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05主要的心理学实验B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38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经典的实验被用来探究孩子们的认知和行为。
这些实验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从而揭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反应。
其中一些实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我们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
一项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是皮亚杰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们被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操作按钮,以得到一种奖励。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行为,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他们对奖励和惩罚的反应,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在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发展特点,对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具有重要的启示。
另一个经典的实验是巴德利的婴儿镜像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婴儿被置于一个镜子前,并观察他们对自己的反应。
通过观察婴儿的行为,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意识。
这个实验揭示了婴儿在自我意识方面的发展过程,为我们理解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洛特夏尔的假象实验也是一项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们被给予一个假象任务,例如告诉他们一只玩具是一个“水瓶”,而不是一个“杯子”。
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言语和行为,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他们对语言和符号的理解能力。
这个实验揭示了儿童在语言和符号认知方面的发展过程,为我们探究语言习得和语言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总的来说,这些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奥秘,为我们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见解。
这些实验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反应,还为我们提供了促进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启示。
通过不断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情绪对人们记忆的影响,了解情绪对记忆的调节作用。
实验对象,50名大学生。
实验时间,2021年9月1日。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器材,计算机、实验问卷。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给实验对象播放不同情绪的视频片段,然后让他们填写相关的记忆测试问卷,以了解不同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步骤:1. 招募实验对象,并告知实验目的和步骤。
2. 给实验对象播放一段悲伤情绪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5分钟。
3. 让实验对象填写与视频内容相关的记忆测试问卷,包括视频中出现的物品、人物、情节等。
4. 给实验对象播放一段愉快情绪的视频片段,让他们观看5分钟。
5. 让实验对象填写与视频内容相关的记忆测试问卷。
6.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悲伤情绪对记忆有显著的影响,实验对象在观看悲伤视频后的记忆测试问卷得分较低,记忆能力减弱;而观看愉快视频后的记忆测试问卷得分较高,记忆能力增强。
实验结论:情绪对记忆有着显著的影响,悲伤情绪会削弱记忆能力,而愉快情绪会增强记忆能力。
这表明情绪在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于情绪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另外,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实验建议:未来可以结合脑电图等生理学指标进行实验,以更准确地探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同时,可以拓展实验对象的范围,以获得更加全面的实验结果。
实验意义:本实验结果对于了解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调节情绪以提高记忆能力,对心理健康和学习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情绪对记忆确实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实验实验名称:教育心理学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教育学专业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促进教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自我认知实验、学习动机实验和教学评价实验。
第一部分:自我认知实验自我认知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部分旨在通过自我评价实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偏好,并进一步探索自我认知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填写相关问卷,包括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业成绩等方面的问题。
2. 学生根据问卷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探讨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潜在改进空间。
3. 学生根据自我评价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记录实施过程和结果。
第二部分:学习动机实验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部分旨在通过学习动机实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并探索学习动机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参与学习动机测试,并了解自己的学习动机类型(如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成就动机等)。
2. 学生根据学习动机类型,分析其对学习和成绩的影响,并寻找提升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
3. 学生进行个案研究,选择一个学习动机类型较强的同学进行观察和访谈,了解其学习动机的来源和对学业的影响。
第三部分:教学评价实验教学评价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旨在通过教学评价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流程,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实验步骤如下:1. 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熟悉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2. 学生模拟进行教学评价,包括课前准备、教学实施和评价反思等环节。
3.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人教学改进计划的制定,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
结论:通过教育心理学实验的开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
1.三山实验-皮亚杰实验内容: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坐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实验结论: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2、条件反射实验-巴普洛夫实验内容: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
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
实验结论: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3、迷笼实验-桑代克实验内容: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
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
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
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
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
