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与人生论文 唐宋诗词与爱情、亲情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唐宋诗词研究论文素材
1. 引言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和词人。
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研究唐宋诗词的特点和意义,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 唐诗的特点
唐代诗歌以创作广泛、风格多样而闻名。
在唐代,杜甫、李白等诗人以其思想深刻、感情真挚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作品以舒展豪放和豪迈激昂的风格为主,同时融合了儒家的思想和佛教的禅意。
3. 宋词的特点
宋代词的特点是表达细腻、缠绵悱恻的情感。
词以婉约清新的风格著称,常常反映了女性的柔情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情感。
辛弃疾、李清照等词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他们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4. 唐宋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宋诗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唐宋诗词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诗的雄浑豪放和宋词的细腻婉约成为后来文人在创作诗歌时所追求的理想。
其次,唐宋诗词为后世散文的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素材。
诗意的表达和感情的描写在后来的散文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5. 结论
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唐宋诗词的特点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并在当今时代中以其为启迪,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文学作品。
(字数:312)。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之美在唐诗宋词中,流淌着无尽的爱情之美。
这些古老的诗歌作品以它们的深情和细腻打动了几千年来的读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
它们通过优美的句子、华丽的修辞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出了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温暖。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唐诗中的爱情之美。
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杜甫的“山寺”还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蕴含着浓烈的爱情元素。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通过叙述月亮和故乡的情景,表达了杜甫对弟弟在边疆征战的思念之情。
而这种温暖的爱,在整篇诗中贯穿始终,使人不禁为兄弟之情感到动容。
宋词也以其婉约深情而广受称赞。
苏轼是宋代最伟大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作中经常描绘爱情的迷离和矛盾之美。
例如,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四边留声,三晋叫绝。
孤光乍现,旁落月痕遥隔霜天雪。
”这首词以雄伟壮丽的词句,描绘了猎场上英俊勇猛的猎手,同时暗含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渴望。
这种婉约的笔调和含蓄的情感传达方式,使得宋词充满了独特的吸引力。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之美虽然多种多样,但却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对爱情的真实、深沉和执着。
无论是罗隐的《蝶恋花·春景》还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表现出了这种特点。
罗隐的《蝶恋花·春景》写道:“花恰开时,风又紧,几时夕阳归去?”这首词描述了少年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思念之情,充满了激情与浪漫。
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更是道尽了对爱情的坚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真挚的爱情表达,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之美是多样且深刻的。
它们通过精湛的艺术表达和独特的情感传递方式,揭示了人类情感世界中最为深邃的一面。
这些古代诗作的美丽依然感染着现代人,让我们理解了爱情的真正意义,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爱情的力量。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诗词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而爱情则是其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广泛且深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与写作风格。
本文将以爱情为主题,通过对几位唐宋诗人的作品进行鉴赏,探讨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中,杜甫以充满眷恋的心情回忆起与已故的舍弟一起共度的美好时光。
诗中透露出深深的兄弟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悲伤之情。
这种深情的表达令人动容,展现了杜甫对亲情的珍视和爱情的哀思。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代表了唐朝盛世的风貌。
《登鹳雀楼》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王之涣表达了对爱人的痴心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将壮丽与爱情相结合,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3.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苏东坡是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忧伤感的词曲,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妻子的思念和对分离的痛苦。
