ⋅(13)x的图象没有交点, 因为x ≤0 时,f (x )=a ⋅(13)x∈[a,+∞),此时f (x ) 最小值为a , 所以a >1,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 故选:B.7、已知对数式log (a+1)24−a(a ∈Z )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为( )A .(−1,4)B .(−1,0)∪(0,4)C .{1,2,3}D .{0,1,2,3} 答案:C分析:由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求解即可. 由题意可知:{a +1>0a +1≠124−a >0 ⇔{a >−1a ≠0a <4 ,解之得:−1<a <4且a ≠0.∵a ∈Z ,∴a 的取值范围为{1,2,3}. 故选:C.8、若函数f (x )=ln(ax +√x 2+1)是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A .1B .-1 C .±1D .0 答案:C分析:根据函数奇函数的概念可得ln(−ax +√x 2+1)+ln(ax +√x 2+1)=0,进而结合对数的运算即可求出结果.因为f (x )=ln(ax +√x 2+1)是奇函数,所以f (-x )+f (x )=0.即ln(−ax +√x 2+1)+ln(ax +√x 2+1)=0恒成立,所以ln [(1−a 2)x 2+1]=0,即(1−a 2)x 2=0 恒成立,所以1−a 2=0,即a =±1. 当a =1时,f (x )=ln(x +√x 2+1),定义域为R ,且f (−x )+f (x )=0,故符合题意; 当a =−1时,f (x )=ln(−x +√x 2+1),定义域为R ,且f (−x )+f (x )=0,故符合题意; 故选:C. 多选题9、如图,某池塘里的浮萍面积y (单位:m 2)与时间t (单位:月)的关系式为y =ka t (k ∈R 且k ≠0,a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浮萍每月增加的面积都相等B.第6个月时,浮萍的面积会超过30m2C.浮萍面积从2m2蔓延到64m2只需经过5个月D.若浮萍面积蔓延到4m2,6m2,9m2所经过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t1+t3=2t2答案:BCD分析:由题意结合函数图象可得{ka=1ka3=4,进而可得y=2t−1;由函数图象的类型可判断A;代入x=6可判断B;代入y=2、y=64可判断C;代入y=4、y=6、y=9,结合对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判断D;即可得解.由题意可知,函数过点(1,1)和点(3,4),则{ka=1ka3=4,解得{k=12a=2(负值舍去),∴函数关系式为y=12×2t=2t−1,对于A,由函数是曲线型函数,所以浮萍每月增加的面积不相等,故选项A错误;对于B,当x=6时,y=25=32>30,故选项B正确;对于C,令y=2得t=2;令y=64得t=7,所以浮萍面积从2m2增加到64m2需要5个月,故选项C正确;对于D,令y=4得t1=3;令y=6得t2=log212;令y=9得t3=log218;所以t1+t3=3+log212=log2144=2log212=2t2,故选项D正确.故选:BC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及函数模型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合理转化条件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10、若log2m=log4n,则()A.n=2m B.log9n=log3mC.lnn=2lnm D.log2m=log8(mn)答案:BCD分析:利用对数运算化简已知条件,然后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依题意log2m=log4n,所以m>0,n>0,log2m=log22n=12log2n=log2n12,所以m=n 12,m2=n,A选项错误.log9n=log32m2=22log3m=log3m,B选项正确.lnn=lnm2=2lnm,C选项正确.log8(mn)=log23m3=33log2m=log2m,D选项正确.故选:BCD11、已知函数f(x)=lg(√x2−2x+2−x+1),g(x)=2x+62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x)是奇函数B.g(x)的图象关于点(1,2)对称C.若函数F(x)=f(x)+g(x)在x∈[1−m,1+m]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M、N,则M+N=4D.令F(x)=f(x)+g(x),若F(a)+F(−2a+1)>4,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答案:BCD分析:利用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可判定A错误;利用图像的平移变换,可判定B正确;利用函数的图象平移和奇偶性,可得判定C正确;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判定D正确.