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常用的线型和图案
- 格式:ppt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33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规律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规律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实用性和美观价值,也彰显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
一、形式和造型规律1. 线性简洁: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注重线性简洁,强调造型上的正直和简单,追求一种恰当的平衡和对称之美。
2. 简朴而不简陋: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格调自然朴实,讲究比较简洁的线条和简单的形状,极少使用过分复杂的图案和装饰。
同时,在设计上也注重章法分明,不让点线面杂乱无章,给人以冗杂和杂乱的感觉。
又注重用美好的形式寓意美好的哲理,赋予家具以美的象征意义。
3. 形式造型多变,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家具形式与造型有着相当多的不同和变化,如式样有床、桌、椅、柜、屏风、屏障、几、案、榻、枕等。
造型上有方正的角度,曲线柔美的形态,也可以结合现代的一些设计元素来赋予家具时尚感。
在精细上,百般花纹,也是设计的常见形式之一,如云龙纹、八仙图、瑞兽麒麟等等取灵敏的设计状态。
4. 以木作主要结构材料:中国古代家具在材质上讲究实用性,在材料上大多采用木材、竹材等自然材料。
家具的纹理和颜色都可以直接表达原始材料的天然之美。
二、色彩和图案规律1. 自然色调:中国古代家具在颜色上偏重自然,以黄、红、褐、黑这些暖色系为主,而冷色系则较少使用。
2. 简洁图案:中国古代家具的图案多以简约、纯粹、具有非凡艺术魅力的规格集中体现。
如常见的雕刻有吉祥物纹、藤萝纹、飞龙纹、鸳鸯纹等。
3. 以动态传递情感:家具图案只有静止和动态的差别,中国古代家具中最常见的图案是飞凤、飞龙、云影等,都是表现动态博大的精神状态。
三、空间和功能规律1. 空间上融合天地:中国古代家具所讲究品茗的是整个空间的联系与流通,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认为"天人合一"和道家的"自然状态和人事状态的统一"经典思想的反映。
所以在整个空间中设计上也讲究契合自然,并且尽量不破坏自然。
2. 功能性第一:中国古代家具注重实用主义,体现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原则。
∙赞(215)∙评论∙已成功转载∙分享(436)∙复制地址∙举报∙更多上一篇 | 下一篇:一位考研英语从32...开通黄钻中国古代家具上的图纹吉祥如意的器物形图纹1.盘常。
是吉样图纹的一种,本为佛家“八宝”之一。
“八宝”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吉祥”。
按佛家解释,盘常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其图纹本身盘曲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因而被民众取作吉祥符。
作为富贵不断头的象征,盘常的适用性很强,世代绵延,福禄承以至于爱情之树的常青,都可以用它来表达和象征。
盘常的图纹在家具上运用较广。
北方农村农居的木窗棂、隔独应用的,有二方连续的,有作角花的,常用在供桌的牙板上,还有变形的双盘常、梅花盘常、万代盘常、方胜外廓线形变化成葫芦模样者,有的则以几何形状化的篆体寿字组成花边。
2.方胜。
吉祥图符的一种。
古人认为八件宝物,其数多于八,其物诸如珠宝、古钱,玉罄、样云,犀角、红珊银锭、如意,方胜,任取其中八种即为“八宝”,这些图纹多应用古家具雕刻、什器漆饰等方面。
3.如意。
为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它不仅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且还造就了工艺和传统图纹。
如意端头,称“如芝形、云形。
在家具,什器上多有取其形式;桌椅腿脚、靠背、箱柜雕刻或漆饰等,应用十分广泛。
除此之外,还的图纹。
4.古钱。
是古代的铸币。
古钱与蝙蝠图,叫“福在眼前”;古钱与喜字谓之“喜在眼前”;“金玉满堂”为古与全同意,因此,蝙蝠衔着用绳穿起来的两枚古钱,称“福寿双全”。
古钱的形意图样多表现在条桌和八仙桌的5.瓶。
古代的瓶,大体有三种,一是汲器;二是炊具;三是酒器,这种用于陈设的瓷制花瓶,宋代以后才开始谐音“平”,取“平安”之意。
如瓶中插如意表示“平安如意”;花瓶中插入三枝戟,旁边配上芦笙,叫做“平棠花称“玉堂和平”。
瓶还有形意图纹,如按花瓶一半骨架的式样,雕饰于镜屏柱两旁的花板,被称为:“掸瓶6.八仙。
八仙有明八仙,专雕刻出八位仙人的图纹。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种榫卯结构(附图)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种榫卯结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部分宫家具及城市⾼档家具均采⽤了南洋的硬质⽊料,外表经⽔磨汤蜡处理,⾮常华美。
