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数据库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85.00 KB
- 文档页数:45
河北工业大学函授生考试试卷课程数据库原理教师王立萍2014/2015学年第1学期班级13级计算机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30分)1.DBMS的含义是。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管理员(D)数据库2.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三种基本关系运算是。
(A)选择、投影和联接(B)选择、删除和复制(C)创建、修改和合并(D)统计、连接和分类3.对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关系中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B)同一个关系中元组必须按关键字升序存放(C)在一个关系中必须将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第一个属性(D)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4.不允许记录中出现重复索引值的索引是。
(A主索引 (B)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遍索引(C)主索引和候选索引 (D)主索引、候选索引和唯一索引5.在Visual FoxPro中,表单(Form)是指。
(A)数据库中各个表的清单 (B)一个表中各个记录的清单(C)数据库查询的列表 (D)窗口界面6.在Visual FoxPro中,打开数据库的命令是。
(A)OREN DATABASE <数据库名> (B)USE <数据库名>(C)USE DATABASE <数据库名> (D)OPEN <数据库名>7.在Visual FoxPro中进行参照完整性设置时,要想设置成:当更改父表中的主关键字段或候选关键字段时,自动更改所有相关子表记录中的对应值。
应选择。
(A)限制 (B)忽略(C)级联 (D)级联或限制8.在Visual FoxPro的数据工作期窗口,使用SET RELATION命令可以建立两个表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是。
(A)永久性关联 (B)永久性关联或临时性关联(C)临时性关联 (D)永久性关联和临时性关联9.如果要改变表单的标题,需要设置表单对象的属性。
(A)Name (B)Caption(C)BackColor (D)BorderStyle10.以下命令实现统计数据表的记录数。
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主页,网址:http:// 主要介绍4项内容:馆藏书刊查询、电子图书、西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
1)馆藏书库查询“馆藏书刊查询”可以帮助我们查找和借阅馆藏图书和期刊等资料。
在图书馆主页,点击“馆藏书刊查询”,进入“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的主页(下图)。
这里比较常用的是查找馆藏的图书,可以通过“书刊检索”或“分类检索”进行。
点击“书刊检索”会打开这样一个检索界面。
它支持初级和高级检索:简单检索和组合检索,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检索项,进行检索。
这里举一个例子,查找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冠国编写的海洋生态学,可以这样使用组合检索。
上图是检索结果,重要的信息有索书号、藏书部门、流动状态等。
如果藏书可借,可以按照索书号去相关藏书部门去借书,到期还没有用完,可以续借;如果藏书不可借,可以进行预约,优先借阅,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若使用简单检索,一次只能控制一个检索项,查找范围可以更宽泛。
另外一种“分类检索”是浏览式的检索,适合对学科认识比较清楚的情况。
2)电子图书这里主要是提供超星图书的浏览和下载。
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电子图书”,进入登录页面(下图),可以通过教育网平台和网通平台两种途径登录。
上图是教育网平台的登录界面,点登录和IP登录都可以,就可以进入检索界面(下图)。
可以通过设置检索项进行图书的查找。
下载的图书必须使用超星阅览器才能打开阅读,而且还限定IP。
快速检索高级检索我们这学期一些教材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比如“海洋资源化学”“新型传质分离技术”(下图),还有文献检索的一些参考书。
3)西文数据库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西文数据库”,进入“西文数据库”的页面,可以看到学校购买的所有西文数据库的列表和相应的入口链接(下图)。
我们比较常用,后面也会重点介绍的主要包括:荷兰SDOS全文库(ScienceDirect)、美国的EI文摘库、德国Springer、CA web。
4)中文数据库再次回到图书馆的主页,点击“中文数据库”,进入“中文数据库”的页面,可以看到学校购买的所有中文数据库的列表和相应的入口链接(下图)。
1) C.J. Date 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的业务数据(operational data)的集合,供某企业(enterprise)的应用系统所使用。
(2) J.Martin的定义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没有不必要的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
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数据被结构化……”3) 萨师煊等人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DB技术的特点:1)数据冗余小2)数据独立性两级映射(程序与)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3)统一的控制与管理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等1.2 数据库系统DBS (Database System):引入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DB、DBMS、应用程序及相应人员组成。
模式(schema):对结构的描述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 局部逻辑结构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 全局逻辑结构内模式(存储模式) 存储结构1)外模式/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两者对应关系(外模式定义中)模式改变改映像外模式不改由此提供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局部逻辑结构独立于全局逻辑结构2) 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像:定义两者对应关系(模式定义中)内模式变改映像模式不变由此提供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逻辑结构独立于物理结构数据库管理员(DBA)一个或一组全面控制、管理DB的人员。
a.定义模式及外模式b.决定存储结构及存取策略(内模式)c.定义安全性,完整性约束条件d.监控DB的使用与运行,出现故障时采用的后援、恢复策略。
