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5容错磁盘新建及故障恢复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5
RAID5扩容与数据还原RAID 5使用至少三块硬盘来实现阵列,它既能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备份数据功能,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的时候,它将会把所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照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分割成文件碎片存储到两块硬盘当中,此时,阵列当中的第三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
RAID 5也被叫做带分布式奇偶位的条带。
每个条带上都有相当于一个“块”那么大的地方被用来存放奇偶位。
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5把奇偶位信息也分布在所有的磁盘上,而并非一个磁盘上,大大减轻了奇偶校验盘的负担。
尽管有一些容量上的损失,RAID 5却能提供较为完美的整体性能,因而也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磁盘阵列方案。
它适合于输入/输出密集、高读/写比率的应用程序,如事务处理等。
RAID 5使用至少三块硬盘来实现阵列,它既能实现RAID 0的加速功能也能够实现RAID 1的备份数据功能,在阵列当中有三块硬盘的时候,它将会把所需要存储的数据按照用户定义的分割大小分割成文件碎片存储到两块硬盘当中,此时,阵列当中的第三块硬盘不接收文件碎片,它接收到的是用来校验存储在另外两块硬盘当中数据的一部分数据,这部分校验数据是通过一定的算法产生的,可以通过这部分数据来恢复存储在另外两个硬盘上的数据。
另外,这三块硬盘的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在这次存储当中可能是1号硬盘和2好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那么在下次存储的时候可能就是2号硬盘和3号硬盘来完成这个任务了。
可以说,在每次存储操作当中,每块硬盘的任务是随机分配的,不过,肯定是两块硬盘用来存储分割后的文件碎片另一块硬盘用来存储校验信息。
这个校验信息一般是通过RAID控制器运算得出的,通常这些信息是需要一个RAID控制器上有一个单独的芯片来运算并决定将此信息发送到哪块硬盘存储。
RAID 5同时会实现RAID 0的高速存储读取并且也会实现RAID 1的数据恢复功能,也就是说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RAID 5能够利用三块硬盘同时实现RAID 0的速度加倍功能也会实现RAID 1的数据备份功能,并且当RAID 5当中的一块硬盘损坏之后,加入一块新的硬盘同样可以实现数据的还原。
如果RAID-5卷中某⼀块磁盘出现了故障,怎样恢复?RAID-5 卷(RAID-5 Volume):具有数据和奇偶校验的容错卷,有时分布于三个或更多的物理磁盘。
奇偶校验是⽤于在失败后重建数据的计算值。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部分失败,您可以⽤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部分上的数据。
您不能镜像或扩展 RAID-5 卷。
在 Windows NT 4.0中,RAID-5 卷也被称为带奇偶校验的带区集。
RAID5的缺点就是在⼀块硬盘发⽣故障后,RAID组从在线状态变为降级状态,这时如果第⼆块硬盘出现故障,那么整个RAID组的数据都将丢失,这对企业来说是灾难性的。
惠普RAID5 ADG技术则在原理上克服了这⼀缺陷,其最⼤特点是部署了2个奇偶校验集,并提供了2个硬盘的容量存储这些奇偶校验信息,理论上能同时允许2块硬盘出现故障,突破了以往RAID允许在同⼀时刻只可以有⼀块硬盘发⽣故障的限制,很有效地提⾼了服务器硬盘上数据的可靠性。
RAID5 ADG⽐双RAID 0+1具有更低的实施成本,却能提供⽐ RAID 5 更⾼的容错能⼒。
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两点:磁盘阵列内的硬盘是否有顺序的要求以及⾮掉线硬盘的稳定应当特别⼩⼼。
很多⼈认为磁盘阵列内的硬盘顺序不是很重要,但这是严重错误的。
假如您⽤10个硬盘做阵列,在最初初始化时,此10个硬盘是有顺序放置在磁盘阵列内,分为第⼀、第⼆…到第⼗个硬盘,是有顺序的。
如果您买的磁盘阵列是有顺序的要求,则您要注意了:有⼀天您将硬盘取出,做清洁时⼀定要以原来的摆放顺序插回磁盘阵列中,否则您的数据可能因硬盘顺序与原来的不符,磁盘阵列上的控制器不认⽽数据丢失!⽽⾄于⾃⾏操作的强制上线,则更应该⼩⼼暂时还未掉线的硬盘是否稳定。