⽽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圈⼝穿销是⼀种⽐较少见的结构,做⼯⼗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半榫破头楔破头楔⽤在半榫之内,易⼊难出。
破头楔⼀旦在半眼的卯⾥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坚固的结构,最适宜⽤在像抽屉桌桌⾯下的矮⽼等悬垂⽽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法──挤楔楔是⼀种-头宽厚,⼀头窄薄的三⾓型⽊⽚,将其打⼊榫卯之间,使⼆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要⼩于眼,⼆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苏式家具通⾝⽆⼀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个关键部位⽤⼏枚⽵钉来固定。
这种⽵钉俗称“管门钉”,取⾃古代管城门的兵⼠“管门丁”之意。
如图中所⽰,搭脑与扶⼿上的四颗⽵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的作⽤“⾛马”源于古建术语“⾛马板”,是活动⾃由的意思。
⾛马销是栽销的⼀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都既紧密结合,⼜可拆卸⾃如,所以⼜名“仙⼈脱靴”。
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上最常见的⽅便⽤销。
穿销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端,使其贯穿于⽛板的内铡,⼀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可在增强部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缩湿涨的⽅向,使⼆⽊永远贴紧。
是在两顺向⽊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以联结固定⼆者间的位置。
如在桌⾯⼼板之间,床⽛板与⼤边之间等等。
半粘⽛板⽤钉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处透榫,也不施胶。
只是在⼏个关键部位⽤三两枚钉来固定。
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中式家具常用吉祥纹样纹样作为中式家具重要的装修点缀图案,不仅增添了家具的美观,更代表着文化的传承。
那么,中式家具常用的吉祥纹样都有哪些?都代表着什么寓意呢?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中式家具常用吉祥纹样及吉祥寓意。
中式家具常用吉祥纹样博古纹博古纹起源于北宋大观时期,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来取该图或以古器纹样装饰家具,遂名“博古图”。
有的在器物口上添加各种花卉,以为点缀。
尤其进入清代,在家具上使用较多。
寓意典雅、高洁。
云纹云纹的形式有:四合云、如意云、朵云、流云等。
云纹大多象征高升或如意,应用较广,多为陪衬图案。
常和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纹组合在一起。
云纹在传统观念中常称为“庆云或五色云、景云、卿云。
”古以为祥瑞之气。
是历朝历代,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之一。
回纹回纹,即“回”字形的纹饰。
形态以一点为中心,用方角向外围环绕形成的图案。
清代家具的四脚常用回纹作装饰。
也有用连续回纹作边缘装饰的,称“回回锦”。
万字纹,也叫“卐”纹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
宗教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前所现的瑞相。
有吉祥、万福,万寿之意。
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为汉字,读作“万”。
向外延伸又可演化出多种锦纹。
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连绵不断和万福、万寿不到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暗八仙传统寓意纹样。
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韩湘子持箫,蓝采和持花篮,何仙姑持荷花)组成的纹饰,俗称“暗八仙”。
它与“八仙”纹同样寓意祝颂长寿之意。
参见“八仙”。
八宝纹传统吉祥纹饰。
寓意八宝的纹样常见的有:一为和合,二为鼓板,三龙门,四玉鱼,五仙鹤,六灵芝,七罄,八松。
但也有用其他物件作为纹饰者,如珠、球、磬、祥云、方胜、犀角、杯、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可随意选择八种,称为“八宝纹”。
[精选]浅析明清家具装饰纹样
