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4-禁忌-1
- 格式:ppt
- 大小:4.02 MB
- 文档页数:142
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研究文献综述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英禁忌情况1. 礼貌用语的差异:中英两种文化中,礼貌用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人在询问别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私人话题时会被认为是不禁忌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这样的问题往往被认为是冒犯他人的。
此外,在英国文化中,先的人可以用You来称呼晚的人,但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使用您这个词。
2. 饮食习惯:中英两国的饮食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鸡肉”通常被称为“chicken”,而在中国文化中,“鸡肉”会被称为“live chicken”,这被认为是不禁忌的。
另外,在英国文化中很常见的吃猪肉,但在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教文化中,是严格禁忌的。
3.宗教信仰:中英两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
例如,在英国,谈论宗教话题并没有那么敏感。
然而,在中国,由于个人宗教信仰的问题可能导致政治不稳定,所以谈论宗教问题往往被认为是禁忌的。
二、跨文化交际中中英禁忌的原因1.历史和文化的差异: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导致了禁忌观念的差异。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往往是被鼓励的,而在英国文化中,过分关心他人的私人事务会被认为是冒犯的。
2.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中英两种文化中的社会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中文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吉利的词语,以表达对他人的祝福和尊重。
而在英语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被认为是虚伪的。
三、跨文化交际中解决中英禁忌的方法1.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是最重要的。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尽量避免触碰对方的敏感点,展示对对方文化的尊重。
2.学习和批判性思考:不断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和差异,不只是表面地接受和遵循其中一种文化规范,还要批判性地思考,并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禁忌是可以变化的。
3.沟通和妥协: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解释自己的意图,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同时,也要学会妥协,尽量迁就对方的文化规范。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礼仪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开花,那么你们知道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政治在很多西方人看来,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是极少谈论政治的。
曾经有很多美国人问过一位留美教师一个尴尬的问题:“你在你们国家可以随便说话吗?”一个简单的提问却反映出在美国人的眼里中国人很少谈及政治。
事实是否如此呢?当然美国朋友口中的“随便说话”指的应该是言论自由。
中国人当然有言论自由。
但拥有含蓄美的东方人,很多时候把自己对政治的态度隐藏在心底深处。
而中国素来有“沉默是金”的古训,凡事要紧闭口、慢开言,因为“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要适时地“三缄其口”,要学会“守口如瓶”,告诫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勿谈时局、淡漠政治,以免惹火烧身。
虽然在当今的东方,像日本、韩国、印度等多党制国家,媒体在批评政府、曝光领导人贪腐及绯闻等方面与西方并无多大差异,就是在中国,情况也非昔日可比。
但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一1/ 8般人对一些政治上的敏感问题保持沉默在东方国家确实极为常见。
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政治是和自己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的。
在美国,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批评历届政府发动的战争,认为战争给很多无辜的人带来了灾难。
对于总统大选,美国人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甚至很多报刊也会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选举内幕。
商务谈判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尤其是进行商务谈判(business negotiating)时,讲求以静制动,喜欢保持沉默。
以至于美方代表误认为中方代表缺乏热情,怀疑他们对谈判项目不感兴趣了,甚至抱怨中方代表为什么沉默不语老是只坐在那儿呢(“Why are they just sitting there?”)?相反,中方代表也常常对美国人的大声说话而恼火,有时误认为对方生气发火了。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认为,说话中间间隔一段沉默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对方思考问题,遇到棘手的问题就更要保持沉默。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作者:涂心湄熊苏春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年第02期[摘要]作为中国人,和西方人进行跨文化交往或者出境旅游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越过他国的禁忌,中西禁忌差异具体表现在日常社交、公共场合、节日及送礼、拍照,话语及体态语、数字及颜色禁忌等方面,只有在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禁忌,才能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理解,跨文化交流才能顺利地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禁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特定的法律、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当我们进行跨文化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越过他国的禁忌。
