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红细胞”专题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谈“红细胞”专题复习与知识整合曾鹏光(广东省空港经济区登岗中学广东揭阳515558)摘要本文对红细胞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归纳总结,形成专题复习,使教师和学生对红细胞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关键词红细胞专题复习知识整合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在高中教材和其他高考辅导资料中涉及红细胞的知识点比较多,内容比较零碎。
现将红细胞的相关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归纳总结,形成专题复习,使师生对红细胞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红细胞的进化1.1无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只限于海生动物,如螠虫、光裸星虫、绿纽虫、海豆芽、扫帚虫、魁蛤、海棒槌等。
涉及到各门约有100种,但也有的和白细胞并没有明显区别,不过和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则有明显的差异。
1.2脊椎动物的红细胞在脊椎动物中,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而人和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哺乳类的红细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圆板状,在造血组织中是有细胞核的,但在循环血中的红细胞,除骆驼和羊驼之外,可看到细胞核退化,向细胞外放出、消失。
鸟类以下的动物的红细胞多数呈椭圆形,中心具核,中心部向两面突出。
脊椎动物红细胞的大小,可因动物种类不同而异,哺乳类的直径为4~8微米(人的为6~9微米),厚度以1.5~2.5微米者为多见。
鸟类的长径为12~15微米,短径为7~9微米,在爬行类的长径为17~20微米,短径为10~14微米,两栖类的更大,长径为23~60微米,短径以13~35微米者较多。
鱼类的红细胞的大小有明显变异。
红细胞数由于物种的不同而异,但具有大形红细胞的,一般在单位体积中红细胞减少。
处于冬眠期的动物,比活动期显着减少。
2红细胞的研究、科学史1658年,荷兰生物学家简·施旺麦丹(Jan Swammerdam)应用早期的显微镜首先发现了红细胞,并对其形态进行了描述。
红细胞检验复习题1.什么是贫血?答: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及红细胞压积(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及性别人群的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
2.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
3. 按红细胞的MCV、RDW将贫血分为(D)类。
A3类;B4类;C5类;D6类;E7类4.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有如下五方面,目前公认的是(E)。
A化学因素;B生物因素;C物理因素;D造血干细胞及微环境功能障碍;E造血组织的免疫损伤5. 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中以(C)检查最具价值。
A外周血象;B骨髓细胞学检查;C骨髓活检;D骨髓铁染色及NAP 积分;E造血祖细胞培养6.下列哪项不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特征(B)。
A红细胞系明显增生;B幼红细胞常出现核幼浆老现象;C粒细胞系相对减低;D细胞内、外铁均下降;E巨核系、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正常7. 缺铁性贫血的下列结果错误的是(E)。
A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成熟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C铁代谢异常;D骨髓内外铁减少或消失;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减少8.缺铁性贫血与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鉴别常用的方法是(E)。
A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B血清总铁结合力;C骨髓铁染色;D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E 以上均是9.下列哪些疾病可见巨幼红细胞或巨幼样红细胞(E)。
A巨幼红细胞贫血;B红白血病;C MDS;D再障治疗后及溶血性贫血发作期;E以上均是1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检测体内是否有溶血的实验(D)。
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加;B血清结合珠蛋白减低;C尿含铁血黄素实验阳性;D血红蛋白电泳检验;E尿胆原阳性11.关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A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B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C网织红细胞增高;D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以上均是12.下列哪项属血管内溶血(E)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D脾功能亢进;E PNH13.原发性红细胞膜缺陷常见的遗传病有以下疾病,其中以(A)最多见。
19007-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红细胞》专题复习“红细胞”专题复习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本文精选与红细胞有关的高考或模拟试题进行例析,便于同学们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考点。
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例2、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二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解析] 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
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
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新个体。
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
顺便提醒一句,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故答案选B 。
例3、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A、10%盐酸B、蛋白酶C、磷脂酶D、清水[解析] 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红细胞”专题复习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辛建福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现将有关的考点归纳总结如下:考点1.组成细胞的分子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解析: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答案: C考点2.细胞的基本结构例2.若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A.10%盐酸B.蛋白酶C.磷脂酶D.清水解析: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获取细胞膜就是让其破裂,让内部物质释放出。
10%盐酸浓度高,使红细胞皱缩甚至杀死;脂类和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故蛋白酶、磷脂酶均使膜结构遭破坏;清水使细胞渗透吸水胀破,内部物质流出只剩细胞膜。
故选D。
答案: D例3.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D.遗传因素的作用解析: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寿命和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和丢弃大部分细胞质的精子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有力地说明细胞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C。
答案:C考点3.细胞的生命历程例4.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二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解析: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高考常考红细胞知识点总结红细胞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血细胞类型之一,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
红细胞在人体内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们携带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呼吸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高考常考的红细胞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生物学概念。