明清家具装饰纹样是中国古代家具的重要特征,也是当时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明清家具纹样以“书法、图画、文人画、竹石、花卉、枝叶、神兽、运符、山水、芙蓉、凤纹、蝙蝠、古马、锦缎、梅兰竹菊”为主要内容。
书法纹样是明清家具装饰纹样中最主要的一种,以楷书为主,多以舒展硬笔或软笔书写,大小不一,多在门板、拉手、脚踝、腿座等部位装饰,书写的文字主要有“和合”、“平安”、“福寿”等寓意吉祥的词句,或者以赞美皇帝之类的文辞,为家具增添了厚重的文化气息。
图画纹样是明清家具装饰纹样中另一重要的类别,以写意图画为主,多以细笔蘸水彩或墨点绘制,也有用毛笔直接勾勒的,多在桌板、屏风、箱柜等部位装饰,画的内容有历代神话传说、花鸟鱼虫、山水自然等,将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完美融合,把家具装饰得格外精美绝伦。
文人画纹样是明清家具装饰纹样中另一重要类别,多以工笔、写意和版画等方式描绘,多在床头柜、箱柜等部位装饰,画的内容有古典名著、地方特色、文人墨客等,融入古代文化气息,使家具充满深刻的文艺气息。
竹石、花卉、枝叶、神兽、运符、山水、芙蓉、凤纹、蝙蝠、古马、锦缎、梅兰竹菊等纹样是明清家具装饰最为常见的一种,多以雕刻、刻画、浮雕等方式描绘,多在门板、拉手、脚踝、腿座等部位装饰,通过各种花卉、枝叶、神兽等纹样,把古代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入家具装饰中。
中式家具:36种祥瑞图纹及寓意唐武则天时期,和尚白云子写了一本书《稽瑞》,把瑞分为五等:第一等是佳瑞:麒麟、凤凰、龙、乌龟、白虎等神兽,是最高等级的祥瑞。
第二等是大瑞:泛指各种自然现象。
比如山水、海水、日、月、星辰、云等。
还有一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比如牛生上齿。
第三等是上瑞:泛指各种动物,凡是白毛、红毛、苍毛和黑毛的动物都是瑞。
第四等是中瑞:泛指各种飞禽,和上瑞同色毛发的飞禽都是瑞,五彩飞禽也是瑞,比如孔雀。
第五等是下瑞:泛指各种植物,比如灵芝、人参等各种草药。
道教中,草药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药养性,中药养命,下药治病。
祥瑞图纹很早便用于家具之上。
除了动植物、自然现象图纹,还有器物纹、字形纹等。
家具上的图纹主要有以下36种,代表不同吉祥寓意:1、龙纹: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奋发不止的勃发精神,给人无限的内心感召力量。
2、狮纹:狮子历代被视为祥瑞,在家具中,多表现在屏风心上。
3、瑞象代表祥瑞。
在“蕃人进宝图”或“职贡图”中居多。
4、麒麟“蕃人进宝图”中常有麒麟形象,还有“麒麟送子图”,喻早生贵子。
5、蝙蝠蝙蝠与“福”谐音,蝙蝠与云纹组合,喻“洪福齐天”,与“寿”字组合,喻“五福捧寿”。
6、凤凰:“凤鸣朝阳”喻高才,“鸾凤和鸣”为祝人婚礼之词。
7、鸳鸯:象征夫妻恩爱,忠贞不二。
8、雉:即锦鸡,在屏风、箱柜类家具上装饰较多,象征耿直守节。
9、鱼:谐音“余”,以鲤鱼、金鱼为贵,表达“年年有余”的祝福。
10、鹿:与松树组合,喻“松鹿同春”,与仙鹤组合喻“鹤鹿同春”等。
11、祥云:祥瑞之云,彰显宁静祥和之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
12、盘常:本为佛家“八宝”之一,解释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
13、方胜两个菱形压角相叠,组成的图案或纹样,原为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戴的发饰。
14、如意:如意端头,称“如意头”或“如意结”。
还有“吉祥如意”、“和合如意”的图纹。
15、古钱:古钱与蝙蝠图,叫“福在眼前”;古钱与喜字谓之“喜在眼前”等。
家具纹样设计设计说明在家具裝饰中,纹样是主要的装饰元素,尤其是传统的中式家具。
在我们中国的传统纹样中,最常用的有山水、人物、飞禽鸟兽,还有花鸟鱼虫等图案,以传统的手法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来表现喜庆以及祥瑞辟邪的含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中国纹样经历了怎样发展,下面以花为主要纹样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1.以菊花为意象,整体采用了线面交错结合的表现手法,四片黑色的花瓣中间有枫叶的抽象图形,黑与白形成鲜明对比,给人视觉上造成强烈的冲击;中间的白色圆形花蕊采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四个黑色的小圆点围绕着中间的大圆点,加上线面相托,给人一种平衡的美感,让人感受到一种祥和与宁静的氛围,代表安宁。
2.以菊花为意象,整体的布局从外到内:黑—白—黑—白—黑—白,花萼与花冠,雄蕊与雌蕊,黑与白的重叠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并且运用面与面的相互交错来表现,给人感觉十分有美感,层次感十足;中间花瓣形状的花蕊有种充满生机的感染力,代表活力与生机。
3.以大丽花为意象,表现手法略微复杂,运用了点、线、面的交错,从外由内,黑白重叠,对比强烈,吸人眼球,图案整体看起来十分有节奏感;中间的花蕊如同白玉石中嵌着一枚黑色玛瑙,浓情四溢,妖娆非凡,象征着富丽大方。
4.以菊花为意象,整体上采用线描的表现手法,最外层是8个三角形,形似抽象的花托,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内层是8片花瓣,每一片花瓣中都有一片树叶与之相衬,8片树叶围绕着花蕊,花蕊与花瓣相连,看似简洁的线条,象征着希望,代表着永不凋零,生生不息。