通过对田园生活和夫妻爱情的描绘,词中展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与爱意,既流露出作者对亲人的眷恋,又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4. 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的词作充满了浓郁的女性情感。
《如梦令》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词中表达了深深的爱情之苦与情感纠结。
通过对于爱人的怀念之情的描绘,词中展示了女性无尽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以婉转细腻的词意和对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了一种唯美而又悲凉的词境,令读者为之动容。
综上所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丰富多样,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眷恋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还融入了作者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思考与感慨。
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读者在诗词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深沉。
唐宋诗人的爱情观念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杰出的诗人以其独特的才情和对爱情的独到见解,创作出了许多令人陶醉和感动的诗篇。
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对于后世的文人和读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唐宋诗人的爱情观念入手,探讨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
一、唐宋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唐宋诗人对爱情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于爱情的高度赞美和追求完美爱情的渴望。
他们认为,爱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感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
在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爱情渴望的呼唤和对于爱情的赞美之词。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而高贵的爱情,不受物质条件的干扰和利益的争夺。
他们认为,爱情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和精神的交流,而不应该仅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因此,他们常常描绘爱情的纯洁、无私、永恒的特点,表达出对于完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二、唐宋诗人对爱情的矛盾与困惑尽管唐宋诗人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如此的热切和深厚,但他们在面对爱情时,也会经历种种矛盾和困惑。
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体验,常常让他们在对爱情的态度上产生疑问和困惑。
有些诗人在感受到深刻的爱情时,会感到心灵上的折磨和痛苦,他们对于感情的纠结使他们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
比如李白在《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写道:“举杯消愁愿斗酒,青天无片云。
”他用酒来消愁,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纠结。
还有一些诗人对于爱情的追求被现实的牵制,他们对于现实的无奈和矛盾常常使他们陷入困惑。
比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壮士向前深一礼,为生死作别犹如。
乱山萧瑟迷津渡,化作灰飞灭处云。
”他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生死的思考。
三、唐宋诗人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爱情观的对比唐宋诗人的爱情观念与现代爱情观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更加强调对纯洁、无私、永恒爱情的向往,而现代爱情观更加注重平等、自由和个性的尊重。
另外,唐宋诗人的爱情观念更加受到礼教和社会规范的束缚,他们的爱情观念受到了伦理道德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唐宋诗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概述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词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不朽的诗人和经典的作品,其中涉及了丰富多彩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本文将探讨唐宋诗词中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深刻见解以及相关作品。
爱情观1. 大胆真挚唐宋诗人对爱情抱有大胆而真挚的态度。
他们通过描绘恋人之间的深情厚意、甜蜜愉悦以及痴迷追求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中对爱情的热忱。
例子:李白《乘舟将欲行》:“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明朝又开眉。
”2. 追求自由浪漫在唐宋诗歌中,爱情常被与自然景色、季节变化等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追求。
诗人们借助自然的力量和美景来表达内心对爱情的追逐和向往。
例子: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忍辱负重唐宋诗中也有一些关于忍辱负重的爱情观。
诗人们通过描写妇女在困境中的坚强和忠诚来表达对婚姻的敬重与珍视。
例子:白居易《长恨歌》:“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唯有梦中知是梦,应怜屐齿寄蕉心。
”婚姻观1. 维系家庭和谐在唐宋时期,家庭的地位被高度重视,婚姻被视为社会基石之一。
许多唐宋诗人通过描写夫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以及平衡关系来宣扬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例子: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随意调弄金针度,谁知琵琶是女儿。
”2. 妇女的地位唐宋时期,妇女地位相对提高,诗人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赞扬妇女的美德、智慧和勤劳。
他们将妇女视为家庭的重要支柱,并尊重和敬爱她们。
