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精选全文
- 格式:doc
- 大小:80.36 KB
- 文档页数:9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三 上 部编版 第五单元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
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15.搭船的鸟 P64,P65
2 16.金色的草地 P66,P67,P68
3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P69,P70
4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P70,P71
5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P72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表达上的特点,学会习作方法。习作例文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让学生对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进行梳理,提供一些实践活动。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重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并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如观察搭船的鸟,记录了作者旅途中的观察所得,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金色的草地》呈现了我观察到的草地变化情况,以及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启发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本单元作业设计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生字词基础上,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观察的好处。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见闻,能仔细观察一种动植物或一处场景,写下观察所得,能分享观察感受。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分层设计作业。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2-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2-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具体设计体系如下:
五、课时作业
15.搭船的鸟
基础性作业
《搭船的鸟》中“搭”是什么意思?“搭船”是什么意思?一个“搭”字体现了 。 缩写句子: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
发展性作业
连词成句:
什么 它 做 站在 呢 那里
。
船头 静悄悄地 它 不知 停在 多久了 有
。
仿写拟声词:
沙拉沙拉, 。
16.金色的草地
基础性作业
识记词语:蒲公英 玩耍 哈欠 钓鱼 合拢
根据拼音写词语:
shèng kāi wán shuǎ diào yú
( ) ( ) ( )
guān chá hé lǒng yǒu qù
( ) ( ) ( )
解释词语:
盛开: 。
假装: 。 钓鱼: 。
傍晚: 。
观察: 。
合拢: 。
有趣: 。
一本正经: 。
引人注目: 。
发展性作业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
早上,草地 ,因为蒲公英 。
中午,草地 ,因为蒲公英 。
傍晚,草地 ,因为蒲公英 。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
基础性作业
用“合拢”说一句话: 。
用关联词造句:
因为……所以……:
。
如果……就……:
。
发展性作业 尝试写一写你家的或你邻居家养的小动物,或者你在野外观察过的某个小动物。写出它的特征,写出趣事。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基础性作业
补充表示数字的字组成成语:
()光()色
()死()生
()上()下
()颜()色
()心()意
()变()化
发展性作业
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是: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白天,蒲公英的花朵
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晚上,花朵 时,金色的花瓣被 ,草地就是绿色的,我觉得蒲公英是一种
的植物。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基础性作业
给加点字注音:
合拢.,蒲.公英,静悄悄..,红色的长嘴..。
用关联词造句: 虽然……但是……:
。
不但……而且……:
。
多么……多么……:
。
发展性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植物或者动物作为观察对象,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观察,发现事物出现变化后,要进一步仔细观察,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随时把你的观察所得记录到观察记录单上。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看见一只()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的,翅膀带着一些(),比()还漂亮。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哦,这只()()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当()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了。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
修改病句:
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很感动。 。
全校师生和所有学生参加了活动。
。
他穿着一件红色大衣,一顶黄色帽子。
。
写你身边对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要求写出他(她)的特点。题目自拟。
七、作业的批改方式:
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相结合的方式。
八、作业完成时间:
每一课时基础性作业5分钟,拓展性作业10分钟。单元质量检测作业25分钟。
九、设计意图
在当前“双减”教育大背景下,要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设计与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创新作业设计与评价方法,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必要手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笔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真正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基础性作业的设计强调打牢四基的重要性,拓展性作业和单元质量检测作业的设计有易有难,既重视基础又重视能力的培养。所有题目的设计都从生活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有对学过知识的应用。各个环节的题目可以根据学情适当选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只做简单题,其他同学也可以挑战难题。 十、作业设计反思
从课堂反馈和课后反馈来看,65%的学生作业完成的非常好,10%的学生在挑战题上没做,25%的学生出现错误,这些出现错误的学生,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基础不好;二是做题不细心,不认真读题,眼高手低,不认真,不仔细,语言表达能力不佳,部分学生不能从文章中领悟道理,受到启发等。通过学生互批和教师自批,揪出了部分学生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过来。也帮助没有做错的学生巩固了学过的知识。通过本单元课程的作业设计,学生对本单元作业掌握较好,同时也提高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而与我而言,让我知道今后作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作业设计方面要避免死板。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能从文章中领悟道理,受到启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方面尽量创设一些带有切合学生生活情境的题型。每次作业的题量不要过多,但要顾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自觉乐意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等。这都是今后要完善的。
十一、作业评价表
评价指标 等级
备注 A B C
答题的准确性
A 等:答案正确、书写认真,语文综合能力强。
B 等:能理解文章内容,能领悟道理,受到启发,但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C 等:答案不正确,有过程不完整;答案不准确,过程错误、或无过程。
答题的规范性
A 等:过程规范,答案正确。
B 等:过程不够规范、完整,答案正确。
C 等:过程不规范或无过程,答案错误。
解法的创新性
A 等:解法有新意和独到之处,语文素养高。
B 等:解法思路有创新,答案不完整或错误。
C 等:常规解法,思路不清楚,过程复杂或无过程。
综合评价等级
AAA、AAB 综合评价为 A 等; ABB、BBB、AAC 综合评
价为 B 等;其余情况综合评价为 C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