5.以牡丹花为意象,采用点、线、面结合的表现手法,外圈用一个圆来囊括,是一种圆满的美好象征,8片花瓣黑白交错,相互映衬,点面穿梭,有聚有散,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象征财富;外面是代表着幸福的四叶草的抽象图形,几片四叶草均衡的分布在花瓣周围,整个图案代表着幸福、圆满。
6.以太阳花为意象,同样采用了点、线、面交错的表现手法,黑与白,线与面的对比,整体感觉较简洁,有种对称的美感;每一片花瓣都分黑与白,代表着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告诉我们凡事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便会海阔天空,象征着乐观勇敢,欣欣向荣,自强不息,代表着希望。
明清古典家具的精妙结构(图解)我国传统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
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
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
某些手法在节约用料上颇有成效。
这些优点的萃合,使我国传统家具结构千百年来形成一个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榫卯!榫卯结构图下面,编辑通过图片来解析明清家具结构之精妙。
燕尾榫结构图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
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结构图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结构图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
明式太师椅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结构图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
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结构图套榫: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结构图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
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钩挂榫结构图勾挂榫:通常用在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
家具经典纹饰3——龙纹、凤纹、云纹、花卉纹中国传统家具上的装饰花纹与其他各类⼯艺品⼀样,都是按照中国传统祥瑞观念延续下来的。
它反映了中国古⼈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
在家具的装饰题材和使⽤习俗中,融会着各种思想观念,如等级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并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化中的⼀部分⽽影响到周边国家。
利⽤家具上的纹饰确定家具的时代,也是鉴定家具的⼀个⼿段。
家具上的装饰花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
即使同⼀种花纹,时代不同风格也不完全⼀样。
这是由于纹饰都是在逐渐演化中成熟、在发展中不断创新的结果。
如果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战乱、经济衰退等),它也会倒退或衰落。
明清家具对美有截然不同的追求。
明式家具不重雕饰,主要突出家具⾃⾝的造型美和线条美。
清式家具则重点突出其装饰美,尤其是漆家具。
清式家具的装饰材料和装饰⼿法极为丰富。
装饰⼿法有雕刻、镶嵌和彩绘三种。
⽽装饰材料则多种多样,荷各种⽊雕、⽵雕,有各⾊⽟⽯、玛瑙、翡翠、⽔晶、孔雀⽯及青⾦⽯等宝⽯,有珍珠、玳瑁、珊瑚、螺钿、象⽛、犀⾓及兽⾻等天然材料,有⾦、银、铜及铁等⾦属,有各⾊珐琅、各种鸟类的⽻⽑、丝织品和纸帛画等,还有施各⾊漆加彩绘的,真可谓空前绝后。
酸枝⽊镶贝母花卉云⽯半⽉⼏⽩⽟嵌凤纹插屏清红⽊雕夔龙纹宝座清紫檀雕云纹底座【龙纹】作为中华民族⽂化的象征之⼀,龙纹从原始社会⾄今始终沿⽤不衰,但其纹样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特点。
最早的龙并没有腿和⾓,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了腿和⾓。
明代龙纹的特点是⽆论龙⾝为何种姿态,其⽑发⼤多从龙⾓⼀侧向上⾼耸,呈怒发冲冠状。
明中期前多为⼀绺,到明晚期多为三绺。
⼊清后,康熙时期的龙呈披头散发的样⼦。
⾄乾隆时期,龙的头顶显出七个圆包,正中的稍⼤,周围的略⼩。
龙的眉⽑在明万历以前⼤多眉尖朝上,万历以后则⼤多朝下。
龙的⽖⼦在清康熙以前多为风车状,到了乾隆时期龙的⽖⼦开始并合。
乾隆以前的龙纹⼤多姿态优美、苍劲有⼒,⾄淸后期,龙⾝臃肿呆板,毫⽆⽣机。
