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9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指导一、教材简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
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所以本单元主要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架设桥梁,把学生引入探究的学习情境中。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分数加减法,主要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应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及大小比较。
教材从学生的操作入手,结合具体事例来教学分数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倍数与因数、通分和约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会运用分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分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能归纳总结自己所发现的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2.经历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小组交流、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良好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三、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2.分数的加减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家里有几个人?你有几个兄弟姐妹?2.如果你们全家一共有10块蛋糕,你分到了其中的3/10,你分到的蛋糕有几块?3.如果你把你分到的蛋糕分给你的两个兄弟,每人分到几块?通过以上问题,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加减法。
2. 讲解新知1.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及公式:同分母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2.分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及公式:同分母相减,分子相减,分母不变。
说明: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等,要进行分母的通分,然后再进行运算。
3. 练习1.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如 1/2 + 1/4 =,1/3 - 1/6 = 等。
2.宝宝吃了3/8个苹果,妈妈吃了1/4个苹果,两人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3.李明在一天中的1/4时间里看电视,1/3时间里做作业,其余时间玩游戏,请问他在一天中玩游戏的时间是多少?4. 拓展练习1.晚会上,小明一共唱了5首歌,其中2/5是英文歌,1/4是中文歌,剩下的是乐器演奏,请问小明演奏了几首歌?2.小芳家春节期间做年糕,她先做了1/5,妈妈做了1/4,弟弟做了1/10,姐姐做了1/3,还剩下30斤面粉,请问小芳家一共用了多少斤面粉?以上拓展练习需要进行分母的通分,可以要求学生手绘分数板条或使用铝合金三角板的通分与分数加减法判断。
5. 总结反馈教师让学生自主讨论以下问题:1.分数加减法有哪些应用场景?2.分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有何不同?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作业请学生完成教师分发的练习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包括通分和约分的操作。
2. 分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到分数的加减运算和结果的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培养运算能力。
4. 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法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包括例题、计算方法、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
2.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 拓展题:提高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够熟练应用。
3. 了解分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加减法教学课件、直观模型、练习题。
2. 学具: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
2. 新课: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 引入:复习分数加减法的概念与意义,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 引入: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以及能够正确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合作意识,提高其自信心。
教学难点1. 分数加减运算中,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进行加减运算。
2.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并正确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分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加减法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加减运算规则、实例演示、练习题、应用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加减运算练习题,巩固基本运算方法。
2. 提高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分数加减法的更多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练习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长方形白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二、启发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作业完成抄题板书设计:折纸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第二课时折纸教学目标: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折纸〕、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星期日的安排〕、分数及小数的互相转化〔“分数王国〞及“小数王国〞〕与练习一。
单元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能把分数化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
4.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5.通过直观操作、类比迁移等方式探索新知。
6.体会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探索并掌握分数及有限小数互相转化的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单元教学准备:正方形或长方形纸、课件等。
单元课时划分:折纸 2课时星期日的安排 1课时小数王国及分数王国 1课时练习一 1课时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二、探索新知三、稳固练习四、总结数加减混合运算〕1.创设情境,引导观察。
⑴出示课本5页的图。
⑵指名说一说:根据这幅情境图,能获得哪些信息?2.提出问题: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展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出示学生不同的算法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拟简便.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1.练习:1/2+2/5+3/103/4+1/3+3/81/3+5/9+1/92.计算:1-〔1/6+1/3〕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拟好?结合板演集体订正,纠正存在的问题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观察图画,了解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独立解答.观察理解不同算法比拟答复完成练习集体订正学生独立解答.讨论答复指名板演,其余同学齐练说一说15分钟12分钟一、复习导入二、探索新知1. 填空里面有9个( )分之一,它表示( )分之( )。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应用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数学思想。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难点1.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并能够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引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
2. 新课: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通过示例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分数加减法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2. 正文:包括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应用题等,通过图表、示例和练习等形式进行展示。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3.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拓展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一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分数的概念。
2.掌握一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3.能够熟练解决一分数的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一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1.理解一分数的概念。
2.熟练掌握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案、课件、黑板、彩笔、教学工具。
学生:课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用一分数加一分数的例子引入。
小明出去买了两瓶可乐,每瓶价值3元,他给了5元,找回多少钱?2.讲解通过讲解,介绍一分数的概念。
例如:一分数是指分母为相同的真分数,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不同。
然后,讲解一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例如:两个分母相同的一分数相加、相减,只需把它们的分子加、减即可。
3.示范通过具体例子进行示范。
例如:1/3 + 1/3 = 2/31/2 - 1/4 = 1/44.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5/6 + 3/6 = ?7/10 - 1/2 = ?继续练习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小王妈妈买了 5 瓶啤酒,每瓶的容量是 1/4 升,他们一家 4 口人,每人喝了 1/3 瓶,还剩下多少升啤酒?6.反思通过反思,了解学生们对一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和疑惑。
五、课后作业练习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们对一分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可以结合口头提问和书面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七、教学总结对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同时,经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一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性质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5.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等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关于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和心得,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性质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4.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5.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关于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拓展题:研究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总结一些解题技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教案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精选】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优秀教案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等。
