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工程方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8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施工组织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独立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二、任务要求1. 学生根据给定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
2. 学生需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措施等。
3. 学生需撰写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4. 学生需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果。
5. 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提交设计报告。
三、任务步骤1. 选择建筑工程项目: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研究。
建议选择规模适中、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项目,以便更好地展示施工组织设计能力。
2. 项目背景介绍:学生需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背景介绍,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目标、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等。
3. 施工组织设计:学生需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
具体包括:- 施工工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工序的顺序和关系。
- 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达标。
- 施工组织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包括人员组织、设备调配、材料供应等。
4. 专业软件模拟和分析:学生需使用专业软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提供相关数据和结果。
可以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施工进度模拟软件等。
5. 设计报告撰写:学生需撰写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施工组织设计过程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项目背景介绍:对选定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背景介绍。
- 施工组织设计过程:详细描述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与目的本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能力,通过设计一个具体项目的施工组织方案,使学生能够熟悉施工组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任务要求1. 选择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可以是建造、道路、桥梁等。
2. 根据所选择的项目,设计一个完整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施工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
3. 在设计方案中,要考虑项目的特点、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环境要求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同时注重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性。
5. 在设计方案中,可以适当考虑创新思维,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的措施,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任务步骤1. 选择施工项目: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调研与分析:对所选择的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项目的背景、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3.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完整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施工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
4. 优化改进:在设计方案中,可以适当考虑创新思维,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的措施,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根据设计方案,编写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的、要求、步骤、设计方案和优化改进等内容。
6. 课程设计展示: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展示,向其他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进行相应的答辩和讨论。
四、任务成果1. 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的、要求、步骤、设计方案和优化改进等内容。
2. 课程设计展示: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展示,向其他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并进行相应的答辩和讨论。
五、任务评价标准1. 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否包含了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施工流程、施工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配等内容,是否考虑了项目的特点、技术要求、安全要求、环境要求等因素。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组织在工程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课程设计将围绕施工组织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任务要求1. 选定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包括项目类型、规模、地点等相关信息,并进行详细描述。
2. 分析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施工条件等,并提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3. 在施工组织方案中,明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组织等内容,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论证。
4. 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项目进度、施工风险、资源利用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 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绘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图,并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说明。
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的、分析过程、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施工组织图等内容,要求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语言准确。
三、任务分工1. 选定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选定具体的工程项目,并进行详细描述。
2. 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人员:负责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和要求,并设计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
3. 可行性分析人员:负责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 施工组织图绘制人员:负责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绘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图。
5.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人员:负责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的、分析过程、方案设计、可行性分析、施工组织图等内容。
四、任务进度安排1. 第一周:选定工程项目负责人完成工程项目的选定和描述。
2. 第二周:施工组织方案设计人员完成工程项目特点和要求的分析,并设计施工组织方案。
3. 第三周:可行性分析人员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4. 第四周:施工组织图绘制人员根据施工组织方案绘制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图。
5. 第五周:课程设计报告撰写人员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设计一个具体的施工组织方案,使学生能够熟悉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流程和步骤,提高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任务要求1.学生应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
2.设计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施工组织方案、施工计划、施工资源配置、施工进度控制等。
3.设计方案应考虑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结果等,要求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5.设计报告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施工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三、任务内容1.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XX施工项目1.2 项目地点:XX市XX区1.3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1.4 项目周期:预计施工周期XX个月1.5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包括项目的需求、建设目的等。
2.施工组织方案2.1 施工组织机构:设计项目施工组织的机构设置,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
2.2 施工组织原则:确定施工组织的原则和目标,包括安全生产、质量控制、进度管理等。
2.3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施工的各个流程和步骤,包括开工准备、土建施工、安装施工等。
