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影视音乐赏析》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7
《经典影视音乐赏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题:影视音乐2.课型:欣赏课3.所属单元: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课时:15.教学方法:探究法、小组讨论6.教学准备:多媒体二、课标要求1.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表述对某些背景音乐或主题音乐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延伸课,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为第三课时打基础。
把中国的影视音乐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其突出的时代特征,主要是想通过几首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选择与鉴赏影视音乐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根据上节课《长江之歌》的学习发现学生观看影视时更多地关注的是剧情、场面,对其中的音乐属于遗忘状态。
最主要的是学生不会去辨别哪些音乐适合自己听,影视音乐的作用于分类也很模糊。
所以本节课选择了比较典型、有趣的音乐,希望能够再次挑起学生的学兴趣。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本节课几首作品的欣赏辨别影视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了解音乐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音乐的基本要素的变化来分析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内心的矛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感受、体验影视中音乐,加深对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认识。
乐于参与演唱和活动,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六、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在观看影视作品掌握分析影视音乐的技巧。
2.教学难点:通过速度、音色、力度等音乐要素分析音乐的变化发展。
3.突破方法:教师合理的提示音乐变化暗示剧情的发展。
七、板书设计影视音乐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导入播放《卓别林》的无声电影,提出问题。
这段视频有什么特点?(黑白画面、有背景音乐但无语音)引出:最早的电影没有配音,主要用音乐来衬托剧情的发展。
二、影视音乐(一)影视音乐的起源影视音乐源于18世纪末,是通过音乐的表现手法,作用于人们的听觉,使人获得心理上的体验,它与文学、绘画等众多学科不同。
影视音乐初中教案课程名称:欣赏影视音乐课程类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影视音乐,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感受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3.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体裁形式、音乐元素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分辨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分辨不同类型影视音乐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音视频资料、黑板、课本、粉笔。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影视音乐,让学生猜测该音乐出自哪部影视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简要介绍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二、欣赏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影片中的情感表达。
2. 学生分析主题曲与影片情节的关联,讨论音乐如何衬托影片主题。
3. 教师播放《阿甘正传》插曲《Forrest Gump》,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在塑造角色形象方面的作用。
4. 学生讨论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等要素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三、实践与探究(10分钟)1. 教师分发影视音乐片段,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分辨出不同类型影视音乐(如主题曲、插曲、背景音乐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分辨的方法和心得。
3. 教师总结不同类型影视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影视音乐的魅力。
四、课程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表达对影视音乐的喜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影视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影视音乐的兴趣。
影视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能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乐于参与演唱和欣赏活动,并对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2、欣赏《辛德勒名单》、《你是这样的人》的主题音乐,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辛德勒名单》、《你是这样的人》主题音乐,知道影视主题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及作用。
教具准备:电钢琴、课件、多媒体一、情境导入:1、播放《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影视金曲。
2、什么是影视音乐?3、影视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4、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导入:主:中国有一位伟人,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没有亲生儿女,却收养了五个孤儿,去世时银行里没有半分钱存款,去世后联合国为他降半旗,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周恩来总理)过渡:周总理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深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那么他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希望大家从歌曲中找到答案。
(讨论)主:在欣赏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发现在歌词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人名,也没有提到周总理是怎样的一个人?说明歌曲有着深刻而凝练的语言,同时也有着很深的内涵。
三、欣赏歌曲: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2、介绍周恩来总理。
3、再次欣赏,听后思考:(讨论)(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根据情绪的变化,你可以把歌曲分为几个部分?表现了人们对总理的敬仰之情,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爱戴。
歌曲是再现单三部曲式。
4、欣赏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
思考:戴玉强的声音和感情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处理这首歌曲的?生:精神、激动,有强有弱,加上了延长音和装饰音。
戴玉强是一位美声唱法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以明亮饱满、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十分投入的演唱带给我们一种震撼,同时领唱与合唱的形式也将人们对周总理的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5、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设计的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
6、综合每组讨论情况,演唱歌曲。
四、拓展欣赏:1、播放《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和画面?那这部电影究竟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影视鉴赏教案第三章思维导图教案标题:影视鉴赏教案第三章思维导图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2. 学生能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影视鉴赏相关知识;3. 学生能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影视作品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重点:1. 学习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 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影视鉴赏相关知识;3. 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影视作品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影视鉴赏相关知识;2.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影视作品的要素和结构。