由于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它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与掌握运算的方法上要困难得多,所以,为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一比较突出的困难,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运用操作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展现方法的多样性。
(2)注重直观模型和“转化”思想的运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与思维经验。
(3)在注重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同时,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和不同的侧重点。
第1节折纸【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教学准备】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每人准备两张大小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折纸发源于中国,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在大部分的折纸比赛中,多数要求参赛者用一张无损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
淘气和笑笑合作参加了折纸比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现场情况。
(相机板书课题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设计意图:由折纸比赛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情境,为后面学生的动手画图活动奠定基础。
师:观察教材情境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笑笑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1 2。
生2:淘气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1 4。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法和分数减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并且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题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比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让大家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向大家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我会逐步解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让大家理解和掌握。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独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的内容。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大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心得,让大家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4 + 1/4 =3/8 + 3/8 =5/10 + 5/10 =3/5 1/5 =2/7 1/7 =4/9 2/9 =答案:1/4 + 1/4 = 1/23/8 + 3/8 = 3/45/10 + 5/10 = 13/5 1/5 = 2/52/7 1/7 = 1/74/9 2/9 = 2/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大家对于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在实践中,还有一些同学对于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练习。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备课方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
加减法备课方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其应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分数加减法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的重点,教材注重实践和探究,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为学习分数乘除法及应用打下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通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注重直观模型和“转化”思想的运用,通过它们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为后面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打下了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重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难点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折纸(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的加减法。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
1、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1、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
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长方形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他俩一共用着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两个人一起在同一张图片上画出自己所用的纸的大小。
笑笑首先在纸上画出了这张纸的1/2,淘气继续画出这张纸的1/4。
列式表示为:
二、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提问学生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的加减法知识是否可以解出这个分数。
学生回答道,不行的因为我们以前学过的是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加减,这个分数的分母一个是2一个是4不相同。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3、汇报讲解,同分母分数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
4、进一步小结。
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可以直接想加减。
三、拓展思考
1、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笑笑用了纸的1/2、淘气用了纸的1/4,所以根据题意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用减法计算。
利用上面的方法继续解题。
四、小结
通分的实质就是讲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五、练一练
六、作业
课本P3、4页练一练 1、2、3、4、5、6、7、8
七、板书设计:
折纸
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加减法:先观察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先通分,将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可以相加减了。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提任何规定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列式,并结合作品图探究算法,理解算理,然后教师再对这些做法进行全面评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星期日的安排(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2、掌握从1里连续减去两个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1、掌握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0+15-28 26-4+21 45-(18+7)
小结: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老师通过一次调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星期日的活动安排。
2、出示课件(“星期日安排”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
(1)全班男生中有2/7的同学户外活动,3/7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
(2)全班女生中有3/8的同学户外活动,1/6的同学参加少年宫活动,其余的同学留在家中。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女同学的几分之几?
3、引导参与,探究怎样解决问题。
师:要计算留在家中的男同学占全班男同学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全班交流。
围绕把男生总数看成单位“1”明确算式的算理。
5、同理计算完成女生部分的问题。
6、教师归纳小结:计算异分母分数混合运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时将所有的分数进行通分,再进行计算,二是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
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
三、讨论
淘气和笑笑计算4/9+1/4+5/9时用了不同的方法,你能看懂吗?
尽管他们用的方法不同,但是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说明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四、作业
课本P6页练一练 1、2、3、4、5
五、板书设计:
星期日的安排
1-2/7-3/7 1-(2/7+3/7)
1-3/8-1/6 1-(3/8+1/6)
教学反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数学的魅力。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
2、熟悉用渗透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读出下面各小数。
0.3 0.25 0.14 1.34 4.06 0.08
2、求出下面各题的商
3÷4 15÷45 5÷10 9÷10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分数、小数大小的实际问题和分数、小
数的混合运算。
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就需要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小数化成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授课程
1、出示情境图,引出本课内容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1)主要是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
(2)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要统一数的表现形式。
2、比一比“小数王国”里的0.06与“分数王国”里的1/20那个数大?
(1)画图来比较
0.06表示为在含有100个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6个格。
1/20表示为在含有100格方格的图形中,它占据5个格。
此时比较的结果显而易见了。
0.06>1/20
(2)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将分数1/20化成小数,回忆以前学过的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给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小数再进行比较。
(3)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将小数0.06转化为分数,依然利用上学期学过的小数转化为分数的转化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进而对两个分数在进行比较。
如果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统一,首先要进行通分,统一分数单位,在继续进行比较。
3、“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将分数王国中的分数翻译成小数。
将小数王国的小数翻译成分数。
4、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或把分数化成小数。
对于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是我们上学期的内容。
要引导学生回忆出转化的方法。
三、练一练
在比较分数与小数时,要先统一他们的表现形式。
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
只有表现形式统一了,才有可能比较大小。
四、作业
课本P8页练一练2、3、4、5
五、板书设计
“小数王国”和“分数王国”
3÷4 15÷45 5÷10 9÷10
=3/4 =15/45 =5/10 =9/10
=0.75 =0.333 =0.2 =0.9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足,如只让学生对课后练习进行了巩固,没有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