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患者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2023压疮个案护理查房•病例介绍•压疮概述•个案护理分析目录•治疗及用药方案•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其他注意事项01病例介绍•患者姓名:张三•年龄:78岁•性别:男•民族:汉族•职业:退休工人病例介绍•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曾脑梗塞导致偏瘫•治疗经过:长期卧床,接受高血压、糖尿病药物治疗,定期接受康复治疗•目前状况:患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近来发现骶尾部压疮形成•护理问题:压疮形成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有关,患者营养不足、血液循环差,需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
病例基本信息病史及治疗经过目前状况及护理问题02压疮概述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的组织溃疡和坏死。
定义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压疮可分为急性压疮和慢性压疮。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因压力、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是压疮的主要病因。
发病机制压疮的发病机制包括局部组织受压、缺血缺氧、炎症反应、自由基损伤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压疮早期可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麻木,晚期则出现组织坏死、溃疡和坏死。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结合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生化等)可明确诊断压疮。
临床表现及诊断03个案护理分析1压疮风险评估23老年患者往往由于皮肤血供减少、弹性降低、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容易发生压疮。
患者年龄慢性病患者、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等病情状况,以及使用镇静剂、脱水剂等药物也容易引起压疮。
病情状况长期受压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足跟等,未及时改变体位或减压,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增加压疮的风险。
局部受压减轻局部压力定期翻身、改变体位是预防压疮的最基本措施。
对于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应每2小时协助其翻身一次,减轻局部受压。
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刺激,减少摩擦和剪切力。
可使用防压疮气垫床,以减轻局部压力。
营养支持营养不良可增加压疮的风险,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压疮的护理查房关键信息项1、查房目的2、查房频率3、参与查房人员职责4、压疮评估标准5、护理措施与方法6、护理记录要求7、患者教育内容8、质量监控与改进措施11 查房目的为了提高压疮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压疮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本压疮护理查房协议。
通过查房,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压疮护理,促进压疮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11 早期发现压疮风险通过定期查房,及时识别患者存在的压疮风险因素,如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局部皮肤受压等,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112 评估压疮进展对已发生压疮的患者,准确评估压疮的分期、面积、深度、渗液情况等,为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113 指导护理措施根据压疮的评估结果,为护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包括伤口处理、体位变换、营养支持等方面。
114 促进护理质量提升通过查房过程中的讨论与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压疮护理流程和标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12 查房频率121 常规查房责任护士每天对所负责的压疮患者进行至少一次查房,观察压疮情况,记录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122 小组查房护理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小组查房,由组长带领组员对重点患者进行评估和讨论,制定或调整护理计划。
123 全院查房每月进行一次全院性的压疮护理查房,选取典型病例,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参与,共同学习和交流。
13 参与查房人员职责131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准确评估压疮情况,执行护理计划,并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和患者的反应。
在查房时,向小组或全院汇报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进展。
132 护理小组长组织和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小组查房,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协调解决护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33 护士长负责全院压疮护理工作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参与全院查房,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推动压疮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134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治疗建议,协助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压疮护理查房范文日期:2024年10月1日时间:上午9:00-10:00地点:病房301查房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3人、病房医生查房目的:了解患者压疮的情况,评估护理效果,调整护理措施,预防和治疗压疮的发生和恶化。
查房内容:1.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李年龄:67岁性别:女诊断:脊髓损伤、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日期:2024年9月20日2.体征观察:3.评估:(1)压疮风险评估:根据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得分为12分,属于中度风险。
(2)压疮评估:观察压疮部位,发现患者左侧骨盆区有一个2级压疮,大小约为3cm×2cm,形状规则,边缘整齐,底部呈红色,未见渗液。