由题意函数f(x)=lg(√x2−2x+2−x+1)=lg(√(x−1)2+1−(x−1)),因为√(x−1)2+1−(x−1)>0恒成立,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又因为f(0)=lg(√2+1)≠0,所以f(x)不是奇函数,所以A错误;将g (x )=2x +62x +2的图象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y =2x +62x +2−2=2−2x 2+2x,再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ℎ(x )=2−2x+12+2x+1=1−2x 1+2x,此时ℎ(−x )=1−2−x1+2−x =2x −12x +1=−ℎ(x ),所以ℎ(x )图象关于点(0,0)对称, 所以g (x )的图象关于(1,2)对称,所以B 正确;将函数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m (x )=lg(√x 2+1−x), 因为m (−x )+m (x )=lg(√x 2+1+x)+lg(√x 2+1−x)=lg1=0, 即m(−x)=−m(x),所以函数m (x )为奇函数, 所以函数f (x )关于(1,0)点对称,所以F (x )若在1+a 处 取得最大值,则F (x )在1−a 处取得最小值,则F(1+a)+F(1−a)=f(1+a)+f(1−a)+g(1+a)+g(1−a)=0+4=4,所以C 正确; 由F(a)+F(−2a +1)>4,可得f(a)+f(1−2a)+g(a)+g(1−2a)>4, 由f (x )=lg(√(x −1)2+1−(x −1)), 设m (x )=lg(√x 2+1−x),t =√x 2+1−x , 可得t ′=√x 2+1−1<0,所以t =√x 2+1−x 为减函数,可得函数m (x )=lg(√x 2+1−x)为减函数,所以函数f (x )=lg(√(x −1)2+1−(x −1))为单调递减函数, 又由g (x )=2x +62x +2=1+42x +2为减函数,所以F (x )为减函数,因为F (x )关于点(1,2)对称,所以F (a )+F (−2a +1)>4=F(a)+F(2−a),即F(−2a +1)>F(2−a), 即−2a +1<2−a ,解得a >−1,所以D 正确. 故选:BCD.小提示:求解函数有关的不等式的方法及策略: 1 、解函数不等式的依据是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 具体步骤:①将函数不等式转化为f(x 1)>f(x 2)的形式;②根据函数f (x )的单调性去掉对应法则“f ”转化为形如:“x 1>x 2”或“x 1<x 2”的常规不等式,从而得解. 2 、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不等式,当不等式问题不能用代数法求解但其与函数有关时,常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两函数的图象上、下关系问题,从而利用数形结合求解. 填空题12、若√4a 2−4a +1=√(1−2a )33,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答案:(−∞,12]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化简求解由题设得√4a 2−4a +1=√(2a −1)2=|2a −1|,√(1−2a )33=1−2a ,所以|2a −1|=1−2a 所以1−2a ≥0,a ≤12.所以答案是:(−∞,12]13、已知10p =3,用p 表示log 310=_____. 答案:1p ##p −1分析:根据指数和对数的关系,以及换底公式,分析即得解. ∵10p =3,∴p =lg3,∴log 310=1g101g3=11g3=1p . 所以答案是:1p .14、对于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a ,函数f (x )=log a (2x +3)+4的图像都经过一个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是_______. 答案:(−1,4)分析:根据log a 1=0求得正确结论.依题意,当2x +3=1,即x =−1时,f (−1)=log a 1+4=4, 所以定点为(−1,4). 所以答案是:(−1,4)解答题15、已知函数f(x)=2x−12x.(1)判断f(x)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你的结论;(2)解关于x的不等式f(log2x)<f(1).答案:(1)f(x)在R上是增函数,证明见解析;(2)(0,2).分析:(1)由题可判断函数为奇函数且为增函数,利用定义法的步骤证明即可;(2)利用函数f(x)的单调性及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解.(1)∵f(−x)=2−x−2x=−(2x−12x)=−f(x),则函数f(x)是奇函数,则当x⩾0时,设0⩽x1<x2,则f(x1)−f(x2)=2x1−12x1−2x2+12x2=2x1−2x2+2x2−2x12x12x2=(2x1−2x2)2x12x2−12x12x2,∵0⩽x1<x2,∴1⩽2x1<2x2,即2x1−2x2<0,2x12x2>1,则f(x1)−f(x2)<0,即f(x1)<f(x2),则f(x)在[0,+∞)上是增函数,∵f(x)是R上的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2)∵f(x)在R上是增函数,∴不等式f(log2x)<f(1)等价为不等式log2x<1,即0<x<2.即不等式的解集为(0,2).。
课件•指数函数基本概念与性质•指数函数运算规则与技巧•指数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关系探讨目录•指数方程和不等式求解技巧•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01指数函数基本概念与性质指数函数定义及图像特点指数函数定义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图像特点当a>1时,图像上升;当0<a<1时,图像下降。
图像均经过点(0,1),且y轴为渐近线。
指数函数性质分析指数函数的值域为(0,+∞)。
当a>1时,指数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当0<a<1时,指数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
指数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指数函数没有周期性。
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见指数函数类型及其特点自然指数函数底数为e(约等于2.71828)的指数函数,记为y=e^x。
