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8地铁车站的内部环境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67
地铁车站设计方案地铁车站的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安全需求。
以下是一个地铁车站设计方案的简要介绍。
首先,地铁车站的设计应该便于乘客的进出。
车站的入口和出口应该明确标示,通风、明亮、宽敞,并且能够容纳大量的人流量。
出入口的设计也应该方便不同出行方式的乘客,比如拥有坡道和电梯供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
其次,地铁车站的内部设计需要紧密结合周围环境,提供清晰的导向标识和信息发布设施。
乘客应该能够轻松找到购票口、站台和换乘通道。
车站的信息发布设施应该包括电子显示屏、广播系统和导向标识,确保乘客能够即时了解列车到站时间、行驶方向和重要提示。
第三,地铁车站的站台设计应该注重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站台的长度和宽度应该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乘客,同时保证安全距离。
站台边缘应设置栏杆和屏障,防止乘客误踏站台或掉落轨道。
在站台上应提供座椅、候车亭和垃圾桶等设施,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第四,地铁车站的安全设施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车站应该安装闭路监控系统,监视站内的行为和乘客安全。
应该设立报警设备和应急指示标识,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获得帮助和指示。
车站的紧急出口和逃生通道应该明确标识和保持畅通。
最后,地铁车站的设计应该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
应该设置室内外垃圾分类设施,鼓励乘客进行垃圾分类。
车站的照明设备和空调设备应选择节能产品,减少能源消耗。
车站的建设也应该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的设计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安全需求。
从出入口、导向标识、站台设计到安全设施和环保措施,都是地铁车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地铁车站才能够提供便利、安全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地铁车站装修施工方案介绍地铁车站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枢纽之一,为了方便乘客出行,地铁车站需要进行装修和施工。
本文将介绍地铁车站装修施工方案,包括装修的目的和步骤,施工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
装修的目的地铁车站的装修旨在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和视觉感受,改善车站的舒适度、便利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装修目的如下:1.提高车站的舒适度:通过软装设计和空气净化等措施,提高车站内的舒适度。
2.提升车站的便利性:在路线设计、指示标识和设施布置等方面,提升车站的便利性。
3.加强车站的安全性:在疏散通道、扶手电梯和安全标识等方面,加强车站的安全性。
装修的步骤地铁车站的装修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筹备阶段1.装修设计:招标选中团队进行设计,设计报告包括建筑图纸、装修方案和预算清单等。
2.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时间、分配施工人员、采购材料和设备等,以及提前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和测量等工作。
施工阶段1.施工准备:包括移除原有的装修材料和设备、清理施工现场、安装防护设施等工作。
2.软装施工:包括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装修,以及灯光和插座等的安装。
3.硬装施工:包括设备、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等的安装。
验收阶段1.装修验收:验收装修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以确保其符合标准和规范。
2.安全验收: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施工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地铁车站装修施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安全要求:1.安全第一:施工前需对现场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空气质量保障:装修材料的选择和采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采用符合绿色环保标识的装修材料。
3.施工时间限制:施工时间必须严格遵守车站运营时间,减少对车站正常运营的影响。
4.回收利用:装修过程造成的垃圾和废弃材料必须进行回收利用,确保环境无污染。
5.安全监管:施工工程的安全监管必须做好,严控安全隐患,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
地铁车站装修施工方案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车站的舒适度、便利性和安全性。
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车站入口设计:车站入口应该具有醒目的标识和指示,方便乘客快速找到入口,并提供舒适的等候区域。
入口处可以设置大型的玻璃幕墙,增加自然光线的进入,并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 车站内部布局:车站内部应该合理布局,确保乘客的流动性和舒适性。
可以设置宽敞的站台和通道,方便人流的通行。
站台上可以设置座椅和候车区域,为乘客提供休息的场所。
同时,应该设置足够的出入口和紧急逃生通道,确保乘客的安全。
3. 车站装饰设计:车站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计风格,利用科技手段增加乘客的体验感。
可以使用LED屏幕展示实时列车信息和广告,提供便利的服务。
车站的墙面和地面可以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植物装饰,增加舒适感和美观度。
4. 照明设计:车站的照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乘客的视觉需求和舒适感。
可以使用柔和的灯光,避免刺眼的强光。
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化照明系统,根据人流量和时间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 声音设计:车站的声音设计可以包括列车到站和离站的提示音、安全警示音等。
可以利用音响系统播放音乐或者提供公共广播服务,为乘客提供愉悦的音乐环境或者实用的信息。
