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腹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内疾病。
评分标准的建立对于规范腹腔穿刺操作、提高操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操作技术、穿刺部位、穿刺材料、术后处理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本文将对腹腔穿刺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临床医生进行规范操作提供参考。
一、操作技术。
1.1 操作前的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评估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械和消毒物品,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
1.2 操作过程。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医生需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准确定位穿刺部位,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
同时需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3 操作后的处理。
穿刺结束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适当的包扎和观察,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穿刺部位。
2.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对于不同的疾病和手术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避免损伤重要结构。
在选择穿刺部位时,需要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器官,尤其是避免穿刺到肠道和膀胱等结构,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
三、穿刺材料。
3.1 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
在进行腹腔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穿刺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质量控制,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3.2 穿刺材料的质量。
穿刺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穿刺材料,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四、术后处理。
4.1 观察术后情况。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并给予必要的护理。
4.2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在术后如出现并发症,需要医生及时处理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最新版腹腔穿刺考核评分标准]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10分钟内完成,100分)考号:姓名: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1操作前准备(15分)1.1术前沟通9分【评分点】1)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1分);2)自我,告知病情、穿刺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2分,无具体内容不得分);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脉搏),排除禁忌症(2分);4)签署穿刺术知情同意书(2分);5)嘱患者排空膀胱,以防穿刺时损伤(2分)。
1.2物品准备4分【评分点】腹腔穿刺包、消毒物品(碘伏或碘酊、酒精)、无菌手套、砂轮、麻醉药品(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抢救药品(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0ml注射器、胶布、血压计、听诊器、手消毒凝胶、污物盘、锐器盒、污物桶;软尺、腹带、1000ml量筒(诊断性穿刺可不必准备)等,同时检查各物品的消毒状态及有效日期。
物品检查过程中每漏1项或检查方法不正确扣1分,扣完4分止。
1.3术者穿戴帽子、口罩,并洗手2分【评分点】术者戴帽子、口罩(2分);穿刺前洗手(1分,洗手不规范不给分)2操作步骤(60分)2.1患者体位选择2分【评分点】患者体位选择:患者体位选择:可取半卧位、平卧位,腹水量少的可以取侧卧位2.2穿刺点的选择6分【评分点】1)充分暴露点(1分);2)穿刺点选择:测腹围,放置腹带,叩诊腹部,常取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或超声定位或根据病情选择其他部位为穿刺点(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少量腹水取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4分);3)标记穿刺点。
(1分)。
注:诊断性穿刺可不必测腹围、放置腹带。
2.3消毒5分【评分点】用碘伏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同心圆向外消毒,不得重复,不得遗漏,消毒范围直径约15厘米,消毒3次,范围依次较前缩小(顺序3分、范围2分)。
注:用2%碘酊棉球消毒1次,待干后用75%乙醇由内向外脱碘2次2.4戴无菌手套4分【评分点】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
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
1. 操作前准备
- 检查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操作目的和相关检查要求。
- 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包括消毒手术区域和准备穿刺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2. 穿刺器械选择和准备
- 根据操作目的选择合适的穿刺器械,确保器械的消毒和质量良好。
- 确认穿刺器械的有效期,并检查其是否有损坏或变形。
3. 术者准备
- 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 术者应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操作经验,确保安全与准确性。
4. 操作过程
- 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操作区域,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穿刺,确保操作区域的无菌环境。