其图像上升速度最快,常用于描述自然增长或衰减现象。
幂指数函数形如y=x^n(n为实数)的函数,当n>0时图像上升,当n<0时图像下降。
特别地,当n=1时,幂指数函数退化为线性函数y=x。
对数指数函数底数为a(a>0且a≠1)的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复合函数,记为y=log_a(a^x)=x。
其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1,表示输入与输出之间呈线性关系。
复合指数函数由多个基本指数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组合而成的复杂函数。
其性质取决于各基本函数的性质及组合方式。
02指数函数运算规则与技巧$a^m times a^n =a^{m+n}$,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乘法法则除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a^m div a^n =a^{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m)^n =a^{m times n}$,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030201同底数指数运算法则$a^m times b^m =(a times b)^m$,不同底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
乘法法则$a^m div b^m =(a div b)^m$,不同底数幂相除,指数不变,底数相除。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
1 指数函数的定义
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中重要的函数之一。
它的定义为:函数
f(x)是指数函数,当x存在一个实数a,使得f(x)=ax,那么此时a叫
做函数的指数。
因此,只有当x存在且只存在这样的一个实数a时,
函数f(x)才能成为指数函数。
2 指数函数的特征
由上面的定义可知,指数函数受到指数a的影响,它最显著的特
征就是其图像呈指数型,以及其增长速率快。
具体来说,当a=m时,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指数型,它的斜率等于f′(x)=mf(x),
因此当x>0时,指数函数的增长速率越来越快;但是当x<0时,指数
函数的增长速率越来越慢,直至趋于零。
3 指数函数的应用
指数函数得广泛应用。
首先,在实际中,很多有关两个量间隔离
升高及其他技术过程实际上都是指数型增长,这类过程可以用指数函
数来描述。
其次,指数函数也用于描述其他实际物理和社会经济现象,例如指数函数把物价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描述出来,表达物价的变化率;或者用于描述入侵型病毒的扩散情况。
最后,由于指数函数能够描述
函数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的关系,因此在几何中也有它的实际应用。
4 总结
指数函数是高一数学中常见的函数。
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当x存在一个实数a,使得f(x)=ax,则a叫做函数的指数。
指数函数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图像呈指数型,以及它的增长速率快。
指数函数广泛应用于实际物理和社会经济现象,以及几何和其他方面。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函数y=a x、y=b x、y=c x、y=d x的大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d>a+c B.b+d<a+c C.a+d>b+c D.a+d<b+c答案:B分析:如图,作出直线x=1,得到c>d>1>a>b,即得解.如图,作出直线x=1,得到c>d>1>a>b,所以b+d<a+c.故选:B2、如图所示,函数y=|2x−2|的图像是()A .B .C .D .答案:B分析:将原函数变形为分段函数,根据x =1及x ≠1时的函数值即可得解. ∵y =|2x−2|={2x −2,x ≥12−2x ,x <1,∴x =1时,y =0,x ≠1时,y >0. 故选:B.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a 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关系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分析: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以及直线方程与图象关系分别进行讨论即可. A .由对数图象知0<a <1,此时直线的纵截距a >1,矛盾, B .由对数图象知a >1,此时直线的纵截距0<a <1,矛盾, C .由对数图象知0<a <1,此时直线的纵截距0<a <1,保持一致, D .由对数图象知a >1,此时直线的纵截距a <0,矛盾, 故选:C .4、函数f(x)=2x −1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可能是( )A .(1,+∞)B .(12,1)C .(13,12)D .(14,13)答案:B分析:结合函数的单调性,利用零点存在定理求解.因为f(1)=2−11=1>0,f(12)=√2−2<0,f(13)=√23−3<0f(14)=√24−4<0,所以f(12)⋅f(1)<0,又函数f(x)图象连续且在(0,+∞)单调递增,所以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12,1),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零点即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5、已知55<84,134<85.