6. 艺术装置设计:车站可以设置艺术装置,增加文化氛围和艺术品味。
可以邀请艺术家或者设计师进行创作,将车站打造成一个艺术展示的场所,为乘客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空间环境设计新概念应该注重乘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体验感。
通过合理的布局、现代化的装饰、智能化的系统和艺术化的设计,打造一个宜人的、具有个性的地铁车站环境。
车站建筑设计原则1.车站设计要针对哈尔滨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哈尔滨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周边环境条件相协调,做出功能完善、安全可行、技术先进、造价合理的实施设计方案。
2.车站总体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的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历史文物及市民出行的影响。
3.车站是乘客集散和乘降的场所,车站建筑设计应体现交通功能的特点,以人为本,合理吸引和组织客流,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的要求,方便乘客集散、乘降和换乘,包括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公交线路、自行车等的换乘,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乘车环境。
4.车站规模应根据远期预测客流的集散量和车站本身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
其站厅(公共区)、站台(公共区)、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售检票机等均要与该站客流通过能力相适应,同时满足事故紧急疏散客流的需要。
5.设计客流按远期高峰小时的客流量,并考虑高峰小时内客流的不均匀性,计入超高峰系数,取超高峰系数1.1~1.4。
处于突发客流较大的车站视实际情况而定。
6.根据路网规划考虑与其他轨道线路的换乘,并选择合理的换乘方式。
远期线路换乘站(新疆大街站)要在总体上统筹考虑,分期实施,留置切实可行的接口。
换乘车站设计时,换乘设施的通过能力需满足远期换乘客流的需要,并考虑资源共享。
7.车站的防灾设计要满足《地铁设计规范》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车站的紧急疏散能力,应保证在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时将一列车乘客及站台上候车乘客、工作人员在6min内疏散完毕。
8.车站考虑平战结合,能满足按6级防护等级进行平战转换。
9.车站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设计。
10.车站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11.在满足行车组织、运营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车站规模,压缩建筑体量,简化设备与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结构体系,力求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地下转运站圆形平面布置设计一、站点内各功能区域的布置1.候车区:候车区应设置在站点中心位置,可以通过圆形座椅将候车区围绕在中心轴线上,以方便乘客集中候车。
座椅的设计可以考虑使用环形座椅,使乘客可以面朝中心轴线。
同时,候车区的旁边可以设置自助购票机、自动售卖机等设施,方便乘客购票和购物。
2.换乘通道:换乘通道应设置在候车区的外围,通过设置引导标识和地面颜色的变化,以引导乘客顺利换乘。
换乘通道的设计可以考虑设置玻璃幕墙,增加通透感,并通过玻璃上的导向标志指示乘客前往不同线路的站台。
3.服务设施区:服务设施区可以设置在地下转运站的一侧,包括洗手间、储物柜、残疾人专用通道等。
洗手间的位置要方便乘客使用,可以设置在候车区的旁边或候车区的中心位置,同时要保持与候车区的距离适当,以避免噪音和脏污对乘客的干扰。
4.出入口设计:出入口应设置在地下转运站的两侧,以方便乘客进出。
出入口的设置要足够宽敞,同时可以设置售票厅和安全检查设施,以方便乘客进站。
二、站台设计1.圆形站台:站台可以采用圆形设计,以便于乘客随意上下车。
在站台的中心位置可以设置候车亭或安全岛,以提供乘客休息和避免拥堵。
2.站台长度:站台的长度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车辆停靠需求,同时要保证可以容纳足够多的乘客。
根据规划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长度的站台。
3.安全设施: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站台的设置应考虑到防护栏杆、紧急疏散通道等设施。
防护栏杆能够隔离站台和轨道,提高乘客的安全系数。
三、人流和车流的流线设计1.乘客流线:乘客流线应设计合理,能够方便乘客到达不同的功能区域。
通过合理设置的指示标志和导向标志,以及明确的行人通道,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2.车流线:车流线应该与乘客流线分开设置,以减少混流的可能性。
通过合理的车辆停靠位置和车辆进出站口的设置,能够保证车辆流线的畅通。
以上是地下转运站圆形平面布置设计的一些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地下转运站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车站作为乘客进出的枢纽,其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相关要素,并提供一些建议。
I. 车站的布局车站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和效率性。
要确保乘客进出车站的流量畅通无阻,请按照以下要点进行设计:1. 站台规划:站台应设有多个出入口,以分流人流、减少拥堵。
门禁系统的设置也应严谨,能够快速并有效地检票。
2. 楼梯和电梯:车站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楼梯和电梯,以方便乘客在不同楼层间的转移。
电梯的设计应将乘客的需求和舒适度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3. 候车区域:候车区域应设有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通风系统。
同时,根据车站的客流量,要确保候车区域的大小足够满足乘客的需求。
II. 车站的安全性车站的安全性对乘客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安全、舒适的车站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1. 紧急疏散路线:车站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紧急疏散的需求。
紧急疏散路线应明确标示,并且能够迅速将乘客引导到安全区域。
2. 视觉监控系统:车站应配备先进的视觉监控系统,以确保车站内外的安全。
这些系统应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3. 防护措施:车站应考虑到恶劣天气和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例如地震和火灾。