例子: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黾勉千锤百炼心,实羡君家十五矮。
”3. 平等与尊重唐宋诗中还存在着对平等和尊重的婚姻观。
一些诗人通过描绘夫妻之间互相关心、平等友爱的关系来强调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
例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结论唐宋诗词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丰富多样,展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爱情和婚姻的独特见解。
唐诗宋词名篇的情感表达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许多名篇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脍炙人口。
这些作品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本文将从爱情、离别、思乡和自然四个方面探讨唐诗宋词名篇的情感表达。
爱情是唐诗宋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爱情往往被描绘得深情而又含蓄。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描绘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这首词通过描绘夕阳下的溪亭和迷失的归路,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眷恋和无奈。
离别是另一个常见的情感主题。
在唐诗宋词中,离别常常伴随着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忧伤。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映衬出离别的凄凉和孤独。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辛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和天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和迷惘。
思乡是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情感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对故乡的描绘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这两句诗以青春和心情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而李清照的《如梦令》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乡的苦楚:“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词通过描绘雨夜和卷帘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
自然是唐诗宋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的背景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自然景色往往被用来映衬和烘托情感。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辛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词以其婉约、纤细、深情脉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爱情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宋词中的爱情抒情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感受和思考。
宋词以其细腻的笔墨,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钗头凤·世情薄》中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信妾断肠”则表达了作者对分离的痛苦。
这些抒情的词句深入人心,让读者感同身受,也引起了人们对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其次,宋词中的人生思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人生的苦短和无常。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以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人生在世如浮萍,因波逐波罢了”的诗句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深思。
这些描写不仅让人们反思自己的一生,也让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词境。
宋徽宗赵佶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既是对爱情的抒怀,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这种饱含深情和哲理的结合,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特点。
宋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词人们在创作中反映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的苦难。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心”以及刘克庄的《西江月·莫愁前路无知己》中的“自是人生长恨水,此恨何时已”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困苦。
通过这些词句,读者发现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总之,宋词中的爱情抒情与人生思考融合在其中,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的启迪。
走进唐宋诗词,明晓情感世界前言:诗皆情。
读唐诗宋词,我明晓了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爱情的无悔!唐诗宋词是千年的佳酿,品之令人陶醉;是清澈的甘泉,饮之令人心旷神怡;是天籁之响,闻之令人豁然开朗;是禁得住岁月考验的永远时尚的长卷,览之能启迪人们无限的才情。
走进唐诗宋词,孤独是一种意境,寂寞是一种享受,惆怅也不失一种潇洒。
走进唐诗宋词,去体味“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的母亲爱子情怀;去品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离别情愁;去领味“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游子思乡之情。
