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战争与和平不是非此即彼的安全状态,在它们之 间有非战非和,正如水有三态一样,战争与和平是两种不 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现象。
③战争是野蛮的天性,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
④不能简单地判断战争与和平的是是非非。
4.“战争”与“和平”是一种历史现象,现象背后
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国家的利 益与实力。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从 根本上看就是各大国利益和实力上斗争与妥协的产 物。这种利益和实力上的斗争与妥协决定了新体系 下的和平是怎样的一种和平和能维持多长时期的和 平。
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 五四运动爆发
从多维度和发展的角度看历史 以史为今用的魄力服务现实
“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
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 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同时,我暗自想象着和 会闭幕典礼的盛况,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 权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 激动。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 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 愕然,即使不是为之震动的话”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78 岁高龄,说话声音沙哑, 外号“老虎总理”。曾 以18次倒阁成功而著称。 典型的复仇主义者
削弱乃至支解德国,把中东欧 国家纳入防御德国的体系,称 霸欧洲,扩大在非洲等地殖民 地
沉默的小伙伴
将德属太平洋诸岛及其 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 称霸亚太地区
二、谈判桌上的“战争”
(1)如何处置德国问题
巴黎和会.ppt
一战结束了,在付出前所未有的惨重代价后,硝烟 渐渐散去,人们扔下发烫的枪,带着疲惫回到久 别的故乡。但是,战后的世界是否能维持持久的 和平?不同的国家和人民给出了不同的判断和选 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