1. 红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红细胞是一种无核、呈鞍状的圆盘状细胞,直径约为7.5微米。
它们富含血红蛋白,这是一种红色的铁质蛋白,可以与氧气结合。
红细胞的形态和弹性使其能够在循环系统中顺利地通过微小的血管。
2. 红细胞的生成和分解红细胞的生成过程称为红细胞生物合成。
在骨髓中,通过一系列细胞分化、增殖和成熟的过程,幼稚的红细胞逐渐转化为成熟的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具有较长的寿命,通常可以在体内存活约120天后被脾脏和肝脏分解。
3. 红细胞和氧气运输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当红细胞沿着血管运行时,血红蛋白会与氧气分子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这一过程发生在肺部,而在身体其他部位,氧气会释放出来,以满足细胞的需求。
4. 红细胞和二氧化碳的运输红细胞不仅携带氧气,还在身体内运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它需要从细胞中运出并排出体外。
红细胞通过与细胞内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碳酸,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在那里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出来并排出体外。
5. 红细胞与血型红细胞表面有一种叫做红细胞抗原的分子。
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抗原种类,人们将红细胞分为A、B、AB和O型。
AB型红细胞上同时存在A型和B型抗原,O型红细胞上不存在任何抗原。
而人们在血液输血时,需要确保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红细胞抗原之间没有不兼容,以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6. 红细胞的疾病与检测红细胞与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一起,反映了人体健康状况。
各种红细胞相关的疾病,如贫血、溶血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都可以通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形态观察等方法来检测和诊断。
红细胞一、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1.结构特点: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2.制备细胞膜:因为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膜,可以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注意引流法)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铺成单层分子,其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注意:(1)原核细胞也为此(2)其他细胞为大于2倍4.因为是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6.不能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即没有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不能合成蛋白质)。
7.形态: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增大膜面积。
8.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碱基对替换导致基因突变,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显微镜观察不到突变的基因,但是能观察到红细胞形态。
9.血红蛋白(1)Fe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2)煤气中毒,CO易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不易分离。
二、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
(1)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变化(2)核延长、核缢裂,质缢裂(3)完成DNA的复制(4)核膜核仁一直存在三、鸡的红细胞: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例: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能合成酶和ATP。
(错)2.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对)3.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凡是活细胞都能合成酶。
(对)4.严重却铁的人容易乳酸中毒。
(对)5.下列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细胞膜上存在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B.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TP合成酶C.能够吸收氧气,并利用氧与NADH结合产生水D.没有细胞核,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6.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的Na+浓度只有血浆的六分之一,是主动运输的结果,这一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错)7.缺氧时,人成熟的红细胞主动运输转运物质的速率下降。
(错)8.绘制O2浓度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主动运输的速率的影响。
“红细胞”专题知识总结高中阶段关于红细胞的知识一再出现,尤其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历年各省高考题、全国高考题多次以红细胞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由此也凸现了红细胞知识的重要性。
在此做以总结,望在同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形态与颜色:双凹型结构、红色。
如下图:二、产生: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其分化的示意图如下:三、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病因: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干细胞,若这个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则可能诱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其示意图如下:2、概述: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
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3、诊断:(1)细胞水平:取血液制装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2)分子水平:利用β—珠蛋白基因做成的探针进行检测。
典型考题:例、(07江苏高考生物试卷38题)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
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
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
(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
巧合的是,这个位点的突变使得原来正常基因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丢失。
正常基因该区域上有3个酶切点,突变基因上只有2个酶切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凝胶电泳分离酶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示________条,突变基因显示________条。
(2)DNA或RNA分子探针要用________等标记。
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根据图中突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写出作为探针的核糖核苷酸序列________。
(3)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临床医学检验:红细胞检验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名词解释自身溶血试验正确答案: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离子内流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导致溶血,称为(江南博哥)自身溶血试验。
2、多选慢性再障多数病例骨髓象变化是()A.三系造血细胞减少B.骨髓增生减低C.中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明显D.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常>50%E.可见“炭核”样晚幼红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3、填空题再障的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外铁____,血清铁____,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____,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____。
