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套路表六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8字舞龙基本动作字舞龙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民间舞蹈,是一种寓意着祥瑞和好运的表演艺术。
舞龙的形态有很多种,而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8字舞龙。
8字舞龙的基本动作是舞龙表演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一、8字舞龙基本动作1. 走马步:龙头面对观众,龙身上下起伏,龙身左右摆动,龙尾左右摆动,龙身的动作要和走马步的节奏相配合。
走马步是舞龙表演的基础动作,通过脚步的节奏和龙身的动作来展现龙的气势和神韵。
2. 抬头:龙头抬起,龙身向上伸展,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威严和气势。
3. 低头:龙头低下,龙身向下弯曲,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柔和和灵动。
4. 转身:龙头向左或右转动,龙身也跟着转动,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灵活和敏捷。
5. 甩尾:龙尾向左或右甩动,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力量和张力。
6. 腾跃:龙头向上跃起,龙身也跟着向上跃起,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雄壮和豪迈。
7. 穿越:龙头和龙身穿越在一起,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神秘和玄妙。
8. 翻身:龙身向左或右翻转,龙头也跟着翻转,要让观众感受到龙的灵活和敏捷。
二、8字舞龙的表演技巧1. 熟练掌握基本动作:8字舞龙的基本动作是舞龙表演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动作,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展现龙的气势和神韵。
2. 舞龙要有节奏感:8字舞龙的节奏感非常重要,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来掌握舞龙的节奏感。
只有掌握了节奏感,才能让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3. 舞龙要有情感表达:8字舞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性的表演,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
在表演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舞龙的动作展现出龙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4. 舞龙要有互动性:8字舞龙是一种群体表演,要注重互动性。
在表演中要注意与其他舞龙者的配合,让舞龙表演更加协调和和谐。
5. 舞龙要有创意性:8字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也需要注重创意性。
在表演中可以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让舞龙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三、8字舞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8字舞龙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第二节舞龙基本动作一、基本握法:1.正常位双手持把,左(或右)臂轴微弯曲,手握于把位末端与胸同高,右(或左)臂伸直,手握于把的上端。
要点:挺胸、塌腰,手握把要平稳,把位离胸距离为一拳。
2.滑把一手握把端不动,另一手握把上下滑动。
要点:滑动要连贯均匀。
3.换把结合滑把动作,在滑动手接近固定手位,双手转换,滑动手握把成固定手位,固定手位变成滑动手位。
要点:换把手位时,要保持平稳,并随龙体轨迹运行,顺势把位上下换把。
二、舞龙基本步法:固定步法:1.大八字步静态:两脚跟间相距一脚半,两脚跟靠拢,脚尖分开,对左、右前脚。
动态:队员随着龙体的变化左右大幅度横移步。