试验结论: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
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4、白鼠实验-斯金纳实验内容: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
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
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实验结论: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
并由此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在课堂上可以做的心理实验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的心理实验的示例:1. 注意力实验,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注意力的分配和集中。
例如,通过给学生展示一段视频或图片,然后要求他们在其中找出特定的目标物体或信息。
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时间和准确性,可以讨论注意力的注意力的可塑性和注意力的分配策略。
2. 记忆实验,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记忆的过程和效果。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系列的单词或图片,然后要求他们在一段时间后回忆出尽可能多的内容。
通过观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遗忘曲线,可以讨论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检索过程。
3. 权威性实验,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权威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例如,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份看似权威的调查问卷,其中包含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或指令。
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遵从程度,可以讨论权威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和从众效应。
4. 社会认知实验,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例如,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情境描述或短片,然后要求他们推断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意图。
通过观察学生的推断和解释,可以讨论社会认知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5. 情绪实验,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情绪的产生和调节。
例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不同情绪的音乐或视频片段,然后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策略。
通过讨论学生的情绪体验和应对方式,可以探讨情绪的产生机制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这些实验只是一些示例,具体的实验设计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整。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确保学生的参与是自愿的,并且遵循伦理原则。
同时,教师应该对实验的目的和过程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讨论,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的意义和结果。
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讨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了解情绪对记忆的作用机制。
实验对象,20名大学生。
实验材料,实验室、电脑、视频剪辑软件、问卷调查表。
实验方法:1. 实验前,向实验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
2. 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观看悲伤情绪的视频,另一组观看愉快情绪的视频。
3. 视频结束后,实验对象进行记忆测试,记忆视频中出现的物品。
4. 记忆测试结束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实验对象的情绪状态。
5.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观看悲伤情绪视频的实验对象,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明显优于观看愉快情绪视频的实验对象。
而且,在记忆测试后再次填写问卷调查表时,观看悲伤情绪视频的实验对象情绪得分也较高。
实验结论:情绪对记忆有着显著的影响。
悲伤情绪能够提高记忆的表现,而愉快情绪则可能会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结果与实验假设相符,说明情绪对记忆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验分析: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可能是因为情绪能够激活大脑中的杏仁核和下丘脑,进而影响海马体的活动,从而影响记忆的形成和存储。
悲伤情绪能够增强大脑的注意力和认知功能,有利于信息的加工和存储,而愉快情绪可能会降低大脑的注意力和认知功能,导致记忆的减弱。
实验局限性:本实验只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小规模实验,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对象个体差异的影响。
未来可以扩大实验规模,拓展实验对象的范围,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实验结果。
结论:情绪对记忆有着显著的影响,悲伤情绪能够提高记忆的表现,而愉快情绪可能会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结果对于我们了解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情绪与记忆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4(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某研究者设计的研究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价值研究√D.事实研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
对教育研究的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教育事实研究。
其中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的研究,主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其中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旨在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3)按照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本题的命题是“高考改革的阻力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采用思辨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C。
3.在研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上,研究者的理论基础有: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但论文中两个理论都没有恰当使用。
这一研究违反了(分数:2.00)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创新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篇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实验一:思维定势梅尔的绳子实验和卢钦斯的量杯实验1.含义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定势使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
2.实验请试解水罐问题:实验中要求个体用容积不同的3种容器(A,B,C)去量所要求的水量,并且试用公式的形式表明你所用的方法。
3.结论进行之前练习(即先做1至6题)、获得一定经验的个体倾向于用三杯(B-A-2C)方法来解决第7和第8题,表明形成了定势。
没有进行事先练习的个体则更倾向于用更简单的办法(A+C或A-C)去解决第7题和第8题。
由此可见,定势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在情况不变时,有助于人们问题解决;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实验二:功能固着邓克尔等人的蜡烛实验1.含义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
2.实验(1)梅尔(N.R.F. Maier,1933)演示了功能固着现象。
被试进入一房间,内有两根绳子从天花板垂下,实验人员要求被试将两根绳子结起来(两绳长度可以连结)。
室内另有一张椅子子,桌上有榔头和钳子。
