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比较文学原理)2018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2020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水平。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2. 对作为母语(A语言)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
3. 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命题《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每年12月份举行。
由各招生院校MTI资格考试命题小组根据本考试大纲,参照样题自主负责命题与实施。
五、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六、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总分150分。
(一)百科知识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2、题型:总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名词解释(2)单项选择或填空题(二)应用文写作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和场景写出一篇450词左右的应用文,体裁包括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要求言简意赅,凸显专业性、技术性和实用性。
2、题型:试卷提供应用文写作的信息、场景及写作要求。
共计4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命题作文1、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写出一篇不少于800词的现代汉语短文。
体裁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文字要求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1。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专业外语(世界史)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考试内容:选取四段与世界历史各阶段相关的英文文献,要求考生把它们翻译成中文。
译文应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行文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考试为闭卷,不允许携带语言辞典及相关专业书籍。
要点:
八种不同模式的“世界史”;希腊人的世界;中国传统科学的基本范畴;明治晚期日本的意识形态;对比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社会革命;工业、民主、阶级、艺术及文化的基本概念;殖民时期印度的从属阶层;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乔治·华盛顿的启蒙运动理想;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非洲人如何看待现代化;《寂静的春天》;《大宪章》;《我有一个梦》;《葛底斯堡演说》;《独立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
一、为什么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和文学比较:两者不等同,并非任何运用比较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都属于比较文学:1、两个比较所归属的层面不同:前者是一种比较意识,属本体;后者是一种研究方法。
2、指涉的对象不同:前者前就对象必须跨越国家语言民族学科等界限;后者则不一定跨越;3、使用方法不同:前者除比较法之外,还可使用实证法批评法和阐发法。
二、比较法国学者卡雷、基亚与美国学者雷马克、韦勒克的比较文学定义。
卡雷定义: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致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基亚定义:强调研究国与国之间固有看法,国际上的各种思想动向,反对梵第根把总体文学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划出去的主张,认为总体文学是“比较文学的高级形式”。
雷马克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韦勒克定义:比较文学的兴起时为反对大部分19世纪学术研究中狭隘的民族主义,抵制法德意英等各国文学的许多文学史家的孤立主义三、布吕奈尔的比较文学定义对法国学者与美国学者的超越。
分析性描述,系统的和有差异的比较,通过历史,批评和哲学综合阐述语言间或文化间的文学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
超越:显示相对的宽容性,并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实际研究范围明确在只“属于统一传统的几种语言或几种文化”的文学四、简析比较文学学科形成的文化背景。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酝酿于十九世纪20—30年代、形成于十九世纪70—90年代的欧洲,其形成的文化背景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1、思想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全球渗透促成全球意识和比较意识的产生,最终促成文学研究的全球意识与世界胸怀的形成。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文艺学复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美学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一)考试内容1、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美学史的重要问题。
2、运用美学知识分析具体的审美现象。
(二)考试要点1、中西美学思想①中国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子学、经学、玄学、佛学、理学、心学、朴学。
②儒释道美学的代表性人物和基本观点。
③儒家与道家之美学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④西方美学的主要发展阶段: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
⑤古希腊美学的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噶学派——及其基本美学观点。
⑥中世纪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美学观点。
⑦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思想大师对于美学的贡献及影响。
2、美的本质①对“移情说”、“距离说”、“孤立说”、“美在关系”、“美是生活”等西方著名美学定义的了解。
②对中国50年代美学四大派及其基本美学定义的了解。
③从历史发生学角度理解“实践”与审美的关系。
④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美”的认识。
⑤美与真、善之关系。
⑥审美客体的特性。
①审美活动的概念与性质。
②审美活动发生的结构性要素。
③审美活动现实发生所需的主体条件——审美需要、审美能力、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以及各自的概念及内涵。