走进唐诗宋词,去感受珍视朋友情谊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去感动送别惆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去感悟朋友祝福“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走进唐诗宋词去领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的誓言无悔;去领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的愁情苦涩······一、亲情--温馨,分离,思乡还记得那昏暗的灯光下那位手拿细针,一针一线为将远航的儿子缝补衣物的老母吗?她浓浓的母爱都灌注在细细的线里,就仿佛将自己融入进去了,衣物顿时变得厚重,细密的线将游子的心牢牢的包住,在离家的日子里,不会再感到寒冷,不会再感到孤单,因为在家的那个方向有一位老母在天天盼望着他的归来。
而今,孩子更是家庭的主旋律。
好的生活环境,好的教育,好的工作······一切好的东西,都会是父母亲为孩子准备的,他们并不计较自己所有的一切。
是的,家是温馨的,家永远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永远是孩子疗伤恢复最佳药物,永远是人类不变的主题!“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争,永远是时代的主题。
还记得国家破败,山河犹在的凄凉吗?还记得骨肉分离,家人不见的痛苦吗?还记得“亲不在,子欲养”的辛酸吗?还记得纷飞战火中,对家书得渴望吗?战争,它无情的摧毁了家庭的幸福,让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着离别相思之苦。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唐宋诗词与人生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追求记得,高中老师对我们讲过,求学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时候觉得挺有意境,后来才知道,这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借用宋词中地句子,对人生地发展作过生动形象地比喻地三个境界,想想,还真是恰到好处.就越发地喜欢和肯定了.也许这就是诗词带来地完美境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里地三种境界,不是指成功地三种水平,而是指发展地三个阶段.在王国维看来,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创业,要想做得杰出,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树立远大地目标.这是第一阶段.但实现远大地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一番挫折和磨难,因而还必须经历一个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奋斗过程.这是第二阶段.经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奋斗后,我们或许还不知道成功在哪里,但事实上成功往往已在你眼前,让你突然有一天会为此感到惊喜.如此看来,成功其实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将人带向成功,也就是说成功不只是一个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洛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句,一声声对人生地慨叹,引人深思,让人感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人地一生,短短数十载,其间又要经历仕途坎坷、病痛折磨、悲欢离合……对于人生,追求则是人生意义地存在.而追求地意志在唐诗宋词中寻觅得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唐诗中慷慨激昂地诗句,既教化了世人、也勉励了来者.唐太宗李世民地“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唐明皇李隆基地“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表达了封建帝王一统江山地雄心壮志;杨炯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戴叔伦地“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边城将士精忠报国地英雄气概;特别是韦应物地“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写地是安史之乱初期,张巡率领将士死守睢阳,为大唐军队地部署和调整赢得了时间,最后以身殉国地悲壮故事.李贺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道出了豪迈地胸襟;李白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写出了磅礴地豪气.至若李白地“大略驾群才”、“登高壮观天地间”,亦为满怀豪情之写照.“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宋词中王渥词地“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抒发了自己地远大理想.苏轼地“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塑造叱咤风云地英雄形象,隐喻自己浓厚爱国情.辛弃疾地“整顿乾坤,廓洗宇宙”,“从头收拾旧山河”地壮烈呼声,保卫北宋地决心.还有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浩然正气,傲然风骨雄壮气魄地承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这些都与他们在生活追求地写照,其中地情感与精神,依旧是现代人无法譬拟.·爱情中国地文学历史悠久,中国文学中地爱情也由来已久,中国文学中地爱情观也更耐人寻味.所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地爱情观地确值得我们深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人地爱情一般表达地含蓄,恋爱是还是谈出来地,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像《长生殿》地李隆基和杨玉环地爱情,《江城子》地苏轼与妻子王弗地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陆游地《钗头凤》中他与唐婉地爱情“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等等虽然是悲剧却让人比那些描写美好爱情地作品更耐人寻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古人不含蓄地对爱情地表达,似乎觉得现代人还差一些.例如唐朝时地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地,“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样地坚定地心,想想,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似乎又觉得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似乎真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地话了…唐诗宋词地表达,不只是高雅.