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名牌日用陶瓷产品评价细则修订版
- 格式:docx
- 大小:59.53 KB
- 文档页数:10
日用陶瓷外观、包装等检验标准及验货知识分享日用陶瓷泛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餐具、茶具、酒具或其它器皿。
因为市场需求巨大,作为验货员,接触到这类产品的机会也很多。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日用陶瓷的验货知识。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各类陶瓷器的区别包装的检验首先要按照贸易双方签订的具体协议进行包装检验。
外包装要牢固,内衬要用防震材料;一件商品的几部分之间,如茶壶与盖之间应有软纸隔开。
包装箱(筐)外,应有“易碎物品”和“防潮物品”的标志。
开箱后,应检查有无破损和件数短少,品名和型号规格与协议是否一致。
细瓷器还应检查它的成套性,如成套细瓷餐具的总件数(俗称多少个头)是否正确。
外观缺陷检验1、变形:指商品呈现不符合规定设计的形状。
2、嘴耳把歪:指嘴、耳把高低不适,歪斜不正。
3、疙瘩: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瘤状实心状。
4、坯泡:指釉下坯体凸起的空心泡。
5、泥渣:指尚未除净的泥屑、釉渣残留于坯上造成的缺陷。
6、缺泥:指坯体残缺的现象。
7、釉泡:指釉表面的小泡。
8、水泡边:指商品口部边沿出现的一连串小泡。
9、坯爆:指坯体入窑前水分控制不当,烧成时引起的局部剥落。
10、炸釉:指商品釉面炸裂现象。
11、裂纹:指坯、釉开裂而形成的纹状缺陷,它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被釉遮盖了的裂纹,称为阴裂。
第二种是釉面开裂而坯体未裂,称为釉裂。
第三种是坯体和釉都开裂,称为坯釉皆裂。
12、熔洞:指易熔物在烧成过程中熔融而产生的孔洞。
13、斑点:指商品表面呈现出的有色污点,又称铁点。
14、毛孔:指釉面呈现的小孔(或称棕眼猪毛孔、针眼)。
15、落渣:指商品釉面粘有匣钵糠灰等渣粒。
16、底沿粘渣:指商品底脚边缘粘有细小渣粒。
17、针点:支承体留在制品上的痕迹。
18、粘疤:烧成时坯体与外物粘结形成的残缺。
19、火刺:由于火焰中飞灰造成的黄褐色粗糙面。
20、缺釉:指商品表现局部脱釉。
21、桔釉:指釉面类似桔皮状。
22、泥釉缕:指坯体、釉面局部凸起的缕状现象。
出口日用陶瓷和输美日用陶瓷产品型式试验和抽样实施规则1.目的:为规范出口日用陶瓷和输美日用陶瓷产品型式试验、年度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时的产品抽检工作,制定本实施规则。
2.适用范围:适用于列入出口商品质量许可和输美日用陶瓷工厂认证管理的出口日用陶瓷产品的型式试验、年度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时的产品抽检。
3.要求:3.1单元划分按器型不同划分为五类:扁平制品,除杯、大杯以外的小空心制品,杯、大杯,除罐以外的大空心制品、罐。
同一加工场所生产的每一器型产品为一个申请单元,釉上彩制品和釉下彩制品为不同的申请单元。
不同的生产场地的产品为不同的申请单元3.2检测标准GB/T3532-1995日用瓷器GB12651-2003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T10811-2002釉下(中)彩日用瓷器GB/T10815-2002《日用精陶器》FDA/ORA CPG7117.06-1995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镉污染FDA/ORA CPG7117.07-1995进口和国产陶瓷的铅污染美国California Prop.65-2002美国加州65规定以色列SI1003-1999陶瓷器皿金属溶出量和标识ISO6486/2[1999(E)]与食物接触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德国DIN51032日用器皿中对健康有害物质溶出极限值俄罗斯联邦ГOCTP50186-9《同食品相接触的陶瓷器皿铅和镉的析出允许极限》3.3型式试验3.3.1型式试验的要求3.3.1.1按照出口目的国或目标市场的相关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型式试验;3.3.1.2出口目的国或目标市场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明确或没有要求的,其热稳定性、吸水率、白度、光泽度、色差以及外观质量等检测指标按GB/T3532-1995《日用瓷器》标准中“7.2型式试验”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3.3.1.3输美认证产品的铅、镉溶出量按美国FDA现行的铅、镉溶出量限量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盘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4个。
3.将盘子平放在平整面,检查是否变形,标准为:9”以下盘类(包括9”)拿一个一元硬币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9”以上盘类(不包括9”)拿两个一元硬币重叠沿盘边滑动,若硬币能轻易的穿过盘与平整面的缝隙,则为不合格品。
注:以上必须在平面上进行且一元硬币必须以人民币一元为准!4.在盘子底部,请注意打磨的情况,将手放在上面不能有明显的划手的感觉,合格的应该为平滑面。
5.打磨的底部应该均匀,不能有凹陷的痕迹,有则为不合格品。
6.在检查底部的同时,请注意不能有黑底的现象,一点轻微可以,但是黑底情况超过总面积1/4则为不合格品。
7.底标的位置应该位于底部的最中央的部分,如果有任何较大的偏离或较大的爆花则为不合格品。
(爆花范围直径不能超过2.5mm(包括2.5mm))8.包装不能松散,应该符合出口包装要求,便于运输和搬运。
9.产品应该为较干净的外观,过脏的产品,请及时通知工厂改进,否则于以退货。
10.注意所有盘类的形状一定要和客人要求的一样,不能有任何差错。
11.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12.9”以下盘类(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3%;9”以上盘类(不包括9”)尺寸都不能超过原定的2.5%。
碗类1.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2个,缺釉不能超过2个,挂釉不能超过2个,黑点不能超过2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且每种情况不能同时存在超过3个。
2.非显见面:落渣不能超过3个,缺釉不能超过3个,挂釉不能超过3个,黑点不能超过3个(每个黑点不能超过1mm)。
精心整理日用陶瓷主要技术指标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的种类也名目繁多,日用陶瓷饮食器具遵循瓷种和传统特色分类,现有产品国家标准8个:GB/T3532-1995《日用陶瓷器》、GB/T13522优等品的外观质量基本达到了“五无一小”的要求,即无斑点、无落渣、无色脏、无针孔、无釉面擦伤、变形小。