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III. 车站的功能性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外,车站还应考虑到其他功能性方面的设计:1. 商业设施:在车站的设计中,可以设置商业设施,例如商店、餐厅和便利店等,以方便乘客的日常生活需求。
2. 文化艺术元素:通过在车站中加入文化艺术元素,可以为乘客创造宜人的环境。
例如,在墙壁上设置艺术品、雕塑或者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等。
3. 环境友好性: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车站的设计应尽量符合环保要求。
例如,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来为车站供电。
IV. 车站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车站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案应考虑以下因素:1. 空间规划:车站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地铁车站设计方案1. 引言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大量的通行人流和交通需求。
一个好的地铁车站设计方案不仅能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而且能优化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安全与便利、可持续性等方面,提出地铁车站设计方案的相关建议。
2. 空间布局地铁车站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乘客的运动路径更加流畅和便捷。
以下是一些空间布局的建议:•多出入口设置:为了分散人流,减少拥堵,应该在地铁车站附近设置多个出入口,并使用导向标志引导乘客。
同时,还应考虑到行人的流动路径,避免出入口之间形成瓶颈。
•通风与采光:地铁车站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与采光条件,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可以采用天窗、通风口等设计手段,增加自然光线和自然风的进入。
•中间空间合理利用:车站的中间空间通常是乘客从一端到另一端的必经之路,可以设置商业设施、座位区域等,为乘客提供便利和休息的场所。
3. 安全与便利地铁车站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安全和便利性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安全与便利的设计方案:•防护设施:在地铁车站内部设立护栏或栏杆,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同时,也应该设置紧急疏散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无障碍设施:在地铁车站内设置无障碍设施,例如坡道、扶手电梯等,以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
此外,还应该设置盲道、卫生间等设施,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
•信息提示系统:在地铁车站内设置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车次信息、站点信息等,以提供给乘客准确的信息。
此外,也可以安装语音播报系统,方便视力障碍者获取信息。
4. 可持续性地铁车站的设计也应该注重可持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持续性的设计方案:•节能灯光:地铁车站应该采用节能灯光,例如LED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水资源管理:在地铁车站内设置低流量水龙头、感应式水龙头等,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
•垃圾分类回收:在地铁车站内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并提供明显的标识,鼓励乘客主动参与垃圾分类。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
1.设计目标:地铁车站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乘客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高效的换乘和流线,方便乘客进出站,并保障运营秩序的良好。
2.综合布局:地铁车站的综合布局要合理,考虑车站的功能设置、雨水排放、出入口分布和地下环境等因素,以满足乘客的需求。
3.设计标准:地铁车站的设计符合相关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如城市地铁工程设计规范、地铁干线车站设计规范等。
4.通风与空调:地铁车站需要保证良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以确保乘客在车站内部有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舒适的温度。
5.照明设计:地铁车站的照明设计要合理,确保站内有足够的照明强度,使乘客能够正常使用车站设施,并提高乘客的安全感。
6.防火设计:地铁车站要考虑防火安全问题,采用阻燃材料,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能够快速撤离。
7.无障碍设计:地铁车站应考虑到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乘客,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梯和轮椅通道等,以方便他们进出地铁站。
8.装饰设计:地铁车站的装饰设计要与城市形象相协调,考虑到地铁车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9.环保设计:地铁车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要考虑环保因素,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10.安全设计:地铁车站需要考虑乘客的安全,设置安全设施,监控系统和应急设施,确保乘客在车站内部的安全。
总之,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技术要求规范是为了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乘客的出行体验和保障乘客的安全。
这些要求不仅关系到乘客的出行和安全,也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推荐5篇)第一篇: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地铁车站的分类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2.1 地铁车站的组成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 车站总体平面布置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设计 3.1.1 设计原则(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平剖面设计(1)车站规模确定。
