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效用
- 格式:pdf
- 大小:176.90 KB
- 文档页数:2
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点和作用跨文化交际是一种复杂的交流活动,它不仅要求双方了解彼此的语言,而且还要求双方需要运用非语言因素来实现交流。
非语言表达成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点和作用。
首先,非语言表达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替代作用。
跨文化交际当中,双方往往拥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同一个词语可能有不同的定义,一句话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对于双方理解的词语或概念,要尽量使用非语言表达,如手势、表情、动作或仪式等,以便于更好地达成沟通,降低误解。
其次,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背景所拥有的历史、习俗、信仰或礼仪等文化内涵不能准确的表达于一句话中,可以通过非语言表达及一些仪式,让双方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以此构建起一座桥梁,加深双方之间的交流。
最后,非语言表达能够补充语言表达,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
有时,单纯通过讲话无法表达出情感上的真实意义,而非语言表达,如眼神、表情等,则可以帮助双方更全面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从而实现更深层次的沟通。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非语言表达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替代语言,减少误解,还能传达出彼此所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双方的沟通效果。
然而,双方在运用非语言表达时也应当注意文化差异,避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沟
通障碍。
总的来说,双方需要多多体现文化的尊重,努力提高沟通技巧,以促进更加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的外国学习者也随之增加,中外交流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使用语言交际,人们还使用非语言行为来进行交际。
非语言行为包括眼神、手势、触摸等肢体语言,也包括对时间和空间的利用。
了解特定文化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规则,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标签: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不光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非语言交际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由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大部分信息是靠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同时由于非语言交际具有模糊性和文化规约性,并受到语境的影响,因此,非语言交际行为是产生跨文化交际误解和冲突最多的领域之一,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中心内容。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及分类1.1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以下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1)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
(胡文仲,1999)(2)通过多种交际渠道进行有意和无意的编码与解码的非语言行为。
(Ting Toomey,1999)(3)非语言交际涉及所有在一种交际情境中发出者自己生成的以及他(她)对环境利用形成的非语言刺激。
这些刺激对发出者或接收者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
(Samovar et al,2010)1.2非语言交际的种类一般分为以下四类:(1)体态语(Body Language),也是就我们所说的肢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例如点头、摇头、挥手、瞪眼等。
(2)副语言(Paralanguage),也称辅助语言,它包括发音的各个要素:音质、音幅、音调、音色等。
语言有真有假,而副语言作为思想感情的表现却较为真实,往往是不自觉流露的。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
客体语指的是人的相貌、服装、饰品、体味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论文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运用论文随着经济以及贸易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商务活动越来越多。
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口头语言并非是唯一途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作用也非常显着。
它可以促进双方尽快进入角色,使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顺畅。
经验丰富的商务沟通者非常懂得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谈判效果。
一、非语言交际的内涵所谓"非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脱离口语,使用其他方式如肢体动作、表情状态、情绪表现及体态、形象、空间、首语等来表达自己思想。
据统计,一个普通人的面部表情接近 26 万种,不同的情绪、心境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可以影响"脸"部的表情;手势更容易表达情感,仅仅"手动"就可以表达 1000 多种含义。
因此光是面部表情和手势就可以胜任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
体态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交流双方的姿态和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
空间的交流主要是指交流双方之间间隔的距离和身体接触程度等。
形象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来传递信息,这些受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影响。
首语的含义非常简单,指的就是头部的点、摇和转动方式,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标志。
很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体察对方的人,可以根据对方的交谈语气、表情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承接方式,成功的沟通者也一定是熟捻心理学的人。
二、非语言交际方式对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适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商务礼节是促成跨文化沟通的重要环节,对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意图表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商务沟通交际过程中,不管是眼神、姿态还是手势,都要先于语言传递给对方,即使沟通中语言交流非常顺利,但是不当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商务沟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交流双方的情绪会产生负面的暗示。
所以积极适当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会让交流他方感到轻松愉快,为随之而来的商务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分类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与民族间的合作日益密切。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