正确答案:增加;增高;减少;增高4、填空题G-6-PD是红细胞糖代谢___________途径的关键酶;PK酶是红细胞内_______途径的重要酶。
正确答案:磷酸戊糖旁路;无氧糖酵解5、问答题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测指标有什么变化?正确答案:(1)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明显减少或缺如,且颗粒变小和着色淡。
(2)血清铁蛋白降低。
(3)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
(4)红细胞碱性铁蛋白降低。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高。
6、单选?患者,女,3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
近两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
血常规:WBC9.2×10/L,Hb42g/L,RBC1.08×10/L,PLT109×10/L。
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2%。
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
为进一步明确溶血的存在,应首选哪项实验室检查()A.肝功能测定B.肾功能测定C.补体测定D.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正确答案:E7、填空题显示溶血的实验室检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红细胞”的知识归纳在高中生物课本中多处涉及红细胞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仅结构特殊,作用重要,还常作为生物科究的好材料,因此有关红细胞的背景知识就成为历年来全国高考题、各省高考题命题的切入点。
为了让学生对红细胞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在做题时减少失误,现将有关红细胞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如下:1红细胞的生命历程1.1红细胞的来源红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
哺乳类动物红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
蛙的红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
例1.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A.二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解析:此题考查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特点是在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丝出现,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
1.2人体衰老红细胞的特征一般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均有明显的变化: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②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③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④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
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⑤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老化的红细胞,主要在脾脏及肝脏的网状内皮系统中破坏分解,血色素变为胆红素、血球蛋白和铁。
血浆的颜色就是由胆红素所构成的,因此血色素变为胆红素的这一过程使血浆变为淡黄色,被释出的铁离子大部分都会被保留起来,可利用于血色素的再合成,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运往肝脏,经处理后,以胆汁的形式排出。
同时血球蛋白可成为氨基酸,利用于蛋白质的再合成。
人体每天有四五万个红细胞在脾脏及肝脏被破坏。
例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观象。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衰老红细胞特征的是()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⑤色素积累增多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体积增大?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⑦⑧C.①②③⑥⑧D.①②③④⑤⑧解析:此题考查细胞衰老特征。
⾼中⽣物红细胞知识点及记忆⼝诀⾼中⽣物红细胞知识点及记忆⼝诀1、红细胞形态⼈类成熟红细胞双凹圆盘状,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的表⾯积,有利于与周围⾎浆充分进⾏⽓体交换,从⽽能最⼤限度地运送O2。
2、红细胞的细胞结构⼈类红细胞由于有特殊的运输O2功能,没有细胞核,其细胞内细胞器在分化中都退化了,⽆任何细胞器,即⽆线粒体和核糖体等。
这种结构特点可使红细胞⾃⾝的代谢率⼤⼤降低,利于相关⽓体运输。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般没有细胞核,寿命较短,且没有DNA,不具有各种基因。
⼈成熟的红细胞中由于没有各种细胞器,⽣物膜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物膜(如线粒体膜、内质⽹膜、⾼尔基体膜等)。
正因为如此⾎影实验中往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注意:并不是所有⽣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只是⼈和哺乳类成熟红细胞是⽆核的, 也⽆细胞器,只有细胞膜和除细胞器之外的细胞质。
常⽤于研究细胞膜的材料。
⽽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都是有核的,和正常的细胞结构⼀样,常⽤于⽣物学实验中的DNA粗提取与鉴定。
教材中⽆丝分裂以蛙的红细胞为例,⽆丝分裂中具有染⾊体复制(没有染⾊体形态变化),可知蛙红细胞中也具有细胞核。
质疑:⼈体成熟的红细胞内⽆核,能算真核细胞吗?哺乳动物所有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也就包括成熟的红细胞!它之所以没有细胞核,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红细胞的功能逐渐演化为运输.所以细胞核就慢慢消失了. 还有,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也是没有细胞核的!3、成熟红细胞代谢问题成熟红细胞不仅⽆细胞核,⽽且也⽆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能进⾏有氧呼吸。
⾎糖是其唯⼀的能源。
成熟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即⽆氧呼吸。
所以红细胞是少数⼏种在需氧型⽣物中进⾏⽆氧呼吸的组织细胞之⼀。
特别应注意:原核⽣物虽没有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物可以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场所在细胞膜。
(注意: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式是协助扩散,这与⼩肠上⽪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式(主动运输)相异。
红细胞微专题复习1、红细胞的种类和来源在无脊椎动物中具有红细胞,只限于海生动物。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而人和哺乳类动物的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哺乳类的红细胞,是中心部凹陷的圆板状,在造血组织中是有细胞核的,但在循环血中的红细胞,除骆驼和羊驼之外,可看到细胞核退化,向细胞外放出、消失。
鸟类以下的动物的红细胞多数呈椭圆形,中心具核,中心部向两面突出。
2、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和破坏(1)红细胞的产生过程首先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原始红细胞,然后每个原始红细胞经过4次有丝裂,经过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阶段,最后发育为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成熟红细胞。
一个原始红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可产生16个成熟的红细胞。
红细胞在分裂、成熟过程中,细胞的体积由大逐渐变小,核也逐渐浓缩,最后消失,因此,人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
血红蛋白浓度逐渐增多,到了完全成熟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2)红细胞破坏一是在血管内,如强烈打击体表或各种溶血物质进入血管内,都可以引起红细胞破裂和释放血红蛋白;二是在血管外,如受损害较轻的、衰老的红细胞,或异常的红细胞,可以被血管外的脾脏和肝脏中的吞噬细胞所吞噬。