④审美活动中的主要心理因素——感觉、直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以及各自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⑤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4、艺术的本质①艺术的存在方式。
②艺术品的概念及其具体内涵。
③艺术品的层次结构。
④艺术创造的过程及基本能力。
⑤灵感、癫狂、天才的概念及内涵。
⑥艺术接受的意义。
5、自然美①自然美的概念及其特点。
②中国自然审美中的“比德说”与“畅神说”。
③自然美形成的原因。
④自然美的审美风格。
6、社会美①社会美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②科学美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③饮食美的历史体现、要求以及中西饮食美的比较。
《对外汉语》专业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前面两册即可】专业二: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初试科目专业一:345—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四或者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王力版本(前面两册即可)。
4、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语言分析及写作主要参考书目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专业二:826—语言理论及其应用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考研方向及院校推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简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
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所学课程: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导论、西方文艺理论专题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西方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中西比较诗学、中日文学研究、比较美学、比较文艺学、英美文学原著、中西美学比较研究、中外现代文学、西方现代文学等。
参考书目:《比较文学概论》陈惇、刘象愚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
就业前景: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推荐院校: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
报考热度:★★★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
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凯程教育张老师整理了几个节约时间的准则:一是要早做决定,趁早备考;二是要有计划,按计划前进;三是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总之,考研是一场“时间战”,谁懂得抓紧时间,利用好时间,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1.制定详细周密的学习计划。
这里所说的计划,不仅仅包括总的复习计划,还应该包括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
努力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把学习计划精确到每一天,这样才能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
比较文学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1)比较文学绪论1、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跨国、跨文明、跨学科);四大研究领域是: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3、三大学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和代表观点:(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比较文学研究落到实处,强调用具体材料支持研究。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比较”两个字应该全部摆脱美学含义,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将比较文学研究划分为“物质”和“形态”两类,由此产生“流传学”、“媒介学”和“渊源学”。
卡雷:《比较文学评论》,比较文学“精确化”工作,比较文学不是并列的平行比较,而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
基亚:《比较文学》,坚持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必需是事实上存在而不是任意猜测。
(2)美国学派:平行研究。
代表人物: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联系的研究方式发起攻击,主张进行跨学科和平行研究,把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综合在一起,正视“文学性”问题。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提出一个关于比较文学的定义,全面而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主张;批判法国学派“实证主义”保守态度,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建立发展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扩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2020汉语言文学考研真题汇总(10所院校)2020南昌大学文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1.《论语》2. 文学研究会3.《神曲》二、简答(每题15分)1. 怎么理解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2. 古典主义文学3. 南唐后主李煜词的艺术特色4.《家》中高觉新的形象三、论述(每题20分)1. 杜甫的诗为何被称作“诗史”以及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2. 举例说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3. 谈谈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2020湖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荆生》;2.悄吟;3.红色经典;4.生态报告文学;5.春桃;6.《今天》;二、简答题1.史铁生《我与地坛》;2.王家新《帕斯捷尔纳克》;3.《狂人日记》狂人眼中的世界;三、论述题1.《四世同堂》人物文化内涵;2.贾平凹《怀念狼》、姜戎《狼图腾》、杨志军《藏獒》生态叙事异同。
2020兰州大学文学考研真题625中外文学史与文学理论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中国古代神话的思想特征是“以己观物,”;2、“ ”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3、“高树多悲风,。
”;4、是颜之推为教育子弟而作;5、《河岳英灵集》评王维诗“在泉为珠,。
”;6、“芳林新叶催陈叶,。
”;7、宋代“说话四家”指的是小说、讲经、讲史和;8、“田横五百人安在,。
