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模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4
冷冲压模具设计讲解冷冲压模具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如车身件、发动机罩、门板等。
冷冲压模具设计是冷冲压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
本文将从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1.合理性原则: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应该符合工艺要求和产品设计要求,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尺寸,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修保养方便性。
2.可靠性原则:冷冲压模具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避免因模具失效而造成生产事故。
3.高效性原则:冷冲压模具设计应该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加工时间,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
4.可维护性原则:冷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磨损和故障问题,因此必须考虑模具的维护保养性,使模具更容易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这些原理对于冷冲压模具设计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指导设计过程并提高设计质量。
二、冷冲压模具设计的要点1.模具结构设计:冷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应该合理,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等各部分之间的配合精度和间隙,以确保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装配和拆卸方便性,以及模具操作人员的安全。
2.模具材料选择:冷冲压模具通常使用的材料有工具钢、合金钢等,这些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抗磨损性能,能够满足冷冲压工艺的要求。
在选择模具材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生产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模具表面处理:模具表面处理是冷冲压模具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模具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镀硬铬、氮化等,这些处理可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1. 冷冲压模具的基础知识1.1 什么是冷冲压模具?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冷冲压模具,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个很实用的东西。
冷冲压模具嘛,简单来说就是在常温下,把金属材料压制成我们需要的形状。
想象一下,就像用手把面团压成饼一样,只不过我们用的是机械的力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节省能源,还能保持材料的强度,真是一举两得啊!1.2 冷冲压模具的应用领域冷冲压模具可不是随便哪里都能用的哦,咱们在生活中能见到它的身影,比如说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外壳,甚至一些日常用品。
你想想,那些精致的手机外壳,背后都是冷冲压模具的功劳。
想要把金属板材变成各种复杂的形状?没问题,模具就来帮你解决这个难题。
就像你去餐厅点餐,厨师总有办法把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的佳肴,模具也一样,能把冷冰冰的金属变得有趣又实用。
2. 课程设计的重要性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么,为什么冷冲压模具的课程设计如此重要呢?嘿,这里就要说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了。
光有理论知识不够,得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这些模具是如何工作的。
你知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当你亲自设计一个模具,从构思到最终完成,你会发现,原来这其中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真是让人意外。
2.2 设计思路的培养而且,课程设计还可以帮助你培养设计思路。
很多学生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可能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从哪入手。
这个时候,老师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就像你在攀登高峰时,有个向导带着你,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老师会教你如何分析零件结构,如何选择材料,甚至还会传授一些设计的“小窍门”。
嘿,这些可都是你未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哦!3. 毕业设计的挑战与乐趣3.1 挑战重重说到毕业设计,大家可能会想,“哎呀,这可真是个大工程!”没错,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对你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检验。
你得从头到尾,自己一个人完成这个设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但别担心,挑战其实也是一种乐趣。
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1. 引言冷冲压模具是冷冲压工艺的关键部件,用于在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对其进行塑性变形。
冷冲压技术具有高效、高精度、低能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冷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2. 冷冲压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最重要的是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以下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几个关键步骤:2.1 确定模具结构冷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导向机构、定位机构等组成。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考虑加工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冷冲压机的型号和性能。