- 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避免伤及重要结构。
- 观察穿刺过程中的阻力和反馈,根据需要调整操作方法。
- 成功进入腹腔后,按需采集样本或完成其他操作。
5. 操作后处理
- 完成操作后,及时清洁和消毒穿刺区域。
- 观察患者的情况,记录并报告任何操作并发症。
- 妥善处理穿刺废弃物和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以上是腹腔穿刺操作评分标准的主要内容,望临床医生在操作时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腹膜腔穿刺术评分标准科室姓名成绩附后备选考官签名:腹腔穿刺术提问答案供参考1.腹腔穿刺的适应症:答:(1)诊断性腹腔穿刺明确腹水性质,有否血性、脓性腹水。
(2)腹水常规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以鉴别病因。
(3)大量腹水,抽水后可缓解症状。
(4)腹内注射药物或透析。
(5)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2腹腔穿刺的禁忌症:答:(1)既往行腹部手术或炎症后腹腔有严重广泛粘连者。
(2)严重肠胀气。
(3)妊娠。
(4)躁动,不能合作者。
(5)肝性昏迷、卵巢囊肿、包虫病。
3.腹腔穿刺的注意事项:答:(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
(2)放液不宜过快、过多,肝硬化患者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3000ml,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如为血性腹水,仅留取标本送检,不宜放液。
(3)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4)术后嘱患者平卧,并将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对腹水量较多者,为防止漏出,在穿刺时即应注意勿使自皮肤到壁层腹膜的针眼位于一条直线上,方法是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下穿刺针头,而后再向腹腔刺入。
如仍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6)诊断性腹穿时,应立即送检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脱落细胞检查等。
4.防止腹水沿穿刺道外渗有哪些方法?答:(1)斜行穿刺。
(2)局部按摩压迫数分钟。
(3)蝶形胶布固定。
(4)火棉胶或粘合胶粘贴如立粘妥等。
年月日。
腹腔穿刺术评价参照标准科室:姓名:得分项目总分考核内容应得分实得分评分细则准备质量标准20分1.衣帽整齐,戴口罩,佩戴胸卡2.规范洗手3.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4.备齐用物:腹穿包、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麻醉药物、消毒用品、胶带5.穿刺体位: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双腿屈曲45434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未做不得分少一样扣0.5分(包括物品摆放有序)操作(举手示意计时开始)1.暴露背部,叩诊确认并标记穿刺部位,通常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2.消毒穿刺部位:范围不小于15cm(消毒二遍以上,55开始未举手示意扣1分未叩诊或未标记扣2分范围之外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流程质量标准60分自内向外,螺旋消毒)3.观察灭菌胶带(灭菌标识清晰、品名相符、在有效期内、内容齐全),打开穿刺包外层4.戴无菌手套5.打开穿刺包内层,观察灭菌指标卡变色达标准色,铺洞巾6.局部麻醉:核对和抽取麻药,注射一个皮丘,逐层浸润推药,注意回抽7.检查穿刺针(针套、针芯配套、针座与针梗焊接牢固、无裂隙,针梗直、针尖无钩),夹闭针尾胶管8.穿刺抽液操作:穿刺进针时先斜后直,确认进入腹腔,先联接注射器,后打开夹闭胶管血管钳,进行抽液,先夹闭针尾胶管,后去除注射器9.穿刺结束,拔出穿刺针10.消毒穿刺点,局部按压3分钟11.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横向固定(举手示意操作结束,停止计时)5555510555一项未做扣1分一处不合要求扣3分一项未做扣2分未核对扣2分缺少一项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不合要求扣3分未注意密闭扣5分一项未做扣2分一项未做扣2分结束未举手示意扣1分终末质量标准20分1.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2.操作熟练,手法正确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交待注意事项4.报告抽液量、外观和送检项目5.整理用物(归位、处理规范)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55253做不到一次扣25分一项不符合扣2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未做不得分每超过10秒钟扣1分。
腹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指对有腹腔积液旳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进行腹腔穿刺,抽取积液旳操作过程。
[适应症]1、抽取腹水进行多种试验室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对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少尿等症状,使患者难以忍受时,可放出适量旳腹水,减轻腹腔旳压力,缓和压迫症状。
一般每次放液不超过3000ml-6000ml。
3、腹腔内注入药物,如注射抗生素卡那霉素、链霉素或庆大霉素,如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噻替派、自力霉素等,以协助治疗疾病。
4、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已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6、拟行腹水回输者[禁忌症]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躁动而不能合作者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4、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5、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巨大卵巢肿瘤、包囊虫病者。
6、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
7、局部皮肤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进行操作。