e.对DB进行改进与重组:原因①需求改变②长期更新性能不佳事务管理就是确保:1)事务中的操作或者都执行或者都不执行。
2)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满足所有约定的一致性条件。
3)两个事务同时执行不相互干扰。
4)事务完成后即使系统故障,事务的结果长期保存。
熟练掌握: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数据库系统三层模式结构;数据(逻辑、物理)独立性概念。
河北省考研计算机复习资料数据库与SQL语言详解在河北省考研计算机专业的备考过程中,数据库与SQL语言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概念、原理和SQL语言的使用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和应用,并深入探讨SQL语言的使用。
1. 数据库概述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模型建立起来的、可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仓库,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核心。
数据库的特点包括数据的独立性、冗余度低、数据共享性高以及安全性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提供了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数据查询等功能。
常见的DBMS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DBMS,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3. SQL语言简介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数据库常用的操作语言。
SQL语言分为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数据控制语言(DC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四类。
3.1 数据定义语言(DDL)DDL是用来定义和管理数据库结构的语言,主要包括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视图、索引等操作。
DDL不操作数据库中的具体数据,而是定义表的结构、属性、关系等。
3.2 数据操作语言(DML)DML是用来操作数据库中具体数据的语言,主要包括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通过DML语句,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记录的增删改操作。
3.3 数据控制语言(DCL)DCL是用来控制数据库中数据访问权限和安全性的语言,主要包括授权、撤销授权、回滚等。
通过DCL语句,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4 数据查询语言(DQL)DQL是用来查询数据库中数据的语言,主要包括SELECT语句。
通过DQL语句,可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分析。
4.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在数据库复习中,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SQL语句和操作方法。
2022年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设某数据库中有商品表(商品号,商品名,商品类别,价格)。
现要创建一个视图,该视图包含全部商品类别及每类商品的平均价格。
请补全如下语句: CREATE VIEW V1(商品类别,平均价格)AS SELECT商品类别,_____FROM商品表GROUP BY商品类别;2、关系代数运算中,基本的运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其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库的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4个方面。
5、以子模式为框架的数据库是______________;以模式为框架的数据库是______________;以物理模式为框架的数据库是______________。
6、在SELECT命令中,______子句用于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使用______子句可按指定列的值分组,同时使用______子句可提取满足条件的组。
7、在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中,在执行“分解”时,必须遵守规范化原则:保持原有的依赖关系和______。
8、在VB 6.0中,已经用Adobel连接到数据库,并已绑定到数据库中的某个关系表,现要通过此控件向表中插入数据,需要用到Adobel.Recordset的_____方法和Update方法,使用Adobel.Recordset的_____方法可以使当前行指针在结果集中向前移动一行。
9、“为哪些表,在哪些字段上,建立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数据库设计中的______阶段。
10、对于非规范化的模式,经过转变为1NF,______,将1NF经过转变为2NF,______,将2NF经过转变为3NF______。
2023年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安全性控制的一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视图的保护五级安全措施。
2、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的两类运算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已知系(系编号,系名称,系主任,电话,地点)和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入学日期,专业,系编号)两个关系,系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______,系关系的外码是______________,学生关系的主码是______________,外码是______________。
4、数据仓库主要是供决策分析用的______,所涉及的数据操作主要是______,一般情况下不进行。
5、在设计局部E-R图时,由于各个子系统分别有不同的应用,而且往往是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设计,所以各个局部E-R图之间难免有不一致的地方,称为冲突。
这些冲突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3类。
6、数据库系统是利用存储在外存上其他地方的______来重建被破坏的数据库。
方法主要有两种:______和______。
7、关系模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8、如图所示的关系R的候选码为;R中的函数依赖有;R属于范式。
一个关系R9、数据仓库创建后,首先从______中抽取所需要的数据到数据准备区,在数据准备区中经过净化处理______,再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最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数据发布到______。
10、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其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可以用UNION将两个查询结果合并为一个查询结果。