2.2 确定模具尺寸模具尺寸的确定与工件的形状、尺寸和厚度有关。
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和可加工性,在满足工件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模具的尺寸。
2.3 设计模具零件根据模具结构和尺寸,设计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和尺寸。
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导柱、导套、顶杆等零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材料选择、工艺性能和加工精度。
2.4 确定模具的工装冷冲压模具的工装通常包括导向套、切断装置、定位装置等。
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装,并合理布置在模具上。
3. 冷冲压模具制造冷冲压模具的制造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模具材料,通常使用优质合金工具钢。
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硬度和韧性。
3.2 切削加工根据模具设计的零部件图纸,进行车、铣、磨等切削加工。
确保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3.3 加工热处理通过热处理过程,提高模具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3.4 组装和调试将各个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完整的模具,并进行调试。
确保模具的各个部位协调运动,完成工件的加工过程。
3.5 表面处理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提高模具的耐磨性和表面光洁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硬质激光熔覆、电火花加工等。
4. 模具试产与调试完成冷冲压模具的制造后,需要进行试产和调试。
通过试产,测试模具的性能和质量,同时对模具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工艺要求和工件质量要求。
冷冲压模具设计要点
1.材料选择:冷冲压模具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高强度、耐磨损和耐腐
蚀的特性,一般常用于模具制作的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高速钢等。
2.结构设计:冷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模具的强度、刚性和稳
定性,以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大的载荷和高频的工作循环,同
时也要考虑到模具的拆卸和维护方便。
3.设计尺寸:模具设计的尺寸应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要求来确定,其中应考虑到材料的伸缩性、弹性以及工艺的要求等因素,确保成形后的
产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几何形状:冷冲压模具的几何形状应符合产品的要求,具有合理的
结构,以利于金属材料在成形过程中的流动和填充,同时也要避免产生应
力集中和变形等问题。
5.寿命和耐磨性:冷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金属材料的冲击和
磨损,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和长寿命,可以通过表面涂层、热处理
以及硬质合金加工等方式来提高模具的寿命。
6.润滑和冷却:在冷冲压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需要
对冷冲压模具进行润滑和冷却处理,以保证模具的正常工作和生产效率。
7.精度和控制:冷冲压模具的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精度和控制要求,
包括成形厚度、尺寸公差、直角度、表面平整度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
性能。
8.模具标准和规范:对于冷冲压模具的设计,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
范进行设计,以确保模具的质量和安全性。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要点主要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设计尺寸、几何形状、寿命和耐磨性、润滑和冷却、精度和控制,以及模具标准和规范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以上要点并灵活运用,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冷冲压模具。
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
冷冲压模具是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成形加工的工具,其设计标准对于产品质量和
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冷冲压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冷冲压模具的设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材料选择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关键。
模具的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硬度和
耐磨性,以保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同时,材料还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以承受冲击和挤压的力量。
常见的冷冲压模具材料包括工具钢、硬质合金等,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加工工艺来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
其次,结构设计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
模具的结构需要合理布局,以
确保工件的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
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开合方式、导向装置、顶出装置等,以及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另外,加工工艺也是冷冲压模具设计的重要内容。
模具的加工工艺需要考虑到
模具的制造成本、加工难度和加工精度。
在进行模具加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保证模具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模具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以提高模具的硬度和耐磨性。