”;9、被鲁迅评价为“专心致志地做新诗”的诗歌团体是;10、在叶绍钧的小说中,被茅盾评价为“扛鼎之作”的是;11、巴金“抗战三部曲”的总名是;12、1936年的“两个口号”论争,指的是“国防文学”和的论争;13、赵树理说,他写小说是要让“老百姓喜欢看”和“ ”;14、在“九叶派”中,最能体现流派风格的诗人是;15、张爱玲《倾城之恋》的两位主人公是和范柳原;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审美理想;2、典型环境;3、流派风格;4、大众传播媒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请简述《雪国》的艺术创作手法;2、为什么说《玩偶之家》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四、论述题(共80分)1、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论述母题在欧美文学中的重复现象;(15分)2、请结合文学理论知识和具体作品,理解并分析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雷·伊格尔顿的如下言论;(15分)3、试论《红楼梦》对后世的影响;(25分)4、试论1920年代“乡土文学”的主要特点和成;(25分)2020河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春秋笔法2.西曲3.西昆体4.桐城派二、简答1.赋比兴的含义2.黄庭坚的诗论及影响3.司马迁的经历与史记创作的关系4.比较二谢的异同5.谈谈对“西厢记可以看做北曲压卷之作”的理解三、论述1.杜甫律诗的成就2.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拥刘反曹倾向3.苏轼对词的革新四、赏析李贺的2首诗任选一首秋来唐代: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介绍第一部分、全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一览表和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如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相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因此全国高等院校所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并没有其他传统学科多。
目前来说,全国开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有80多所,其具体情况如下表:一、北京1、北京大学2、北京师范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清华大学5、北京语言文化大学6、首都师范大学7、中国社会科学院8、北京外国语大学9、北京第二外国学院10、中国传媒大学二、上海1、复旦大学2、上海大学3、上海师范大学4、华东师范大学5、同济大学6、上海外国语大学三、天津1、南开大学2、天津师范大学3、天津外国语学院四、湖北1、武汉大学2、华中师范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湖北大学五、江苏1、南京大学2、南京师范大学3、苏州大学4、苏州科技大学5、南京艺术学院6、南京农业大学六、山东1、山东大学2、山东师范大学3、青岛大学4、曲阜师范大学七、广东1、中山大学2、华南师范大学3、暨南大学4、深圳大学八、福建1、厦门大学2、福建师范大学3、集美大学九、四川1、四川大学2、四川师范大学3、四川外国语学院十、吉林2、东北师范大学3、延边大学十一、辽宁1、辽宁大学2、大连外国语学院3、辽宁师范大学十二、重庆1、西南大学2、西南师范大学3、重庆师范大学十三、黑龙江1、黑龙江大学2、哈尔滨师范大学十四、内蒙古1、内蒙古师范大学十五、广西1、广西师范大学2、广西民族大学十六、安徽1、安徽大学2、安徽师范大学十七、江西1、南昌大学十八、浙江1、浙江大学2、浙江师范大学十九、湖南1、湖南大学2、湖南师范大学3、湘潭大学二十、贵州1、贵州师范大学二一、河北1、河北大学2、河北师范大学二二、河南1、河南大学2、郑州大学二三、山西1、山西大学2、山西师范大学二四、陕西1、陕西师范大学2、西北大学3、西安外国语学院二五、甘肃1、兰州大学2、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部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情况介绍从目前文学类的入学考试来看,绝大多数的高校都采用综合考试的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71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十年真题(2010-2022)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71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真题一、填空1、以艺术构建形象的手段和()为标准,可以讲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
2、文学典型具有如下特征: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 (),()3、诗歌具有如下特征:() ,(),形象创作的特殊性,语言的音乐美,独特的语言结构4、象征主义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寓意性,(),(),意象的客体呈现。
5、情景的关系有:(), ()和情景并茂。
二、名词解释1,小说2,表现说3,主观化4,文学体裁三、简答题1,形象的间接性2,简析文学鉴赏中“共鸣”的特征3,马克思掌握世界的三种方式是什么?4,作为艺术的语言,文学的特点是什么5,诗人主观内在性的情感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文学消费中精神价值和市场价值不一致的现象?2,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五、文学评论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
评论角度任选,可整体论述,也可就内容或形式的某一方面立论。
要求:1.要体现评论文章的体裁特点,不可写成抒情散文或泛泛而谈的读后感2.扣住所给材料进行评论,不能抛开材料另起炉灶3.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4.字数控制在800-1000杨牧之《在美国越战纪念碑前》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考研71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真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文学作品的“四分法”指把文学作品分成四种类型: ()、()、 ()、() .2.关于文学起源有很多著名说法,其中弗莱泽泰勒的观点是(),席勒-斯宾塞的观点是().3.小说按篇幅和内容容量区分,可以分成()、()、().4.文学与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不同主要在于它采用()作为表现媒介和构建形象的手段.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文学的情感性2.结构3.风格4.文学批评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说说文学的意识形态性2.说说灵感的特征3.说说文学欣赏的特点4.为什么受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5.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意境2.以一作家创作(可在古代、现当代、外国任选)为例说明浪漫主义的特征五、文学评论(50 分)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评论文章。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_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爱默生对于儒家思想的借鉴,主要集中在以_____为代表的儒家人文思想。