()12、全码的关系模式一定属于BC范式。
()13、关系中任何一列的属性取值是不可再分的数据项,可取自不同域中的数据。
一、选择题1.SQL的数据操纵语言包括_____ _______。
A. ROLLBACK ,COMMITB. CREATE,DROP,ALTERC. SELECT,JOIN,PROJECT,UNIND. SELECT,INSERT,DELETE,UPDATE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 DBS包括DB和DBMSB. DBMS包括DB和DBSC. DB包括DBS和DBMS C. DBS就是DB也就是DBMS3、以下关于二维表的论述,不正确。
A.表中的每一个元组都是不可再分的B.表中行的次序不可以任意交换,否则会改变关系的性质C.表中各列取自同一个域,且性质相同D.表中的每一行通常称为一个元组4.一个数据库有___________内模式A. 多个B.一个C. 最多二个D. 多个5、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____________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 外模式B. 模式C. 内模式D. 物理模式6、E-R图是数据库设计的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____________。
A. 概念模型B. 结构模型C. 物理模型D. 逻辑模型7、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独立性是指。
A.数据之间相互独立 B.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结构之间相互独立C.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相互独立D.数据与磁盘之间相互独立8、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A. ∪,-,×,π和σB. ∪,-,∞,π和σC.∪,∩,x,π和σD. ∪,∩,∞,π和σ9、关系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B.关系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10、数据库中的投影操作是指从关系中。
A.抽出特定记录B.抽出特定字段C.建立相应的影像D.建立相应的图形11、设两个关系R(A,B)和S(B,C),与下列SELECT语句SELECT A,BFROM RWHERE B NOT IN(SELECT BFROM SWHERE C='C56');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A.πA,B (σC≠'C56'(R⋈S))B.πA,B(R ⋈ S)C.R-πA,B (σC= 'C56'(R⋈S))D.R-πA,B(σC≠'C56'(R⋈S))12、关系模式R(A,B,C,D),F是R上成立的函数依赖集,F={ B→D,AD→C },那么分解ρ={ ABC,BCD }相对于F是。
数据库特点:永久储存有组织可共享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储存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其他功能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管理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控制)DBMS功能: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模型: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级模式结构:内外模三完整性:实体完整性(A是R的主属性A不能空)参照完整性(属性F是基本关系R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R中的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是如下情况1空2等于S中某元组主码值)用户定义的完整性SQL特点: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洁易学易用SQL作用:数据查询操纵定义控制视图作用:能够简化用户操作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的逻辑独立性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适当利用能清晰表达查询1转2:找出其中所存在的所有码找非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将该关系模式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模式使得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中均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插入INSERT INTO表明V ALUES数值修改UPDATE表明SET列明WHERE条件视图CREATE VIEW视图名AS子查询WITH CHECK OPTION事物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续性故障:事物内部的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恢复: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有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方法:数据转储登记日志文件(用来记录事物对数据库所执行的更新操作的文件1反向扫描文件日志查找该事物的更新操作2对该事物的更新操作执行逆操作即将日志记录中更新前得值写入数据库如果在日志记录中执行插入操作则执行删除操作如果在日志记录中执行删除操作则执行插入操作如果是执行修改操作则利用修改前的值代替修改后的值3继续反向扫描日志文件查找该事物的其他更新操作并做同样的处理如此处理下去直至读到此事物的开始标记就完成了事务故障的恢复为什么先试运行恢复功能: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操作员失误以及恶意破坏是不可避免的这些故障轻则造成运行事物非正常中断影响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重则破坏数据库是数据库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丢失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必须首先调试运行DBMS的恢复功能即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一致的正确状态的功能。
