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构造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的结构组成
一、引言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结构组成也是十分复杂的。
本文将从外部构造、内部构造、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汽车的结构组成。
二、外部构造
1. 车身:由车顶、车门、挡风玻璃等组成。
2. 前脸:包括前大灯、进气格栅等。
3. 车尾:包括尾灯、后备箱等。
4. 轮胎:由轮辋和轮胎组成,用于支撑汽车和行驶。
三、内部构造
1. 底盘:由车架和底盘悬挂系统组成,用于支撑汽车整体重量。
2. 内饰:包括座椅、仪表盘等,用于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3. 空调系统:用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四、动力系统
1.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提供动力。
2. 变速器:负责将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传递到轮胎上,并调节车速。
3. 传动系统:由传动轴、万向节等组成,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
到车轮上。
五、控制系统
1. 刹车系统:包括制动器和刹车片等,用于减速和停车。
2. 方向盘: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3. 油门踏板:用于控制汽车的加速和减速。
六、安全系统
1. 安全气囊:在碰撞时能够保护驾乘人员。
2. 安全带:在碰撞时能够固定驾乘人员身体,避免二次碰撞。
3. 防盗系统:包括中控锁、防盗报警器等,用于防止汽车被盗。
七、结论
汽车的结构组成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每个部分都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各个部分协调配合,才能使汽车安全可靠地行驶。
汽车的所有构造和原理汽车的构造和原理涉及到许多关键部件和系统,以下是汽车的主要构造和原理。
1. 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内燃机可以进一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
2. 变速器:汽车的变速器通常包括离合器和传动装置。
离合器用于断开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的连接,使车辆可以换挡。
传动装置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通过不同的齿轮比来实现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3. 底盘:汽车的底盘包括车身、底板、底架、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
车身提供乘客和货物的空间,底板和底架提供支撑和承载能力。
悬挂系统用于减震和维持车身稳定性,制动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减速和停止,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方向。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燃料的供给和混合。
汽油车的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射器和燃油调节器等,而柴油车的燃油系统则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和喷嘴等。
5. 电气系统:汽车的电气系统包括电瓶、发电机、启动电机、点火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电瓶负责储存和提供电能,发电机通过发动机驱动来产生电能,启动电机用于启动发动机,点火系统用于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照明系统用于提供车辆照明和信号灯。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维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液来吸收和分散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以保持发动机在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
7. 空气系统:空气系统用于提供发动机所需的空气。
空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空气过滤器和进气门等,它们协助将空气引入发动机中,并参与燃料的混合和燃烧过程。
8.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减速和停止。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它们通过对车轮施加摩擦来转化动能为热能,从而减速和停止车辆。
9. 方向系统:方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的转向。
方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装置、齿轮和连杆等,通过人的操纵将转动力转化为车轮的转动,从而控制车辆的前进方向。
汽车构造知识点全总结一、汽车的整体结构汽车的整体结构通常由车身、底盘和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
车身是汽车的主体部分,它由车顶、车门、车窗、车尾和车门等构成。
车身的主要材料有钢板、铝合金、碳纤维等。
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系统,由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组成。
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变速箱和传动系统组成。
二、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常见的发动机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
内燃机是目前主流的动力来源,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是通过汽油的燃烧产生动力,柴油发动机则是通过柴油的燃烧产生动力。
而电动机则是通过电池提供的电能来驱动汽车。
发动机主要由气缸、活塞、曲轴、发动机缸体、曲轴箱、气门、燃油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等部分组成。
发动机通过气缸的连续工作,产生的动力通过曲轴传递到变速箱,进而驱动汽车前进。
三、传动系统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变速箱和传动轴。
变速箱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递到传动轴上的装置。
它可以根据车速和扭矩的需求来调整齿轮比,使汽车在不同情况下都能得到适合的动力输出。
传动轴是将变速箱输出的动力传递到汽车的驱动轮上的装置,它通常是由万向节、传动轴管、传动轴壳和轴承等部分组成。
传动轴的主要作用是将变速箱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轮的线性运动。
传动轴还可以根据车辆的行驶方式不同,分为前驱、后驱和四驱三种形式。
四、底盘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系统,它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支撑和减震系统,主要包括悬挂弹簧、减震器和悬挂横臂等部分。
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在不平路面上的颠簸感,保证行驶的稳定性。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安全系统,主要由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制动管路和制动总泵等部分组成。
它负责将汽车的动能转换成热能,从而减速汽车,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控制系统,主要由转向机构、转向齿条和转向节等部分组成。
它通过转向机构的调整,将司机的转向动作转换成车轮的转向动作,从而控制汽车的行进方向。
列举汽车的四大构造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之一,在其构造中包含着很多特殊的设计。
下面将介绍汽车的四大构造。
1.车身结构汽车的车身结构是指车身的框架、板材和相应的连接器。
常见的车身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钢制车身,另一种是轻量化的铝制车身。
钢制车身主要由钢管、角铁和钢板构成,可分为前纵梁、中垂直梁和后横梁三部分。
铝制车身主要由铝材和高强度钢材构成,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