综上所述,冷冲压模具设计标准涉及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等多个
方面。
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模具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
只有在严格遵循设计标准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冷冲压模具,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
冷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系别:机械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冷冲压模具设计是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在学完基础理论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所设置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1)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2)巩固与扩充“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熟悉标准和规范等。
一、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系一心轴托架,Φ10孔内装心轴,拖架通过4个Φ5的孔与机身联接。
零件外形对称,5个孔有较高精度要求。
该零件选用08号冷轧钢板,其弯曲半径皆大于该种材料的最小弯曲半径(R1.5>0.8t),5个孔也均可按要求冲出。
因此,该零件适于冷冲压方法制作。
冲压该零件的基本工序有:冲孔、落料和弯曲。
为简化模具结构,零件上的孔应尽可能在平板毛坯上冲出。
该零件上的Φ10孔边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6mm,大于1.0t=1.5mm,弯曲时不会引起孔的变形,因此Φ10孔可以在压弯前冲出。
冲出的Φ10+0.08孔可以作后续工序定位孔用。
而4-Φ5孔的边缘与弯曲中心的距离为1.5mm,等于1.0t,压弯时易0发生孔的变形,故应在弯曲后冲出。
零件的弯曲成型,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型,生产率高,设备占用少。
缺点是:(1)模具磨损快,寿命低,因为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弯曲变形,且需要较大的弯曲力:(2)工件表面易擦伤,擦伤面积也大;(3)工件的形状与尺寸不精确;弯角处材料变薄严重。
这是因为不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或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已经凸凹模圆角处阻力大造成的。
第二种方法,采用两副模具分两次弯曲。
先折弯端部两角。
然后再压出中间的弯角。
显然,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比方法一缓和得多,弯曲力也小,模具工作条件大为改善。
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实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冷冲压工艺逐渐成为了制造业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模具,是由模架、模头、模板以及其他紧固部件等组成。
冷冲压工艺模具的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模具的外形尺寸、产品的形状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阐述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的具体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形状、尺寸和设计要求。
在本文的实例中,我们需要设计的是一个U形金属弯制件,其长30毫米,宽15毫米,高20毫米。
设计要求弯制件的外观要光滑、无毛刺、无裂纹,并且弯曲角度要保持在90度,弯曲半径要保持在5毫米左右。
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模具的设计。
模具分为男模和女模,分别用于把钣金制品压制成所需的弯制形状。
在本文中,男模采用4个方形组合成的长方形,女模采用类似U形的形状设计。
男模和女模的外观应该与产品的形状完全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并降低废品率。
在进行模具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尺寸。
考虑到冷冲压工艺中模具的尺寸可以影响到成品的尺寸,所以需要把模具的尺寸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在本文中,男模的尺寸为60毫米×30毫米×30毫米,女模的尺寸为80毫米×20毫米×25毫米。
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模具的材料。
可以采用碳钢、合金钢、特殊合金或者硬质合金等材料制作模具。
考虑到我们所需制作的弯制件是一种广泛用于各种交通运输车辆中的金属制品,需要考虑其强度、硬度、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高速钢作为模具材料,其硬度和韧性都比较适中,并且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最后,还需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如模具的制造成本、制作周期、精度等。
在本文中,我们选择了传统的数控加工技术,制作周期为2周左右,精度误差控制范围在0.1毫米左右。
总之,冷冲压工艺模具设计是一个高度精密的过程,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具体的产品形态、尺寸、工艺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需要结合经验进行实际操作才能获得最终的理想产品。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前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机械制造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课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的设计原理、模具设计、冷冲压成形工艺、模具加工与制造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本文将以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为主题,介绍在课程设计中所需要掌握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以期对读者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二、冷冲压工艺介绍冷冲压工艺是一种以冷态下对金属零件进行塑性变形的加工方法,它是一种高效、节能、高精度的金属加工技术。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如下:1.原料的选择:冷冲压工艺通常使用冷轧板材或卷材作为加工原料,这种材料表面平整光滑,能够保证零件制造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模具设计:冷冲压工艺的模具通常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搭载在压力机的卧轴上,并通过几组导柱保持平稳。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模具的材质、热处理和加工工艺,以保证制造出高质量的模具。