第一章订货点法、时段式MRP和闭环MRP(de)特点订货点法认为:订货点=单位时区需求量提前期+安全库存.其假设是认为:对各种物料(de)需求是相互独立(de),物料需求是连续发生(de),提前期是已知(de)和固定(de),库存消耗之后,应被重新填满.然而由于零件(de)供货率与产品(de)供货率并不相符;即便产品需求稳定,零件需求并不是连续(de);不能够确定正确(de)提前期.因此在生产时不能确定正确(de)时间、数量, 方式等等,往往会造成库存积压(de)后果.由于订货点法(de)理论错误,它已不是库存管理(de)主流方法.时段式MRP是在解决订货点法缺陷(de)基础上发展来(de),简称MRP(物料需求计划).与订货点法相比其区分了(物料(de))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采用了时间坐标,形成了:库存量+已订货量-需求量=可供货量.考虑了产品结构:不同物料(de)需求之间(de)相互匹配关系,从而使各种物料(de)库存在数量和时间上均趋于合理.MRP需要以下(de)前提条件: 1)主生产计划MPS2)独立(de)物料代码3)物料清单BOM4)库存记录IR.闭环MRP理论认为主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MRP)应该是可行(de),即考虑能力(de)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de)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de)执行和实现.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de)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MRPⅡ和ERP(de)特点(易)MRPII把企业中(de)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面向整个企业(de)一体化系统.其中,生产和财务两个子系统关系尤为密切.MRPII(de)所有数据来源于企业(de)中央数据库,各子系统在统一(de)数据环境下工作.MRPII具有模拟功能,能根据不同(de)决策方针模拟出各种未来将会发生(de)结果,因此,它也是企业上层管理机构(de)决策工具.对已经成功应用闭环MRP(de)企业,上MRPII很容易.而对初建MIS(de)企业,则是一件工作量很大、难度较高(de)事.ERP是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de)管理信息系统.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de)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de)全方位和系统化(de)管理平台.从历史发展过程,理解外部环境(de)变化对企业生产管理(de)影响(难)企业一般外部环境指企业面临(de)PEST: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企业生产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de)库存控制订货点法、20世纪60年代(de)时段MRP、20世纪70年代(de)闭环MRP、20世纪80年代(de)MRPII和 20世纪90年代(de)ERP.18世纪产业革命之后,形成了制造业企业(de)目标:在资源给定(de)前提下,追求尽可能大(de)有效产出;或者,在市场容量(de)限制下,追求尽可能小(de)资源投入.企业面临着一系列(de)挑战.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刚刚经历了一次严重(de)经济危机,在此背景下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de)国际制政策.20世纪40年代制造业为了打破“发出订单,然后催办”(de)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了安全库存量,为需求与提前期提供缓冲.随着6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de)完成,工业化(de)实现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物质上(de)极大丰富,消费者(de)需求结构普遍向高层次发展,于是人们认识到生产管理还应追求多品种、适应性、对消费者需求迅速反应(de)目标,显然,大量生产模式(de)刚性与此目标是相背离(de).因此以多品种、灵活、适用性为目标(de)生产管理技术和模式(de)发展与创新也就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寻求生存和发展(de)必然之举.企业(de)管理者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真正(de)需要是有效(de)订单交货日期,产生了对物料清单(de)管理与利用,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MRP.20世纪80年代,企业(de)管理者们又认识到制造业要有一个集成(de)计划,以解决阻碍生产(de)各种问题,而不是以库存来弥补,或缓冲时间去补偿(de)方法来解决问题,要以生产与库存控制(de)集成方法来解决问题,于是MRP-II即制造资源计划产生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计算机逐步普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一个新(de)信息时代,特别是互联网(de)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处理量不断加大,企业资源管理(de)复杂化也不断加大,这要求信息(de)处理有更高(de)效率,传统(de)人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以上系统,而只能依靠计算机系统来实现,信息(de)集成度要求扩大到企业(de)整个资源(de)利用、管理,从而产生了新一代(de)管理理论与计算机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解ERP是企业先进管理思想实现(de)平台企业管理指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de)统一协调而进行(de)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工作,企业管理(de)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企业(de)经济效益.然而ERP(de)其核心管理思想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de)有效管理,ERP所针对(de)企业资源(de)三大流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de)管理信息系统.针对物流(de)ERP对企业物力进行管理,针对资金流(de)ERP对企业(de)财力进行管理,而针对信息流(de)ERP则会针对于企业(de)人力管理.所以ERP是符合企业管理(de)目标(de).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de)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de)全方位和系统化(de)管理平台.所以说ERP是企业先进管理思想实现(de)平台.供需链管理同各先进管理思想·精益生产 (Lean Production) 1989 上/下游协作关系·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1988-1991 虚拟工厂,合作伙伴·约束理论(TOC)1990 找准并消除瓶颈制约因素·价值链(M. Porter 教授)1985 竞争优势·准时制生产(JIT)1985 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进取不懈·全面质量管理(TQM)1980’质量(de)标准:客户满意度∴ERP 软件是先进思想(de)“载体”第二章模块化物料清单构成方法:块化物料清单不能直接COPY成生产作业清单,需要经过产品配置,形成内缩物料清单,才能释放到作业单中.