所谓禁忌,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或忌讳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禁忌是无处不在的,在同一种文化中,由于地区和次文化的差异,禁忌有相同之处,却也有很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国家,禁忌的差异就更大了,人们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等来为人处事,因而造成交际失误,只有在了解西方文化禁忌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一、日常社交禁忌在英语国家,拜访某人需事先预约,忌突然造访。
因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他人的生活安排,给他们造成不便。
在预约好后就要准时,不可提前或迟到。
不过在赴宴时,美国人习惯晚5-10分钟,以便主人有足够时间换装接待,迟到超过20分钟以上最好电话告知原委,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的表现。
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无法前往,要提前通知,事后表达歉意,以弥补给主人造成的不便。
在宴会、聚会或其他类似的社交活动,英语国家的人们忌谈政事、公事或本行的事物,也最好避开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收入、宗教、婚姻状况等等。
聊天的话题最好是比较日常的而且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如果你一人高谈阔论自己擅长的领域,也容易令人反感。
去英美家里做客时,通常带束鲜花或葡萄酒;回家后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如facebook,email或MSN发信息再次表达感谢之情。
二、公共场合禁忌在英美国家,人们在邮局、银行等公共场合办事时,在餐馆用餐或者加油站加油时,都严格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人不得加塞儿。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问题在经济和信息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
禁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最为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
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对人们有着强有力的现实约束力。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模式和文化圈之间的接触,最容易引起误解和引发冲撞的就是禁忌。
在跨文化交流中, 了解和遵守对方的禁忌语习惯, 通常能使交流谈判得以顺利进行。
禁忌语的表现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最众所周知的就是数字禁忌,英汉中的数字禁忌主要源自于宗教。
信奉基督教的国家的人们忌讳“13”和“星期五”,这源于《圣经》中“最后的晚餐”的故事。
据记载,耶稣基督最后的晚餐是和12个门徒共进的。
第13个人就是弟子犹大,他为了银币出卖了耶稣,导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在西方人眼里,“13”是凶数,星期五是凶日。
中国人却与西方人相反,崇偶忌单。
中国有一些地方忌讳数字“7”,按佛教说法,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
因此,“7”便跟死联系在一起,变成了不吉利的数字。
中国人也不喜欢“4”,因为它的发音与“死”相似。
中西方文化中也有共同的禁忌,比如对生老病死的禁忌。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避讳提到“死亡”,如果一定要提,就用委婉说法来代替,汉语如“走了”、“仙逝”等,英语如“go to heaven”、“be with god”等。
所不同的是,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和基督教有密切的联系,而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语则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不光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禁忌,非语言禁忌也有很多种,比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穿着打扮等多种表现形式。
比如,美国人在召唤别人的时候,往往手心向上,食指来回勾动,然而在中国却是召唤动物的手势,对人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
又如,在中国同性之间手拉手、肩挽肩是友好的表示,而在美国,这被看作是同性恋者公开示爱的动作。
欧美的父母不喜欢他人不时触摸自己的小孩,而在中国这被认为是一种亲近的表示。
《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文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流中,由于对彼此文化习俗的误解或忽视,常常会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国际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习俗文化,分析其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应对策略。
二、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产生原因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产生,主要源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某些话题、行为、言语等产生敏感和忌讳。
例如,某些文化中可能忌讳谈论死亡、政治等敏感话题,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对这些话题较为开放。
此外,不同文化对个人隐私的尊重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某些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较为开放。
三、跨文化交际禁忌习俗的表现形式1. 言语禁忌:不同文化对言语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范和禁忌。
例如,某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粗俗或侮辱性,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可能被广泛使用。
此外,不同文化对称呼、敬语的使用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2. 行为禁忌:不同文化对行为有着不同的规范和期望。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握手是一种友好的表示,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采用拥抱或鞠躬等方式。
此外,对于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某些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较为亲密。
3. 礼仪禁忌:不同文化在礼仪方面有着各自的规范和习俗。
例如,在宴请客人时,某些文化中可能忌讳谈论食物的外观或数量,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重视食物的摆盘和品味。
此外,对于礼物赠送、社交场合的着装等也有着各自的礼仪规范。
四、应对跨文化交际禁忌的策略1. 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是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关键。