参考答案:孔子2._____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参考答案:浪漫主义3._____是爱默生超验主义的经典之作,几乎包含了其超验主义思想的所有精髓。
参考答案:《论自然》4.以下哪个是《我的记忆》的特点:参考答案:散文化的形式5.戴望舒的“去音乐性”是指:参考答案:去掉诗韵和整齐的句子6.戴望舒认为诗的韵律体现在:参考答案: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7.诗集《望舒草》中没有收入的诗歌有:参考答案:《雨巷》8.不同文学之间的影响,应该是:参考答案:是两种文学的创造性融合9.《我的记忆》是戴望舒对于魏尔伦“音乐高于一切”的诗论的积极回应。
参考答案:错误10.《微雨》是戴望舒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错误11.在诗歌中消融自我,达到“物我两忘”之境,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特点。
参考答案:错误12.戴望舒的“雨巷”里,流露出强烈的忧郁,这是一种类似于“李商隐似的情绪”。
参考答案:错误13.戴望舒认为现代人有现代人的情感,作诗应该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的语言。
参考答案:正确14.在鲁迅、胡风等人的批评中,最尖锐的问题是赛珍珠的()。
参考答案:宗教立场和宗教观点15.司马迁出身在一个学问世家,其父为----。
参考答案:司马谈16.司马迁在----投诚匈奴一事上因秉公直言,冒犯了汉武帝。
参考答案:李陵17.普鲁塔克认为,----在战争中竟逃跑降敌,所怀卑琐,死有余羞。
参考答案:尼西阿斯18.司马迁没有写以下何种列传?参考答案:商贾列传19.----说服刘邦用金钱离间楚阵营中的项羽与钟离昧等人。
参考答案:陈平20.《名人传》因可读性强,故不少学者认为其文学价值大于史学价值。
参考答案:正确21.普鲁塔克所撰五个斯巴达人传记及其他相关文字,是现存信息量最大的斯巴达研究史料。
中外比较文学研究专题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湖南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跨文化研究应该既要注意它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更多的要注意差异下面之间能够沟通不同文化之间一些________的方面。
参考答案:共同性2.要使一个文学经典成为世界上流通的文学经典,要采用________的语言。
参考答案:世界范围内流通的3.比较文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当前都还是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一个学科,而________是当代的学者非常重要的一个认识。
参考答案:超越西方中心主义4.17、18世纪以及近代所有西方人都认为自己的文化非常发达,他们是文明的代表,非西方则是落后的。
参考答案:错5.世界文学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参考答案:错6.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他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认为,超出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传统,在世界上更广泛的范围内流通的作品,才是世界文学的作品。
参考答案:对7.做一个好的比较文学学者,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参考答案:对8.差异是使一个文化具备其独特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独特的文化。
参考答案:对9.哈佛大学的大卫·丹穆若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认为世界文学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世界范围内流通的文学10._________是使文学作品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通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
参考答案:翻译第二章测试1.爱默生所引领的_____,是一场思想与文化的解放运动,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参考答案:超验主义运动2._____被美国林肯总统称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
参考答案:爱默生3.儒家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方式与超验主义_____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答案:重精神轻物质4.爱默生认为个人是从_____所赋予的独特体验中,获得智慧与真理,从而实现内在神性。
参考答案:直觉5.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包括______________。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文学原理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学科原理和学科发展简史部分约60分研究实践部分约40分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作文题: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比较文学原理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3、能就一般的中西文学、文论、文化比较问题展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探讨。
考试内容:一、比较文学的形成与发展1、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学科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2、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与成就,第三阶段的新发展趋势;3、“教堂山”会议(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年会)在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4、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以及苏联学派的基本主张与特点;5、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6、何为“格义”。
二、比较文学的性质、特征与方法1、如何理解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2、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分别有何关系;3、区分可比性、可比性原则和可比性因素三个概念;4、可比性因素有何特点,包括哪些种类;5、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具体包括哪些内容;6、比较文学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其中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三、影响研究1、影响研究的名词概念,影响的种类并举例说明;2、誉舆学的名词概念,誉舆学研究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3、渊源学的名词概念,渊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4、媒介学、译介学的名词概念,何为创造性叛逆并举例说明;5、形象学、社会集体想象物、套话的名词概念,形象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举例说明;6、如何理解接受理论,它对影响研究有何意义;7、何为误读,它产生的原因和它的意义,举例说明。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同等学力加试]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代文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考试时间及适用对象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本试卷用于以同等学历报考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文学史部分约70分作品评析部分约30分4)题型结构两种题型。