其构造步骤如下:(1)划分产品类(2)识别可选特征(3)按与可选特征(de)相关性,将零部件分组(4)生成主物料清单(5)生成计划物料清单(6)生成最终产品(de)物料清单ERP中(de)基本数据形式及特点(易)静态数据 (固定信息) 特点:选购软件前即可开始准备—生产活动开始前发生(de)数据 (物料清单、工作中心、工艺路线)—定期维护动态数据 (流动信息) 特点:选购软件后方可进行—生产活动中发生(de)数据 (需求信息、库存信息、完工统计)—时刻维护中间数据 (中间信息) 特点:基于准确(de)静/动态数据—系统综合输入(de)静态、动态数据,运算生成(de)各种报表—善于分析运用,改进管理,增加效益ERP中(de)物料定义与物料管理中(de)定义有何异同(难)物料管理中物料(de)定义是指:与产品制造所直接或者间接相关(de)物品,通常是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de)物,包括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构成制成品最主要之部份,而辅助材料多半在配合主要材料之加工而附属于制品上.例如:原材料、配套件、机床、设备等等.ERP中(de)物料是:为了产品销售出厂,需要列入计划(de)、控制库存(de)、控制成本(de)一切物(de)统称;包括:原材料、配套件、毛坯、在制品、半成品、联产品/副产品、回用品、废弃物、备品备件、包装材料、标签、合格证、说明书、工艺装备、工具、能源等.ERP中(de)物料管理不仅仅限于物料管理中(de)物料,其更为全面;不仅仅只包括实物,也包能源等不可见(de)其他为产品出厂列入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de)物;且ERP中(de)物料通常会有一个用于唯一识别(de)物料编码.第四章:主生产计划(MPS)什么是RCCP它作用是什么RCCP是指:粗能力计划(Rough Cut Capacity Planning).粗能力计划是对关键工作中心(de)能力进行运算而产生(de)一种能力需求计划,它(de)计划对象只是针对设置为“关键工作中心”(de)工作中心能力,计算量要比能力需求计划小许多.主生产计划(de)可行性主要通过粗能力计划进行校验.RCCP是如何计算(de)1.建立关键工作中心(de)资源清单.2. 进一步确定某工作中心(de)各具体时段(de)负荷与能力,找出超负荷时段.3. 再确定各时段(de)负荷有哪些物品引起(de),各占用(de)资源情况如何,然后平衡工作中心(de)能力,同时要总体平衡MPS(de)最终产品(de)各子件(de)进度.主生产计划员是什么样(de)一个岗位主生产计划员(de)职责是1、预测和确定 MPS(de)需求2、将产品型号转换为物料清单(de)最终品目3、编制 MPS,将需求订单从月度分解为 MPS要求(de)时间单位4、跟踪安全库存水平(de)变动5、计算 FAS所要求(de)最终品目与MRP提供(de)最终品目及其数量(de)差异6、不断采取措施维护 MPS(de)时间性和有效性7、降低原材料和产成品(de)库存水平8、与市场、分销、制造和采购部门保持密切(de)联系计划(de)时间要素(de)管理意义ERP计划主要分为MPS主生产计划和MRP物料需求计划以及能力需求计划.具体涉及到(de)时间要素有:生产周期、采购周期.时间要素(de)管理意义:以实际状况为基础,对可预见性(de)事件在一定(de)约束条件下,有针对性(de)做一番部署,来保证计划(de)可行性.如果时间要素准确性很低,计划肯定执行不力,所以这个基础工作是很重要(de).主生产计划如何实现“联结企业内部与外部,承接宏观与微观”(de)作用(难)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简称为MPS)是描述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什么时段完成(de)生产计划,是把企业战略、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等宏观计划转化为生产作业和采购作业等微观作业计划(de)工具,是企业物料需求计划(de)直接来源,是粗略平衡企业生产负荷和生产能力(de)方法,是联系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de)纽带,是指导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开展生产管理和调度活动(de)权威性文件.MRP、主要解决问题MRP是一种物料管理和生产方式,是ERP系统(de)重要组件,它建立在MPS(de)基础上,根据产品(de)BOM、工艺路线、批量政策和提前期等技术和管理特征,生成原材料、毛坯和外购件(de)采购作业计划和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de)生产作业计划,从而达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企业物料流动(de)微观计划.CRP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CRP)是一种将MRP输出(de)对物料(de)分时段需求计划转变成对企业各个工作中心(de)分时段需求计划(de)管理工具,是一种协调能力需求与可用能力之间平衡管理(de)处理过程,是一种协调MRP(de)计划内容和确保MRP在现有生产环境中可行、有效(de)计划管理方法. 主要用于检验物料需求计划是否可行,以及平衡各个工序(de)能力与负荷,进而在企业现有能力(de)基础上,及早发现能力(de)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de)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de)生产任务而提出能力方面(de)保证.物料需求计划MRP 与能力需求计划CRP(de)关系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CRP)是根据物料需求计划(MRP)和各种物料(de)工艺路线,对在各个工作中心加工(de)所有物料计算出加工这些物料在个时间段上要占用工作中心(de)负荷小时数,并与工作中心(de)能力进行比较,生成能力计划需求. CRP是在生成MRP计划后,检验MRP是否可行,协调能力需求与可用能力之间平衡管理(de)处理过程,,,,以及平衡各个工序(de)能力与负荷,进而在企业现有能力(de)基础上,及早发现能力(de)瓶颈所在,提出切实可行(de)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de)生产任务而提出能力方面(de)保证.制造过程中,加工批量(de)利弊及在MRP中(de)设置方法. (难)批量是指相同制品一次投入或出产(de)数量.下面介绍一下加工批量大小对生产(de)利弊.采用大批量可以减少搬运次数,设备准备时间占加工时间(de)比例小,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人(de)劳动效率.但是大批量(de)生产时间长,对订单生产(de)安排不灵活,造成对市场(de)响应不及时,并且容易造成瓶颈工序(de)在制品积压和多余(de)库存.采用小批量缺点增加了搬运次数,并且设备(de)准备时间所占比例大,工人劳动效率下降.优点①缩小了一批(de)生产时间和生产间隔期,可以分批交货,对市场(de)响应性好②减少在制品库存量③通过增加非瓶颈工序(de)设备准备时间,减少设备(de)闲置时间④使产品在瓶颈工序(de)排队时间缩短,减小在制品(de)积压.加工批量(de)确定:1)以量定期法①最小批量法(de)调整时间与在该设备上加工完该批制品(de)加工时间为更换品种设备调整一次所需时间;Q为批量;t为单件工序时间.之比,ta最小批量法只规定了批量(de)下限,而没有规定下限,它主要考虑了设备(特别市关键设备)(de)充分利用和较高(de)劳动生产率,而忽略了因批量过大造成(de)在制品资金占用和库存保管费用(de)增多.因此,最小批量法一般只适用于零件单价不高但设备调整费用很高(de)稳定(de)成批生产条件.②经济批量法(de)方法.其中A为设备调整一次(de)费用;N为某零件(de)总产量;C为零件(de)单位制造成本;I为单位成本库存费用率.③估计批量法根据以往(de)经验和统计资料,规定一个批量系数,根据批量系数和生产总量得到批量(de)一种方法,得出(de)结果比较粗略.Q=ωNQ为估计批量;ω为批量系数;N为全年计划产量.其中ω在大批生产时一般取,小批量生产时取.以上三中方法计算出来(de)批量只是一个最初批量,一般不能作为正式批量应用于生产作业计划工作中.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考虑其他条件和因素,对这个最初批量进行修正,使批量和生产间隔期达到最佳.2)以期定量法首先根据计划期产量(de)多少、单位产品价值(de)大小、生产组织(de)特点和生产稳定情况等因素,确定出产品装配(de)生产间隔期(产品装配(de)生产间隔期一般定为月底工作日数(de)简单倍数或约数).