自然而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要频繁地交往。
基于这个原因,跨文化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交流就成为一个问题。
“人类学家评估言语仅占交流的 35%,而文化因素,例如非言语交际,基本文化假定,价值观影响着其余的 65%。
”(张爱琳,2003,P103)现在,我们知道非言语交际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
二、定义及分类(一)跨文化交流及非言语交际什么是跨文化交际?“简言之,跨文化交际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张爱琳,2003,P11)作为跨文化交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什么是非言语交际?按照一些作家的说法,非言语交际包括交际场景中所有的促进因素,它产生于本体及本体所使用的环境。
这些促进因素对于本体及受众有着潜在的信息价值。
这一定义要求我们在一场交流事件中包含有意识行为以及无意识行为。
(二)非言语交际的分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非言语交际有许多分类方法。
这篇文章中,我们会研究其中一种分类方法,它把非言语交际分为四个方面。
它们是身体语言,时空行为,超语言(指叹息声,呻吟声等)以及客体。
其中,身体语言包括姿态、手势、目光接触、面部表情及身体接触。
三、非言语交际的影响(一)积极影响非言语交际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非言语交际使我们能够重复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增加更多的信息,替代我们试图表达的意思,控制局面。
以下是一些特定的实例至于第一种影响,我们可以看以下的例子。
例如,有人询问如何到达某地,你可能会说:“朝南走 200米,你会看到楼在你的左手位置。
”同时,你用食指指向南方。
你的手势与言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并且起到加强的作用。
同样,当你表达“是”的时候,你点着头说:“是的,我同意你的意见。
”有时候,你点着头说“嗯”。
甚至你会向与你交谈的人微笑。
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这样的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不同的文化别井下非语言交际的行为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区别、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一、引言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
尽几十年来人们之所以特别重视这一现象的研究,是因为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使得各国人民得以频繁地交往。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人们在交往中有时用有声语言,有时用无声语言,以便增强交际的效果和感染力。
作为交际行为,语言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
然而非语言行为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交际中,没有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配合,言语行为往往很难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探讨非语言交际,对于有效地避免与克服文化冲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关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的成败与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有着更显著的地位。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
在交际时人们一般只注重语言交际的影响,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及由于文化差异和运用不当所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1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通常人们谈交际时,总是首先想到语言,殊不知语言知识人们交际的一个手段。
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各种信息。
非语言交际就是除了语言交际活动之外的所有交际活动,即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
论非语言交际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内容摘要:非语言交际是与语言交际同等重要的交际方式,它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含义及类别,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与对比了中西方非语言交际方式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所造成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交际因素的充分重视,从而避免交际失败。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跨文化商务沟通情感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合作日益频繁;跨国企业由于其国际扩张与合并,企业内部员工背景也趋于国际化。
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也成为商务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解决的根本是通过有效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
交际分为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非语言交际作为沟通中的必要一环却常常由于其内隐性而被人们所忽略。
然而,非语言交际在商务沟通中有着实际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加强和补充语言表达,使沟通更为流畅。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人们的交际行为中,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来传递的。
不论这一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如何,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程度却是毋需置疑的。
非语言交际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都可以统称为非语言交际,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空间语言、形象语言和首语等。
据统计,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用手可以做出1000种不同的姿势。
可见表情语言与手势语言的强大交际能力。
体态语言是通过人的姿势来传递某种信息的非语言符号。
空间语言是指讲话人之间的距离、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等。
形象语言是指人们的服装打扮可能会传递出的信息,它既与先天素质有关,也受文化修养影响。
首语是人们通过点头、摇头等方式发出的信息符号。
以上所涉及的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是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双方的仪态和举止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大大超过他们谈吐所提供的信息量。
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适配策略一、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非言语行为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个人空间、接触行为、姿态和目光交流等。