斑点(黑点)俗称苍蝇屎,若产品上存在斑点,总会给人以不洁的感觉,从而影响到食欲。
一等品和合格品在允许存在缺陷上比优等品有较大的宽松要求。
铅、镉溶出量铅、镉溶出量是陶瓷产品的重要安全卫生指标。
铅、镉的存在是由于产品表面装饰图案中陶瓷颜料里含有其成分所致,铅的存在还有可能是为降低产品表层釉的烧成温度而加入了含铅成分所致。
若生产工艺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在使用过程中铅、镉的过量溶出,经常使用这类0℃水中,取出观察是否有损坏,此温度不出现损坏,其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3年以上。
1出口日用陶瓷质量安全手册Guide of Quality & Safety Controlto Export-Oriented Ceramics商务部对外贸易司MOFCOM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CCCLA2前言陶瓷出口,既解决了陶瓷主产地的就业问题,拉动了地方经济,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随着中国的日用陶瓷产品逐渐占据国际中低端市场,世界各国相继对我国日用陶瓷产品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要求.与此同时,与国外高档陶瓷产品相比较,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的广大日用陶瓷企业在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原材料研发方面都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日用陶瓷的骨干企业和主产地质检机构的专家,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编写了《出口日用陶瓷质量安全手册》.本手册分析了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涉及日用陶瓷产品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将我国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铅镉溶出量限量值整理编写在一起,列举了14 个国家和ISO,欧共体制定的73 个标准的名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手册提到了最新的日用陶瓷洗碗机测试标准和微波限公司操瑞北,山东银凤陶瓷股份有限公司马同刚,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许玉泉,景德镇检验检疫局李峰,袁文瓒,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澧陵办事处徐刚,景德镇陶瓷学院吴军明等专家的倾力参与,在此表示感谢!尽管经过了5 次修改,由于时间仓促,需要整理和翻译的资料繁多,如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修订中进行完善.112.4 日用陶瓷器的耐洗涤和微波炉安全适应性‐‐‐‐‐‐‐‐‐‐162.5 日用陶瓷放射性‐‐‐‐‐‐‐‐‐‐‐‐‐‐‐‐‐‐‐‐‐‐‐‐172.6 日用陶瓷标准一览表(至2008 年9 月) ‐‐‐‐‐‐‐‐‐‐20第三章主要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253.1 技术贸易壁垒简述‐‐‐‐‐‐‐‐‐‐‐‐‐‐‐‐‐‐‐‐‐‐584.2 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差异‐‐‐‐‐‐‐‐‐‐‐‐‐‐‐‐614.3 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的差异‐‐‐‐‐‐‐‐‐‐‐‐‐‐‐‐64第五章出口日用陶瓷生产质量许可和输美注册认证‐‐‐‐‐‐‐‐‐‐695.1 我国认证认可制度概况‐‐‐‐‐‐‐‐‐‐‐‐‐‐‐‐‐‐‐‐695.2 我国出口日用陶瓷生产质量许可制度介绍‐‐‐‐‐‐‐‐‐‐‐‐878.2 国内主要陶瓷研究机构介绍‐‐‐‐‐‐‐‐‐‐‐‐‐‐‐‐‐‐898.3 国际知名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92附件A 陶瓷制品釉面萃取液中铅和镉的标准分析方法‐‐‐‐‐‐‐‐95附件B 测试玻璃及陶瓷器皿表面贴花口边铅镉溶出量的方法‐‐99附件C 欧共体委员会指令84/500/EEC ‐‐‐‐‐‐‐‐‐‐‐附件F 输美认证审核文件‐‐‐‐‐‐‐‐‐‐‐‐‐‐‐‐‐‐‐‐‐‐138附件F-1 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审核通知书‐‐‐‐‐‐‐‐‐‐138附件F-2 输美日用陶瓷生产厂认证工作调查/审核表‐‐‐‐‐‐1395第一章概论(略)第二章我国出口陶瓷制品质量安全项目及检测方法标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于1988 年在补充部分标准后进行了再版,再版的《日用陶瓷标准汇编》包括"基础标准"4 项,"产品标准"18 项,"检测方法标准"36项,构成了我国日用陶瓷标准体系的雏形.当时的标准主要是由原国家轻工业部提出,各大专院校,各地陶瓷研究机构,各骨干陶瓷企业起草,由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归口.果转化为标准,使日用陶瓷生产的各个环节按标准进行生产,并不断地强化标准化在生产中的作用.2000 年,原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质量标准处收集了截止2000 年12 月底以前批准发布的,现行有关日用陶瓷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计83项(其中国家标准44 项,轻工行业标准39 项).编制成了《中国轻工业标准汇6中常用的材料,由于其对人体具有危害性而被国外所禁或限用,对制成品的铅镉溶出量提出了较严格的限量要求.为应对国外日益加严的技术壁垒,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2.2.1 GB/T3534-2002《日用陶瓷器铅,镉溶出量测定方法》由于我国日用陶瓷的产品标准GB/T 3532-1995《日用瓷器》中引用了GB/T3534,使得GB/T3534-2002 标准被国内检测机构,陶瓷生产企业广基本原理:在避光条件下,用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于(22±2)℃温度下,浸泡24 小时±20 分钟,萃取陶瓷制品表面溶出的铅和镉,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该检测方法非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ISO 6486-1:1990《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玻璃陶瓷制品和玻璃餐具铅,镉溶出量测试方法》,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指定的输美陶瓷铅,镉溶出量检测方法,ASTM C738-94 (1994 年)《陶扁平制品5.0 0.50 7.0 0.50除杯类以外的小空心制品2.0 0.30 5.0 0.50杯类0.5 0.25 2.5 0.25除罐以外的大空心制品1.0 0.25 2.5 0.25罐0.5 0.25 1.0 0.25注:特殊装饰产品:采用粉彩,古彩,青花斗彩,粤彩等传统彩绘方法来装饰的日用当采用GB 5009.62所规定的方法测定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2 GB 13121-1991《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要求.