总让人爱不释手,总能能触动人心中那块最柔软地部分,更能让人联想自己地经历而感受更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对于爱情,我虽然太多深切体会,但我觉得爱情地本质不只是两情专一相悦,至少,它还需要一个保障,不只是物质地保障,还需要社会地保障.最重要地,像老师说地,忠诚,专一,才能体现爱情地真正地价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追求和爱情,似乎追求也涵盖地爱地一方面,唐宋诗词不仅仅教会我们这些,它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地结晶,蕴含了我国古代地文化地精髓,是古人留予我们后人一笔精神财富,能提高自我品味与修养.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注重这样地修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读唐宋诗词,修得一份涵养,一份智慧,一份态度.(字)。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及其文化内涵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其中之一便是爱情主题。
爱情在古代诗词中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主题,它以深邃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人独特的爱情观和人生哲理。
本文将以若干经典的唐诗宋词为例,探讨其中的爱情主题及其文化内涵。
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通过极简的文字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孤寂之中对故乡乡愁的怀念之情。
这种乡愁与爱情息息相关,传递出一种对亲人,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凸显了古人敬爱亲情和珍视爱情的思想观念。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以登高望远的手法,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寄寓着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无论是爱情还是追求,都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如同登高望远,层层攀升。
这种对爱情的深情赞美和对人生奋发向上的态度是古代文化中爱情主题的一部分。
3. 李清照《如梦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如梦令》是宋代文学家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词中描述了一段离别后的思念情怀,表达了女性纤细而真挚的情感。
在这首词中,玲珑的文字和抒情的描写令人动容,体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壮美的词。
词中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渴望。
词中巧妙运用了对天地的描绘和对人间之美的讴歌,将爱情与广阔的天地相连结,传达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都流淌着古人对爱情的真挚向往和深刻思考。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爱情主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描绘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痴迷和痛苦。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展现古代文人对爱情的诗意表达。
一、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常常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甜蜜和美好。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厚意。
他愿意与爱人一起欣赏美景,不断攀登高峰,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另一个例子是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以梦为比喻,描述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词中的女子沉醉于梦中与心上人相伴的美好时光,即使梦醒时分也不愿离去,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渴望。
二、爱情的离别与思念然而,唐诗宋词中的爱情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甜蜜与美好,更多的是描绘了爱情的离别与思念之情。
这些作品中,诗人们常常通过描写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苦楚来表达对爱人的深情。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后半部分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里,诗人用枫林晚上停车坐爱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他将枫叶的颜色与爱人的美貌相比,表达了他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另一个例子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后半部分:“迷路藕花深处,怕人误到藕花深处。
”这里,词人以迷路入藕花深处为比喻,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她担心自己会迷失在思念之中,无法自拔。
三、爱情的痛苦与无奈除了甜蜜与美好以及离别与思念,唐诗宋词中也描绘了爱情的痛苦与无奈。
这些作品中,诗人们常常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力和无奈之情,展现了他们在爱情面前的脆弱和无助。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首词以描写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为主线,表达了她在爱情中的痛苦和无奈。
她寻寻觅觅,却无法找到心上人的踪影,感到冷冷清清的孤独。
沈园的故事——《钗头凤》赏读唐宋名家词可写之处太多太多,两三千字的文章如何写的尽?苦于无从下笔,偶然间翻开课本,读到放翁的这曲《钗头凤》,黯然泪下。
忽然有种非写不可的冲动。
只为那凄美的爱情。
说到《钗头凤》就必须从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谈起。
陆游生于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自幼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
表妹聪慧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任意。
青春年少的陆游已然表现出过人的诗词才华,而唐婉也是少有的才女,两人有着对诗词的共同喜爱,一段纯洁无暇的爱情由此而生。
才子佳人,花前月下,吟诗作赋,互倾爱意。
许下天涯海角,矢志不渝的海誓山盟。