[准备工作]1、向患者及家眷讲明穿刺旳目旳、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行。
2、查“凝血分析”,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需输血浆或对应凝血因子,纠正后再实行。
3、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行。
4、器械准备:(1)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1个、止血钳2把、组织镊1把、消毒碗1个、消毒杯2个、腹腔穿刺针(针尾连接橡皮管旳8号或9号针头)1个、无菌洞巾、纱布2-3块、棉球、无菌试管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病理标本等,必要时加抗凝剂);5ml、20ml或50ml注射器各1个及引流袋(放腹水时准备)(由助手打开包装,术者戴无菌手套后放入穿刺包内)。
(2)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3)其他物品:皮尺、多头腹带、盛腹水容器、培养瓶(需要做细菌培养时)。
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所需药物。
5、B超检查定位。
[操作措施]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
背景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用于在腹腔内采集样本、排除液体或气体以及引导治疗。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安全和有效地进行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应当制定并应用于评估技能和能力。
考核评分标准
以下是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的主要项目:
1. 个人准备:
- 医务人员是否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
- 是否做好了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器械和材料;
- 是否对腹腔穿刺术的步骤和风险有充分的了解。
2. 患者准备:
- 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患者准备工作,如确定穿刺部位、清洁皮
肤等;
- 是否与患者进行了沟通,解释了穿刺术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
3. 技术操作:
- 正确的皮肤消毒和穿刺部位选择;
- 准确的穿刺技术和操作,包括进针角度、深度和速度的控制;
- 适当的穿刺腹腔内器官或腔隙,并成功获取样本或排除液体
或气体;
- 操作过程中是否及时调整策略或纠正错误。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是否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避免血管或器官损伤;
- 如果出现并发症,是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妥善解决
问题。
5. 安全意识:
- 操作过程中是否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特别是防止交叉感染
等问题;
- 是否遵守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总结
腹腔穿刺术是一项需要准确和熟练技术的医疗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上所列的评分项目可以作为腹腔穿刺术考核评分标准的参考,具体的评分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新版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是根据腹腔穿刺操作中的各项指标制定的标准,用于评估穿刺操作的质量。
新版的腹腔穿刺评分标准可能会对之前的
标准进行更新和调整。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新版腹腔穿刺评分标准示例:
1. 术前准备: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病史、病情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准备适当的设备和药物。
2. 术中操作:评估和记录穿刺点的选择和标记;使用无菌技术
进行消毒和覆盖;正确选择穿刺针头的类型和尺寸;穿刺时保持适当
的角度和方向。
3. 麻醉管理:评估和记录麻醉管理的效果;使用适当的局部麻
醉剂;确保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充分麻醉。
4. 实施穿刺:评估和记录穿刺时的操作顺序和技巧;准确刺入
腹腔;避免穿刺并发症;抽取适量的液体或进行组织标本采集。
5. 操作后处理:评估和记录穿刺后的处理措施;正确处理抽取
的液体或组织标本;准确记录穿刺的相关资料。
6. 并发症和安全措施:评估和记录穿刺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
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引导针或超声引导等,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风险。
通过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可以综合评估腹腔穿刺的质量。
评分越高表示操作越准确、安全、有效。
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评
分标准可能因医疗机构或专业组织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腹腔穿刺评分标准新版
腹腔穿刺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用于获取腹腔内液体或
组织样本。
评分标准用于评估腹腔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腹腔穿刺评分标准的新版:
1. 安全性评分:
- A级:穿刺过程中无异常反应和并发症。
- B级:虽然有一些疼痛、出血或感染等轻微并发症,但不需要额
外的治疗。
- C级:需要进行轻度治疗,如止血或使用抗生素。
- D级:需要进行中度治疗,如输血、手术或更强效的抗生素治疗。
- E级:需要进行重度治疗,如手术修复或强化抗生素治疗,可能
导致严重后果。
2. 准确性评分:
- 1级:成功获取腹腔内液体或组织样本。
- 2级:部分成功获取腹腔内液体或组织样本。
- 3级:未能获取腹腔内液体或组织样本。
以上评分标准旨在帮助医生评估腹腔穿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并
有助于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请注意,具体的评分
标准可能会因医院、科室或国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上仅为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并与患者充
分沟通,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