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651-2014 水文规约遥测终端RTU定时报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299.79 KB
- 文档页数:3
《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河南省是全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水文特性突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水旱灾害频发。
为满足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等对水文基础信息的需求,目前我省水利行业已建成5000余处各类水文自动监测站点,对降水、河道、水库、闸坝水情、土壤墒情、地下水情等要素进行自动监测存储传输,形成了较完善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
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综合利用水文、电子、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水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自动化。
水利部为指导全国水文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制定了《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要求各省根据自身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特点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框架内制定相关标准。
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自2006年开始建设,由于建设时间、建设项目不同,采用的技术手段、标准体系、数据传输与通信方式各有差异。
为统一河南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通信方式,规范水文自动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格式,便于我省水利部门后期建设项目的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的数据兼容性、统一性,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各类数据共享,满足各应用方对水文自动监测数据的需求,制定本规约。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按河南省水利厅安排,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于2018年4月提出项目申请,2018年9月通过立项评估,2018年10月24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豫质监标发【2018】335号”正式批准水文自动监测数据通信规约制定项目,立项编号20182210060,由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负责该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2 编制原则和依据(1)规范性原则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2)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相关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结合以往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经验,依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力求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指导我省水文自动监测系统设计、建设工作。
水文遥测终端RTU参数配置详解在河流、水库等的水情监测中,水文遥测终端RTU提供水情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RTU在使用之前需要根据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和监测现场的要求进行参数设定,本文将以唐山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介绍RTU各项参数配置方法。
一、通用设置●读出参数:点击此按钮,可读出RTU设备内的参数设置,包括网络参数与设备参数。
●写入参数:将参数设置正确后,点击此按钮可将新的参数写入RTU设备。
●RTU协议:选择水文监测协议、水资源监测协议或自定义协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协议上报数据。
●在GPRS传输模式下,写入中心通讯服务器的软件地址与服务器电脑在外网的IP,当有多个中心时,要顺序填入。
●GPRS接入点:在使用公网专线组网GPRS传输方式时,填入“cmnet”;使用移动VPN专网组网GPRS传输方式时,填入VPN专网的接入点名称。
二、高级设置●供电模式:RTU 在低功耗模式下,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数据上报时被唤醒,仅适用于自报工作状态和自报确认工作状态。
●上传数据格式:选择 ASC Ⅱ字符编码或 HEX/BCD 编码帧结构,报文应采用同一种编码结构,不得交叉使用。
●RTU采样时间间隔,RTU扫描各个输入输出端口的时间间隔,单位分钟。
●加报报时间间隔,是指每次整点上报后每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加报,取值范围:5,10,15,20 ,30,缺省值:5,单位:分钟单位分钟。
●定时报时间间隔,设置 RTU 间隔几个小时上报雨量和水位的参数,取值范围:1、2 、3、6、8、12、24,缺省值:1,单位:小时单位小时。
●保存记录时间间隔,是指按设置的时间间隔存储雨量和水位数据,单位分钟。
●工作模式:包括自报工作状态、查询应答工作模式和调试维修模式。
A.自报工作状态1 )事件触发(被测要素值发生一定变化)时,遥测站主动发送数据;2 )定时触发时,遥测站应按规定的时间主动上报发送数据;3 )自报工作优先级依次为:告警自报,要素值变化自报,特定条件自报,定时自报。