标准基本内容取样方法:从每批调配的釉彩花饰产品中选取试样,小批采样一般不得少于6个,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如试样形小,按检验需要增加采样量.8试样一半供化验用,另一半保存两个月,备作仲裁分析用.外观检查和感官指标:器形端正,内壁表面光洁,釉彩均匀,花饰无脱落则按两面计算,加人浸泡液的体积应再乘以2).检测分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双硫腙法.该检测方法与通常的采样及检测方法的不同在于:抽取了仲裁备份样;规定了不能盛装液体的扁平器皿的检测方法;采用了仲裁备份样;浸泡液采用沸乙酸(4%) .该方法对于不能盛装液体的扁平器皿的铅,镉溶出量检测规定了方法,但由于该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区域标准有较大差别,在出口日用陶瓷检测中(采用GB/T 5009.62-2003 方法检测)项目指标铅(Pb, 4%乙酸浸泡液中), mg/L ≤ 7镉(Cd, 4%乙酸浸泡液中), mg/L ≤ 0.592.2.3 HJ/T312-2006《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微晶玻璃和玻璃餐具制品》该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 年11 月15 日发布,2007 年1 月1射性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引用,列明了数据处理和限量要求;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性也提出了要求.表2-3 HJ/T312-2006《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微晶玻璃和玻璃餐具制品》(采用GB/T 3534 方法检测)铅镉器型单位品mg/L 0.5 0.5 0.25 0.2茶杯和啤酒杯mg/L 0.5 0.5 0.25 0.2烹调用制品mg/L 0.5 0.5 0.05 0.052.2.4 GB 8058-2003《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适用于与食物接10触的砂锅,汽锅,火锅,炒锅,热煲等各类陶瓷质烹调制品,规定了陶瓷烹调器量允许极限值.该标准指定GB /T3534 检测方法,当采用GB/T 3534 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时,任何单一制品与食品接触面的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值:铅小于等于1.0mg/L;镉小于等于0.10mg/L.2.2.6 SN/T 0873-2000 《进出口陶瓷铅,镉溶出量快速检验方法》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2000 年6 月22 日发布,并于同年11 月1 日实施,标准适用于进出口日用瓷器,炻器,陶器铅,用,因样品浸泡时间较短,该方法不宜作为陶瓷铅,镉溶出量仲裁方法. 表2-4 铅快速溶出限量快速方法限量1.35 0.55 0.50 0.41 0.32 0.27 0.16对应常规方法限量7 5 3 2.5 2 1 0.5表2-5 镉快速溶出限量快速方法限量0.100 0.04211对应常规方法限量0.5 0.252.3 日用陶瓷器的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和吸水率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和吸水率是陶瓷制品重要的质量指标,它决定着3299-1996GB/T3298-19912 青花日用细瓷器GB10811-1989GB/T3299-1996GB/T3298-19913青花玲珑日用细瓷GB/T3298-19915 日用青瓷器GB10813.1-1989 GB/T3299-19963298-19916 日用精陶器GB10815-1989 GB/T3299-19969 砂锅QB/T3732.2-1999GB/T3299-19963567-1999122.3.1 产品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和吸水率的测定方法易导致不合格出现;b,恒温后的样品可以投入流动的水中或适合盛水容器内,一般要求为能控制其水温为20±2℃,其水量与样品重量之比不少于8:1,一般能限制样品在水中急冷后,水温增加不超过4℃即可,水面应高出样品20mm 以上.本标准由轻工业部发布,原标准号为ZB Y20 003-1989,适用于陶瓷烹调器中砂锅及承受明火烧煮的其他陶质容器热稳定性测定,本标准规定了吸水率测定,规定了真空法,煮沸法测定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所用的仪器,设备,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日用陶瓷试样开口气孔吸附的水的质量与干燥试样质量之比,称为该试样的吸水率,以百分数表示.气孔率对制品热稳定性的影响颇大.有文献资料证实稳定性与吸水率之间存在相关性.遇特殊小件试样则需六件.Ⅱ, 磨去试样表面釉层,并力求各试样总表面积接近,整平边角,冲冼干净.b.不磨釉法Ⅰ,同类制品三件,在每件制品的底部取重约10g 试样两块,构成三组.如遇特殊小件试样则需六件.Ⅱ,取样时力求各试样总表面积接近相等,去掉锋利的边角,冲洗干净. 三,测试步骤a. 将试样干燥至恒重,称量为G0(±0.01g) 6块试样同时置于真空装Ⅰ.磨釉试样按式(1)进行计算;不磨釉试样按(2)进行计算.10001×=GGGW ------------------(1)K ———换算系数,根据不同瓷种定为:日用白瓷为 4.0;日用青瓷为2.5;日用炻瓷为2.0;日用精陶为1.2.Ⅱ. 以所测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2.3.2 产品热稳定性(抗热震性)和吸水率的质量标准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适用于日用细瓷,普瓷,炻类产品. 本质量标准引用了GB/T 3298-1991《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和GB/T3299-1996《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其技术标准规定为:花玲珑日用细瓷器,建白高级日用细瓷器.