如果在操作RAID时缺乏经验,我们建议⼤家咨询服务器售后服务⼯程师,在涉及到⼀些⾼难度的技术问题时,选择专业的数据恢复服务商也将是很好的选择。
针对⽬前RAID灾难屡见不鲜并且服务器售后服务并⾮以确保数据安全为核⼼的服务策略,越来越多的企业⽤户选择了固定数据恢复服务商。
磁盘阵列的容错和数据恢复技术磁盘阵列是一种通过组合多个磁盘驱动器来提供更高容量、更高性能和更高可靠性的存储系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磁盘故障、软件错误或人为错误等,磁盘阵列中的数据可能会丢失或损坏。
为了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研究和开发者提出了各种容错和数据恢复技术。
在磁盘阵列中,最常见的容错技术是冗余阵列独立磁盘(RAID)技术。
RAID技术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磁盘上,并使用冗余数据来纠正错误和恢复丢失或损坏的数据。
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6。
RAID 0是一种条带化技术,它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以提高读写性能。
然而,RAID 0没有冗余机制,一旦其中一个磁盘故障,整个磁盘阵列的数据都会丢失。
RAID 1是一种镜像技术,它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上。
每个磁盘都包含相同的数据,如果其中一个磁盘故障,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正常工作的磁盘进行恢复。
RAID 1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冗余和高可靠性,但是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RAID 5是一种条带化和分布式奇偶校验技术。
数据被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并使用奇偶校验来计算冗余数据。
如果其中一个磁盘故障,数据可以通过其他磁盘上的奇偶校验进行恢复。
RAID 5提供了很好的读写性能和数据冗余,同时也节省了存储空间。
RAID 6是RAID 5的扩展版本,它使用两个奇偶校验来提供更高的数据冗余性。
RAID 6可以处理两个磁盘的故障,同时提供更高的保护水平。
除了RAID技术,还有其他容错技术用于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
磁盘阵列通过数据重建和数据恢复技术来处理故障磁盘。
数据重建是指将数据从故障磁盘复制到新的磁盘上,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数据恢复则是指通过使用冗余数据或其他备份进行数据恢复。
磁盘阵列的数据恢复技术通常需要在故障发生后尽快采取行动。
为了减少数据恢复的时间和影响,一些存储设备提供了热备援功能。
热备援是指在磁盘故障发生时,自动将备用磁盘接管故障磁盘的工作,从而保持磁盘阵列的正常运行。
某公司Dell服务器raid5阵列数据丢失恢复成功案例
服务器基础配置:
北京某公司的一台dell r730xd型号服务器,配备了14块硬盘组成了raid5磁盘阵列,单块硬盘容量为4TB,其中包括2块热备盘,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12r2.。
服务故障情况介绍:
由于机房突然意外断电,重新通电后服务器无法正常使用,管理员进行了重启操作后故障还是没有解决,查看管理界面发现有3块硬盘状态为离线。
于是管理员将硬盘进行了重新上线操作,但服务器依然不可用,所有硬盘离线,raid信息丢失。
于是管理员进行服务器层面的数据恢复操作。
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
工程师前往客户现场,首先了解了客户服务器的故障情况,随后指导客户管理员将服务器关机、断电、将所以硬盘按照一定规则编号后从服务器上取出,妥善包装后带至数据恢复中心,连接到数据恢复专用服务器上进行镜像备份。
备份完成后将所有硬盘归还客户,使用镜像数据进行数据恢复分析。
使用数据恢复工具对每块硬盘的底层扇区进行逐一分析,最终确认了这组raid阵列的硬盘盘序、校验方式、条带大小、条带顺序等基本信息,分析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进行raid阵列虚拟重组了。
数据恢复工程师使用数据恢复工具对raid阵列进行了虚拟重组,在重组后的阵列中提取数据并进行数据验证。
通过对恢复数据的验证初步判定数据恢复完整。
数据恢复结果验证:
由客户的服务器管理员亲自对恢复的数据进行验证,经过验证,管理员确认恢复的数据完整、正确,确认本次数据恢复成功。
数据恢复结果移交:
由客户重新搭建一组raid5磁盘阵列,工程师配合将恢复出的数据迁移回客户服务器上。
本次数据恢复成功。
RAID5数据恢复 step by step一、准备知识RAID-5是数据和奇偶校验间断分布在三个或更多物理磁盘上的、具有容错功能的阵列方式。
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败,您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败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
对于多数活动由读取数据构成的计算机环境中的数据冗余来说,RAID-5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有一些服务器或者磁盘阵列柜会将RAID信息存储在磁盘的某些地方,一般是阵列内每块磁盘的最前面的一些扇区或者位于磁盘最后的一些扇区内。
当RAID信息存储在每块磁盘的前面的扇区时,在分析与重组RAID的时候就需要人为的去掉这些信息,否则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在做RAID5的数据恢复的时候,除了需要知道RAID内数据的起始扇区,还需要了解(数据)块大小(也称深度,depth)、数据与校验的方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阵列控制器一般要先把磁盘分成很多条带(Stripe,如图1上绿色线框起来的部分就是一个条带),然后再对每组条带做校验。
每个条带上有且仅有一个磁盘上存放校验信息,其他的磁盘上均存放数据。
数据被控制器划分为相等的大小,分别写在每一块硬盘上面。
每一个数据块的长度或者说数据块的容量就被称为块大小或者叫(条带)深度。
在阵列内,条带大小一般是相同的,即在每个磁盘内的数据块的大小和校验块的大小是一致的。
图1每一个条带内的校验盘上的内容是通过这个条带上其他磁盘上的数据做异或而来,如P1=D1 XOR D2 XOR D3(见图2)。
一般来说,在盘序是正确的情况下,校验块在RAID5内每块磁盘的写入顺序都是从第一块盘到最后一块盘或者从最后一块盘到第一块盘(如图2)。
从图上看,校验的排列总是从图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或者从图的有上角到左下角。
这就为我们判断磁盘的顺序提供了依据。
如果考虑上数据写入磁盘的顺序(这个就是所谓的校验旋转方式,以下简称旋转方式),我们便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4种数据与校验的排列形式:forward 123(右不对称)、forward dyn(右对称)、backward 321(左不对称)、backward dyn(左对称)。
raid5数据恢复应用场景:服务器的阵列信息丢失,比如RAID控制器故障,服务器因意外断电导致RAID信息出错,RAID成员盘出现物理故障或离线,人为误操作等。
该文需要用到以下4个知识点:1. RAID的基本概念(简单)2. Windows下文件系统结构(费时)3. Winhex的一些基本用法(简单)4. 重组RAID5需要手工计算以下信息(一般)Raid开始扇区,盘序,条带大小,校验方向,数据方向。
实验场景:使用公司一台服务器,4块硬盘组成RAID5,安装好系统,在D,E 盘存放一些文件后,删除阵列,或者在服务器工作时,拔出两块硬盘,即可实现RAID5崩溃。
恢复流程:一个服务器的RAID崩溃了,正常流程第一步是去RAID化,也就是将硬盘拆下与PC机连接,然后进行分析。
但实验条件不允许,我是在家远程公司的服务器,条件不允许我将硬盘拆下到其他机器进行分析。
在服务器阵列已经崩溃的前提下,我先删除服务器的阵列信息,然后将4块硬盘的工作状态全部更改为JBOD(直通),这个办法相当于使用软方法去RAID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PE下检测到4块硬盘。
(迫于远程,无奈。
该办法仅为测试所用,切勿模仿)简单阐述下RAID5,熟悉的小伙伴可以跳过。
实际接触过RAID5的小伙伴应该知道组成一个RAID5至少需要三块盘,RAID5支持一块盘故障,不丢失数据。
三块有1T的盘组成RAID5实际空间为2T。
为了更好的理解RAID5,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组成一个RAID5至少需要3块?2:为什么任意一块盘故障,数据不丢失?想要理解这两个问题,必须要了解XOR校验。
逻辑盘指的就是通过RAID5组成的磁盘,物理盘中的P指的是XOR 校验数据,校验数据是每块磁盘分别存放,这样就是实现了任意一块硬盘故障,都可以通过剩余磁盘计算出故障盘的数据。
这也就是3块1T组成的RAID5为什么只有两T的。
为什么RAID5至少需要三块,XOR校验计算两块盘根本无法实现。