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RTU追加测试大纲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14年6月目录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3)2依据标准 (3)3产品类型 (3)4检测环境条件 (4)5检测仪器与设备 (4)6硬件测试内容与方法 (5)7通信测试内容与方法 (10)8测试地点及工作安排 (26)9测试成果文件 (26)10 费用测算 (26)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测试大纲针对的测试范围为已经全项通过《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或《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的遥测终端机(以下简称:RTU)。
本测试大纲规定了用于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的RTU追加检测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成果。
2依据标准◆产品技术与质量规范:SZY 203-2012《水资源监测设备技术要求》;SZY 205-2012《水资源监测设备质量检验》。
◆产品通过的数据通信规约:SZY 206-2012《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SL 651-2013《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
◆本次追加测试规约:《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接口规范》V1.18;《加密传输规约》V1.2。
3产品类型适用于已经全项通过《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或《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规约符合性测试的RTU。
RTU的检测样品应采用在《水资源监控数据传输规约》和《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检测时在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质检中心)留样的RTU,RTU厂家无需另外提供检测样品。
申请进行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追加测试的RTU生产厂家应出具保密协议或证明文件(由涉及特殊区域的相关省水资源项目办签署)、检测委托函。
4检测环境条件硬件测试环境:——温度:18℃~22℃;——相对湿度:60%~80%;——大气压力:86kPa~ 106kPa。
通信测试环境: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
5检测仪器与设备(1)雨量传感器及雨量滴定试验装置;(2)水位传感器;(3)流量传感器或模拟流量传感器;(4)标准信号发生器;(5)可调直流稳压电源;(6)恒温恒湿试验箱;(7)数字万用表;(8)工频磁场发生器;(9)雷击浪涌发生器;(10)示波器;(11)计算机;(12)专用TSM模块;(13)已通过规约符合性测试的数据采集软件平台。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产品概述---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是一款低功耗、多功能、适用于恶劣安装环境的综合型遥测设备。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备遥测终端机针对水文遥测点多分布在野外、无电源的特点而专门设计,可广泛用于水位、水质、流量、流速、降雨(雪)量、蒸发量、泥沙、墒情等遥测项目。
---产品外观------产品特点---1、行业认证:通过水利部“水文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L651-2014)、水文遥测终端机(SLT180-1996)”等行业标准检测;获得国家水文仪器工业品生产许可证。
2、超低功耗:核心设备选用GPRS低功耗测控终端,平均工作电流仅10mA,大大降低太阳能供电设备成本和施工难度。
3、兼容性强:兼容各种类型的水位、水质、流量、降雨等计量仪表或传感器。
4、性能稳定:采用防雷、防雨、防潮、输入信号隔离等多项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维护方便:可远程设置工作参数、远程升级程序。
6、接入灵活:可接入我公司配套的水文监测系统软件平台,也可接入组态软件或用户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
---产品功能---◆配置多路采集接口,可同步采集水位、水质、降雨、流速等多项水文参数。
◆支持GPRS、短消息、北斗卫星等多种通讯方式;可同时将遥测数据上报至多个中心。
◆可设定各项遥测参数的上、下限报警值,数据越限自动报警。
◆内置大容量存储器,可存储不少于1年的历史数据。
◆支持就地/远程设定工作参数,支持就地/远程升级设备程序。
◆可输出开关量控制信号,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
◆可定时为变送器供电。
◆可接入工业照相机,实现远程拍照。
◆铁制/不锈钢防护外箱可选。
---工作原理示意图------现场安装图片---二、核心设备---产品概述---GPRS/CDMA低功耗测控终端(低功耗GPRS/CDMA RTU)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功能于一体,采用低功耗设计,特别适用于太阳能供电的监测现场,可大大减少太阳能供电成本并降低施工难度,广泛应用于水文水利、气象、地质等行业。
sl651水文规约
SL 651水文规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第5部分:中心站组网与通信规约》。
该规约规定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中心站组网和
历史背景: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测和采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降雨量等水文参数的自动化系统。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通信网络环境、技术水平和使用习惯等因素存在差异,导致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网和通信规约没有统一的标准。
主要内容:
SL 651水文规约标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水文测站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第3部分:水文中心站通用技术要求
第4部分:水文通信规约
第5部分:中心站组网与通信规约
其中,第5部分是针对中心站组网和通信的具体规约,是整个规该部分规定了中心站的组网结构、通信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数据格式、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国家
级、省级和市级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也适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水文监测和数据采集的场所。
