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换乘设计介绍-北京地铁车站换乘示意图共5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47 MB
- 文档页数:51
北京地铁10号线全程车站结构示意图
程远2020-06-02
截至到2020年4月30日,可查到的北京地铁已开通总长度,为699.3公里,已是世界第一!加上目前已有规划的总长度,已经达到了1053公里;堪称“中国的地下长城”。
北京地铁的总建筑面积。
比一些小城市的地上建筑面积还要大。
每天运送人数高达1千多万人次,相当于北京长住人口的1半多!——这里面堪称是“北京的地下之城”。
在很多站点,壁画、广告与其周边景观,历史人文,商贸环境相映,犹如是博物馆的展厅。
在北京:地上高楼林立,地下通路纵横交错;还需要考虑:站点分布距离均匀,照顾地上居住和人流的密集度,等等众多因素,规划,设计,施工都实属不易!凝聚了万千地铁建设者的智慧和辛劳!
如果仔细看看,每1个北京地铁车站的结构图,结合地面周边环境,都可感受到设计者的构思巧妙,恰到好处!——不仅对建筑工作者,而且对其它很多行业的设计构思,甚至启迪益智,都会大有好处!
北京地铁各条线路的车站结构图,将陆续发表。
本篇是北京地铁10 号线的全程车站结构图。
希望能够对各位读者有益,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地铁10号线是全世界最长的全地下站点地铁线路,全长57.1km。
是北京地铁系统中客流量最大的线路。
每天凌晨,从巴沟站开出10号线的第1列车,沿途仅换乘站点就有17个,为北京之最。
地铁10号线环形连通北京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不仅改善了中关村地区、奥运公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华北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新发地,四大北京重点区域的交通状况,而且使北京地铁的各条东西线路和各条南北线路,全部连通,使北京的“地下之城”融为一体。
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北京地铁终极规划图,看完以后我崩溃了1号线(一线)线路标识色:正红色北京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又称一线,全长30.44千米,设53#站(101)、52#站(102)、苹果园站(103)、古城站(104)、八角游乐园站(105)、八宝山站(106)、玉泉路站(107)、五棵松站(108)、万寿路站(109)、公主坟站(110)、军事博物馆站(111)、木樨地站(112)、南礼士路站(113)、复兴门站(114)、西单站(115)、天安门西站(116)、天安门东站(117)、王府井站(118)、东单站(119)、建国门站(120)、永安里站(121)、国贸站(122)、大望路站(123)、四惠站(124)、四惠东站(125)共25座车站。
(52#、53#站不运营)。
地铁1号线和地铁八通线顺利贯通后,这条轨道线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铁道。
1号线未开放车站黑石头站(54#站)、高井站(53#站,101)、福寿岭站(52#站,102)作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就已建成的车站,自建成日起至今尚未对公众开放。
福寿岭站(地铁技校站)编号为52#,102。
其中102为地铁系统的编号,52#是军用铁路系统编号(一说地铁修建时复兴门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车站位于复兴门立交桥下,呈向东布置的T字,两线之间采用单向换乘,1号线换乘2号线时,走东端站厅,经过两侧专门修建的换乘通道到达2号线两端站厅,经楼梯进入站台,2号线换乘1号线时,直接走站台中部楼梯下行即可到达1号线站台,由于是特殊年代修建的地铁,从方便换成角度而言,该站的设计显得比较落伍了。
建国门站:换乘方式类似于复兴门站,但1号线-2号线的换乘有所改进,乘客通过1号线站台上专门设置的换乘楼梯即可去往2号线,换乘距离缩短不少。
东单站:新开通的与5号线的换乘车站,用两条换乘通道连接5号线车站,内设自动步道和自动扶梯,换乘条件比较舒适,但自动步道单向运行,是设计上的缺陷。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场站布设及换乘1.1 场站的布设1.1.1 轨道交通场站的布设1.1.1.1 轨道交通场站的分类【9】按车辆埋深可分为:浅埋车站—轨道顶部到地表的距离小于15米。
中埋车站—轨道顶部到地表的距离为15—25米。
深埋车站—轨道顶部到地表的距离大于25米。
按车站的运营性质可分为:中间站、区域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
按地下横断面形式分类: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
按换乘方式:站台直接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
(我国大多采用站厅换乘)按车站站台形式:岛式站台、侧式站台、混合式站台。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之间,它具有站台面积利用率高、能调剂客流、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方便、站台空间宽阔等优点。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的两侧,可以避免上下行乘客之间的干扰,造价低、改建容易。
但站台容积利用率低,中途改变方向要经过天桥或通道。
混合式:是综合了岛式和侧式的优点。
我国轨道交通车站规模的分级如下表:1.1.1.2轨道交通场站布设考虑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是根据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而修建的,所以轨道交通无论是场站,线路都要根据规划的要求相协调一致。
城市轨道交通修建的前提是城市干道上的地面空间不能再满足车辆的快速、安全、舒适的运行,而导致经常性的堵塞。
地面常规公交不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
轨道交通场站的布设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所以它必须与城市客运走廊相平行,还要覆盖客流集散区。
(2)要紧邻城市主干道或与之平行,为了使其他车辆与之衔接,分流。
(3)轨道交通的站点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应与城市商业中心和客流集散点相联系,最好在商业中心和客流集散点布设场站。
(4)避免重叠。
以轨道交通站点平均站距d为直径,确定站点的吸引范围,在其范围内应尽量避免选择站点。
(5)在站点规模内。
根据日期确定的规划年线网规模为基础,计算得出站点总数规模,选择站点的总数应在站点总数的基础上略有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