如此天造地设的一对,着实羡煞人也!陆家与唐家自然愿意成就这对鸳鸯,也使得两家亲上加亲。
于是,陆家以一只精美的祖传凤钗为信物与唐家定下婚事。
洞房花烛之后,天地为证,夫妻之间更加恩爱,一时间传为美谈。
新婚后的陆游,完全沉浸于美满的爱情之中。
夫妇俩日日吟诗作词,携手相游,好不亲密。
对于此时的陆游来讲,什么功名利禄,科举功业,全然抛到了九霄云外。
诗人眼中只剩红颜一笑。
然而,威严专横的陆母看不下去了。
她开始对儿媳妇不满。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种不满的来源不是唐婉不好,而是她太完美了!古人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以及夫妻之间的过于恩爱引起了陆母的不满。
陆母怕陆游过于钟情与唐婉以至于耽误了仕途。
随着时间的增长,小夫妻之间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日渐加深。
陆母对儿媳的不满也因此愈来愈深。
终于,矛盾爆发的一刻,陆母以性命相逼:“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对于沉浸于幸福生活中的陆游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迫于母命,素来孝顺的陆游不得不在一纸休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后陆游再娶王氏,唐婉改嫁赵士诚。
本来尘埃已然落定,却偏偏多年以后有个沈园再会。
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抑或是怜。
几年来诗人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
唐宋诗词中的人间情感感受古代文人对人情的真挚表达唐宋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千年前的诗词,不仅是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更是对人情世故、对人间情感的真挚表达。
首先,古代文人对爱情的描绘是唐宋诗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唐宋时期,写爱情的诗词比比皆是。
从《乐府诗集》中的《长恨歌》、《卜算子》到李白的《静夜思》,无不流露出古代文人对爱情的渴望和痴迷。
这些诗词中融入了婉约的情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古人以诗词表达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
其次,古代文人对友情的描绘也是唐宋诗词中的一大亮点。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友情的追求和珍视并不亚于对爱情的追求。
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到苏轼的《江城子》再到纳兰性德的《赤壁怀古》,都是对友情的真挚表达。
这些诗词中充满了幽默、豪放和深情,表达了古代文人对友情的敬重和深深的依恋。
另外,古代文人还对亲情进行深刻而真挚的表达。
亲情是人生中最为珍贵的情感之一,也是人们共同拥有的情感之一。
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到陆游的《秋夕》,这些诗词中流露出的亲情之深令人动容。
古代文人用诗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庭的牵挂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此外,古代文人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情感也进行了细腻的描绘。
他们用诗词记录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豪情壮志到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忧愁无奈,这些诗词寄托着古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通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入观察和对生命的真实感受。
总之,唐宋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间情感,表达了古代文人对人情的真挚表达。
无论是对爱情、友情、亲情还是对生活的感悟,这些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了古代文人对人情感受的深刻思考和真挚表达。
唐宋诗词的魅力正是在于它们跨越了时光的限制,与现代读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让我们不断思索和体味人间情感的真谛。
人生惟有别离多浅析唐宋离别词的抒情模式及其对李叔同《送别》的影响摘要:“离别”是在唐宋文人笔下常常出现的话题,以“离愁别绪”为主题的诗词也数不胜数,“离别词”同样流传十分广泛。
唐宋时期的词人例如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姜夔等,在与自己的亲人、爱人或是友人分离时,总会通过自己的抒情模式表露自己的心迹。
而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窥见他们抒情模式的相似之处。
“离别”之主题经久不衰,“别离”的作品层出不穷。
至于近代,李叔同先生的词作《送别》时不时出现在我们与同窗好友分别的场景中,总能引起离别之人的共情,这首离别之词也不可不谓脍炙人口。
本文将归纳唐宋离别词基本抒情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近代李叔同先生所创作的《送别》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离别词,意象,李叔同,送别正文:词作为一种唐宋时期兴起并发展至鼎盛的文体,词人总是借此表露自己内心丰富而真挚的情感体验。
“离别词”更是唐宋词人笔下最常出现的一种类型的词,数不胜数的离别词句广为流传。
在唐宋时期,如柳永、苏轼、李清照等等的词人,在自己不得不与爱人、友人或是亲人行至人生旅途的分岔路口,总会依靠自己的抒情模式创作相关词作品以纾解内心的伤感别离。
近年来,学者们对唐宋时期离别诗词作品的研究较为丰富,然而较少将关注点置于唐宋离别词的基本抒情模式上,对此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此处的抒情模式主要是指通过使用某些手法来描写不同抒情视角的人物,借助描述抒情主人公的特征、心理活动以表现其内心情感,并且这种情感在具有典型性意象组合的环境的烘托下,更加突出地渲染了离别的氛围。
虽然不同的词人笔下书写离愁别绪的抒情模式各有千秋,但在他们的词作中能够窥见他们抒情模式的相似之处并进行分析研究。
“离别”之主题经久不衰,“别离”的作品层出不穷。
而纵观离别词之发展历程,至于近代,李叔同先生通过采撷词之意象结合某些艺术手法,成功创作了具有古典意趣的《送别》,这首情感真挚、意境凄美的歌往往能引起离别之人的共情。
唐诗宋词中的爱情“听弦断,断那一世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唐宋,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与宋词并称为“双绝”,都代表着一世文学之盛。
直到至今,他们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带给我们很高的艺术享受。
唐李商隐《无题》(晚唐著名诗人,婉约派,诗文音韵优美,浪漫主义的色彩非常浓厚。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灵犀是传说角中有一条白纹直通两头的犀牛称为“灵犀”。