在实际应用中,该标准可以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商提供指导,同时也为水利部门进行水文监测和数据采集提供技术依据。
总结:
SL 651水文规约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的一项标准,规定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中心站组网和通信的通用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为我国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为适应我国水文仪器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对用来监测河流、水库等水情的水文遥测终端RTU的数据通信制定了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本文将以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介绍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的,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数据通信协议。
中心站为通信发起端,中心站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后,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正确,应发送响应帧;如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无效,则不响应。
用于查询遥测站的各种要素数据,要素主要包括1 小时内每 5 分钟时段雨量、1 小时内 5 分钟间隔相对水位、日降水量、当前降水量、降水量累计值、瞬时河道水位、电源电压等,功能码为3AH。
我们首先通过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的设置参数软件,配置中心站地址、遥测站地址、通信的数据类型等,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以lanpu-1802型RTU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一下报文:第一:中心站发送下行查询报文:中心站发送的查询下行数据通信报文正文结构如下表所示:中心站查询下行报文内容:*00123412340604D23A8014【0000170718120208DRP @A947 *:帧起始符01H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6:中心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8014:报文下行标识及长度,8代表下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14,是指[]之间的数据长度。
[:报文起始符02H0000:流水号170718120208:发报时间为17年7月18日12时02分08秒,为6字节DRP :要素标识符,一小时内每5分钟降雨量@:报文结束符05HA947:CRC16校验码第二:遥测站lanpu1802 RTU发送的上行报文:数据通信上行报文格式如下表所示:上行报文内容如下:*06001234123404D23A004B【0028170718120211ST 0012341234H TT 1707181105 DRP 00000AFFFFFFFFFFFFFF0000 】E6B8*:帧起始符01H06:中心站地址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004B: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上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4BH,是指[]之间的长度。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符号和代号 (1)3.1 术语 (1)3.2 符号和代号 (2)4 总则 (3)5 数据采集通信规约 (4)5.1 一般规定 (4)5.2 智能传感器通信协议 (4)6 报文传输规约 (6)6.1 一般规定 (6)6.2 报文帧结构框架 (6)6.3 链路传输规约 (9)6.4 ASCII字符编码传输报文帧结构 (12)6.5 HEX/BCD编码传输报文帧结构 (14)6.6 报文正文结构 (1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分类码 (3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功能码定义 (4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遥测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参数配置表定义 (4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水文信息报文编码格式 (54)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蒲福氏风力等级表 (69)附录G (资料性附录)人工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70)附录H (资料性附录)条文说明 (76)前言本标准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管。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文局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水文局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北京大学、浙江省水文局、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阳、倪伟新、吴恒清、高繁民、林灿尧、陆云扬、陈智、何青、牛睿平、陈卫、丁强、祝明、孙春鹏、陈祖华、徐海峰、张建刚、王志毅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技术审查人: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文监测系统中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口及数据通信协议、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
本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近海、水电站、灌区及输水工程等各类水文监测系统和水资源监测(控)系统,亦适用于其他水利监测系统。