该三类质量标准都引用了GB/T3298-1991《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和GB/T 3299-1996《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其技术标准规定均为:a,吸水率不超过0.5%.b,热稳定性:从16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部发布,适用于以氧化铁为釉的着色剂,在还原条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其技术标准规定为:a,吸水率不超过13%.b,热稳定性:200℃投入20℃±2℃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16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的各类日用紫砂陶器.本质量标准引用了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以磷酸三钙为主要成分的日用骨灰瓷器.本质量标准引用了GB/T 3298-1991《日用陶瓷器热稳定性测定方法》和GB/T3299-1996《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其技术标准规定为: a, 吸水率不超过0.5%.b, 热稳定性:140℃投入20℃±2℃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以152~203mm扁平产品为代表件).瓷提出了耐洗涤和微波炉安全适应性要求.我国尚没有日用陶瓷器耐洗涤和微波炉安全适应性能检测方法,但各检测机构正致力于检测方法的研究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2.4.1 GB/T5003-1999 《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目前,由于我国没有普遍使用家用洗碗机,也尚未制订相关的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对于产品的耐洗涤性能,各检测机构或生产厂主要是检测陶瓷产品的釉腐蚀性96小时);然后将试样放入1%乙酸水溶液中浸泡30 分钟,冲洗烘干;通过采用目视检验,铅笔检验,反射光检验等方法对釉面腐蚀情况分级.2.4.2 微波炉安全适应性适用于微波炉的产品不能采用金属表面装饰(如:金边),通过微波炉中使用后应不至于产生裂纹.通过对出口日用陶瓷产品热稳定性的检测,能间接了解产品的微波炉安全适应性,各种产品的热稳定性检测方法,适用范围详餐具》该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批准发布于2006 年11 月15 日,并于2007年1 月1 日实施,是指导性标准,适用于与饮用水,饮料或食物接触的陶瓷,微晶玻璃和玻璃餐具等.在该标准"基本要求"中规定,产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在该标准"技术内容"中规定,任何单一制品与饮用水,饮料或食品接触值.在该标准规定检验方法如下:产品中铀的溶出量按GB/T6768 要求进行测定;产品中钍的溶出量按GB/T11224 要求进行测定;产品中镭-226 的溶出量按GB/T11214要求进行测定.产品中铀,钍,镭-226 的溶出方法按WS178-1999 中附录A 的方法进行.2.5.2 WS178-1999《日用陶瓷中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9 年12 月9 日发布,并于3) 日用陶瓷任何单一制品与饮用水和食品接触面的溶出液中,铀,钍,镭-226 的体积活度控制水平为:铀:15Bq/L;钍:1Bq/L;镭-226:2Bq/L. 铀,钍,镭-226 同时存在时,体积活度Iu/15+ITh/1+Ira/2≤1(Iu,ITh,Ira 分别为陶瓷制品与饮用水和食物接触面的溶出液中铀,钍,镭-226的体积活度,Bq/L)具体抽样及试样处理过程如下:1)选择表面积与体积最高,与饮用水和食物接触面彩色装饰最多的产品,入乙酸后,持续慢慢沸腾2h.若在2h 加热中发生试验溶液的损失,用预先配制好的4%乙酸溶液补充,使烹调器中溶液维持在三分之二容量的水平上.2h 后立即移去热源.2.5.3 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 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和试验方法,适用于无机非金属类建筑材料.目前国外部分2)测量:当检测样品中天然放射性衰变链基本达到平衡后,在与标准样品测量条件相同情况下,采用低本底多道γ 能谱仪对其进行镭-226,钍-232,钾-40 比活度测量.3)结果判定:镭-226,钍-232,钾-40 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内照射指数IRa≤1.0 和外照射指数Iγ≤1.3,其产销和使用范围不受限制.2.6 日用陶瓷标准一览表(至2008 年9 月)表2-7 基础标准,通用技术标准及试验方法标准11 GB/T 4736-1984 日用陶器透气性测定方法12 GB/T 4737-1984 日用陶器渗透性测定方法13 GB/T 4738.1-1984 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块状法)14 GB/T 4738.2-1984 日用陶瓷材料耐酸,耐碱性能测定方法(颗粒法)15 GB/T 4739-1995 日用陶瓷颜料色度测定方法16 GB/T 4740-1999 陶瓷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17 GB/T 4741-1999 陶瓷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2118 GB/T 4742-1984 日用陶瓷冲击韧性测定方法19 GB/T 4966-1985 日用陶瓷抗张强度测定方法32 GB l4147-1993 陶瓷包装容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33 GB/T 15614-1995 日用陶瓷颜料光泽度测定方法34 QB/T 1010-1999 陶瓷材料,颜料真密度的测定35 QB/T 1321-1991 陶瓷材料平均线热膨胀系数测定方法36 QB/T 1322-1991 陶瓷泥料可塑性指数测定方法37 QB/T 1465-1992 陶瓷原料,颜料颗粒分布测定方法38 QB/T 1493-1992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39 QB/T 1503-1992 日用陶瓷白度测定方法40 QB/T 1545-1992 陶瓷泥浆相对粘度,相对流动性及触变性测定方51 QB/T 1967.4-1995 蓝绿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52 QB/T 1967.5-1996 黑色类陶瓷颜料化学分析方法53 QB/T 2382-1998 亮金水,亮钯金水试验方法54 QB/T 2434-1999 日用陶瓷原料含水率的测定55 QB/T 2435-1999 日用陶瓷原料筛余量的测定56 QB/T 2578-2002 陶瓷原料化学成分光度分析方法57 QB/T 2580-2002陶瓷烹调器砂锅热稳定性测定方法( 原ZBY20003-1989)58 QB/T 3731-199903 GB/T 10812-2002 玲珑日用瓷器04 GB/T 10813.1-1989 