这些非言语信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意义,对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非言语行为的定义与分类非言语行为可以定义为除语言之外的一切交际行为,它通过非语言的形式传递信息和情感。
非言语行为的分类广泛,主要包括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和语调、个人空间、接触、姿态和目光等。
1.2 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的非言语行为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例如,某些文化中点头表示同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表示理解或尊重。
因此,了解和识别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1.3 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补充、替代、调节和强调语言信息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同时也能够传递非语言层面的社会关系和地位信息。
二、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适配策略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对于建立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配策略,旨在帮助交际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2.1 增强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者首先需要增强对不同文化非言语行为的意识。
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和特点,能够为交际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2 观察和模仿在实际交际中,观察是获取非言语行为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他人的非言语行为,交际者可以学习并模仿适合当前文化环境的行为模式。
2.3 灵活运用非言语行为交际者应根据具体的交际环境和对象,灵活运用非言语行为。
例如,在正式场合,可能需要保持较为正式和克制的非言语行为;而在较为随意的社交场合,则可以采用更为放松和开放的非言语行为。
2.4 避免文化误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的非言语行为。
例如,避免使用在某些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具有侵犯性的身体接触。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摘要: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
本文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作用,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不同,它们的区别和关系。
在国际交往中,防碍人们进行正常交往的,除语言障碍外,还有文化障碍,语言交际常常易被人们所重视,而非语言交际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并给国家带来损失。
我国是到了改革开放,即进入80年代以后,才算真正开始文化差异研究,而在起步阶段,这一研究也还仅仅限于外语界的学术和理论研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例说明了国际交往的事前培训和准备的必要性和对跨文化差异研究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对跨文化交际,非语言行为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所以只有强化自身的跨文化差异意识,才能保证国际交往的顺利与成功。
关键词: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国际交往。
人际交际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而进行的。
非语言交际是有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涵盖范围极大。
非语言交际包含所有处了语言交际至外地的一切人们和环境所产生的,对信息出发者和接受者都具有的潜在信息价格和意义的刺激。
1、语言交际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交际活动1、非语言交际指用于并影响人们交际的非语言现象跨文化差异是指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差别.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延续性和非物质性的特点.各个民族间的语言、传统、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文化障碍主要是指计算机检索服务、互联网络服务和专业咨询服务中因对某些专业知识、学科概况的理解与用户的看法、要求不相一致很容易造成服务产品“问”不对题.语言学层次的障碍:个体在把自己特定的概念或信息依语言系统的规则来传递时有障碍或个体在判读即接收信息上有障碍,此种障碍是与高层次的脑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有关。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区别:语言交际是指遵循语法规则的,具有结构,一定的符号,非连续性的,经过语言而进行的交际;非语言交际是没有正式的规则和结构模式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际。
浅谈非语言交流行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摘要:语言作为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交际和日常交流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非言语行为其实往往也能够在交际中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非言语行为往往能够传递许多语言无法传递的重要信息。
本文主要就非言语行为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影响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跨文化教学;文化论文一、引言在全球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
语言虽然是文化交流最直接的工具,但是在实际的交际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文化背景以及其他方面的差异,往往就需要通过非言语行为加以补充来便于对方理解。
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来说,非言语行为其实更能够给与学生带来更为深刻的影响和印象。
二、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顾名思义就是除了人们的语言之外的用来表达或传递信息的一切行为。
其实仔细的观察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非言语行为无时无刻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陌生人的一个微笑,那是在向我们传递善意;一个人不停的看手表,说明他想要快点结束目前的活动或者在赶时间……其实这些都是非言语行为,它们在日常的生活以及交际中都会传递一定的信息。
并且非言语行为能够在实际的交际中对于言语行为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往往能够给对方或者受众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和感染力。
比如:演讲者们往往在进行演讲或者是到了激动地时候,他们大多都会辅之以相应的动作来增强他们的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领导人会晤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握手的方式来传递两个国家的友好等。
这些都是非言语行为在实际的交际的一些应用,这也充分的说明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就是指同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其实跨文化交际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家交往的日益密切渐渐兴起的一门学科。