2.发动机系统汽车发动机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气缸、活塞、曲轴轴承、进气道、排气道等。
常见的汽车发动机有三种,分别是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内燃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汽油发动机同样属于内燃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
电动发动机不同于内燃机,它们使用电能作为燃料,在电池得到充电后,电动机会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车轮运转。
3.传动系统汽车的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齿轮、变速器和驱动轴(轮)组成。
其核心在变速器上,变速器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速度和条件。
汽车的传动系统有两种布局方式,前驱和后驱,前驱汽车后轮发动力,而后驱汽车的前轮发动力。
4.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用于刹车,由制动片、制动盘、制动缸等部件组成。
常见的汽车制动系统有两种,分别是机械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
机械制动系统通过脚踏操纵或手柄操纵,将操纵力传递给调节器上的绷簧。
其通过蕈叶弹簧等机械部件帮助实现制动功能。
在液压制动系统中,制动液在制动缸中流动,向制动蹄提供压力,从而完成刹车操作。
液压制动系统的制动效果较强,因此现代汽车大多使用液压制动系统。
总结起来,汽车的车身结构、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四大构造相互关联,相互配合,共同为汽车的高效、安全、舒适行驶提供支撑。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一.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资料图片)1.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
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
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资料图片)1.传动系: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资料图片)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2.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
行驶系的功用是:(资料图片)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
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简述汽车的构造
汽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有着复杂的构造。
汽车的构造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多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些部分进行简述。
车身是汽车的主体部分,它由钢铁、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承载、抗震、保护驾乘人员等功能。
车身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进行改变,如跑车、越野车等的车身设计各不相同。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将燃油转化为动力以驱动车辆运行。
发动机通常由气缸、活塞、曲轴等部分构成,不同的发动机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
传动系统是汽车的动力传输部分,它将发动机的转动力量传递至车轮以驱动车辆运行。
传动系统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部分,不同的传动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速度变化和动力输出。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支撑和减震部分,它可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包括弹簧、减震器、悬挂臂等部分,不同的悬挂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支撑和减震效果。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安全保障部分,它可以使车辆在行驶中停止或减速。
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片、刹车盘、制动液等部分,不同的制动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制动效果和可靠性。
电气系统是汽车的电力供应部分,它包括电池、发电机、点火系统等部分。
电气系统可以为汽车提供电力,以驱动各种电器设备,如车灯、音响等。
除了以上的部分,汽车还有许多其他的部分,如空调系统、安全气囊系统、车窗系统等等。
这些部分相互协作,组成了一辆完整的汽车。
汽车的构造包括车身、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多个部分。
这些部分相互协作,使汽车可以正常运行,并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汽车的基本构造汽车的基本构造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消耗中心,具有转动能力和供热能力的内燃机。
它的功能是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第二个功能是根据发动机的结构来决定热力最终如何利用,而第三个功能则是驱动整个汽车。
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内燃机和外燃机,内燃机以液体燃料(汽油、柴油、甲醇)和空气爆炸之间的变化产生动力,外燃机则是用外部能源,如Electric、风力等生产动力。
2、底盘:底盘是汽车的骨架,也叫结构件,它主要由Frame、rear axle、suspension、steering 等组成,其组成又分为两部分,一是由无线电技术、应力计器等高科技安全装备所组成的可靠性结构;另外一部分是由主轴、悬架、轮胎等元件组成的动力性结构,它主要用于汽车行驶和转弯时的支撑作用。
3、变速器: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一个重要元件,它一般由几个变速箱组成,每个变速箱的内部都有离合器、齿轮、同步器等总成,可以根据汽车的变速系统来实现改变车辆的传动比,从而实现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和最大扭矩的输出,实现汽车的合理变速。
4、连接架:连接架是一种整体性的汽车配件,主要用于连接发动机到变速箱,连接变速箱到悬架底盘,连接发动机悬架系统和传动系统,提高整车的稳定性,达到良好的节油效果。
它结构坚固,精度高,运动平稳,能有效地减少噪音,使车辆行驶更加平稳、舒适,降低内部损耗,是汽车的重要部件。
5、制动系统:汽车的制动系统由制动器组成,主要用于汽车转弯或减速时,对汽车的轮胎产生制动作用,使其停止或减速,从而达到减速转向和紧急制动的作用,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
可以分为机械式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根据汽车型号与性能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6、轮胎:轮胎是汽车的运行命脉,具有密封、承压、承载等作用,它的核心作用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和悬架的支撑转换成车辆前进的能力,是汽车行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它具有较强的磨耗性能、节省能源性能以及适当的灵活性,可以有效起到汽车安全行驶、减少滚动阻力,提高行驶稳定性等功用,是汽车必备的配件。
汽车总体构造一、发动机系统发动机系统是汽车的心脏,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发动机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发动机本体: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等机械组件,负责产生动力。
2. 燃料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滤清器等,负责为发动机提供燃料。
3.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消声器等,负责排放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二、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离合器:用于控制动力的传递。
2. 变速器:用于改变车速和扭矩。