被试可能试着一手握住一根绳,再去抓另一根绳,但是够不着,在此情况下被试应如何办呢?研究表明,被试不易想到用榔头或钳子作摆锤,通过绳子摆动,以便同时够到两根绳子。
(2)邓克尔经典的点蜡烛实验来验证功能固着的存在。
心理学家邓克尔设计了一个蜡烛实验。
在桌子上有三个硬纸盒,盒里分别装着图钉、火柴和蜡烛。
要求被试者用桌子上的这些物品将蜡烛固定在木板墙上。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把纸盒钉在墙上,再以它为台基竖立蜡烛。
但许多被试者不会这样解决问题,因为他们把装有东西的纸盒当做容器,看不出纸盒还有别的用途。
3.结论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中、小学|《教育学心理学》12个必考“实验”1、吉布森、沃克:视崖实验视崖是用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一种能够产生深度幻觉的平台式装臵。
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测量婴儿距离(深度)知觉最常用的工具。
该实验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儿童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
平台两边厚玻璃上铺着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布料与玻璃贴紧,形成“浅滩”,而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深”、“浅”两侧招呼孩子,诱导其爬向母亲身边。
吉布森和沃克对36 名 6.5——14 个月会爬的婴儿进行了视崖测试,结果表明:有足够大的视崖深度时(大约90cm 或更多),只有不到10%(3 名)的婴儿会越过悬崖爬向母亲,而有27 名婴儿从中间爬向浅滩。
当深侧的方格图案距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就有越来越多的婴儿爬过深滩;当视崖深度是26cm 时,有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m 时只有8%(主要是年龄较大的婴儿)。
沃克研究发现,当视崖深度为26cm 时,68%的7——9 个月的婴儿爬过深滩,而10——13 个月的婴儿只有3%。
其结论是: 1.婴儿很早就有了深度知觉; 2.婴儿深度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递增在不断发展; 3.9 个月以前的婴儿的深度知觉阈限为26cm。
对婴儿视崖研究还发现,婴儿存在着深度恐惧。
2、格赛尔: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格赛尔“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梯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被试者是一对出生才46 周的同卵双生子 A 和B。
格塞尔先让 A 每天进行10 分钟的爬梯训练,B 则不进行此种训练。
6 周后,A 爬 5 级梯只需26 秒,而B 却需45 秒。
从第7 周开始,格塞尔对 B 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 B 反而超过了A,只要10 秒钟就爬上了 5 级梯。
格塞尔据此提出了个体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
教育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B. 教育方法和技巧C. 教育政策和管理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答案:B3.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身心健康答案:C4.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A. 教师、学生、教材B. 教师、学生、学校C. 学生、教材、环境D. 教师、学生、教育环境答案:D5.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什么?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育C. 信息技术D. 远程教育答案:C6.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反馈教学效果D. 激励教师教学答案:B7.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环境D. 教育政策答案:A8. 教育公平的核心是什么?A. 资源分配B. 机会均等C. 质量保障D. 政策支持答案:B9.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A.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C. 提高国民素质D. 促进社会进步答案:B10.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2. 教育学中的“四有新人”指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________。
答案:纪律3. 教育的三个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________。
答案:高等教育4.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________。
答案:总结性评价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________和案例研究法。
答案:调查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的四个基本功能。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迈向职业化的重要一步。
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了解教育心理学也是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教育心理学中,经典的实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科学的方法,揭示了人类学习和发展的机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
一、巴比伦幼儿园实验巴比伦幼儿园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艾尔弗雷德·班德拉的经典研究之一。
他通过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研究了幼儿园对儿童社会化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班德拉在实验中观察到,幼儿园环境中的互动和游戏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行为和智力发展。
通过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提醒他们在幼儿教育中注重创设丰富的社交环境和积极的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洪堡大学实验洪堡大学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卢尔夫·维尔三世在1967年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并提出了“深度加工”的概念。
维尔三世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加工,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记忆的持久性。
这一发现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他们应该通过设计富有意义和情感共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度加工信息,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究群体行为和权力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该实验中,参与者被分为“监狱守卫”和“囚犯”两个群体,并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一个模拟环境中,参与者也会迅速适应他们所扮演角色的行为期望,并出现了道德和心理上的问题。
这一实验揭示了权力结构和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力,教育工作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以及如何在权力和个体尊重之间取得平衡,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心理健康。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B. 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C. 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D. 教育心理和教育评估答案:A2. 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历史比较法答案:B3.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社会化答案:D4.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C. 促进社会稳定D. 增强国家竞争力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强制灌输D. 启发式教学答案:C6.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育者的教学方法C. 教育制度的制定D. 教育政策的实施答案:A7.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什么?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信息技术的应用D. 教学资源的整合答案:C8.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选拔优秀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为学校排名D. 为教师绩效考核答案:B9. 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A. 机会公平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教育的终身化是指什么?A. 终身学习B. 终身工作C. 终身教育D. 终身服务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的三大功能。