RAID5数据恢复的两种办法RAID5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或者是RAID控制器故障,或者是突然断电导致的RAID信息出错,也有可能RAID5的一块硬盘出错,没及时更换,等到第二块硬盘出错时,造成RAID5失效。
第一种情况,RAID5发生硬件故障,那么本文也无能为力,但是后两种情况,只要掌握了方法,操作得当,数据还是能被找回来的。
无敌数据恢复本文案例中的RAID5是由RAID卡/芯片生成的(硬RAID5)并且文件系统是NTFS。
在讲述具体案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RAID5有五个关键参数:阵列起始扇区、每块扇区数、盘序、校验(用P代表)块走向、数据块走向!如果这五个参数计算正确,就可成功raid5恢复数据。
扇区编号一律从“0”开始。
空扇区:512个字节全是00的扇区!平行扇区:一个RAID5由若干块硬盘组成,不同硬盘上的同一编号的扇区之间互成“平行扇区”。
平行扇区的扇区编号相同,只是在不同的硬盘上!在一组平行扇区中,总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扇区是P扇区!好了,了解以上的背景知识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恢复数据的具体操作了。
方法1:确定所有磁盘的首个校验块dsk的3145857号扇区是P扇区。
3145793MOD96=65,65号扇区隶属于2.img上的首个P块,所以2.img上的首个P块是第三个块;3145825MOD96=1,1号扇区隶属于3.img上的首个P块,3.img的首个P块是第一个块;3145857MOD96=33,33号扇区隶属于1.dsk上的首个P块,所以1.img 上的首个P块第二个块。
方法2:判断P块走向如果阵列上存有数据,假设D1是首个数据块,那么它的首个扇区就应该是阵列的起始扇区,也是所在硬盘的0号扇区。
内容是MBR、EBR、DBR 三者中的一种。
下面我们需要先假设一种“P块走向”,先假定“P块走向”是1、2、3,因为1.dsk的首个P块第二个块,所以1.dsk就是第二块盘,根据P 块走向图,1.dsk的0扇区应该是阵列的起始扇区,内容应该是EBR,但实际上却是空扇区。
raid5数据恢复Raid 5是最常见的raid方式之一,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数据保护机制,如果其中的一块盘坏了,插上新磁盘后,将会自动通过其他磁盘上的校验码实现数据恢复。
但是,这样的机制对于数据保护机制是不够的,万一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怎么办呢?依次或同时出现多个磁盘的失败引电压的不稳定造成了系统的故障由于过大温差引起的硬件故障RAID数据被删除或格式化在服务器和NAS的固件上发送故障RAID控制器发生故障新初始化RAID 5需要恢复数据德国的一家专门进行raid 5数据恢复的公司总结了一些常见的raid5恢复问题三个硬盘中有两个坏了,是从RAID 5中恢复数据的可能吗?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两个有缺陷的磁盘上可以恢复数据。
但是,至少需要清洁室中的两个故障硬盘驱动器中的一个被恢复。
之后,可以从碎片和奇偶校验数据中挽回剩余的RAID 5数据。
我们尽可能使用手动和专有的半自动程序保存数据。
这使得恢复的数据质量非常高。
RAID 5数据恢复有多昂贵?RAID 5数据恢复的成本取决于RAID 5配置(标准或特定)有缺陷的硬盘(或SSD)已经执行数据恢复尝试(通常会导致更多的努力)是数据覆盖,例如重建失败?经过RAID 5分析后,我们可以确定需要多少努力来恢复数据。
同时,您将收到RAID 5数据恢复的固定价格。
哪些文件系统允许RAID 5数据恢复?在RAID 5阵列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和RAID卷上使用的文件系统在数据恢复中起初不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这是可能的所有文件系统。
当涉及到删除数据,格式化的RAID驱动器和其他逻辑损坏(快照删除等)时,所使用的文件系统与数据恢复工作以及成功的可能性相关得多。
这些文件系统通常是RAID 5数据恢复NTFS(Windows)FAT32(Windows)Ext3,Ext4BtrFS(各种NAS制造商,Windows,Linux)HFS / HFS +(苹果/ Mac)APFS(也是Mac)vmFS(vmWare文件系统)RAID 5消失了,我可以交换磁盘进行测试吗?在很多情况下,任意更换RAID 5中的磁盘顺序都会导致RAID数据的大量恶化。
raid5出现故障导致数据丢失如何恢复
对于raid5,很多用户都认为它很难出现故障,所以就不太注重对其数据进行备份,可是在工作中,因误操作和硬件故障引起的raid5数据丢失问题还是频繁发生的,当raid5出现故障时,大家该如何恢复数据呢?