然后再按零件(de)工艺复杂程度、工艺特点、生产周期长短、体积、重量、数量和价值(de)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根据经验分别确定各类零件在机加工和毛坯制造阶段(de)生产间隔期.凡是工艺技术复杂、生产周期长、体积、重量、价值大(de)零件类别,其机加工和毛坯制造阶段(de)生产间隔期可规定得短一些,批量小一些;反之则生产间隔期可长一些,批量大一些.第六章库存盘点方法(de)类型、适用环境和优缺点. (难)库存(de)盘点是企业财务会计(de)一项重要工作.在ERP中提供了如下几种盘点方法:定期盘点: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公司所有(de)存货都进行实物盘点.在进行这种盘点时,优点是:每个物料都必须被点到.缺点:此在盘点时,整个仓库必须冻结物料(de)移动.持续盘点:是在整个财政年度里,缺点是:存货持续不断地进行盘点.对于这种盘点重要(de)是(优点):对于每一类库存来说,必须保证一年中至少被盘到一次.循环盘点:是指在一个财政年度中按一定(de)时间间隔进行实物盘点(de)方法.这些时间间隔(或循环)是由物料主记录中(de)循环盘点指标决定(de),我们可以在后台更改每个指标(de)盘点间隔.循环盘点可以使流动性大(de)存货比流动性小(de)更经常地接受盘点.除了人为决定每种存货(de)循环盘点指标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系统(de)ABC循环盘点分析功能.该功能可以根据存货(de)消耗或需求将存货归为ABC等各类.该功能可以自动更新物料主数据中(de)循环盘点指标.抽样盘点:指在资产负债日,系统按统计计算随机地选取一部分(de)库存进行盘点(de)方法.如果抽样盘点(de)结果和帐面库存(de)差异足够小,就认为整个帐面库存数是准确(de).抽样盘点是以统计科学为基础以减少盘点(de)工作量(de)一种方法.。
河北工业大学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技术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DataBase System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包括上机:8学时)学分:3适应对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济类一、 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数据库原理与技术是本校管理学和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及相关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数据库操作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以及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方法。
二、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要求任课教师科学组织课程内容,通过清晰、精练的讲解和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平台、数据库操作和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关系数据库基本操作,并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的数据库设计方法进行数据库分析和设计。
三、 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数据库系统基本理论;关系数据库与关系系统;SQL语言特点、使用方法;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
四、 学时分配学时 内容 要求4 第1章绪论1.1 数据库系统概述1.2 数据模型1.3 数据库系统结构1.4 数据库系统组成1.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的优点和好处,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等;2.掌握层次数据模型及网状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建模方法—E-R方法,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等。
4 第2章关系数据库2.1 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2 关系操作2.3 关系的完整性2.4 关系代数1.了解关系数据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关系数据库产品的发展及沿革;2.掌握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关系代数。
软件测试的重点第一章P4 软件缺陷:它是计算机系统或者程序中存在的任何一种破坏正常运行能力的问题,错误,或者隐藏的功能缺陷,瑕疵。
注:软件缺陷出现最多的阶段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P9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就在于在软件投入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
}实现此目的的核心是测试用例的设计。
判断软件测试的成功与失败: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还未曾发现的错误,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错误的测试.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为了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调试和测试的区别:首先调试是由程序员编试的,且调试是在测试之前。
/////调试是一个随机的、不可重复的过程,目的是寻找错误的原因和具体的位置,并修复错误。
调试一般在测试前进行.4。
优秀的软件测试员应具备的素质:1 软件测试人员是群探索者。
2 软件测试人员是故障排除员。
3 软件测试人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4 软件测试人员具有创造性。
5 软件测试人员是群追求完美者。
6人员判断准确.7 软件测试人员注重策略和外交.8 软件测试人员善于说服。
5. P12软件测试的分类:1.从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软件的角度(程序是否运行的角度):软件测试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其中静态测试可分为(1)代码检查法(2)静态结构分析法(3)代码度量质量法其中动态测试分为(1)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二者的区别:静态测试不实际执行程序,而是利用人工手段及静态测试工具完成对程序的静态测试。
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的表示与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和歧义.而动态测试则是实际运行测试用例,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的时序关系:一般可先进行静态测试,即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代码质量度量法等进行测试;然后进行动态测试,即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程序插桩等进行测试.2。