答案: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即教育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个性化功能,即教育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功能,即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请举例说明。
答案: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3. 教育评价有哪些类型?答案: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实验: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其中包括安静的、活泼的、温和的,或是爱打人、攻击性强
的熊孩子。
•斯金纳箱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将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小白鼠在箱子中可
以自由活动并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双生子爬梯实验: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多会一点技能,于是早早地给他们报各类的绘画、钢琴班,然而孩子学习技
能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教育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A. 教育实践 B. 教育原理 C. 教育方法D. 教育目标答案:B2.教育学中的教育原理是指什么? A.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B. 教育的实施方法 C. 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D. 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答案:A3.教育学中的教育目标是指什么? A. 教育的实施方法 B. 教育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C. 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D. 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答案:C二、学习与教学1.儿童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下列哪些方面? A. 观察、模仿、实验 B. 观察、反思、讨论 C. 记忆、分析、创造 D. 记忆、联系、应用答案:D2.“教育就是创造条件,强迫儿童按成人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发展。
”这一观点属于哪位教育学家提出的? A. 杜威 B. 张岱年 C. 皮亚杰 D. 维果茨基答案:B3.“学习应以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为依据,通过与新知识和经验的交互作用而实现。
”这一观点属于哪位教育学家提出的? A. 杜威 B. 张岱年 C. 皮亚杰 D. 维果茨基答案:A三、教育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的核心是研究什么? A. 儿童的认知发展 B. 儿童的情感发展 C. 儿童的社会发展 D. 儿童的身体发展答案:A2.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这一观点属于哪位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的?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维果茨基 D. 罗杰斯答案:C3.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A. 意识阶段、感性阶段、抽象逻辑阶段 B. 感性阶段、感性运作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感性阶段、形象思维阶段、符号思维阶段、逻辑思维阶段 D. 意识阶段、感知阶段、抽象思维阶段、逻辑思维阶段答案:B四、教育评价与考试1.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A.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B. 鼓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C. 行政管理和决策 D. 选派学生升学或分班答案:C2.教育评价应该主要关注学生的什么能力? A. 记忆能力 B. 理解能力 C.运用能力 D. 创造能力答案:D3.教育评价的方法包括哪些? A. 观察、面试、实验 B. 观察、测验、问卷 C. 记忆、分析、创造 D. 记忆、联系、应用答案:B以上是教育学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的部分内容。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B.桑代克C.华生D.卡普捷列夫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D.教与学的规律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B.杨贤江C.廖世承D.潘菽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1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5.学校教育按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16.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
A.描述B.监控C.解释D.预测17.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1、教育学是研究,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2、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3、孔子的教育思想只要体现在 .4、提出产婆术的教育思想家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
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的教育家是。
6、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的。
他最早对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
7、1776年德国的教育家在格尼斯堡大学开始讲述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8、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 1806年出版的为标志。
9、强调把心理学和伦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10、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他的代表著作是;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家是。
11、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而则被称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
12、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前苏联教育家是,他的著作曾对解放后的中国过深远的影响。
13、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14、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他一方面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教育。
15、提倡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它的代表人物是和。
16、中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1930年杨贤江的。
17、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发表了《教育过程》,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
18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内容是。
19、学校教育产生于。
20、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2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属性是。
22、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23、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始于。
24、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25、受教育者即是教育的对象,也是。
26、教育的阶级性出现在,封建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