设a =log 53,b =log 85,c =log 138,则( ) A .a <b <c B .b <a <c C .b <c <a D .c <a <b 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得a 、b 、c ∈(0,1),利用作商法以及基本不等式可得出a 、b 的大小关系,由b =log 85,得8b =5,结合55<84可得出b <45,由c =log 138,得13c =8,结合134<85,可得出c >45,综合可得出a 、b 、c 的大小关系.由题意可知a 、b 、c ∈(0,1),a b =log 53log 85=lg3lg5⋅lg8lg5<1(lg5)2⋅(lg3+lg82)2=(lg3+lg82lg5)2=(lg24lg25)2<1,∴a <b ;由b =log 85,得8b =5,由55<84,得85b <84,∴5b <4,可得b <45; 由c =log 138,得13c =8,由134<85,得134<135c ,∴5c >4,可得c >45.综上所述,a <b <c . 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对数式的大小比较,涉及基本不等式、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以及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6、若y =log 3a 2−1x 在(0,+∞)内为增函数,且y =a −x 也为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3,1)B .(0,12)C .(√33,√63)D .(√63,1) 答案:D分析:根据函数单调性,列出不等式组{3a 2−1>10<a <1求解,即可得出结果.若y =log 3a 2−1x 在(0,+∞)内为增函数,则3a 2−1>1,由y =a −x 为增函数得0<a <1.解不等式组{3a 2−1>10<a <1,得a 的取值范围是(√63,1).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由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涉及不等式的解法,属于基础题型. 7、已知a =lg2,10b =3,则log 56=( ) A .a+b 1+a B .a+b 1−a C .a−b 1+a D .a−b1−a 答案:B分析:指数式化为对数式求b ,再利用换底公式及对数运算性质变形. ∵a =lg2, 10b =3, ∴b =lg3, ∴log 56=lg6lg5=lg2×3lg 102=lg2+lg31−lg2=a+b1−a .故选:B .8、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f(x)在(−∞,0]上单调递增,且f(−2)=−2,则不等式f(lgx)−f (lg 1x )>4的解集为( )A .(0,1100)B .(1100,+∞)C .(0,100)D .(100,+∞) 答案:D分析:利用函数为奇函数,将不等式转化为f(lgx)>f (2),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因为函数f(x)为奇函数,所以f(−x)=−f (x ),又f(−2)=−2,f(2)=2,所以不等式f(lgx)−f (lg 1x )>4,可化为2f(lgx)>4=2f (2),即f(lgx)>f (2),又因为f(x)在(−∞,0]上单调递增, 所以f(x)在R 上单调递增, 所以lgx >2, 解得x >100. 故选:D. 多选题9、下列化简结果中正确的有(m 、n 均为正数)( ) A .(1a m)n=a −mn B .√a n n=a C .a m n=a m a nD .(π−3.14)0=1答案:AD分析:A.由指数幂的运算判断; B.由根式的性质判断;C.由分数指数幂和根式的转化判断;D.由规定判断. A. (1a m )n=(a −m )n =a −mn ,故正确; B. √a n n={a,n 为奇数|a |,n 为偶数 ,故错误;C. a m n=√a m n,故错误; D. (π−3.14)0=1,故正确. 故选:AD10、设函数f (x )={|x 2+3x |,x ≤1log 2x,x >1,若函数f (x )+m =0有五个零点,则实数m 可取( )A .−3B .1C .−12D .−2答案:CD分析:函数f (x )+m =0有五个零点等价于y =f(x)与y =−m 有五个不同的交点,作出f(x)图像,利用图像求解即可函数f (x )+m =0有五个零点等价于y =f(x)与y =−m 有五个不同的交点,作出f(x)图像可知,当x =−32时,f (−32)=|(−32)2+3×(−32)|=94若y =f(x)与y =−m 有五个不同的交点, 则−m ∈(0,94), ∴m ∈(−94,0), 故选:CD .11、下列运算(化简)中正确的有( ). A .(a 16)−1⋅(a −2)−13=a 12B .(x a −1y)a⋅(4y −a )=4x C .[(1−√2)2]12−(1+√2)−1+(1+√2)0=3−2√2D .2a 3b 23⋅(−5a 23b 13)÷(4√a 4b 53)=−52a 73b −23答案:ABD分析:根据指数幂的运算法则逐一验证即可 对于A :(a 16)−1⋅(a−2)−13=a−16+23=a12,故A 正确;对于B :(xa −1y)a⋅(4y−a )=4x1a×a y a−a =4xy 0=4x ,故B 正确; 对于C :[(1−√2)2]12−(1+√2)−1+(1+√2)0=[(√2−1)2]12−1+√2+1=√2−1−(√2−1)+1=1,故C 错误;对于D :2a 3b 23⋅(−5a 23b 13)÷(4√a 4b 53)=[2×(−5)÷4]a3+23−43b23+13−53=−52a 73b −23,故D 正确;故选:ABD 填空题12、不等式2022x ≤1的解集为______. 答案:(−∞,0]分析:根据给定不等式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求解即可作答.