3.工艺参数的要求:冷冲压成形工艺的工艺参数包括压力、速度、温度、润滑和冷却等,需要根据加工原料的特性和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参数。
4.工艺控制:在冷冲压成形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加工原料的特性和零件的要求对工艺进行控制,如调整压力、速度等参数,以保证零件的质量和精度。
三、模具设计介绍模具设计是冷冲压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决定了冷冲压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应该尽量简单,并且容易加工、调整和维护。
模具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零件的形状、成形难度和工艺要求等相关因素。
2.模具材质:模具材质应该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温强度等特性。
常见的模具材料有工具钢、硬质合金等。
3.模具加工工艺: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粗加工、中加工和精加工等环节,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加工设备,以保证模具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4.工艺参数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压力、速度、温度、润滑和冷却等参数,可以有效地改善成形质量,降低成形难度。
摘要本论文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了我的独立工作能力。
本设计通过对门闩的复合模设计的工艺性分析,确定了正确的工艺方案。
从而对模具设计方案,以及冲压设备作出了分析与选择。
通过分析决定采用复合模形式,然后参考其他模具结构以及查手册和计算设计。
当所有的参数计算完后,对模具的装配方案,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要求技术要求都进行了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除了设计说明书外,还包括模具的装配图,非标准零件的零件图,工件的加工工艺卡片,工艺规程卡片,非标准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关键词:冷冲压;复合模;设计第一章绪论1.1冲压模具的现状1.1.1 模具工业现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封闭式、“大而全”的企业特征,我国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模具车间,处于本厂的配套地位,自70年代末才有了模具工业化和生产专业化这个概念。
模具工业主要生产能力分散在各部门主要产品厂内的工模具车间,所生产的模具基本自产自用。
据粗略估计,产品厂的模具生产能力占全国模具生产能力的75%,他们的装备水平较好,技术力量较强,生产潜力较大,但主要为本厂产品服务,与市场联系较少,经营机制不灵活,不能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
模具专业厂全国只有二百家左右,商品模具只占总数的20%左右,模具标准件的商品率也不到20%。
由于受旧管理体制的影响较深,缺乏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存在着“中而全”,“小而全”的结构缺陷,生产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差。
模具行业的生产小而散乱,跨行业、投资密集,专业化、商品化和技术管理水平都比较低。
现代工业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产品更新换代快,对模具的需求量加大。
一般模具国内可以自行制造,但很多大型复杂、精密和长寿命的多工位级进模大型精密塑料模复杂压铸模和汽车覆盖件模等仍需依靠进口,近年来模具进口量已超过国内生产的商品模具的总销售量。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需要,模具工业面临着进一步技术结构调整和加速国产化的繁重任务。
冷冲压模具设计
一、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尺寸精度:
所有公差等级均按IT14级精度计算
160-0.043¢260-0.052120-0.043 ¢8.4+0.36 0
(2)零件的的结构性分析:
a.零件结构简单对称
b.最小孔边距b1=3.8>2t
c.无悬臂、窄槽
d.无尖角、无小孔
(3)零件的材料分析
08F黑色金属抗剪强度=220~340MPa ,优质碳素结构钢,工件可以直接冲裁。
二、制定工艺方案:
(1)基本工序性质:冲孔、落外形。
(2)工艺方案:
方案一:单工序模,冲孔模具、落料模具,共两幅模具。
方案二:级进模,冲孔、落料级进模,一副模具。
方案三:复合模,冲空、落料复合模,共一副模具。
(3)针对三个方案进行分析:
a.第一种方案优点是模具结构简单、周期短,模具成本低。
缺点是需要两幅模具,生产效率低,不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b.第二种方案优点是冲压效率高,而且平整度较高。
缺点是模具成本高,结构复杂,制造周期长。
c.第三种方案优点是易于实现机械华和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设计制造周期较长。
模具尺寸较大,成本高。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工序不多。
故采用第三种方案复合模。
三、排样
(1)计算搭边值:
查相关图表得知:工件间距a1=1.5,圆弧沿边a=1.2,矩形沿边a=1.8。
(2)排样图:
(3)材料利用率:
η=S/S0=S/AB=226.04/17.5*22.4=56.7%
四、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
(1)落料力F1=kltτ=1.3x61.1x1.5x340=40.51KN
冲孔力F2= kltτ=1.3XπX8.4X1.5X340=17.49KN
卸料力F卸=K卸F=0.0425X40.51=1.72KN
顶出力F顶=0.06X40.51=2.43
总力=F1+F2+F卸+F顶=62.15KN
(2) 压力中心
由于工件结构对称,压力中心为(0,0)
五、压力机的选择:JH21-63型压力机
六、刃口尺寸的计算:
(1)冲裁间隙Zmax=12%*1.5=0.18,Zmin=8%*1.5=0.12
(2 ) 冲孔φ8.4+0.360(分开加工)
查表知:磨损系数X=0.5,D P=(Dmin+X△)-δp0=8.4+(0.5*0.36)0-0.020=8.580-0.020
D D=( D P +Zmin)+δd0=(8.58+0.12)+0.0200=8.70+00.020
(3) 落料件外形轮廓(配合加工)
未注公差均按IT14查表写出
160-0.043φ200-0.052 120-0.043
凹模尺寸:Ad=15.97+0.0110 Ad=19.97+0.0130Ad=11.98+0.0110
凸模尺寸实际配作,保证冲裁间隙0.12~0.18。
七、凸凹模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