毫无疑问,跨文化交际是一门系统而且复杂的学科,因为它往往要涉及很多方面。
- 232-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中的重要性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黄铃【摘要】非语言交际是整个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重视语言交际,忽视非语言交际,智能是一种不完全的交际。
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之间的关系,非语言交际的分类,特点及功能。
从而更充分地体会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跨文化 语言交际 非语言交际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一概念,西方学者给出了很多定义,有代表性的比如“非语言交际指的是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对输出者或接受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而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
”也有认为“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语言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由可能进行反馈”。
概括起来,通俗地讲,非语言交际就是运用各种非语言信息符号进行的人际交往,它与语言交际共同构成交际的两个层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非语言交际的特点一般说来,非语言行为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非语言行为相对于语言行为来说,真实性更强。
因为它不易受意识影响,有时甚至完全在无意间表现出来,尤其是那些由生理本能所产生的反应。
第二,非语言行为受到环境的制约,不同文化对同一非语言行为的理解可能会产生理解偏差,即使在同一文化中,非语言行为也具有强烈的情境性。
第三,非语言行为很少孤立出现,它不但依附于语言行为,而且在实际交往中往往是多种非语言行为同时使用。
二、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和语言交际各司其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相互补充的。
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强调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Birdwhistell 曾对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在人际交流中只表达不超过30-50%的信息。
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非言语交际摘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非语言行为的忽视或非语言行为使用失误往往会引起交际双方的误会和交际的失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了解中西方在非言语交际方面的差异对促进跨文化商务交际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对语言交际非常重视,而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了解却很少,但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非语言交际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
心理学家赫拉别思也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和动作。
这也就是说“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而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形式与内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交流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交流扩大,跨文化下的商务活动越来越多,非语言交际差异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本文化中的善意的表示,在对方文化中却可能是敌意的表示,小到引起客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影响一份合同的签订,关系的破裂;大到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利益。
由于非语言行为总是在无意中表达出来,当存在语言障碍时,人们更倾向于求助于非语言表达,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语言交际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几种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中西差异非言语行为包括体态语、眼神交流、身体接触、体味、副语言(沉默语)、时间语、空间语等。
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如微笑、大笑、皱眉、哭的表达方式全世界的人都非常类似,而不同文化的非言语行为的个性特点是交际中的问题之所在。
错误的非言语行为或对非言语行为的误解可能会导致交际失败,会使我们失去友谊,严重者可能会丢掉做生意的机会。
下面着重介绍中西方在体态语、眼神交流、时间语以及沉默语方面的差异。
1. 不同文化中体态语含义不同体态语是非言语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体态语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基础,有的学者认为“体态即信息”。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际间的交流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个系统。
其中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主要工具,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补充与完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局限,以及非语言交际的不同形式,进而明确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以语言交际为主。
但是在很多情况中,语言交际并不能发挥最大程度的作用,这时就需要借助非语言交际进行交流。
非语言交际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的交际手段,例如体态语,副语言等。
在不同民族、不同场合的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过程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媒介,在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这使得语言交际存在着一定局限,语言交际需要使用特定的符号,并不能时时刻刻发挥作用。
而非语言交际没有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在语言交际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可以维持正常的交际活动。
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以及对空间的使用等等,其中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语言交际不单单是语言交际的补充辅助,非语言交际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非语言交际的分类中体态语使用的最为广泛,方式。
所谓体态语,就是通过身体器官或部位的动作,来传递信息,表述思想感情和态度。
从广义上说,它包括手势、姿势、服饰、眼面部表情、声调的高低、空间的利用和组织等。
人的身势语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
拿面部表情来说:人们在高兴时会露出笑容,不高兴或生气时会拉长脸;害羞时会脸红,思考或优虑时会皱起眉头。
这些都是身势语共性的一面。
但面部表情的展示规则却有不同。
美国人感情外露,喜怒哀乐往往现于脸部;英国人持重克制,内心感情往往不形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