依题意,不等式2022x ≤1化为:2022x ≤20220,而函数y =2022x 在R 上单调递增,解得x ≤0, 所以不等式2022x ≤1的解集为(−∞,0]. 所以答案是:(−∞,0]13、√a ⋅√a ⋅√a 3的分数指数幂表示为____________答案:a 34分析:本题可通过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得出结果.√a ⋅√a ⋅√a 3=√a ⋅√a ⋅a 123=√a ⋅√a 323=√a ⋅a 12=√a 32=a 34, 所以答案是:a 34.14、函数f(x)=lg(kx)−2lg(x +1)仅有一个零点,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0)∪{4}分析:由题意f(x)仅有一个零点,令y 1=kx 、y 2=(x +1)2,即y 1、y 2在f(x)定义域内只有一个交点,讨论k >0、k <0并结合函数图象,求k 的范围.由题意,f(x)=lg(kx)−2lg(x +1)=0,即lg(kx)=lg(x +1)2, ∴在f(x)定义域内,y 1=kx 、y 2=(x +1)2只有一个交点,当k>0时,即(0,+∞)上y1、y2只有一个交点;∴仅当y1、y2相切,即x2+(2−k)x+1=0中Δ=(2−k)2−4=0,得k=4或k=0(舍),∴当k=4时,(0,+∞)上y1、y2只有一个交点;当k<0时,即(−1,0)上y1、y2只有一个交点,显然恒成立.∴k∈(−∞,0)∪{4}.所以答案是:(−∞,0)∪{4}解答题(a>0,a≠1).15、已知函数f(x)=1−2a|x|+1(1)判断f(x)的奇偶性并证明;,求a的值.(2)若f(x)在[−1,1]上的最大值为13答案:(1)偶函数;证明见解析;(2)a=2.解析:(1)利用奇偶函数的定义证明;(2)讨论去绝对值,并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大值,建立方程,求a的值. 解:(1)f(x)的定义域为R,又f(−x)=1−2a|−x|+1=1−2a|x|+1=f(x)⇒f(−x)=f(x),所以f(x)为偶函数;(2)因为f(x)为偶函数,当0≤x≤1时,f(x)=1−2a|x|+1=1−2a x+1,若a∈(0,1),f(x)=1−2a x+1,函数单调递减,f(x)max=f(0)=0,若a∈(1,+∞),f(x)=1−2a x+1,函数单调递增,f(x)max=f(1)=1−2a+1=13⇒a=2,当−1≤x<0,f(x)=1−2a|x|+1=1−2a−x+1,若a∈(0,1),f(x)=1−2a−x+1,函数单调递增,f(x)max=f(0)=0,若a∈(1,+∞),f(x)=1−2a−x+1,函数单调递减,f(x)max=f(−1)=1−2a+1=13⇒a=2,综上,a=2.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型复合函数证明奇偶性以及根据函数的最值,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本题的关键是求函数的单调性,关键是利用函数是偶函数,先去绝对值,再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单调性,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
高一指数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理论基础。
对于高中一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本文将对高一指数函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指数函数是一个以底数为常数、指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一般形式为f(x)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在指数函数中,底数a必须是正数且不等于1。
指数函数具有以下特点:1. 当0 < a < 1时,指数函数呈递减趋势;2. 当a > 1时,指数函数呈递增趋势;3. 当a = 1时,指数函数为常函数,即f(x) = 1;4. 当x = 0时,指数函数的函数值始终为1。
二、指数函数的性质1. 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集R,值域为正实数集(0, +∞);2. 指数函数与指数运算有以下运算规律:a) a^m · a^n = a^(m+n);b) (a^m)^n = a^(mn);c) (ab)^n = a^n · b^n;d) (a/b)^n = a^n / b^n;3. 指数函数的导数为其本身的常数倍,即(f(x))' = k · f(x),其中k为常数。
三、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1. 当a > 1时,指数函数图像在原点上方,且逐渐随着x的增大而增长;2. 当0 < a < 1时,指数函数图像在原点下方,且逐渐随着x的增大而递减;3. 指数函数图像在x轴上有一个特殊点(0, 1),这是因为当x = 0时,指数函数的函数值始终为1。
四、指数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与增长、衰减和复利相关的情境中。