2.弓步右脚(或左脚)向前迈出,屈膝,小腿垂直,脚尖朝前,左腿(或右腿)挺直,脚尖稍向内。
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与右(或左)脚尖同一方向。
3.马步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4.跪步单膝跪地,另一腿成90°状,上身直立成跪步。
移动步法:5.小跑步脚后跟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步伐小、频率快。
6.圆场步沿原线行进,左脚上一步,脚跟靠在右脚尖前,脚跟先着地,再移至前脚掌,同时右脚跟提起。
右脚做法同左脚,两脚动作保持在一条线上。
动作要点:大腿上部相互靠拢,膝微屈放松,快走与慢走时都要求身体平稳。
7.矮步两腿半屈,背稍前倾并塌腰,勾脚尖迅速连续的以脚跟到脚尖滚动向前行进。
每步大小约为本人的一个脚长。
动作要点:挺胸、塌腰、身形正直。
身体重心要平稳,不要有上下起伏现象。
落步时。
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
8.弧形步两腿微屈,两脚迅速持续向前行进。
每步大小稍比肩宽,走弧形线路。
要点:挺胸、塌腰、身体重心要平稳,并随龙体上下运动起伏进行。
落步时,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注意方向转换、转腰。
舞龙动作要领一、连续穿越前进(C)二、龙珠、龙头和2、3、4号队员,分别穿越第4、5、6、7、8节龙身,连续穿越3次。
三、尾盘造型(A)四、9号队员骑在8号队员身上,高举龙尾,龙珠站在6号队员大腿和肩上,之后龙珠踩肩越过龙身,呈弓步亮相。
要求:造型逼真,龙珠与龙头配合默契。
五、大横8字花慢行进(C)六、龙头随龙珠做大横8字花的活动图案,横行4次。
要求:图案清晰,速度、力度柔中有刚。
七、连续左右跳龙(C)八、快速连续左右跳龙各2次。
要求:龙形圆顺,轨迹顺畅,跳龙利索。
九、跳龙接摇船舞龙(C)十、第5次跳龙后依次躺地,做摇船状舞龙4次以上。
要求:龙形呈棒弧状,队员团身仰俯,做大幅度前后起伏状舞龙。
十一、大立圆螺旋行进(B)十二、龙珠引龙头起伏行进到右前方,向左后方做大立圆螺旋行进3次。
要求:龙形饱满,轨迹圆顺,横越龙体轻松利索不拖地。
十三、矮步圆场越障碍(B)十四、矮步圆场2周后,依次飞跃龙珠。
要求:矮步要明显,小起伏要流畅,越珠要利索。
十五、首尾穿身(A)十六、矮步圆场1周,急停,全体屈腿擎龙,首尾分别带队员穿越第4、5节龙身。
十七、首尾内外起伏(A)十八、首尾相对内起伏3次,倒手外起伏3次。
要求:内外起伏速度、幅度要统一、对称。
十九、首尾跳龙转位(C)二十、首尾跳龙3次,同时顺时针方向转位180度。
要求:跳龙转位时龙形要圆润、对称。
二十一、曲线造型(A)二十二、急停,呈曲线造型,搓木追珠转位90度,首尾高昂,转变造型。
要求:龙珠与龙头配合协调,造型要形象逼真,富有美感。
二十三、换位跳龙行进(C)二十四、龙头穿第2节龙身与2号队员换位,做翻滚跳龙动作,3与4,5与6,7与8号队员依次换位行进跳龙3次,龙体同时转位180度。
要求:运动轨迹流畅,龙形要圆顺,不碰踩龙体,不拖地。
二十五、绕身舞龙(B)二十六、双数队员原地8字舞龙,3、5、7、9号队员绕身舞龙4次。
要求:8字舞龙轨迹要圆顺,绕身动作不影响龙形的美感。
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舞龙套路准备“八”字出场(两条龙分开排队站,成倒“八”字形)1、双龙抢珠(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大半圆,两龙头抢龙珠)2、滚龙(两条龙各自排成“一”字队滚龙)3、蟠龙(黄龙在里面蟠龙,青龙在后面外半包围定位)4、穿长龙(从龙尾第二节开始穿,隔2人穿一次,两条龙轮流穿)5、划船(两排龙各左右对面划船,喊“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6、穿龙头(黄龙卷龙尾,青龙穿过黄龙的龙头,围绕黄龙尾跑两圈)7、跳龙(青龙定位放下龙身向前走,黄龙从第四格跳过,后面人依次格子跳过)8、大龙船(黄龙成大船形状,青龙在一旁滚龙)9、“8”字定位(两条龙各跑一圈后定位成双“8”字,喊“生意兴隆,财源广进”)10、收市(两条龙各跑一圈成排后听鼓声同时放下龙,等龙珠敬礼后听鼓声拿龙后向后跑出场)。
舞龙10个基本动作详解嘿,今天咱们来好好说说舞龙的10个基本动作,这舞龙啊,就像一场人和龙的奇妙游戏,每个动作都有它的乐趣。
就说那次村里过年舞龙吧,那场面可热闹了,我在旁边看得是津津有味,也把这舞龙的动作瞧了个仔细。
第一个动作是“举龙”。
这就像是把龙唤醒一样,舞龙的人得把龙杆稳稳地举过头顶。