青瓷器系列标准日用青瓷器05 GB/T 10813.2-1989 青瓷器系列标准陈设艺术青瓷器06 GB/T 10813.3-1989 青瓷器系列标准纹片釉青瓷器07 GB/T 10813.4-1989 青瓷器系列标准食用青瓷包装容器08 GB/T 10814-1989 建白高级日用细瓷器09 GB/T 10815-2002 日用精陶器10 GB/T 10816-1989 紫砂陶器11 GB/T 13522-1992 骨灰瓷器12 GB/T 13523-1992 铜红釉瓷器25 QB/T 1682-1993 高铝质匣钵26 QB/T 1683-1993 铝硅镁质匣钵27 QB/T 2264-1996 陶瓷用瓷石28 QB/T 2381-1998 亮金水亮钯金水29 QB/T 2579-2002 普通陶瓷烹调器30 QB/T 2580-2002 精细陶瓷烹调器31 QB/T 3732.1-1999 普通陶器园林陶(原GBl0817.1-1989)2432 QB/T 3732.3-1999 普通陶器包装坛类(原GBl0817.3-1989)25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 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根据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技术性贸易措施可分为三类,即技术法规(指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的文件),标准(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合格的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以及绿色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 技术法规技术法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交通规则,无线电干扰,节约能源与材料等.目前, 工业发达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许多工业发的, 专门用以针对某个国家的出口产品.3.合格评定程序合格评定程序一般由认证,认可和相互承认组成,影响较大的是第三方认证.认证可以分为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主要指产品符合技术规定或标准的规定.其中因产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产品的安全认证为强制认证.合格评定既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的进口障碍.如对易燃,易爆,腐蚀品,有毒品, 法律规定其包装和标签都要符合一系列特殊标志要求.许多出口商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这些规定, 不得不重新包装或改换商品标签, 从而增加了商品成本, 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标签是商品上必要的文字,图形和符号.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要求尽量向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的信息, 因而对进口商品, 特别是对消费品标签作技术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如下:1.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不仅涉及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从过程角度来看,包括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领域来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其表现形式也涉及到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强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个方面.标是可以采取合适的壁垒措施的.正常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指合法合理地采取技术性措施以达到合理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及生态环境的目的.5.隐蔽性和灵活性.技术贸易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许可证。
日用瓷器检测标准编号:版次:日期:版次修订说明修订者日期1.1撰写审查核准人员日期1 目的(1)确定日用瓷器的一般品质要求.(2)概述日用瓷器产品检验标准及不良品分类标准(有特殊要求除外)。
2 产品范围:按产品的用途分为盘碟类、碗类、壶类、杯类及其他器物类。
3 抽样检测标准:(1)除规定要求进行全检或免检的产品外,其他产品一律都用抽样检验(2)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 抽样检验用表(3)品质允收水平:总抽样数的抽样标准为一般抽样II级水平(L2),而测试或测量项目的抽样标准为特殊抽样S-2水平或S1水平,后者包含在前者的样本数内。
(4)AQL允收值如下:危险缺陷(Critical) AQL 0严重缺陷(Major) AQL 1.5轻微缺陷(Minor) AQL 4.0危险缺陷:是指任何因为不符合安全标准而导致产品危害人体的一种缺陷。
严重缺陷:是指会造成产品不能有效使用,会造成产品需要修理或更换的一种缺陷轻微缺陷:是指产品能使用或运行,但轻微地违反产品既定标准的一种缺陷。
4 包装要求(更具体要求参照GB/T 11423)(1)所有的标贴包括说明书、警告标志、箱唛(正唛、侧唛及其他内外箱唛)、彩盒;向上标志、易碎标志、吊卡等等,必须:(i)按中文要求印刷,(ii)贴于正确位置,(iii)清晰(2)包装的说明书、组装图必须与产品实际功能一致(3)所有的包装材料必须全新,不能有损坏和浸湿。
(4)包装材料必须能足够保护产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5)包装及产品上的条形码必须正确及能扫描。
5 产品要求5.1 吸水率:不大于0.5%.5.2 热稳定性:产品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5.3 任一制品与食物接触面的铅、镉溶出量:铅溶出量不大于1.0 mg/L,镉溶出量不大于0.2mg/L.5.4 产品规格误差5.4.1 口径误差:口径>60mm为士2.0%;口径<=60mm的为士1.5%。
日用陶瓷一般指陶瓷餐饮器具等,这些器具易清洗,耐酸碱,方便高温消毒及蒸、煮、烧、烤食品等。
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这些陶瓷器皿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艺术观赏性,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如此重要,其内在质量标准是什么呢?