⽔⽂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次前⾔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符号和代号 (1)3.1 术语 (1)3.2 符号和代号 (2)4 总则 (3)5 数据采集通信规约 (4)5.1 ⼀般规定 (4)5.2 智能传感器通信协议 (4)6 报⽂传输规约 (6)6.1 ⼀般规定 (6)6.2 报⽂帧结构框架 (6)6.3 链路传输规约 (9)6.4 ASCII字符编码传输报⽂帧结构 (12)6.5 HEX/BCD编码传输报⽂帧结构 (14)6.6 报⽂正⽂结构 (16)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分类码 (39)附录 B (规范性附录)功能码定义 (40)附录 C (规范性附录)遥测信息编码要素及标识符汇总表 (41)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遥测站参数配置表定义 (47)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信息报⽂编码格式 (54)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蒲福⽒风⼒等级表 (69)附录G (资料性附录)⼈⼯置数编码要素及标识符 (70)附录H (资料性附录)条⽂说明 (76)前⾔本标准根据⽔利部⽔利技术标准编制计划,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管。
本标准由⽔利部⽔⽂局提出。
本标准由⽔利部⽔⽂局归⼝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利部⽔利信息中⼼、长江⽔利委员会⽔⽂局、淮河⽔利委员会⽔⽂局、北京⼤学、浙江省⽔⽂局、⽔利部南京⽔利⽔⽂⾃动化研究所、⽔利部⽔⽂仪器及岩⼟⼯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本标准主要起草⼈:蔡阳、倪伟新、吴恒清、⾼繁民、林灿尧、陆云扬、陈智、何青、⽜睿平、陈卫、丁强、祝明、孙春鹏、陈祖华、徐海峰、张建刚、王志毅本标准出版发⾏单位:本标准技术审查⼈: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监测数据通信规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系统中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及数据通信协议、测站与中⼼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
sl651水文规约-回复什么是水文规约?水文规约(Hydro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是建立在水文气象观测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通过对水文气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为水文气象的研究和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步:水文规约的背景和意义水文规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水文气象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和可比性等问题。
在水文气象研究和水资源管理中,准确的数据是基础,而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的保障。
因此,制定水文规约就变得非常必要。
水文规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水文气象数据的标准化和相互比较的可行性。
通过建立统一的观测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以及数据交换规则,可以确保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观测点的水文气象数据具有可比性,从而为水文气象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第二步:水文规约的制定过程1. 研究需求分析:首先要确定水文规约的研究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解决的水文气象问题,进而分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要求。
2. 数据来源和收集:确定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法,包括观测站点的选取、采样频率以及传感器的安装和校准等。
同时要考虑如何确保数据的连续性和质量。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制定统一的数据处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的清洗、插补、转换和计算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制定规约标准:根据实际需求和国际标准,制定水文规约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
规定数据的格式、单位和精度等内容,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5. 试行和修订:将制定的水文规约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试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持续的试行和修订,逐步提高水文规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步:水文规约的应用领域水文规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水文气象研究、水资源管理、气象灾害预警、水电站调度等方面。
在水文气象研究中,水文规约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为水文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校正提供支持。
在水资源管理中,水文规约可以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系统SL651-2014规约“链路维持报”报文解析一、概述水文系统SL651-2014规约规定了水文监测系统中智能传感器与遥测终端的接口及数据通信协议、测站与中心站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本文将以lanpu-1802型RTU为例,详细描述符合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的遥测终端与中心站之间“链路维持报”报文内容。
l a n p u1802RTU设参软件链路维持报用于动态分配IP地址的网络型通信链路保持在线,功能码为2FH。