4.护理措施:(1)护理垫:患者使用床垫为动态气囊床垫,调整气囊充气压力,保持在适宜范围。
将床垫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转位护理:每2小时转换患者体位,避免长时间任一体位。
使用护士呼叫器提醒患者和家属进行转位。
(3)皮肤护理:每日进行2次皮肤清洁,使用温水和中性洗液轻柔清洁患者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和洗涤剂。
(4)营养护理:根据营养师的建议,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促进伤口愈合。
(5)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5.教育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预防和护理的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1)压疮的原因和危害:解释压疮形成的原因,提醒家属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状况,介绍压疮的危害,以增强家属的重视程度。
(2)定期转位:详细讲解为什么要定期转位,如何正确转位,转位频率和方法。
(3)正确床垫使用:指导家属如何正确使用床垫,调整气囊充气压力,保持干净和松软。
(4)皮肤清洁及护理:教授正确的皮肤清洁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注意避免损伤皮肤。
(5)营养与水分摄入:介绍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提醒患者合理饮食。
6.医嘱执行情况:(1)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按时给予抗高血压药物。
压疮病人的护理查房一、病情介绍压疮是指因体位不良、长时间压迫、摩擦等因素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缺血、缺氧、坏死等并发症。
压疮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引发感染、败血症等情况,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二、护理目的通过定期查房,及时发现和诊断患者的压疮病情,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和病情加重,保证患者身体部位的正常血流灌注和肌肉弹性,维护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查房内容1、患者情况了解: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史、主要症状、治疗方案等基本情况。
2、皮肤检查: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状况。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易受压迫的部位,如脊柱、骨盆、踝部、肩胛骨等部位,对于早期出现的红斑和疼痛等症状应该及时进行记录。
3、互动交流: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互动交流工作,解释护理措施,告知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合作性。
4、营养摄入: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摄入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5、合理活动:为了避免因长期卧床或长时间固定姿势引发压疮,患者应该进行合理的身体活动,如轮流翻身、扭动、肢体活动等,保持良好血液循环和肌肉弹性。
6、伤口处理:对于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对其伤口进行处理,如清创、换药等。
同时还应该加强急救措施,对于严重感染和出血等情况应该及时处理,做好护理记录和汇报。
7、心理关怀:压疮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疼痛和身体不适,心理状态较为敏感。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心理关怀,调节患者情绪,提高其信心,缓解其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其抗病能力。
8、护理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尽的记录和汇总,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如饮食计划、伤口处理计划、身体活动计划等,确保患者能够正常生活和治疗,预防压疮的加重和复发。
压疮预防护理查房压疮是指皮肤或组织由于长时间受到持续性的压力而导致的局部缺血坏死的病症。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压疮预防护理查房,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可能存在的压疮风险。
以下是一份关于压疮预防护理查房的报告,供参考。
一、患者信息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患者病情:主要疾病、住院时间、身体状况等。
二、查房内容1.皮肤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身体进行全面的皮肤评估,包括压疮部位、颜色、潮湿程度、温度等。
a.压疮部位:查看已有压疮的发展情况,包括压疮大小、红肿程度、坏死组织等。
b.皮肤颜色:观察患者全身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红斑、发绀、苍白等异常表现。
c.皮肤潮湿程度:检查患者是否有大量出汗或尿液泄漏等情况,特别是尤其是在皮肤折叠部位,如腹股沟、腋窝、褥疮部位等。
d.皮肤温度:测量患者皮肤温度,观察是否存在局部温度变化。
2.压疮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主要参考以下项目:a.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患者的BMI,判断患者体重是否超重或过轻。
b.活动能力评估:观察患者是否行动不便,是否需要辅助设备。
c.皮肤状况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皮肤情况、有无皮肤屏障损伤、湿疹、水肿等。
d.疾病因素评估:观察患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等,这些因素会增加患者压疮的风险。
e.饮食与营养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判断其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3.压疮预防护理根据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结果,给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指导。
a.高危患者: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定时位置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b.一般风险患者:给予适当的压疮预防措施,如使用低刺激性的洗涤剂清洁皮肤、使用营养保健品保证营养摄入等。
c.低风险患者:进行皮肤防护宣教,嘱咐患者多进行全身运动,加强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
4.卧床环境整理a.床单、枕头套等床上用品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和清洁。
b.床垫选择:推荐使用防压床垫,减少身体局部的压力。
压疮病人的护理查房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对于压疮病人的护理,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下面就以一位压疮病人为例,进行一次护理查房。