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
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1(3)站厅设计。
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
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
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
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学术探讨暖通空调HV&AC2021年第51卷第5期75 [引用本文]季益文•某地铁站冷水机房和冷却塔位置方案分析[J].暖通空调,2021,51(5):75-78某地铁站冷水机房和冷却塔位置方案分析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季益文☆摘要为协调冷却塔和地面条件的兼容,提出了将冷却塔布置在车站非设备集中端的方 案,比较了冷水机房布置在车站设备集中端或非设备集中端2种方案的投资、能耗及对土建方 案的影响。
当冷却塔布置在车站非设备集中端风井地面附近时,冷水机房布置在设备集中端 或非设备集中端2种方案均可实施,后者更节约投资和节能。
工程中不宜硬搬执行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中“冷水机房应设置在靠近车站负荷中心的位置(设备集中端)”的要求,应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多专业综合分析,选择经济、节能的方案。
关键词地铁站冷却塔冷水机房投资节能Analysis on locations of chiller room and cooling tower inan underground railway stationBy J丨丫iw en*A bstract In order to coordinate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cooling tower and the groundconditions, proposes the scheme of placing the cooling tower at the non-centralized end of stationequipment, and compares the investm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ffect on civil construction of the twoschemes o f placing the chiller room at the centralized end or the non-centralized end of station equipment.When the cooling tower is arranged near the ground of air shaft at non-centralized end of stationequipment, the chiller room can be arranged at the centralized end or the non-centralized end o f theequipment, but the latter saves investment and energy. It is not suitable to simply carry out the requirementof “the chiller room should be located near the load center of the station (equipment centralized en d)’’inGB 50157—2013 Code for design of metro.The economic and energy-saving scheme should b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conditions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ultiple majors.Keywords underground railway station, cooling tow er, chiller room, investm ent, energy conservation★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oration, Tianjin, China〇引言标准地铁车站为地下双层站,车站两端分别为 设备集中端和非设备集中端。
地铁车站的主要设计原则以及控制因素与标准站设计【摘要】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客运交通工具,地铁具备有安全舒适以及快速准点、规模范围较大等等优势特点,能够综合高效地解决用地以及污染、分流等现代城市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铁建设发展迅猛,地下空间资源的优化利用与地铁沿线经济的发展被充分带动。
在此,本文将针对地铁车站的主要设计原则、控制因素以及标准站设计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站;设计原则;控制因素;标准站1 前言地铁站设计具备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涉及有通风空调以及线路、信号与行车等等众多专业领域,优化组合各专业,直接影响着地铁车站造价的合理降低。
所以说,在严格遵循相关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控制因素,有效地实施标准站设计,可谓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行,为乘客营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的重要保障。
2 设计原则及控制因素2.1 设计原则(1)在进行地铁站设计的时候需做到以人为本,应符合基本的紧凑布置以及迅速疏导、客流需求满足、安全乘降、舒适环境的营造等等功能要求。
(2)在选择地铁站站址的时候,需尽量将其放置方便乘客乘降以及具有较大客流量的位置,便于地铁站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客流吸引,提供给乘客较大的换乘公交与换乘地铁的便利。
(3)地铁站的规模需在满足远期高峰小时进行客流集散预测以及实际的运营需求的同时,应该做到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完成乘客紧急疏散。
(4)在进行地铁车站的防灾设计的时候,需严格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铁设计规范》的具体规定来有效执行。
(5)在实施地铁车站的平面设计的时候需做到具备有较为紧凑的布局以及相对合理的功能分区,旨在为设备的布置以及有效的运营管理,同时,需保证地铁车站拥有较好的照明已经通风、防灾、卫生等等条件。
(6)地铁车站的出口、入口以及冷却塔、风亭打的位置设置需充分满足规划部门所给出的具体规划要求,使其能够跟现有建筑或者是规划建筑尽可能地合建在一起,尽量减小对城市景观造成的消极影响,同时,需满足当地的消防部门以及人防部门所给出的要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