瓷器的内在质量,主要指吸水率、热稳定性和铅、镉溶出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日用瓷器》国家标准中规定:
1、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普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2、热稳定性:成套或系列产品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从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非成套或系列产品:小中型产品,18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大、特型产品,160度至20度热交换一次不裂。
3、铅、镉溶出量:应符合《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五原则》“卫生”之中GB12651的规定。
文章来源:日用陶瓷蜗牛吧:/news/taoci4/4176.html。
食品接触产品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技术规范日用陶瓷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用陶瓷产品的标签标识和使用说明的技术规范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陶瓷材质或以陶瓷材质为主体的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陶瓷烹调器、陶瓷包装容器等与食物相接触的日用陶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2893.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第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GB/T3302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GB/T3532日用瓷器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陶瓷制品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5001日用陶瓷分类GB/T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第1部分:总则GB/T7408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3064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签通则CCGF306.1日用陶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Ceramic product intended to be used in contact with food与食物接触的瓷器、炻器、陶器,有釉和无釉陶瓷制品,但不包括食品制造工业、包装、烹调用陶瓷器。
3.2陶瓷烹调器Ceramic cookware与食物接触的砂锅、汽锅、火锅、炒锅、热煲等各类陶瓷质烹调制品。
3.3陶瓷包装容器Ceramic packaging container包装食物的缸、坛、罐、瓶类等陶瓷容器。
3.4最小销售单元Minimum Sales Unit作为一个完整商品销售的、最小单位的食品接触制品,可以是1件,也可以是一套或一组。
如每一个陶瓷杯都可以作为一件完整的商品进行销售,都是最小的销售单元。
同样的陶瓷杯,两个一组以“套装”作为一个完整商品销售时,那么这时一组即为一个最小的销售单元。
有关日用陶瓷器标准某些方面的探讨作者:俞莉红来源:《佛山陶瓷》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在日常工作中参照现行日用陶瓷器标准对日用陶瓷器产品质量进行具体检测时所发现的一些问题或疑问进行了小结,望能够与制定标准的专家与同行商榷并修正与完善。
关键词:日用陶瓷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探讨商榷1 前言辽宁省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近年来受省内各市工商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委托,抽查了市场上销售的包括广东、福建、安徽、山西、上海、河北唐山等地厂家及辽宁省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的日用瓷器,依据《日用陶瓷分类》 GB/T5001-2018、《日用瓷器》GB/T3532 -2009、《骨灰瓷器》GB/T13522-2008、《日用陶瓷器吸水率测定方法》GB/T3299-201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对其进行了包括吸水率、抗热震性、铅溶出量、镉溶出量、微波炉适应性、冰箱到微波炉适应性及冰箱到烤箱适应性等在内的质量检测。
品种包括按用途有盘碟类、碗类、壶类、杯类等,按器型有扁平、小空心、大空心等。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日用陶瓷标准中或者是某些方面的规定不够严谨,或者是有些地方在行文上不够规范,或者是在操作方法上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等。
为方便说明问题,先把与此有关的标准中某些条款分列如下。
2 有关日用陶瓷器标准(1)关于《日用陶瓷分类》的GB/T5001-2018标准日用陶瓷分类应符合如下规定:依据胎体特征分为陶器和瓷器,陶器的吸水率大于5%,瓷器的吸水率不大于5%。
而陶器又分为粗陶器、普通陶器和细陶器,瓷器又分为炻瓷器、普瓷器、细瓷器,其吸水率为炻瓷器不大于5%、普瓷器不大于1.0%、细瓷器不大于0.5%。
由于吸水率是作为分类特征的重要指标,故在这里着重提出。
(2)关于《日用瓷器》的 GB/T3532-2009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日用瓷器的分类等,适用于日用细瓷、普瓷、炻器类产品。
该标准规定各类产品的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普瓷类产品不大于 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5.0%。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达标情况表
注:1.同类产品企业有多座陶瓷生产线时,应按生产线分别计算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对公用部分的能耗按产量比例分摊。
2.企业除陶瓷外还生产其他产品时,各种能源应分开计量,对确属无法分开计量的公用能耗如厂区照明或各类综合库房按产品产值比例分摊。
3.“达到能耗限额标准级别”栏仅需注明符合“3 级”、“2 级”、“1 级”中最优的一项。
4.既有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应符合等级3 级的要求,新建或改、扩建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应符合等级2 级的要求。
企业代表(签名)监察工作人员(签名)日期:
1。
日用陶瓷产品等级划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日用瓷器》(GB/T3532—1995)已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5月2日发布,并于1995年12月1日实施。
它是陶瓷企业加工出售产品以及用户购买陶瓷产品时鉴别产品质量、等级以及按质论价的依据。
1.内在质量标准瓷器的内在质量,主要指吸水率、热稳定性和铅、镉溶出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日用瓷器》国家标准中规定:(1)吸水率细瓷类产品不大于0.5%,普瓷类产品不大于1.0%,炻器类产品不大于3.0%。
(2)热稳定性①成套或系列产品餐具以中型盘、碗类产品为代表,茶、咖啡具以杯、盅类产品为代表,从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②非成套或系列产品小、中型产品,18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大、特型产品,16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3)铅、镉溶出量应符合第4章《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五原则》“卫生”种GB12651的规定。
2.外观质量标准瓷器的外观质量,主要是产品表面的光泽度、白度、色差,以及规格尺寸、配套、花面等和允许的常见缺陷范围。
(1)白瓷白度(推荐性指标)、釉面光泽度(雾光釉除外)及成套产品的釉色色差应符合规定,如表所示。
白度、光泽度、色差指标(2)产品按国家技术标准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共三级,每一级都规定有不同的缺陷允许范围。
(3)产品规格误差A.口径误差口径等于或大于60mm的允许误差为±1.5%,口径小于60mm的允许误差为±2.0%。
B.高度误差:±3.0%。
C.质量误差:±6.0%。
(4)有盖产品盖与口基本吻合。
壶类在倾斜70°时,盖子不许脱落。
当盖子向一方移动时,盖子与壶口的距离不得超过3mm。
壶嘴的口部不得低于壶口3mm。
(5)成套产品要求配套无差错,花面色泽要求基本一致。
《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工艺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两项湖南省地方标准修订的说明一、任务来源陶瓷是我省传统优势行业,也是我省高耗能行业之一。
我省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日用陶瓷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在国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核算方法》(DB43/ 464-2009)和《工艺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43/ 466-2009)自发布以来,对引导湖南陶瓷行业的良性发展,推动湖南陶瓷行业的节能降耗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是,近7年来,陶瓷生产设备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南绝大部分陶瓷厂都进行了煤改气及余热利用等工程改造,陶瓷生产能耗已经大大降低。
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16号《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确保强制性能效和能耗指标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助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委托修订《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核算方法》和《工艺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地方标准的函”的要求,修订该两项湖南省地方标准。
二、工作过程简述为确保湖南省地方标准《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和《工艺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的修订工作在10月底顺利完成,陶瓷能耗标准编制工作小组于2007年4月成立,由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节能评价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陶瓷协会人员组成,共同负责两项陶瓷能耗标准的制订工作。
工作小组确定了标准的修订原则和方法,制定了工作计划、调查方案、测试方案和能耗数据调查表及专家意见表,以确保标准修订的质量和进度。
1、实地调研、收集数据根据已定的工作计划,为全面掌握湖南省陶瓷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能耗情况,使制订的标准合理反映我省陶瓷生产和发展状况,并对陶瓷行业节能有推进作用,2016年6月—9月间,工作小组对株洲醴陵、长沙望城等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国有和民营陶瓷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发放能耗调查表。
广东省名牌日用陶瓷产品评价细则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广东省名牌日用陶瓷产品评价细则根据《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评价细则》及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体系的有关要求,特制定广东省名牌日用陶瓷产品评价细则。
第一部分适用范围参加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的日用陶瓷企业申报的产品2002年度总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件以上(含1000万件),或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含3000万元)。
第二部分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市场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发展评价四个方面,并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附加评价。
1.采用满分1000分的评价方法。
2.单项积分按连续三年加权评分的办法进行:前一年度加权系数为0.5,前二年度加权系数为0.3,前三年度加权系数为0.2。
3.总分的分配方法:市场评价(500分)、质量评价(300分)、发展评价(100分)和效益评价(100分)。
四项指标系数分别为0.5、0.3、0.1、0.1。
知识产权作为附加分,多项累加计分。
附加分计入总分,但总分最高不得超过1000分。
第三部分评分方法一、市场评价:满分为500分。