一、病例介绍患者_____,男,75 岁,因脑血管意外导致长期卧床。
入院时,患者骶尾部、足跟部有不同程度的压疮。
骶尾部压疮面积约 5cm×5cm,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足跟部压疮面积约 3cm×3cm,表皮破溃,基底红润。
二、护理评估1、全身评估生命体征:体温 375℃,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30/80mmHg。
营养状况:患者消瘦,食欲不佳,白蛋白 30g/L。
意识状态:患者意识模糊,不能自主翻身。
2、局部评估压疮部位:骶尾部、足跟部。
压疮分期:骶尾部为Ⅲ期压疮,足跟部为Ⅱ期压疮。
创面情况:骶尾部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红肿;足跟部表皮破溃,基底红润。
3、心理社会评估患者因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
家属对压疮的护理知识缺乏,感到焦虑和无助。
三、护理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受压、营养不良有关。
2、疼痛与压疮创面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与压疮创面暴露、脓性分泌物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有关。
5、焦虑与疾病预后、生活不能自理有关。
四、护理目标1、患者压疮创面逐渐愈合,新的压疮不再发生。
2、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
3、患者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4、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
5、患者焦虑情绪减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五、护理措施1、减压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每 2 小时一次,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使用气垫床、减压敷料等减压设备,减轻局部压力。
2、创面护理骶尾部压疮: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脓性分泌物,然后用碘伏消毒,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每天换药一次。
足跟部压疮: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用无菌纱布包扎。
压疮患者护理查房
压疮定义: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分期: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
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粘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在肤色较深的个体中,深部组织损伤可能难以检测。
厚壁水疱覆盖的黑色伤口床进展可能更快。
足跟部是常见的部位。
这样的伤口恶化很快,即使给予积极的处理,病变可迅速发展,致多层皮下组织暴露。
Ⅰ期: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受损部位与周围相邻组织比较,有疼痛、硬块、表面变软、发热或者冰凉。
Ⅱ期:真皮部分缺失,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腐肉,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Ⅲ期:全层皮肤组织缺失,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腐肉存在,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Ⅳ期:全层组织缺失,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有潜行或隧道
不明确分期:全层组织缺失,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压疮的局部评估
1.压疮的大小
2.分期
3.形状
4.部位
5.渗出液的量
6. 感染
7.疼痛
8.braden危险因素评估
压疮的影响因素
压力
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耐受力。
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形分布,最大压力在
骨突出的周围。
压力与时间关系的研究显示:低压长时间的压迫造成的组织危害>高压短时间的压迫。
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mmHg(2.01-4.4KPa),最长承受时间为2h。
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形坏死,萎缩的、疤痕化的、感染的组织增加对压力的敏感性。
剪切力
引起压疮的第2位原因,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滑移动的力量。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与体位关系密切,发生在深部组织中。
有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如果将受压部位的血管比喻为水管的话,压力是将水管挤扁,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弯,所以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措施
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增加皮肤的敏感性。
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温度升高1℃,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氧的需要量10%。
摩擦力大小可被皮肤的潮湿程度所改变,少量出汗的摩擦力>干燥皮肤,大量出汗则可降低摩擦力。
床铺皱褶不平、有渣屑、皮肤潮湿或搬动时拖、拽、扯、拉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
潮湿
湿润皮肤使组织产生压疮的可能性比干燥皮肤高5倍。
潮湿→皮肤的酸碱度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表皮损伤,细菌增殖↑,见因素:大小便失禁、大汗或多汗、伤口大量渗液等。
正常皮肤偏酸性,PH4.0-5.5,尿和粪均为碱性。
压疮护理
1、高、中危病人预防措施
(1) 翻身: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病情 1~2 小时翻身一次,病人侧卧位,背部与床铺的角度以30°为宜;半卧位床头抬高<30°,时间<30min/ 次。
(2) 应用气垫床或海绵垫:Braden 表评分≤ 11 分,必须使用气垫床减压。
(3) 酌情使用预防压疮的敷料,不使用圆形气圈;
(4) 全身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仅次压力为第二大因素,因此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5) 及时清理大小便:
尿失禁导致皮肤潮湿,大便失禁对皮肤损害更大;
(6) 床头交接班:
查看病人局部情况及措施落实情况。
(7)制动病人:
使用减压垫;定时抬高臀部腰部;臀等部位垫靠枕;改变着力点;
有条件使用悬浮床,禁止在受压发红的部位按摩(按摩会加重局部缺氧)
2、健康教育管理
病人及家属或照顾者共同参与。
教育内容包括压疮形成原因、危险因素;全身营养的重要性及营养计划的执行;皮肤清洁干燥的重要性及皮肤护理要点;卧位放置及翻身技巧、减压垫的作用。
3.心理护理
者的心理状态随时评估,并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