传统家具的造型元素及线脚1、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1)螭。
螭,龙属。
螭龙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装饰纹样,用于房屋门窗、家具、瓷器和服饰。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
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
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
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2)龙纹。
龙纹,青铜器纹饰之一,中国传统图案之一。
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龙纹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保持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
反映其正面图像,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
若以其侧面作图像,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3)凤纹。
凤纹在青铜器中是最为美丽的纹饰。
它是由原始彩陶上的玄鸟演变而来的,西周基本形象是雉,早期凤纹有别于鸟纹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上扬飞舞的羽翼。
(4)赑屃纹。
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
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人们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
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5)蒲牢纹。
蒲牢,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
蒲牢纹是以其为形象的一种传统纹样。
(6)鸱吻纹。
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
(7)饕餮纹。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
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
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
浅草画蝶,细雨织柳,解密古老艺术符号——中式古典家具纹样赏鉴中国古典家具造型精美、纹样考究,装饰适度、繁简相宜,艺术欣赏价值极高,从明清时起就受到中外消费者的喜爱。
家具工艺的发展从侧面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程度,装饰纹样更是寄托了当代人的精神追求。
明代中期起,私家园林修建进入繁盛期,贵族、富商、文人和巧匠一起促进了家具制造业的发展繁荣。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巅峰,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受南方文人影响较多。
清朝家具沿袭了部分明代特色,并加以发展,清早期康熙年间,家具仍然是朴素典雅的风格。
康熙中期以后,中国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一百余年统治。
到雍正、乾隆时期,满清贵族为追求富贵奢华,大量兴建皇家园林,皇帝为显示正统地位并表现自己的才华横溢,对皇家家具形制、用料、尺寸、装饰内容、摆放位置都要过问。
工匠在家具上造型、雕饰竭力显示所谓的皇家威仪,一味讲究用料厚重,尺度宏大,雕饰繁复,以便自己挥霍享受,同时显示自己的正统、英明。
形成了更加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造型更加变幻无穷,具备了些许炫耀富贵的新精神功能。
明清家具不仅工艺精湛,选料也极其考究。
鬼斧神工凿于纹理优美、色泽柔润的优质木材上,形成了极具艺术价值的雕刻纹样。
这些雕刻纹样或繁或简,均尤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寓意,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以下详细介绍中国古典家具中常见的纹样及寓意,解密来自古文明的艺术符号。
一、中国古典家具家具雕刻纹样1、如意纹人人皆知的吉祥物,它不仅以实物的形式出现,而且还造就了工艺和传统图纹。
如意端头,称“如意头”或“如意结”,多为心形、芝形、云形。
在家具、什器上多有取其形式;桌椅腿脚、靠背、箱柜雕刻或漆饰等,应用十分广泛。
除此之外,还有“吉祥如意”、“和合如意”的图纹。
如意纹线条简单流畅,十分雅致。
2、盘长(中国联通的标志就是盘长纹)吉样图纹的一种,本为佛家“八宝”之一,也叫吉祥结。
“八宝”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为佛家法物,也称“八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