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这龙杆有一定重量呢,得用力气握住,还得保证龙身是直挺挺的。
就像举着一个大旗杆,要是举歪了,龙就没了那种威风凛凛的气势。
那些舞龙的汉子们,一个个把龙举得高高的,那龙就像要冲破云霄似的,龙嘴里的珠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可好看了。
接着是“卧龙”。
这时候,舞龙的人得慢慢把龙放低,让龙身贴近地面,就像龙在休息一样。
但是这休息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得让龙有那种盘卧的姿态。
龙身得是流畅的曲线,不能乱成一团。
我看到舞龙队里的人配合得特别好,他们一边放低龙身,一边调整位置,让龙就像真的趴在地上,随时准备再次腾飞。
“游龙”这个动作可就有动感了。
舞龙的人要让龙像在水里游动一样,左右摆动着前进。
这得有节奏感,大家得步伐一致。
就像一群鱼在水里游,动作整齐划一。
他们的脚步轻盈又灵活,龙身也跟着扭动起来,从龙头到龙尾,就像有一股波浪在传递,龙身上的鳞片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就像水面上的波光,感觉这龙真的活了,在街道上欢快地游动呢。
“穿龙”可就有点难度啦。
这个动作是让龙身穿过某个物体或者从舞龙者之间穿过。
我看到他们把龙穿过一个大圆环,这可需要精准的控制。
前面的人得控制好龙头的方向,后面的人得跟着调整龙身的走向。
就像给龙穿针引线一样,要是有一个人没配合好,龙身就可能卡住或者缠在一起。
他们小心翼翼又动作迅速,龙就像一条灵活的蛇,顺利地穿过了圆环,旁边的观众都忍不住叫好。
“跳龙”也很精彩。
舞龙的人得让龙越过一些障碍物,这时候大家得一起用力,把龙往上抬,然后跳过东西。
就像运动员跳高一样,不过这是一群人带着龙一起跳。
他们喊着口号,一二三,龙就腾空而起,越过了摆在前面的凳子。
舞龙的技巧舞龙是我国民间在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时的娱乐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沿袭和发展,现在成为集竞赛、表演、健身、娱乐等多重价值于一身的体育运动,并成为大学体育课程;常见的龙有草龙、竹叶龙、纸龙、布龙、火龙、荷花龙等;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十五节以上的龙就主要是用来观赏;舞龙运动大部分是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滚、腾越、缠绞、穿插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揉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一舞龙的基本技巧持龙者,即为龙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目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目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龙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目的:舞龙/狮者将龙身舞动起来,展现龙翻腾之势,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要求:1 左右舞动时,龙/狮身运动轨迹要圆滑顺畅;2 龙/狮身不可触地、脱节;3 笼体不可出现不合理的打结;四持龙/狮尾的基本方法持龙/狮尾者,身形须轻巧、速度快,龙/狮尾也是主要部位,因为龙/狮尾时常有翻身的动作,龙/狮尾舞动时,翻尾要轻巧生动、不拖泥带水,否则容易将龙/狮尾打地,造成器材的损坏,而且会让人感到呆板;龙/狮尾亦是时时成为带头者,因为有些动作必须龙/狮尾引首,明确精炼的头脑亦为必备的条件,龙/狮尾亦是整条龙舞动弧度大小的控制者,持龙尾在穿和跳的动作里,更应注意尾部,勿被碰撞或碰撞别人,最重要的是随时保持摆动;目的:随着龙/狮身的带动,龙/狮尾时刻摆动着,体现出龙/狮的轻巧生动;要求:1 龙/狮尾舞动时,不可锄地;2 龙/狮尾在舞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左右的晃动;每类动作按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级;A级为基本动作与技术,B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与技术,C级是高难度与高美感的动作与技术;一是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是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要求: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A级难度动作:1直线行进.2.