诗人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写出了自己的爱情遭遇。
他同爱人分处两地,一个在画楼西,一个在桂堂东,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
也就是说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
尽管不能相聚,但两人的早已在一起,“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
这两句诗已不限于爱情,用以比喻两人的心像灵犀一样,是相通的。
宋秦观《鹊桥仙》(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子之一,长于诗文,词名最盛。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剧中的甄嬛琴词合一的念完这首词,我不禁想到了牛郎织女,这首词借牛郎织女每年相会一次的神话传说,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他对她的深情犹如天河里的水一样温柔缠绵,源远流长,相会却如此短暂恍如美梦稍纵即逝。
但只要对爱情忠贞不渝,又何必整天厮守在一起呢?这几句千古名句虽透漏着淡淡的无奈,但无奈的背后,却是一如既往的深情。
宋苏轼《江城子》(北宋著名词家,自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来生死相隔,两相茫茫,彼此间一无所知。
即使不曾时时刻刻萦心思念,但也是未曾一日忘怀。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而作,以深情的笔调,抒发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
唐宋诗词与爱情、亲情虽然是理科生,但我一直很喜欢唐宋诗词。
我们一般都讲“唐诗宋词”,它是指文学史上以朝代来命名的两种文学样式。
如果我们光说唐诗的话,宋诗就被忽略了,实际上现存的宋诗数量是唐诗的五倍,宋代还有像苏东坡和陆游这样伟大的诗人。
所以,我们说,宋诗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作品。
我喜欢唐宋诗词,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
我们都知道,汉字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简练。
同样的意思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表达会比较冗长,而我们可以用简洁的中文把复杂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
譬如说,有一个同学邀请我参加一场晚会的节目表演,我自认为不能胜任,就委婉地拒绝了,同时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英文可能会说:“Thank you for asking me to join in the party , but I am sorry. I think the job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这样长长的句子用中文来说只需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而中文简练的特点在唐宋诗词里表现的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看,诗中最短的五言绝句是四句话,二十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诗篇。
词中最短的叫做十六字令,或者叫做《苍梧谣》。
它就更短了,只是区区十六个字就组成了又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日本,最短的诗叫做俳句,还要十七个字。
仅仅一字之差,我们却看到了中文不可被逾越的优势。
当然,简练并不是汉字唯一的优点。
唐宋诗词还有一个优势是,它能用一种优美的形式、典雅的语言,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完美地表达出来。
我们现代人,假如多读一些唐宋诗词,整个人的气质就会大不相同了。
像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些学姐学长一看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来我们高中是念理科的还是读文科的。
几乎所有读文科、常常接触诗词的人,身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儒雅的感觉,特别能在语言文字上体现出来。
上个月,我们系要出版一本杂志,我作为审稿人员,一看文章开头,就能够断定作者是否经常接受文学方面的熏陶。
念理科的人写出来的大多是议论文,通常是惜字如金,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晰,逻辑关系也是一环扣着一环,相当紧密。
考核答题纸(20 10 —2011 学年第 2 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唐宋诗词与人生改卷教师:学号:姓名:得分:·追求记得,高中老师对我们讲过,求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时候觉得挺有意境,后来才知道,这是近代词人王国维借用宋词中的句子,对人生的发展作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的三个境界,想想,还真是恰到好处。
就越发的喜欢和肯定了。
也许这就是诗词带来的完美境界。
这里的三种境界,不是指成功的三种水平,而是指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王国维看来,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创业,要想做得杰出,首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树立远大的目标。
这是第一阶段。
但实现远大的目标不可能一帆风顺,总要经历一番挫折和磨难,因而还必须经历一个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奋斗过程。
这是第二阶段。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后,我们或许还不知道成功在哪里,但事实上成功往往已在你眼前,让你突然有一天会为此感到惊喜。
如此看来,成功其实就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自然而然将人带向成功,也就是说成功不只是一个目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刘希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洛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一句句,一声声对人生的慨叹,引人深思,让人感慨。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其间又要经历仕途坎坷、病痛折磨、悲欢离合……对于人生,追求则是人生意义的存在。
而追求的意志在唐诗宋词中寻觅得到。
唐诗中慷慨激昂的诗句,既教化了世人、也勉励了来者。
唐宋诗词与爱情、亲情
虽然是理科生,但我一直很喜欢唐宋诗词。
我们一般都讲“唐诗宋词”,它是指文学史上以朝代来命名的两种文学样式。
如果我们光说唐诗的话,宋诗就被忽略了,实际上现存的宋诗数量是唐诗的五倍,宋代还有像苏东坡和陆游这样伟大的诗人。