教学准备:1. 影视作品示例;2. 白板、彩色笔等教学工具;3. 学生笔记本或纸张。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与学生分享思维导图在整理和归纳知识方面的重要性,并说明本节课将学习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影视鉴赏。
Step 2:讲解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10分钟)1. 解释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和组织思维的图形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和归纳知识。
2. 介绍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中心主题、分支、关键词等。
3. 演示如何使用思维导图,从中心主题出发,逐步添加分支和关键词。
Step 3: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影视鉴赏相关知识(15分钟)1. 提供一部影视作品示例,例如《霸王别姬》。
2. 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该影视作品的相关知识,如导演、演员、剧情、主题等。
3. 学生在笔记本或纸张上绘制思维导图,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Step 4: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影视作品的要素和结构(20分钟)1. 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分析影视作品的要素,如场景、人物、对白、音乐等。
2. 要求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添加相应的分支和关键词,并进行归纳总结。
3.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优势,强调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影视鉴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和归纳知识。
影视音乐赏析教案
《影视音乐赏析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初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对音乐的感知、想象思维,科学的发声,情感教育、互动合作以及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本节课以电影《卧虎藏龙》为例,向学生介绍、欣赏影视音乐中配乐部分场景音乐的功能及音画配置方式等。
通过欣赏、分析三个不同片段的场景音乐(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体验此段场景音乐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等对剧情产生的效果以及与画面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影视音乐的认识的理解。
主题音乐
配乐
场景音乐——画内音乐、画外音乐(背景音乐)
影视音乐
主题歌——片头、片尾主题歌
歌曲
插曲
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对影视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欣赏学习了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长江之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歌《眺望你的路途》,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等作品,本节课继续进行影视音乐的分类讲解并重点赏析场景音乐中的背景音乐部分。
本节课选择以备受学生们喜欢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场景音乐为例,相信一定会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探讨、表现热情,学生们通过欣赏、感受、想象、探讨、体验、参与演奏等过程一定会更加了解影视音乐,在以后的观影活动中也会更加关注影视音乐、欣赏影视音乐,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音乐素养。
影视音乐赏析教案这篇文章共1617字。
影视音乐赏析
适用年级初一
所需时间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
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精心选材,用心设计,合理创编。
每个版块所体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版块的内容通过音乐的情感育人,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融进了音乐的题材、风格这些知识,具有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孩子们易于接受。
第二版块安排的影视金曲,更是既经典又与时俱进,象电影《卧虎藏龙》的主题音乐《穿越竹林》,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主题音乐《伴随着你》,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歌眺望来时的路都能让孩子们对学习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发展了音乐的感受、想象、与创造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影视音乐,了解影视音乐的背景。
2.知道影视音乐在影片中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欣赏经典影视音乐,感受氛围。
2.对比不同的的影视音乐,体味不同的情感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乐于欣赏影视音乐,培养感知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引导学生产生继续学习和欣赏音乐的愿望。
3.感受这些经典影视音乐,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
对应课标
1.结合课堂内容,谈影视音乐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2.结合课堂内容,谈影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音乐欣赏的目的?
2.音乐欣赏的角度?
3.音乐欣赏的价值?
4.音乐欣赏的方式方法?
专题划分专题一:眺望来时的路(1课时)专题二:伴随着你(1 课时)专题三:穿越竹林(1 课时)…………
其中,专题一(或专题中的活动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眺望来时的路
所需课时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以音乐贯穿始终,突出老师以音乐的形式来管教学生的主题。
2.电影中各个倾诉,哀叹,同情等情节以童声合唱给观众给留下深刻的情感体验。
3.在人物情感发生重大变化时,以音乐来渲染,给观众重大深刻的冲击力。
专题问题设计1.老师以音乐的形式来管教学生,和学生精神交流意义何在?
2.在哪些时候出现了什么样的音乐?
3.音乐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放牛班的春天的影视作品,眺望来时的路音乐,歌曲
学习活动设计
1. 用多媒体播放放牛班的春天,学生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影视音乐,把学生带入故事,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2. 教师引导:
(1.)这样一部简单、质朴而又催人泪下的电影,着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那些美妙的音乐,时刻在我的耳际萦绕,挥散不去。
那天籁般的嗓音,更是一个奇迹。
正是这爱,如一束阳光,直射“池塘之底”。
这爱,又如春风化雨,当年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
会记得马修老师的善良与伟大,或许他们中的大多数仍是普通人,但是马修改写了他们原本灰色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
让我们的爱像温暖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2.)音乐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们用语言和画面难以表达的时候,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将电影内涵表达得更为深刻。
影片中音乐背景下的人声更具有升华主题,渲染情绪和加深记忆的作用。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1.)欣赏了影视中的音乐有何感触?
(2.)主题音乐在电影中共出现了几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3.)对人物性格有着怎样的刻画?
4.教师引导学生:
(1.)影视音乐突出主题:本片以音乐贯穿始终,突出了老师以音乐的形式教育学生的主题。
(2.)影视音乐烘托渲染气氛,抒发人物情感:在电影各个倾诉,哀叹,同情等情节,所用的童声合唱也给了观众相应的情感体验。
5.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影视音乐,热爱音乐,在音乐欣赏中陶冶情操,升华灵魂。
1.学生能否体味到影视音乐所表达的含义
评价要点
2.学生是否被影视音乐所感染。
3.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了升华。
4.音乐传递正能量,鼓励学生热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