曲线行进3.走跑圆场4.滑步行进5.起伏行进6.单侧起伏小圆场7.矮步跑圆场8.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B级难度动作:1.快速曲线起伏行进2.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3.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4.快速跑斜圆场5.骑肩双杆起伏行进C级难度动作:1.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2.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三是穿腾动作;龙体运动路线呈纵横交叉形式,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下穿过,称“穿越”;龙珠、龙头、龙节依次在龙身上越过称“腾越”;要求:穿越和腾越时,龙形保持饱满,速度均匀,运动轨迹流畅,穿腾动作轻松利索,不碰踩龙体、不拖地,不停顿;A级难度动作:1.穿龙尾2.越龙尾3.首尾穿越肚B级难度动作:1.龙穿身2.龙脱衣3.龙戏尾4.连续腾越行进5.腾身穿尾6.穿尾越龙身7.卧龙飞腾8.穿八五节9.首尾穿花缠身行进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穿越行进3次以上2.连续穿越腾越行进4次以上四、翻滚动作;龙体呈立圆或斜圆运动,展现龙的腾跃、缠绞的动势;龙体作立圆或斜圆状连续运动,当龙身运动到舞龙者脚下时,舞龙者迅速向上腾起依次跳过龙身,称“跳龙动作”;龙体同时或依次作360°翻转,运动员利用滚翻,手翻等方法越过龙身,称“翻滚动作”;要求:滚翻动作必须在不影响龙体运动速度、幅度、美感的前提下完成,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高,龙体运动员轨迹要流畅,龙形要圆顺,运用技巧动作要准确规范;A级难度动作:1.龙翻身B级难度动作:1.快速逆顺向跳龙行进2次以上2.连续游龙跳龙2次以上3.大立圆螺旋行进3次以上C级难度动作:1.快速连续斜盘跳龙3次以上2.快速连续螺旋跳龙4次以上3.快速连续螺旋跳龙磨转6次以上4.快速左右螺旋跳龙左右各3次以上5.快速连续磨盘跳龙3次以上五、组图造型动作;龙体在运动中组成活动的图案和相对静止的造型;要求:活动图案构图清晰;静止造型形象逼真,以形传神,以形传意,龙珠配合协调,组图造型连接、解脱要紧凑、利索;A级难度动作:1.龙门造型2.塔盘造型3.尾盘造型4.曲线造型5.龙出宫造型6.蝴蝶盘花造型7.组字造型8.龙头造型9.螺丝结顶造型10.卧垛龙造型 B级难度动作:1.上肩高塔造型自转一周2.龙尾高翘寻珠、追珠3.首尾盘柱4.龙翻身接滚翻成造型5.单臂侧手翻接滚翻成造型C级难度动作:1.大横8字花慢行时成型4次以上2.坐肩后仰成平盘起伏旋转一周以上;如果有条件,可以先进行基本舞龙动作的练习;主要包括徒手动作、龙头动作、龙把动作、龙珠动作、双人动作、三人动作、四人动作等;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选择龙的类型、运动的类型及难度;荷花龙适合女性,小龙适合青少年,九节龙及九节以上的龙适合身强力壮者;另外,健身娱乐为目的的舞龙,应降低跑动的速度和动作难度,防止过度疲劳和意外损伤;。
【舞龙】游龙动作介绍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龙体循着圆、曲、弧线的规律运动,运动员协调地随龙体的起伏行进。
A级难度动作:?。
直线行进、曲线行进、走(跑)圆场、滑步行进、起伏行进、单侧起伏小圆场、矮步跑圆场、直线(曲线、圆场)行进越障碍等?B 级难度动作:?。
快速曲线起伏行进、快速顺逆连续跑圆场、快速矮步跑圆场越障碍、快速跑斜圆场等C 级难度动作?。
龙头站肩平盘起伏(二周以上)、直线后倒、鲤鱼打挺接擎龙行进等?(一)舞龙/狮珠的基本方法持龙/狮珠者,即为龙/狮队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舞/狮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整个过程要生动、顺畅、协调。
目的:(1) 引导出场,认清出场方向;(2) 了解比赛场地的大小、熟悉表演动作的方位,避免比赛时出现方位不正确或场地利用不充分;(3) 必须熟悉本队比赛的套式中各种队形的变化以及场上的应变能力。