其中:市场占有率150分,用户满意度水平200分,出口创汇水平150分。
三项指标系数分别为0.3、0.4、0.3。
(一)市场占有率评分(150分):评分规则:按当年全省同行业同类产品中产量、销售额大小分别排序评分,以第一名为满分,第十一名为零分,依次等差递减。
第十一名以后不给分。
市场占有率得分由申报产品产量得分(满分为60分,等差为6分)和市场销售额得分(满分为90分,等差为9分)两项组成。
1.申报产品产量得分:申报产品产量得分=前三年度产量得分×0.2+前二年度产量得分×0.3+前一年度产量得分×0.5=[60-6×(前三年度名次-1)]×0.2+[60-6×(前二年度名次-1)]×0.3+[60-6×(前一年度名次-1)]×0.52.市场销售额得分:市场销售额得分=前三年度销售额得分×0.2+前二年度销售额得分×0.3+前一年度销售额得分×0.5=[90-9×(前三年度名次-1)]×0.2+[90-9×(前二年度名次-1)]×0.3+[90-9×(前一年度名次-1)]×0.53.市场占有率得分=申报产品产量得分+市场销售额得分(二)用户满意度水平评分(200分)评分规则:本项得分按企业在全省同类产品单项满意度系数直接获得。
以国家或省行业组织在全省同类产品中用户满意度调查企业的排名计算,以第一名为满分,第二十一名为零分,依次等差递减(等差为10分)。
第二十一名以后不给分。
用户满意度得分=前三年度用户满意度得分×0.2+前二年度用户满意度得分×0.3+前一年度用户满意度得分×0.5(三)出口创汇水平评分(150分):评分规则:按当年全省同行业同类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大小分别排序评分。
以第一名为满分,第十一名为零分,依次等差递减。
第十一名以后不给分。
出口创汇水平得分由申报产品出口量得分(满分为60分,等差为6分)和申报产品出口额得分(满分为90分,等差为9分)两项组成。
1. 申报产品出口量得分:出口量得分=前三年度产品出口量得分×0.2+前二年度产品出口量得分×0.3+前一年度产品出口量得分×0.5=[60-6×(前三年度名次-1)]×0.2+[60-6×(前二年度名次-1)]×0.3+[60-6×(前一年度名次-1)]×0.52. 申报产品出口额得分:出口额得分=前三年度产品出口额得分×0.2+前二年度产品出口额得分×0.3+前一年度产品出口额得分×0.5=[90-9×(前三年度名次-1)]×0.2+[90-9×(前二年度名次-1)]×0.3+[90-9×(前一年度名次-1)]×0.53. 出口创汇水平得分=申报产品出口量得分+申报产品出口额得分(四)市场评价得分:市场评价得分=市场占有率得分+用户满意度得分+出口创汇得分二、质量评价:满分为300分。
其中:实物质量水平210分,质量保证能力90分。
实物质量水平指标系数为0.7,质量保证能力指标系数为0.3。
(一)实物质量水平得分(210分):评价规则:依据相关标准的要求,每项参数分别按照达到国家标准要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判定,具体产品的每项性能要求及评分见附录。
以市级以上质检机构提供的定期检验报告、监督抽查报告或市场抽查报告为准。
全部性能指标得分的和为当年的实物质量水平得分。
实物质量水平得分=前三年度得分×0.2+前二年度得分×0.3+前一年度得分×0.5(二)质量保证能力评分(90分):评分规则:企业质量保证体系(30分)、企业对员工培训情况(30分)、企业对市场情况的反应机制及售后服务情况(30分)。
1.企业质量保证体系(30分):满分30分。
根据企业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情况、水平评价,其中未获ISO9000认证的减10分。
2.企业对员工培训情况(30分):3.企业对市场情况反应机制以及售后服务情况得分(30分):4.同一年度以上三项得分之和为该年度质量保证能力得分。
5.质量保证能力得分=(前三年度质量保证能力得分)×0.2+(前二年度质量保证能力得分)×0.3+(前一年度质量保证能力得分)×0.5。
(三)质量评价得分=实物质量水平得分+质量保证能力得分。
三、效益评价:满分100分。
其中:成本费用效益水平30分,企业赢利状况40分,总资产贡献水平30分。
三项指标系数分别为0.3、0.4、0.3。
评分规则:按全省同类产品中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实现利税、总资产贡献率分别排序评分,以第一名为满分,第十一名为零分,依次等差递减。
第十一名以后不给分。
(一)成本费用效益水平评分(满分30分,等差为3分):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得分=[30-3×(前三年度名次-1)]×0.2+[30-3×(前二年度名次-1)] ×0.3+[30-3×(前一年度名次-1)] ×0.5(二)企业盈利状况评分(满分40分,等差为4分):企业实现利税得分=[40-4×(前三年度名次-1)]×0.2+[40-4×(前二年度名次-1)] ×0.3+[40-4×(前一年度名次-1)]×0.5(三)总资产贡献水平评分(满分30分,等差为3分):总资产贡献率得分=[30-3×(前三年度名次-1)]×0.2+[30-3×(前二年度名次-1)] ×0.3+[30-3×(前一年度名次-1)]×0.5(四)效益评价得分=成本费用效益水平得分+企业盈利状况得分+资产贡献水平得分四、发展评价:满分100分。
其中:研发情况60分、企业规模水平40分。
指标系数分别为0.6和0.4。
(一)研发情况评分(满分60分):由企业新产品产值率(24分)和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36分)两项内容组成。
评分规则:1.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得分由该产值率与该项满分(24分)乘积获得。
2.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得分采取分档记分的办法获得:0—<1%为10分、1%<3%为20分、3%—<5%为 30分、>5%为36分。
3.同一年度以上二项得分之和为该年度研发情况得分。
4.研发情况得分=(前三年度研发情况得分)×0.2+(前二年度研发情况得分)×0.3+(前一年度研发情况得分)×0.5(二)企业规模水平评分(40分):评分规则:按当年全省同行业中企业总资产规模大小排序评分,以第一名为满分,第二十一名为零分,依次等差递减(等差为2分)。
第二十一名以后不给分。
企业规模水平得分=前三年度得分×0.2+前二年度得分×0.3+前一年度得分×0.5五、知识产权附加分评分规则:一项发明:40分一项实用新型:20分一项外观设计:10分一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30分一项经登记的着作权20分多项累加计分。
六、采用国际标准附加分附加分总分数以申报产品取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为依据,计分标准如下:等同采用国际标准:20分等同采用国外先进标准:25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10分修改采用国外先进标准:15分多项累加计分。
七、数据填表根据以上评分办法,将计算结果填入由广东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提供的表格。
八、评价报告和建议名单通过以上计算,列出排序名单,经过专业委员会综合评价,向广东省名牌产品推进委员会秘书处提交评价报告和广东省名牌产品建议名单。
附录:日用瓷器评分表(检验依据:GB/T3532-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