论述题1--3道,赏析题1--2道,总共2--4道题;每题25分--75分不等,总共10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中国现代文学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简史、演变态势。
3、能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展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评价和赏析。
考试内容:(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
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7、以《弃妇》为例,分析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
三、鲁迅1、鲁迅早年的五篇文言论文的思想主旨。
三、报名程序(一)报名方式所有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资格审查相结合的形式。
(二)网上报名1.时间:1月21日至2月28日,全天受理。
2.要求:登录湖南省博士招生考试考生报名系统,按照网上报名流程报名,按要求录入本人各项真实信息,上传近期免冠一吋数码证件照,并打印“报名登记表”。
(三)现场资格审查1.时间:年3月3日至4日,上午8:30-11:30 下午2:30-5:00。
2.地点: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3.要求:所有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来我校进行现场资格审查,并办理缴费等相关手续。
只进行网报没有进行现场确认的报名无效。
现场资格审查时,考生需提交下列材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2)两份专家推荐书(需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3)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因特殊原因不能来现场进行资格审查的外地考生先在网上报名,最迟须在3月1日前将“报考登记表”、专家推荐书、证书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材料和报名费提交或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到研究生处考务科,3月17日、18日到考务科审查原件,审查通过后领取准考证。
(四)考生报名时提交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凡以假证明、假学历以及其他不真实材料报考的考生,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五)支付报名费1.报名费标准:300元。
2.支付方式:①到现场资格审查的考生,现场交纳报名费;②不能到现场资格审查的考生,请将报名费通过邮局汇款至我校研究生处考务科,汇款时必须注明考生自己的姓名和报名号。
3月8日左右请在网上报名系统上查询自己的交费信息。
汇款地址:湖南长沙麓山南路36号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考务科(410081)四、考试1.准考证:经审查,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给准考证。
我校不邮寄准考证,请考生3月17日、18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我校研究生处考务科领取。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比较文学原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学科原理和学科发展简史部分50%
研究实践部分50%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4小题,各计5%,共计20%
简答题:3小题,各计10%,共计30%
作文题:1小题,各计50%,共计50%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比较文学原理
考试目标:
1、全面认识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了解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简史。
3、能就一般的中西文学、文论、文化比较问题展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探
讨。
考试内容:
一、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1、国外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各阶段主要特点与成就;
2、法国学派、美国学派的基本主张与特点;
3、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与主要成就;
4、比较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二、比较文学基本原理
1、比较文学的定义与本质;
2、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3、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4、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5、可比性的内涵与价值;
6、比较文学的目的或功用。
三、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影响研究的概念,影响的种类;
2、誉舆学、渊源学和媒介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3、平行研究的名词概念,平行研究的特色;
4、接受理论与接受研究的关系;
5、误读及其意义;
6、阐发研究的概念,如何理解单向阐发与双向阐发;
7、变异研究的概念、特点和研究对象。
四、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1、译介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2、形象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3、主题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4、文类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5、比较诗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6、跨学科研究的概念、学理依据和基本内容。
五、比较文学小论文写作
根据提供的材料或指定的命题,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发挥相关的理论思考,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文章。
三、主要参考书
黄怀军、赵炎秋主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