要求:(1) 双眼随时注视龙/狮珠,并环视整队及周边环境的情况变化;(2) 与龙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3) 与龙/狮头保持协调配合;(4) 龙/狮珠应保持不停的旋转。
(二)舞龙/狮头的基本方法持龙/狮头者身形必须高大魁梧、有力,舞动时龙/狮头动作紧随着龙珠移动,龙嘴与龙珠相距1米左右,似吞吐之势,注意协调配合,时时注意龙/狮头应不停的摆动,展现出龙的生气有力、威武环视之势。
目的:(1) 在龙/狮珠引导下,紧随其后移动,从而带动龙身的摆动;(2) 龙/狮头左右摆动时,一定要以嘴领先,显示出追珠之势。
要求:(1) 龙/狮头替换时,不能影响到动作的发挥;(2) 因龙/狮头体积较大,在左右摆动时不得碰擦龙身或舞龙者;(3) 与龙/狮珠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三)舞龙/狮身的基本方法龙/狮身舞者,必须随时与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眼观四方紧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换手时尽量将龙身抬高,甚至可跳起;舞低时,尽量放低,但千万别将龙/狮身触地,在高低左右舞动中,龙/狮翻腾之势尽展现其中;还有必须随时保持龙/狮身蠕动,造成生龙活虎之势;在跳与穿的动作中,应特别注意柄的握法,柄下端不可多出(包节),以免刮上别人。
春节传统舞蹈学习指南舞龙舞狮等经典动作春节传统舞蹈学习指南 - 舞龙、舞狮等经典动作春节是华人世界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传统舞蹈则是春节庆典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中,舞龙和舞狮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通过身体的舞动和道具的运用,寓意着祈福、庆祝以及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春节传统舞蹈学习指南,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舞龙舞狮等经典动作。
一、舞龙舞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它象征着中国人民追求幸福、丰收和吉祥的美好愿望。
舞龙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首先,龙头由一至两人表演,接着是若干人操纵龙身。
下面是一些舞龙的经典动作:1. 张口吞珠:表演者通过控制龙头的开合动作,仿佛龙在张口吞珠一般,寓意带来运气和财富。
2. 腾云驾雾:龙身肢体的起伏和腾云驾雾的动作相结合,表现出龙行云间的神奇和威严。
3. 翻转攀登:舞龙者通过掌握龙身的动作,营造出龙翻转攀爬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闹之感。
4. 绕柱转身:在舞动过程中,龙舞者将龙身围绕柱子转动,展现出龙有自由的神奇能力,也彰显出舞者的技巧。
除了以上动作外,舞龙还可以配合鼓乐、锣声以及舞者的欢呼声,使整个舞龙过程更加热烈和生动。
二、舞狮舞狮是中国传统舞蹈中另一种颇具特色的形式,通过模仿狮子的动作,寓意驱邪辟邪、祈福平安。
在舞狮过程中,通常有两个人配合,一个扮演狮头,另一个操纵狮身。
下面是一些舞狮的经典动作:1. 迎宾敬礼:狮子在舞动过程中,会展现出迎宾敬礼的动作,表达对来宾的敬意,也象征着团圆和友谊。
2. 狮子绕柱:两个舞狮者配合默契,使狮子围绕柱子转动,形成狮子在丛林中穿行的景象,凸显狮子英勇的形象。
3. 伏身捧球:舞狮者将狮子身体低斜,前爪托举,表演出狮子捧球的动作,寓意祈求平安和好运。
4. 爬高探宝:舞狮者通过模拟狮子攀爬迎高的动作,表达着狮子寻找宝物和财富的愿望。
舞狮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可以根据地区和民族的不同,加入各种色彩和道具,使表演更加精彩纷呈。
舞龙动作形态特征分类和技巧:一、8字舞龙动作;一、游龙动作三、穿腾动作四、翻滚动作五、组图造型动作。
按动作技术易难分为:A级难度动作、B级难度动作、C级难度动作;A级难度动作:是指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较为简单的舞龙技巧动作;B级难度动作:是指在舞龙基本动作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具有一定难度,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的舞龙技巧动作;C级难度动作:是指必须具备较高的身体专项素质和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高难度舞龙技巧动作,高难度的舞龙组合动作,并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和审美价值。