所以,我们说,宋诗里面也有很多好的作品。
我喜欢唐宋诗词,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精品。
我们都知道,汉字最大的特点和优点是简练。
同样的意思用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表达会比较冗长,而我们可以用简洁的中文把复杂的意思清晰地表达出来。
譬如说,有一个同学邀请我参加一场晚会的节目表演,我自认为不能胜任,就委婉地拒绝了,同时表达我的感谢之情。
英文可能会说:“Thank you for asking me to join in the party , but I am sorry. I think the job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这样长长的句子用中文来说只需要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
而中文简练的特点在唐宋诗词里表现的就更加明显了。
我们看,诗中最短的五言绝句是四句话,二十个字就是一个完整的诗篇。
词中最短的叫做十六字令,或者叫做《苍梧谣》。
它就更短了,只是区区十六个字就组成了又一个完整的作品。
在日本,最短的诗叫做俳句,还要十七个字。
仅仅一字之差,我们却看到了中文不可被逾越的优势。
当然,简练并不是汉字唯一的优点。
唐宋诗词还有一个优势是,它能用一种优美的形式、典雅的语言,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完美地表达出来。
我们现代人,假如多读一些唐宋诗词,整个人的气质就会大不相同了。
像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些学姐学长一看到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来我们高中是念理科的还是读文科的。
几乎所有读文科、常常接触诗词的人,身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儒雅的感觉,特别能在语言文字上体现出来。
上个月,我们系要出版一本杂志,我作为审稿人员,一看文章开头,就能够断定作者是否经常接受文学方面的熏陶。
念理科的人写出来的大多是议论文,通常是惜字如金,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晰,逻辑关系也是一环扣着一环,相当紧密。
而读文科的同学,写的作品明显感性的多。
一个手势、一片落叶、一株小草,甚至一个眼神、一缕阳光,他(她)都能洋洋洒洒写上几大张纸,而且还能把你感动地眼泪汪汪,更夸张的是,当你流下了眼泪,你可能还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地哭出来。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就是唐宋诗词深深吸引我的原因。
在唐宋诗词中,我读得最多的恐怕是关于爱情类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的《无题二首》之一)”虽无彩凤的双翼可以飞越阻隔,但是彼此的心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有一线相通。
如此默契、如此浪漫的爱情,不禁令人神往。
前几天看电视,我看到有一对夫妻因为生活上的摩擦作客某一个心理访谈节目,现场的心理专家要求他们分别在纸上写下一句话,再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告诉对方。
那位丈夫写下了“我很爱你”,然后,紧紧地抱住了他的妻子。
数十秒过后,妻子脸颊微红,说:“他是让我对他有信心,相信他爱我。
”接着,妻子紧紧地握住了丈夫的手,眼泛泪光,最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落。
这时,丈夫也哽咽了:“她说,我们之间需要交流。
”是的,纸上写的正是“需要交流”这四个字。
主持人和心理专家面对这个结果,都不禁鼓起了掌。
他们不像参加某些综艺节目的默契大考验,夸张地手舞足蹈,他们只是用一个轻轻的动作和淡淡的眼神,便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夫妻之间已经到达如此默契的程度,何必再为小摩擦而耿耿于怀呢?这就是默契的力量啊!
以前,我们在追求异性的时候,会写情书给对方。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动笔写字,都用电脑代劳了,但是书稿还是最能表达心意,传达爱意的手段。
每一笔一划都是亲手写上去的,每一个字都黏着化不开的柔情蜜意。
此时,如果我们从唐宋诗词中挑选一些经典的作品,就一定能给自己加很多分数。
比如,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
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
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
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失恋了,也可以用唐宋诗词来劝对方回心转意。
比如说,北宋擅于写失恋的晏几道。
在他的词里面,如果我们从《临江仙》中挑那么几句:“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梦觉后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长长的帘幕低垂。
去年春天惹起的恨恚又来恼我,恰是落花纷附,我一人孤独伫立,细雨霏霏,燕儿翩翩双飞。
离别之后的孤独和刻骨的相思令人心疼不已。
要是我们引用了这么几句优美的、伤心欲绝的词句,对方还能不飞奔回来吗?
我们学习唐宋诗词,不但能运用在自己的恋爱生活上,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教导我们亲情的可贵。
大家都知道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说小草的心,能报答那春天的阳光的哺育?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孟郊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更感觉到亲情的可贵和母爱的伟大。
因此,唐诗选评中这样评论《游子吟》:“写母子恋恋心情,极真,极隐、极痛、极尽,一字一呜咽。
”
除了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依恋之外,唐宋诗词中也有许多是写父母对子女深沉的思念。
就说说李白吧。
他在我们的印象里,一直是个四海为家、放荡不羁的风流人物。
但他的《寄东鲁二稚子》却写出了他内心最深沉的、最动人的思念之情。
当时,李白因在朝中受权贵排挤,怀着抑郁不平之气离开长安,开始了生平第二次漫游时期,这首诗就是他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期间写的。
面对“吴地”(这里指南京)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情景,李白不禁想起了离别了将近三年的远在山东的家庭、田地、酒楼、桃树、儿女等等一切,尤其是对自己的儿女,他更是倾注了最深挚的感情。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想到这里,又不由得心烦意乱,肝肠忧煎。
无奈之下,只能取出一块洁白的绢素,写上自己无尽的怀念,寄给远在汶阳川(今山东泰安西南一带)的家人。
诗篇洋溢着一个慈父对儿女所特有的抚爱、思念之情。
高中的理科生涯把我的情感打磨得方方正正,幸好有唐宋诗词,他让我的情感回复细腻。
我在唐宋诗词里面,看到了一个柔美的、高雅的感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