在遥测站收到中心站下发命令中的“ESC”控制字符时,为使获得动态IP地址的遥测站能保持在线,空闲状态下遥测站应定时等间隔(间隔在1~255秒选择,推荐40秒)向中心站发送通信链路维持报,发报间隔通过在蓝普设置参数软件中设定,如上图所示。
二、链路维持报通信流程:1.基本格式遥测站向中心站发送信息应基本格式如下:链路维持报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下表:名称传输字节数说明报头帧起始符 2 7E7EH中心站地址 1 1 字节HEX,范围为1~255。
指以省(或流域机构)为单元,为县、市级以上分中心分配的中心站地址。
遥测站地址 5 5字节hex码密码 2 2 字节H EX功能码 1 1 字节H EX 码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 2用2字节H EX 编码。
高4位用作上下行标识(0000 表示上行,1000 表示下行);其余12 位表示报文正文长度,表示报文起始符之后、报文结束符之前的报文字节数,允许长度为0001~4095。
报文起始符 1 STX。
报文正文不定长自报数据、响应帧内容等。
报文结束符 1 控制符E TX、ETB。
校验码 2校验码由2 字节HEX 构成,是校验码前所有字节的CRC校验,生成多项式:X16+X15+X2+1,高位字节在前,低位字节在后。
链路维持报上行报文正文结构见下表:序号编码名称编码结构编码说明1 流水号流水号2字节HEX码,范围1~655352 发报时间发报时间6字节BCD码,YYMMDDHHmmSS1.链路报文状态详解蓝普 Lanpu-1802rtu发送:7E 7E 01 00 12 34 56 78 12 34 2F 00 08 02 00 03 59 10 11 15 51 11 03 6B CAHEX/BCD 编码报文帧起始字节=7E 7E中心站地址=01遥测站地址=00 12 34 56 78密码=12 34功能码=2F上下行标识=00报文正文长度=08报文起始符=02流水号=00 03发报时间=59 10 11 15 51 11报文结束符=03CRC16校验码=6B CA报文上行标识及长度报文上行标识及长度用 2 字节 HEX 编码。
SL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详解全国水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仪器分技术委员会为适应我国水文仪器标准化工作的迅速发展,对用来监测河流、水库等水情的水文遥测终端RTU的数据通信制定了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本文将以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介绍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的,中心站查询遥测站数据通信协议。
中心站为通信发起端,中心站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后,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正确,应发送响应帧;如遥测站接收请求报文无效,则不响应。
用于查询遥测站的各种要素数据,要素主要包括1 小时内每 5 分钟时段雨量、1 小时内 5 分钟间隔相对水位、日降水量、当前降水量、降水量累计值、瞬时河道水位、电源电压等,功能码为3AH。
我们首先通过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的设置参数软件,配置中心站地址、遥测站地址、通信的数据类型等,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以lanpu-1802型RTU中心站查询遥测站实时数据为例,分析一下报文:第一:中心站发送下行查询报文:中心站发送的查询下行数据通信报文正文结构如下表所示:中心站查询下行报文内容:*00123412340604D23A8014【0000170718120208DRP @A947 *:帧起始符01H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6:中心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8014:报文下行标识及长度,8代表下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14,是指[]之间的数据长度。
[:报文起始符02H0000:流水号170718120208:发报时间为17年7月18日12时02分08秒,为6字节DRP :要素标识符,一小时内每5分钟降雨量@:报文结束符05HA947:CRC16校验码第二:遥测站lanpu1802 RTU发送的上行报文:数据通信上行报文格式如下表所示:上行报文内容如下:*06001234123404D23A004B【0028170718120211ST 0012341234H TT 1707181105 DRP 00000AFFFFFFFFFFFFFF0000 】E6B8*:帧起始符01H06:中心站地址0012341234:遥测站地址04D2:密码3A:功能码004B: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上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4BH,是指[]之间的长度。
水库水文遥测终端站RTU-水位雨量视频一体化监测系统水库水文监测站方案由传感器检测到水文信息的实时变化,通过智能控制柜无线上传到管理云平台,管理员通过电脑WEB端、安卓/IOS手机app、平板等终端的云平台,在线查看,实时接收告警信息。
相比于传统水位站,系统支持查看数据、超限自动报警、自动记录上传、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无需到达水位站,即可在多信息终端查看水位情况。
主要功能:在线采集:支持采集流量、流速、水位、水质、雨量、监控视频等信息,采集频率可设置为1-5分钟一次,采集数据自动汇总到云平台上,并以数据、曲线图形式呈现;远程报警:支持监测参数超限报警,当水位、降雨量等参数超过设置的安全范围值时,系统自动以云平台消息、声光、语音、邮件等方式示警;智能管理:支持将多套监测数据统一汇总到云平台上,远程设定监测点的警戒水位值,巡查各监测点的实况,集中管理;数据存储:系统采集数据、报警事件等历史数据,自动存储在云平台上,存储频率与数据上传频率一致,以年为单位长期保存;历史数据管理:支持对历史数据以时间段为条件进行查询,以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进行查询,查询数据可导出,下载格式为Excel格式,可打印;数据分析:云平台具备边缘计算功能,可对历史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形成数据报表,为水务管理、防洪防涝等决策,提供精确数据;技术指标:流量计测量;0.1升/秒~99999.99米/小时分辨率; 0.01 精度±%1mm水位计测量0-30m 分辨率0.01 精度±1mm流速计:量程:0.1~20m/s,分辨率0.01精度:±0.01m/s雨量计:测量:≤4mm/min(降水强度),准确度:±0.4mm,分辨率:0.2mm显示: 中文液晶显示可拓展:风速,风向,大气压,温湿度,粉尘,能见度,噪声,气体等。
标准堰槽是1~5%(符合要求的堰槽和渠道)非标堰槽是10~30%。