红细胞被破坏以后,所释放出的血红蛋白进行分解,分解物中的蛋白质和铁质,可以重新被利用来制造红细胞,其余部分转变为胆红素,胆红素随血液流入肝脏,再随胆汁排入肠腔,经变化,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3、研究方面用途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的成分时,曾将哺乳动物(或人)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让其吸水胀破,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以供研究之用。
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因此在做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时,选用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同时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另外在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时,选用鸡血为材料,依据是鸡血红细胞、白细胞中都有细胞核,含有大量DNA;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DNA含量很低,不宜做实验材料。
“红细胞”专题复习
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
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本文精选与红细胞有关的高考或模拟试题进行例析,便于同学们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考点。
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故答案选C。
例2、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二分裂
B、无丝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
[解析] 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
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
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
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
顺便提醒一句,人和
新个体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
故答案选B 。
例3、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
A、10%盐酸
B、蛋白酶
C、磷脂酶
D、清水
[解析] 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
获取细胞膜就是让其破裂,让内部物质释放出。
10%盐酸浓度高,使红细胞皱缩甚至杀死;脂类和蛋白
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故蛋白酶、磷脂酶均使膜结构遭破坏;清水使细胞渗透吸水胀破,内部物质流出只剩细胞膜。
故选D。
例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氨基酸
C、葡萄糖
D、CO2和O2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成分和内环境的概念。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成分,不在细胞外液(相对人体外部环境来说,又称为内环境),即血红蛋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故答案选A。
例5、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D、遗传因素的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寿命和细胞的完整性。
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例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和丢弃大部分细胞质的精子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有力地说明细胞完整性的重要意义。
故答案选C。
例6、当氧气含量升高时,下列哪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可能发生的()
A、沼气池内沼气含量减少
B、牛奶变酸速度减慢
C、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升高
D、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沼气池内甲烷杆菌的无氧呼吸产生沼气、牛奶中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有氧条件下都受到抑制。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速度加快。
当氧气含量升高时,血红蛋白容易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故答案选C。
例7、有人从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提取出一种成熟细胞,经化学分析,细胞中不含有DNA而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请分析最可能发生在该细胞中的生理活动是()
A.DNA→mRNA→蛋白质
C.丙酮酸+H2O→CO2+[H]+A TP
[解析] 此题考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特殊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殊性。
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等细胞器,也无细胞核结构(不能进行基因的表
达),不含有DNA而富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起运输氧气作用),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故答案选B 。
例8、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统的成熟红细胞,其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为()
A、蛋白质
B、葡萄糖
C、乳酸
D、脂肪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生命活动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是什么的问题。
葡萄糖是任何活细胞直接依赖的、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其代谢途径有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缺乏有氧氧化酶系统的成熟红细胞仍然可以通过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只不过能量的利用效率较低而已。
脂肪和蛋白质虽然可以分解释放能量,但需要经过转变,不能成为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
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更不是直接依赖的能源物质。
故答案选B 。
例9、下列属于衰老的人体红细胞特征()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②某些酶活性降低
③色素积累增多④核体积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衰老特征。
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衰老的红细胞没有核体积变化这个特征,所以答案应选B。
例10.下列细胞分裂过程中,能用显微镜观察到染色体的是()
A、蛙的红细胞
B、乳酸菌
C、蓝藻
D、变形虫
[解析] 此题考查蛙的红细胞的结构、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
乳酸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DNA分子上不含蛋白质成分,即没有真核生物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
虽然蛙的红细胞和变形虫都是真核生物的,但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也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
所以答案应选D。
例11.下列各种细胞中存在等位基因的是()
A.次级性母细胞B.人的成熟红细胞
C.卵原细胞D.雄兔的精细胞
[解析] 此题考查人体或蛙红细胞是否存在等位基因的问题。
人的成熟红细胞不存在染色体,当然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次级性母细胞和雄兔的精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同样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所以答案应选C。
例12..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二位科学家,他们对细胞膜离子和水的通道问题做出了杰出贡献,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允许K+通过的通道却不能让比K+还小的Na+通过,这是因为_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上的各种膜蛋白,后来在肾脏上发现一种蛋白,科学家假设该种蛋白是细胞的水通道。
A、为什么选用哺乳动物红细胞研究水通道蛋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