3. 传动轴:用于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4. 差速器:用于分配左右轮的动力,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
三、行驶系统行驶系统负责支撑汽车重量,吸收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保证汽车行驶平稳。
行驶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车架:用于支撑汽车各个部分。
2. 悬挂系统:包括悬挂臂、减震器等,用于连接车轮和车架,吸收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
3. 车轮:包括轮胎、轮毂等,用于支撑汽车重量并行驶。
四、转向系统转向系统负责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使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意愿进行转向。
转向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方向盘: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来控制汽车转向。
2. 转向器:将方向盘的操作转化为车轮的转向动作。
3. 转向轴和管柱:连接方向盘和转向器的部件。
4. 转向拉杆和转向节臂:控制车轮转向的机械部件。
五、制动系统制动系统负责控制汽车的减速和停车,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
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制动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制动踏板来启动制动系统。
2. 制动器:包括盘式和鼓式制动器等,用于产生制动力。
3. 制动管路和制动液:传递制动力的媒介。
汽车的基本构造组成汽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基本构造组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发动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提供了汽车驱动所需要的动力。
发动机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不同种类的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使用特点,它们也对汽车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2.传动系统:控制汽车运动方向和速度汽车的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轮胎并控制车辆运动的系统。
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及差速器等部件。
它们的协调运作可以让车辆在不同的道路和路况下行驶稳定、平稳、高效。
3.底盘系统:确保汽车平稳行驶底盘系统是汽车运行的基础,它由车架、悬挂系统、轮子等组成。
悬挂系统的作用是保持车身稳定及缓冲路面对车辆的影响,而车架则负责支撑整个车身结构,它们的合理配置可以让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干扰产生良好的适应性。
4.电气系统:为汽车提供电能电气系统包括电池、发电机、启动机以及车用电器等,它们一起为整个汽车提供了必要的电能。
电路系统的合理布置不仅可以提高车辆启动的可靠性和启动功率,还能有效改善车辆的供电质量和安全性。
5.车身系统:包括车身结构以及外部装饰和安全设备车身系统是汽车外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车辆的外观美观和品质,还承担了保护驾乘人员和货物的重要职责。
车身系统还包括各种安全设备,如 ABS 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等,它们大大降低了驾驶员和乘客在事故中受伤的风险。
综上所述,汽车的基本构造组成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以及车身系统,这些部分的完善协调运作是保证汽车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维护和保养汽车,不仅能延长汽车寿命,还能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出行。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汽车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燃料系和点火系(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等组成。
按燃料分发动机有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两种;按工作方式分有二冲程和四冲程两种,一般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发动机是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过程。
四行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的过程。
但与汽油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汽油机是点燃,柴油机是压燃。
冷却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
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
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化油器:是将汽油与空气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为一种雾化气体的装置,这种雾化气体叫可燃混合气,及时适量供入气缸。
汽车的底盘:
传动系: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行驶系: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
它的基本功用是支持全车质量并保证汽车的行驶。
钢板弹簧与减震器:钢板弹簧的作用是使车架和车身与车轮或车桥之间保持弹性联系。
减震器的作用是当汽车受到震动冲击时使震动得到缓和。
减震器与钢板弹簧并联使用。
转向系:由方向盘、转向器、转向节、转向节臂、横拉杆、直拉杆等组成,作用是转向。
前轮定位:为了使汽车保持稳定直线行驶,转向轻便,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前轮、转向主销、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就叫“前轮定位”。
它包括主销后倾、产销内倾、前轮前束。
前束值是指两前轮的前边缘距离小于后边缘距离的差值。
制动系:机动车的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强制停车的效能。
手制动器的作用:手制动器是一种使汽车停放时不致溜滑,在特殊情况下,配合脚制动的装置。
液压制动构造:液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分泵、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油管等机件组成。
气压制动装置:由制动踏板、空气压缩机、气压表、制动阀、制动气室、鼓式(车轮)制动器和气管等机件组成。
电气设备:
汽车电气设备主要由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仪表、照明装置、音响装置、雨刷器等组成。
蓄电池:蓄电池的作用是供给起动机用电,在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转时向发动机点火系及其他用电设备供电。
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发电机发电充足,蓄电池可以储存多余的电能。
蓄电池上每个单电池都有正、负极柱。
其识别方法为:正极柱上刻有“+”号,呈深褐色;负极柱
上刻有“-”号,呈淡灰色。
起动机: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起动机使用时,应注意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秒,每次使用间隔不小于10-15秒,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
若连续起动时间过长,将造成蓄电池大量放电和起动机线圈过热冒烟,极易损坏机件。
马力、扭力
先从最基本的观念开始。
一般我们所习称的扭力并非力的单位,而是指做功的能力,从字面上笼统地来看,Kgm正是指将1公斤重的物体举高1公尺的能力,由于这是力矩的一种,所以称其为扭力其实是有些不妥的。
而马力(HousePower)更不是力的单位,而是功率的单位,那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而不是如同字面上的意义是一个力的单位。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听过这句话:就是两部车在性能上的高低可以直接从原厂数据看出个所以然,关键判断方法就在于“加速拼扭力、极速看马力”。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各个试车报告的测试不是多余的吗?