模拟输出4线制4~20mA/750Ω负载继电器输出:(选配项)2组AC 220V/ 8A或DC 24V/ 5A,供电:标配24VDC 100mA;可以选配220V AC+15% 50Hz。
SL651-2014水文监测RTU解决方案唐山蓝普科技有限公司第 1 页共8 页目录1、行业背景 (3)1.1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 (3)1.2建设目标 (3)2、系统架构 (4)2.1体系架构 (4)2.2技术架构 (4)3、产品特色 (7)3.1RS485隔离端口 (7)3.2NB-IOT系统 (7)3.3优越的扩展性能 (8)3.4集中管理,方便维护 (8)1、行业背景1.1行业背景及需求分析在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时,由于河道、湖泊、水库地形复杂、分布的区域广等原因,实现现场监测管理难度很大,如何将监测现场采集到的雨量信息、水位信息、图片等按监测要求传输到监测中心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水利部SL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规定了水文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规范,我公司采用NB-IOT(兼容GPRS)技术研发的RTU数据遥测终端,通过了水利部SL51-2014认证,可以实现水文监测的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
实现无人执守及野外条件下监控,要求实现以下功能:∙水位、雨量支持定时报和召测,如果水位或雨量到了警戒线,有了险情,马上超限报警。
∙采用低功耗设计,特别适用于太阳能供电的监测现场。
∙水情的远端监控,图片抓拍功能,可外接工业照相机,进行图片抓拍∙通信功能:支持NB-IOT、GPRS通讯方式;支持与多中心进行数据通信;支持实时在线、定时唤醒两种工作模式。
∙采集水位、雨量传感器、流量计的数据;采集水泵或阀门运行状态、设备供电状态和箱门开关状态。
∙支持远程参数设置、程序升级。
∙支持设备本身数据存储,掉电保存1.2建设目标建设方案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包括前端采集和传输一体的RTU设备、支持远程设参数的配置软件、大数据云平台水情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各个监测点河道、水库等的水文数据和图片,前端设备包括工业照相机、雨量计、水位计等。
水情信息、图片信息等通过NB-IOT或GPRS无线传输发送;大数据云平台提供设备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信息查询统计等功能;参数设置软件提供RTU设备的本地、远程参数修改和远程升级功能。
存储型带视频水情遥测终端 RTU使用说明书一、概述1.先进独特的软硬件设计,外置硬件看门狗,高可靠性,野外免维护。
2.支持最新国家水文规约、国家水资源规约、国际河流加密规约、国家地下水规约、多种地方规约及私有规约,全部规约已经内置,选择使用仅需参数设置即可。
3.先进USB主从智能切换功能,既可以计算机USB配置参数,计算机USB升级程序,计算机USB下载数据,也可以U盘下载数据,方便快捷。
4.支持手机APP蓝牙配置参数、查看数据、同步时间等功能,智能又简便。
5.支持多种摄像机,支持球机多角度拍照,支持双摄像机功能,支持本地USB视频调试功能。
6.支持内置4G全网通、NB、西门子GPRS通讯模块或华为CDMA通讯模块。
7.具有NB、4G、CDMA(或GPRS)、短信、超短波电台、北斗卫星等多种通讯方式,并具有主备信道和载波检测功能,支持外置DTU宏电RDP 协议。
8.具有多种运行方式,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可运行自报式、自报+确认、应答式、调试状态,可随时接受中心的命令,采集数据、发送数据、支持中心站远程测站参数设置、支持中心站远程数据下载。
9.超大数据存储,支持本地、远程下载历史数据,支持中心站远程升级程序。
完毕的程序升级保障体系,程序升级过程中原程序照常运行照常报讯,随时可以终止远程升级程序,升级不成功不影响原程序。
10.具有箱门异常打开、AC220V停电、电池欠压等完备的安全体制。
11.19264蓝底白字全中文菜单操作界面,支持设置参数、查询测量数据、手动测试功能。
12.支持多达200种常用传感器通讯协议。
二、硬件接口1.3路RS232接口,同时具有载波信号输入专用接口2.1路RS485接口3.1路主从智能切换USB接口4.2路12位格雷码信号输入接口5.2路雨量输入接口6.2路12位4-20mA/0-5V/0-10V输入接口7.3路可控电源输出接口8.2路常开/常闭继电器输出接口9.4路光耦I/O输入接口10.充电电压检测输入接口三、主要技术指标1.1工作环境:-20℃~70℃,湿度<95%(温度为40℃时)。
SL651-2014水文规约遥测终端RTU定时报详解水文遥测终端RTU在除了用来监测河流、水库等水情,近年来也用在城市桥梁涵洞积水的监测,定时采集相关的水位、雨量等信息,并通过GPRS发送到监测中心能能够快速的反应水情变化,在水文监测各个系统中普遍被采用,本文将以蓝普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为例,详细描述符合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的遥测终端与中心站之间定时报数据通信协议。
遥测站以时间为触发事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向中心站报送实时水文信息,功能码为32H。
定时报兼具有“平安报”功能,同时上报遥测站电源电压及报警等遥测站工作状态信息。
lanpu-1802型水文遥测终端RTU,通过设置参数软件可以设置定时报时间间隔。
如下图所示:
数据通信报文格式如下表所示:
下面我们以lanpu-1802型RTU定时报报文为例,分析一下报文:
*0000112233441234320072[0013151111041156ST 0011223344 H TT 1511110410 PJ 1.0 PT 1.0 Z1 2.000 Z2 2.000 Z3 2.000 Z4 2.000 Z5 2.000 VT 12.32 ]05E4
*:帧起始符01H
00:中心站地址
0011223344:遥测站地址
1234:密码
32:功能码
0072:报文上下行标识及长度,上行报文,报文正文长度是
72H,是指[]之间的长度。
[:报文起始符02H
0013:流水号
151111041156:发报时间
ST 0011223344 :遥测站地址
H :遥测站分类码
TT 1511110410 :观测时间
PJ 1.0 :日降水量
PT 1.0 :年降水量
Z1 2.000 :内河水位
Z2 2.000 :外河水位
Z3 2.000 :闸门开度1
Z4 2.000 :闸门开度2
Z5 2.000 :闸门开度3
VT 12.32 :
]:报文结束符03H
05E4:CRC16校验码
上述报文为符合《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的规定的ASCⅡ码报文,在产品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上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