从目前来看,导致RAID5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RAID控制器出现物理故障
(2)RAID信息出错
(3)RAID5成员盘出现物理故障
(4)人为误操作
(5)RAID控制器的稳定性
当raid5出现故障问题后,用户应该保护第一现场,不要盲目对其进行操作,一旦用户操作出现错误,可能会造成数据被二次破坏,影响以后的恢复效果,所以当raid5出现故障问题后,用户应该选择正规的修复途径,比如专业的数据恢复机构,这样才能有效保证raid5故障问题能被充分解决,并且能保证raid中的数据安全,
在raid5数据丢失后,数据恢复工程师会查看硬盘现有信息,通过计算,找出原盘盘顺,块大小等相关信息后,人工模拟出原始创建阵列状态,从而读出所有数据。
因此,RAID5数据丢失后如果进行了Rebuild重组操作,那么原有的阵列信息将不复存在,也就无法计算出原有参数,从而数据也将无法恢复;反之,如果未进行Rebuild重组等相关操作,RAID5数据恢复几乎可以达到100%成功率。
写出 raid 5 数据恢复的一般流程
RAID 5 数据恢复的一般流程如下:
1. 硬件诊断:首先,需要对出现故障的硬盘进行诊断,检查硬盘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硬件故障。
2. 数据备份:在进行任何恢复操作之前,务必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3. 分析 RAID 结构:根据 RAID 5 的特性,分析数据块的分布和校验方式,以便确定数据恢复的方案。
4. 重新构建 RAID:根据硬盘上的数据块和校验信息,使用相应的算法重新构建 RAID。
5. 数据恢复:通过校验和比较,找出丢失的数据块并进行恢复。
6. 验证数据:数据恢复完成后,需要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数据恢复的效果。
7. 交付数据:将恢复的数据交付给用户,完成整个恢复流程。
raid5数据恢复:1、先将SCSI硬盘柜直接连接到不包含有RAID功能的SCSI扩展卡上,然后在专用(windows2003改装后)的修复平台上以单盘的方式连接服务器阵列中的所有硬盘。
2、为了保护raid5原有数据,避免因数据恢复操作更改原始数据,在所有的数据恢复过程中都必须对所有硬盘以只读方式做完整镜像,同时镜像亦存储于带冗余保护的设备上。
3、然后从镜像文件中分析原RAID的双循环校验参数,搭建虚拟raid平台。
4、在虚拟RAID平台去掉早离线的盘,解释文件系统,此时已经可以导出raid数据。
5、在原来安装raid5阵列的服务器上连接盘阵,重新配置RAID。
最后通过网络dd、NFS、SAMBA、FTP、SSH等数据传输方法把所有数据传回新建的raid磁盘阵列中。
raid5:RAID 5 是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
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
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数据读取速度,只是多了一个奇偶校验信息,写入数据的速度比对单个磁盘进行写入操作稍慢。
同时由于多个数据对应一个奇偶校验信息,RAID5的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储成本相对较低,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解决方案。
RAID5和RAID4一样,数据以块为单位分布到各个硬盘上。
RAID 5不对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
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RAID5磁盘阵列的故障以及修复要点磁盘阵列也会发生故障,在发生故障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RAID5磁盘阵列的故障以及修复要点。