1. 增长问题:指数函数可以描述一种以固定速率增长的情况,如人口增长、细胞分裂等;2. 衰减问题:指数函数可以描述一种以固定速率衰减的情况,如放射性物质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等;3. 复利问题:指数函数可以描述一种连续的复利增长情况,如利息的复利计算、投资的回报率等。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注意: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围,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2、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应用】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的零点: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2(1)直线的倾斜角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2)直线的斜率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3)直线方程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③两点式:直线两点,④截矩式: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⑤一般式:(a,b不全为0)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一)平行直线系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7)两条直线的交点相交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高中数学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篇3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
指数函数知识点高一上册指数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结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本文将围绕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应用展开论述。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对指数函数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一、指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是以自然常数e为底的幂函数,记作y = a^x,其中a > 0且a≠1。
在指数函数中,a被称为底数,x被称为指数。
二、指数函数的性质1. 基本性质: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值域为正实数。
2. 底数大于1时,指数函数是递增函数;底数介于0和1之间时,指数函数是递减函数。
3. 指数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有一个水平渐近线y=0。
三、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与底数的大小相关:1. 当底数a > 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1),且随着x 的不断增大,图像逐渐趋近于x轴正半轴;2. 当0 < a < 1时,指数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1),且随着x的不断增大,图像逐渐趋近于x轴负半轴。
四、指数函数的常见应用1. 复利计算:指数函数常用于计算复利问题。
例如,一笔本金为P元,年利率为r,连续复利,n年后可得到的本利和为P(1+r)^n。
2. 自然增长和自然衰减:一些自然现象如细菌数量的增长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减,都可以用指数函数进行描述和分析。
3. 投资与财富增长:指数函数可用于描述投资增长的规律和财富的积累过程。
4. 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指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五、指数函数的拓展应用除了上述常见应用外,指数函数还可以应用于更多领域:1. 生物学: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与衰减;2. 经济学:描述经济增长或衰退的模型;3. 物理学:描述衰变过程、弦的振动以及光强衰减等。
六、总结通过对指数函数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应用。
指数函数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指数函数,我们可以丰富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第1页共10页指数指数函数
【重点难点解析】
1.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2.指数概念由特殊乘法运算定义,
是乘法运算的发展,是人类探索化简运算的过程中,创造并发展的数学知识;它由正整数指数开始,到负整数指数、零指数,再到分式指数
(根式),最后到实数指数.3.指数运算的特点是强概念性及性质使用而弱计算性,所以指数的运算性质及方根表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4.指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是重点,指数函数的值域易被忽视而成为难点.
【考点】
1.指数运算一般结合其他知识在应用中进行考查.
2.根式及方根运算与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几乎每年高考都要涉及.
【典型热点考题】
例1 完成下列计算:
(1)33)3(;
(2)44)2(;(3)1)
25(;(4)5p ;(5)32
)8
33(;(6)23)9001(.
思路分析运算时,一般将根式化为分指数,运用指数运算性质进行化简计算,但要注意的是分指
数的运算实质是方根的化简,必须依照方根运算的要求进行,即注意根指数
(分指数的分母)的奇偶性来决定结果,一般偶次方根化简时尤须注意.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