前文我们提到,扭矩(力)是做功的能力,而马力是单位时间内所能做的功的大小。
我们现在以这句话为基础来作一个讨论,假设在任何条件相同的理想状况下,如果A车的扭矩比B车的扭矩大,那很明显的就是A车的加速会比B车快。
同理假设两台车在全力奔驰的时候所需要保持的驱动力F都是一样的,然后A车的功率也远比B车来的大,我们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是在相同时间内A车所跑的距离一定会比B车来的远,也就是说A车的最高速一定比B车来的高。
这样说来,马力高低已经决定了A、B两车极速高低。
事实上不然,因为前述的实验里,除了A、B两车的引擎输出不同之外,其他的变因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在真实世界里面,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变速系统变速比的影响、动力损耗、车重、风阻,其中变速系统的影响什至于不会低于引擎输出的差异,齿轮比的高低设定、挡位与挡位之间的衔接落差,绝对可以决定一部车子的速度表现,没有两部车会完全一样,所以,存在于两部车性能上的差异绝对不是只看表面数据就可以判定的。
3. 引擎气门数
气门数的多寡与引擎性能输出的好坏是有直接的影响也是不容否认的,多气门进、排气道设计与整个排气系统的设计,对于高峰值马力输出,绝对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常建议的:如果要提升引擎马力,最简单的就是提升进气效率与排气效率是一样的道理。
另一方面,先前奔驰中坚车款所搭载的单凸轮轴V6引擎,全球专业媒体早已肯定其各项性能以及低油耗、低污染的优异表现,此具V6引擎气门数的设计,竟是采取每缸3气门的设计,较先前奔驰搭载的直列六缸、DOHC、24V引擎(虽说每缸减少了一个排气门的设计)整体性能表现却是不遑多让,透过此例,对于引擎气门数多寡与优劣好坏的定论问题,相信车迷会有另一个深入省思考的空间。
所以,建议您评断一具引擎的好坏和先进与否,绝对不是单纯看马力输出、或者是看简单的机械结构,就断定这具引擎的好坏。
再讲得具体点,一般商用车或经济型用车要求的是耐用、低油耗、可靠性高、优异的低速扭力,以此降低保养维修成本,以及更有效率的载重是其主要的特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气门引擎的优势就不见得一定要存在,反倒是每缸2气门引擎低速扭力充足、耐用度高、维修便宜的特性,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4. 发动机基本参数详解
许多读者朋友来信说,对有关发动机的参数有的不是很明白,在阅读专业报刊或购车时,对这些专业术语更是茫然,在这里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包括发动机缸数,气缸的排列形式,气门,排量,最高输出功率,最大扭矩。
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缸。
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3缸,1 2.5升一般为4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
发动机。
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
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
直列6缸的动平衡较好,振动相对较小。
大多6到12缸发动机采用V形排列,V形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
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
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国外有的公司开始采用每缸5气门结构,即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主要作用是加大进气量,使燃烧更加彻底。
气门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5气门确实可以提高进气效率,但是结构极其复杂,加工困难,采用较少,国内生产的新捷达王就采用五气门发动机。
排气量: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
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一般用于(L)来表示。
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PS)或千瓦(KW)来表示。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
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中最高输出功率同时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in),如100PS/5000r/mi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00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in,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的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
当然,在选择的同时要权衡一下怎样合理使用、不浪费现有功能。
比如,北京冬夏都有必要开空调,在选择发动机功率时就要考虑到不能太小;只是在城市环路上下班交通用车,就没有必要挑过大马力的发动机。
尽量做到经济、合理选配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