第十五条舞龙动作的难度分值一、A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1分二、B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3分三、C级难度动作,每个动作分值为0.5分第十六条舞龙创新难度动作一、创编原则:必须符合舞龙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必须是具备一定专项素质、专项技能才能完成的舞龙动作,必须是正式比赛中从未出现过的动作。
二、申报程序1、填写创新动作难度申报表;规范动作名称,并标明类别;用录像形式形象地说明创新难度动作,也可用照片、画稿等技术图解以及精炼文字形象地说明(达不到上述要求者,不予受理);申报难度等级2、在规定时间内递交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
3、国际龙狮总会技术委员会(或比赛裁判委员会)依据舞龙动作创编原则,对创新难度动作进行技术鉴别、定级,并将鉴定结果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舞龙动作规格、分类、难度定级一、8字舞龙动作运动员将龙体在人左右两侧交替作8字形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进,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法作8字形状舞动。
要求:龙体运动轨迹要圆顺,人体造型姿态要优美,快舞龙要突出速度、力量;每个动作左右舞龙各不少于4次;单侧舞龙每个动作上下各不少于6次。
A级难度动作:1.原地8字舞龙2.行进8字舞龙3.单跪舞龙4.套头舞龙5.搁脚舞龙6.扯旗舞龙7.靠背舞龙8.横移(跳)步舞龙9.起伏8字舞龙B级难度动作:1.原地快速8字舞龙2.行进快速8字舞龙3.跪步行进快舞龙4.抱腰舞龙5.绕身舞龙6.双人换位舞龙7.快舞龙磨转8.连续抛接龙头横移(跑)步舞龙C级难度动作1.跳龙接一蹲一躺快舞龙2.跳龙接摇船快舞龙3.跳龙接直躺快舞龙4.依次滚翻接单跪快舞龙5.挂腰舞龙(两人一组)6.K式舞龙(3人一组)7.站腿舞龙(两人一组)8.双杆舞龙(一人持两杆)二、游龙动作运动员较大幅度奔跑游走,通过龙体快慢有致、高低、左右的起伏进行,展现婉转回旋,左右盘翻,屈伸绵延等龙的动态特征。
舞 龙 运 动
龙——这个巨大的神灵,用它无穷的力量和博大的追求,凝聚起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
千年来象征着吉祥、欢乐、幸福的舞龙运动已成为我国广大城乡群众节目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很高的锻炼价值,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丰富学生的
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促进人们强身健体的民俗体育项目(见图16-1
)。
图16-1
第一节 舞龙运动概述
一、舞龙神话传说
舞龙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
比较普遍的一种是:很久以前,海龙王生病,它化身为一个老人到凡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没能医治好它的病。
最后遇到了一位名医,名医在号脉之后发现此人脉象与常人不同,老头没有办法只好承认自己是海龙王。
名医说只有海龙王现回原形才能给它看病,海龙王说它不能随便现身,于是约好名医到海边检查。
名医在检查海龙王后,发现龙王腰间的龙鳞里藏着一只蜈蚣,于是把蜈蚣取出来给龙王敷药。
龙王病好后,为了答谢名医,告诉名医回家后按照龙王现身的样子扎一条龙,每年挥舞这条龙就可以风调雨顺,从此人间就有了舞龙。
但各地龙尾都不一样,是因为名医没有看清龙王的尾巴,只好用鱼尾代替龙尾。
所以今天的龙头是一样,龙尾则是鱼尾样。
二、舞龙发展与起源
舞龙俗称舞龙灯。
舞龙据说是春秋时的“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古越族人所创,属古越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