1.若单个硬盘失效,尝试热插拔,即拔下来再插上去;如果不能解决,则进入RAID配置界面,将该硬盘进行ForceOnLine操作;如果不能解决,尝试更换其它硬盘插槽(一定不要改变磁盘顺序);如果不能解决,尝试将该硬盘格式化后插入,然后使用ReBuild操作;如果不能格式化,基本是硬盘物理错误严重,尝试更换硬盘后重建数据。
RAID5磁盘阵列允许硬盘的热插拔。
更换损坏的硬盘时,首先拔下硬盘托架(硬盘固定在托架上),从托架上卸下损坏的硬盘,再把完好的硬盘安装在托架上,插入阵列里。
如果一切正常,这时RAID5磁盘阵列会马上自动进入数据重建状态。
这个过程会进行数个到20几个小时。
这里要注意几点:(1) 更换损坏硬盘前,必须查看阵列的当前状态,保证除损坏的硬盘外,其他硬盘处于正常的ONL在线状态。
(2) 更换坏盘必须及时。
(3) 更换的新硬盘必须是完好的。
(4) 在阵列数据重建完成之前,不能插拔任何硬盘。
2.如果多块硬盘失效,先将部分(不要全部同时上线)硬盘强制上线,然后进入操作系统尝试读取数据,如果能够读取,再将其它硬盘上线,然后重建数据。
3.如果SCSI卡损坏导致配置信息丢失,更换卡后,尝试从硬盘读取配置信息(需要阵列支持此功能)。
4.如果所有磁盘上线后,操作系统无法访问RAID(资源管理器中无相应盘符),尝试进入“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查看阵列状态;如果处于“未初始化”状态,可以尝试使用数据恢复软件逐磁道扫描以恢复数据,此时万万不可进行RAID初始化操作。
5.不要过于依赖RAID,如有条件或特别重要的资料,仍需要刻录光盘或使用磁带机以备万一。
6.如有条件,最好给阵列加配UPS。
7.出现问题以后,不要急于开始RAID数据修复及RAID配置,先给厂家打免费电话寻求帮助,以及到各大数据恢复公司的网站查询,自己不能确定的操作不要去尝试,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导致不可挽回的错误,给自己留下遗憾8,热备盘的更换热备盘总是和RAID5磁盘阵列对应起来,如果不是RAID5级别的阵列,就没有必要创建热备盘。
RAID磁盘阵列常见故障以及修复方法RAID磁盘阵列常见故障以及修复方法服务器资料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多数服务器都采用了RAID磁盘阵列技术。
受服务器自身硬件局限和技术人员的操作因素,服务器无阵列无法做到100%的无故障发生。
那么RAID磁盘阵列故障有哪些?RAID磁盘阵列如何进行资料恢复?导致磁盘阵列RAID资料丢失的故障原因分为RAID逻辑层故障,RAID物理层故障以及RAID坏道层故障。
对于逻辑层故障,例如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RAID阵列信息丢失, RAID阵列信息混乱, 重新配置RAID阵列信息导致资料丢失, RAID阵列内磁盘顺序出错等,可以使用专业的RAID磁盘阵列资料恢复工具,全面支RAID 0,RAID 5,Raid 5E, Raid 5EE及Raid 6,只要没有对磁盘阵列做初始化和非常规的Rebuild操作,就可以保证100%恢复出磁盘阵列的资料。
对于服务器物理层故障,主要是指服务器阵列SAS、SCSI硬盘由于硬盘内部磁头或者电机原因引起的故障。
主要表现是硬盘通电敲盘,硬盘通电不转,硬盘通电不识别。
这种情况,一般公司技术人员没办法恢复,需要专业资料恢复人员进行恢复,可能还涉及到硬盘开盘恢复,建议不要自行操作,可以联系资料恢复中心,由工程师诊断故障原因在制定恢复方案。
对于RAID坏道层故障,主要是指磁盘阵列中SCSI、SAS硬盘由于一块或者多块有坏道引起操作系统产生如无法启动,启动操作系统蓝屏,启动操作系统死机等故障。
坏道里的资料无法读取,有坏道的硬盘需要做全盘镜像,只有镜像完成之后,才能着手去重组硬盘阵列,然后导出资料。
为了获得较高的资料恢复成功率,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当服务器发生故障后,大家切忌再对服务器进行任何操作,也切忌随意取出硬盘,以免弄乱顺序增加后期资料恢复的难度。
二是如果已经取出硬盘,一定要标记好硬盘的顺序。
三是服务器资料恢复公司的专业服务器资料恢复工程师,有技术设备保障,资料恢复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