第一章1.①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②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③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④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2.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①数据结构②数据操作③完整性约束条件3.最常用的数据模型: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③关系模型4.Ⅰ关系模型:关系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Ⅱ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①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②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③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④主码: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⑤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Ⅲ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系,年级)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一定规范条件最基本的规范条件: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Ⅳ关系数据模型的操纵与完整性约束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查询、插入、删除、更新数据操作是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操作结果都是关系,即若干元组的集合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用户只要指出“干什么”,不必详细说明“怎么干”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Ⅴ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①优点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集合代数。
概念单一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②缺点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为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DBMS的难度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①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综合了所有用户的需求②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③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6.二级映像:①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②模式/内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2019数据库期末复习内容1.选择题(1)(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结构化的数据的集合(2)下述关于数据系统正确的描述是(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3)数据库(DB)、与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DBS 包含DB 和DBMS )。
(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作不包括(为定义的确据库提供操作系统)。
(5)用于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是(数据模型)。
(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模式)。
(7)E-R图用来建立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8)下列模型中不能直接描述实体间多对多的联系的是(关系模型)。
(9)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10)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沟通信息的桥梁是(实体联系图)。
(11)数据的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2)数据库通常是根据(数据模型)来分类的。
(13)关系数据库系统能实现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
(14)在关系模型中,下述关于关键字的说法正确的是(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其值能唯一标识该关系模式中任何元组的属性组成)。
(15)被称为关系的两个不变性,由关系数据库系统自动支持的是(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16)在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是通过(主码)来实现。
(17)下列数据模型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关系模型).(18)规范化理论是关系数据库进行逻辑设计的理论依据。
根据这个理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每一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
(19)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而引入的。
(20)在关系数据库中,任何二元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 BCNF )(21)若属性X函数依赖于属性Y时,则属性X与属性Y之间的关系是(多对一)。
(22)设有关系模式:部门(部门代码,部门名称,部门成员,部门经理)由于其中(部门成员)属性存在,使该关系不属于第一范式。