可以通过学习对方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识,增进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习惯和文化观念。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及其相关的禁忌,很容易导致误解,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以下是一些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我们可以尽量避免这些禁忌以保证良好的交际氛围。
1. 礼仪方面的禁忌在西方文化中,握手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问候方式,但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人们通常会弯腰行礼。
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人们会用右手来喜欢和献礼,因为左手被认为是不洁之手。
在加强跨文化交际时,我们需要注意对方的习惯,避免做出得罪对方的行为。
另外,穿着也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在一些宗教场所,人们需要穿上长袍或者头巾,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饮食文化。
在一些国家,食品排列顺序也需要注意,有些国家将沙拉放在主食的旁边,而有些国家将其放在主食上面。
同时,吃饭的姿势也需要注意。
在一些国家,吃饭时要将筷子插在米饭中间是不礼貌的,而在一些国家这样做则没有问题。
此外,清真餐厅和犹太餐厅要分开,并且需要遵循其饮食规定。
宗教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国家,宗教规矩非常严格。
在穆斯林国家,人们需要对鞋子进行特殊处理,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敬之举;在一些犹太国家,人们需要遵循安息日的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工作。
此外,在一些国家,宗教节日也是需要遵循的。
例如在圣诞节期间,不应该在神圣的场所饮酒、吸烟和放音响等行为。
社交也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社交规矩和禁忌。
在一些国家,您不能直接和陌生人握手或者拥抱,而在别的国家,人们很友善,他们很容易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此外,对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特别注意,进行传统的颜色等礼仪。
此外,在一些国家中,涉及政治或者宗教话题也是不可以随意谈论的。
总之,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差异与禁忌。
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对方,才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在这种交际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触犯不同文化中的禁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禁忌:
1. 礼节:不同文化中的礼节不同,例如在韩国拥抱、握手或者吻脸都不合适,而在西班牙和德国,朋友间和男女朋友之间拥抱是一个普遍的习惯。
2. 时间观念:不同国家对时间的看法有所不同,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人们通常喜欢迟到,这被视为一个常见的文化习惯;而在德国、日本等文化中,迟到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3. 饮食习惯:在印度教和穆斯林体系中,一些动物被禁止食用,例如牛肉、猪肉、鸟肉等。
在某些亚洲和非洲国家,使用筷子进餐是常见的,但在西方国家,使用刀、叉、勺子进餐是常见的。
4. 身体接触:不同国家对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在亚洲和中东国家,女性和男性之间不应该进行身体接触,而在西方国家,这种联系是常见的。
5. 色彩使用:不同文化中对颜色的看法也不一样,在中国,白色被视为哀悼、死亡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白色是喜庆的颜色。
6. 美德和习惯:不同国家的美德和习惯也不同,在西方国家,尊重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是一种美德,而在亚洲和中东国家,家庭的重要性和对长辈的尊重是一种主要的观念。
7. 宗教信仰:不同国家和文化中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为了避免冒犯,应该避免讨论宗教话题。
避免触犯这些文化禁忌,可以增强跨文化交往的友好性和顺利性。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尽可能地避免碰到不同文化的敏感问题和禁忌,是互相了解和交流的关键。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
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的一些行为、言语或态度,在特定文化中被视为不恰当或冒犯的举止。
这些禁忌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并避免这些禁忌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跨文化交际禁忌:
1. 礼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礼节和习惯,因此应该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他人。
在中国,打嗝被视为无礼,而在某些中东国家,打嗝被认为是一种表示满足的信号。
2. 动作和姿势:一些动作和姿势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涵义。
用左手触摸物体在一些穆斯林国家被视为不洁的行为,因为左手被认为是用于清洁身体的手。
3. 衣着和仪容:在一些国家,穿着暴露的衣物被认为是不尊重的,而在其他国家,穿着过于保守被视为迂腐。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对于适当的着装和仪容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4. 饮食习惯: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饮食禁忌和习惯。
在印度,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因此不吃牛肉是一种普遍的宗教信仰。
5. 宗教信仰:对于宗教的理解和尊重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之一。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仪式和习俗,应该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避免冒犯别人的宗教信仰。
6. 身体触碰:一些文化对于身体接触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在一些国家,身体接触是一种亲密的表达方式,而在其他国家,身体接触被视为私人领域而应该避免。
7. 语言和称谓:使用适当的语言和称谓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方面。
了解什么样的称谓是适当的并避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是必要的。
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禁忌对于建立和谐的跨文化交际至关重要。
遵循当地文化的规范和习俗,尽量避免冒犯别人,是实现有效沟通和友好合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