全国2003年4月自学考试现代设计方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CAD作业过程中,表面几何模型可以支持的工作是(D)A.自动计算物体的体积B.自动计算物体的重心C.自动进行物体的消隐处理D.自动计算面与面的交线2.采用Z向深度缓冲算法进行消隐处理时,内存中最少需要的缓冲区数目为(B)A.1个B.2个C.3个D.4个3.在Cohen-Sutherland算法中,一线段的一个端点的编码为0110,则该端点位于(D)A.窗口中B.窗口左边C.窗口上方D.窗口下方4.一彩色光栅扫描显示器,它的分辨率为1024⨯768⨯8,其中1024表示(A)A.水平扫描线上的点数B.垂直方向上水平扫描线的线数C.水平扫描频率D.垂直扫描频率5.在三维几何实体的实现模式中,有一种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几何实体都是由若干边界外表面包容而成的,通过定义和全面存储这些边界外表面信息就可以建立实体几何模型,该方法是(B)A.CSG法B.B-rep法C.光线投影法D.扫描表示法6.对于多元函数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判断其最优点可以根据(A)A.目标函数的梯度判定B.目标函数的性态判定C.目标函数的凹凸性判定D.目标函数值的大小判定7.函数F(X)为在区间[10,20]内有极小值的单峰函数,进行一维搜索时,取两点13和16,若F(13)<F(16),则缩小后的区间为(A)A.[10,16]B.[10,13]C.[13,16]D.[16,20]8.多元函数F(X)在X*处存在极大值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在X*处的Hessian矩阵(C)A.等于零B.大于零C.负定D.正定9.对于函数F(x)=x21+2x22,从初始点x(0)={1,1}T出发,沿方向s(0)={-1,-2}T进行一维搜索,最优步长因子为(B)A.10/16 B.5/9 C.9/34 D.1/210.目标函数F(x)=x21+x22-x1x2,具有等式约束,其等式约束条件为h(x)=x1+x2-1=0,则目标函数的极小值为(C)A.1 B.0.5 C.0.25 D.0.111.在一平面刚架中,支撑节点4的水平方向位移为已知,若用置大数法引入支撑条件,则应将总体刚度矩阵中的(C)A.第4行和第4列上的元素换为大数AB.第4行和第4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大数AC.第10行、第10列上的元素换为大数AD.第10行、第10列上的所有元素换为大数A12.在有限元分析中,划分单元时,在应力变化大的区域应该(A)1A.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小一些B.单元数量应少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C.单元数量应多一些,单元尺寸大一些D.单元尺寸和数量随便确定13.图示的四根杆组成的平面刚架结构,用杆单元进行有限元分析,单元和节点的划分如图示,则总体刚度矩阵的大小为(C)A.8⨯8阶矩阵B.10⨯10阶矩阵C.12⨯12阶矩阵D.16⨯16阶矩阵14.平面刚架单元坐标转换矩阵的阶数为(D)A.2⨯2 B.2⨯4 C.4⨯4 D.6⨯615.在平面应力问题中,沿板厚方向(B)A.应变为零,但应力不为零B.应力为零,但应变不为零C.应变、应力都为零D.应变、应力都不为零16.如果两个随机变量A和B均服从正态分布,即A=N(100,0.05),B=N(200,0.02),则随机变量A在±0.05之间分布的百分数与随机变量B在±0.02之间分布的百分数(D)A.之比为2.5 B.之差为0.5 C.之比为0.4 D.相等17.根据强度—应力干涉理论,可以判定,当强度均值μr大于应力均值μs时,则零件可靠度R的值(C)A.小于0.5 B.等于0.5 C.大于0.5 D.等于118.如图所示的2/3表决系统,下列情况中,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是(A)A.a、b失效,c正常B.a失效,b、c正常C.a、b、c正常D.a、b正常,c失效19.在t~t+Δt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失效密度f(t)表示(B)A.平均单位时间的失效频数B.平均单位时间的失效频率C.产品工作到t时刻,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D.产品工作到t时刻,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产品数与仍在正常工作的产品数之比20.决定正态分布曲线形状的参数是(D)A.正态变量B.均值和标准差C.均值D.标准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突破重点难点河北省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复习资料数据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河北省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其中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是考生们的重要复习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一、数据库技术1.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原理是数据库技术的核心,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理解数据库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在复习数据库原理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传统文件系统的区别。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特点:掌握DBMS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了解不同类型的DBMS以及其适用场景。
(3)数据库模型:熟悉各种数据库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4)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规范化: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化理论,能够进行关系模式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规范化。
2. 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数据库操作的标准语言,掌握SQL语言对于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非常重要。
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复习SQL语言:(1)SQL语法:熟悉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关键字和语句结构,包括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作语言(DML)和数据查询语言(DQL)等。
(2)SQL查询优化:了解SQL查询的基本原理和优化策略,掌握索引的定义和使用,以提升查询效率。
(3)SQL高级特性:掌握SQL的高级特性,如子查询、联合查询、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
3. 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是数据库技术的实际运用,掌握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管理效率。
在复习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时,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数据库系统的安装和配置: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能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备份和恢复等操作。
(2)数据备份与恢复:了解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