2.4 施工方法:选择适合项目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法等。
2.5 施工管理:设计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人员管理等。
3.施工计划3.1 施工工期:制定详细的施工工期计划,包括各个施工阶段的时间安排。
3.2 施工资源:确定所需的施工资源,包括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
3.3 施工进度:编制施工进度表,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时间节点。
4.施工资源配置4.1 人力资源: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和岗位要求,包括施工队伍的组成和管理。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施工组织在工程项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组织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
因此,对施工组织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进行设计,让学生掌握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任务目标1. 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案;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任务要求1. 选择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和背景资料;2. 对选定的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程难点等;3. 根据所学知识和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等;4. 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标、要求、分析过程、设计方案、模拟优化结果等内容;6.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提交报告。
四、任务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和工程项目;2. 收集相关的工程资料和背景资料;3. 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工程难点等;4. 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人员配置、施工机械配置等;5. 运用相关软件工具,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任务背景、目标、要求、分析过程、设计方案、模拟优化结果等内容;7.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排版和编辑;8. 按要求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五、评分标准1. 工程项目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2. 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模拟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4. 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逻辑性;5. 课程设计报告的表达清晰度和语言规范性。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标题: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概述: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是为了匡助学生在施工组织课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培养其施工组织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设计的。
本文将按照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方式,分为五个部份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设计目标:
1.1 培养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3 匡助学生理解施工组织的重要性
二、课程设计内容:
2.1 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2 施工组织的方法和技术
2.3 施工组织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课程设计要求:
3.1 学生需要熟悉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2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关方法和技术
3.3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施工组织实际应用案例的设计
四、课程设计步骤:
4.1 学生需了解并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4.2 学生需采集和整理相关的施工组织知识和实例
4.3 学生需进行实际案例的设计和方案制定
五、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5.1 学生对施工组织的理解程度
5.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
5.3 学生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结论:
通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实施,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独立完成一个施工组织实际应用案例的设计,学生的施工组织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将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希翼本次课程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他们在未来的施工组织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任务。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于建造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施工组织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具备良好施工组织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材,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施工组织的学习和设计实践,提高他们的施工组织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任务要求1. 选择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包括建造、道路、桥梁等,要求项目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高。
2. 针对所选项目,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等。
3.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设计完成后,通过摹拟施工实践,验证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任务内容1. 项目选择与背景介绍选择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并对项目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项目的规模、地理位置、工程类型等。
2. 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等。
2.2 施工进度计划基于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工期安排、关键节点的确定、施工任务的划分等。
2.3 施工资源配置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合理配置施工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等。
3. 施工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根据所选项目和施工组织设计,分析可能浮现的施工问题,如工期延误、材料供应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摹拟施工实践与验证4.1 摹拟施工环境基于施工组织设计,搭建逼真的摹拟施工环境,包括场地布置、施工设备的摹拟等。
4.2 施工实践与验证在摹拟施工环境下,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四、任务成果要求1. 书面报告撰写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报告,包括项目背景介绍、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配置、施工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摹拟施工实践与验证等内容。
2. 设计图纸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包括施工方案图、进度计划图、资源配置图等,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设计成果。
标题: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提供一个任务书,以指导学生们对于施工组织管理的学习和实践。
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诸多方面,如人员管理、资源调配、项目进度控制等,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们将有机会深入理解施工组织的重要性,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施工管理问题。
一、课程设计背景当下,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并变得更加复杂,有效且高效的施工组织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管理经常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资源紧缺、人员安排不当、物资供应延误等等。
因此,培养具备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课程设计目标1. 理解施工组织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和技巧;3. 培养解决实际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4. 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施工组织管理概述1.1 施工组织的定义和角色1.2 施工组织对项目的影响1.3 施工组织的优化和改进措施2. 人员管理2.1 施工人员的招募和培养2.2 人员的分工和协调2.3 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3. 资源调配3.1 施工资源的规划与分配3.2 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供应与管理3.3 劳动力的安排和管理4. 项目进度控制4.1 施工计划的制定与调整4.2 项目进度的监控与评估4.3 进度延误的处理与解决5. 施工组织实践案例分析5.1 选取实际项目进行分析5.2 了解项目中的施工组织问题与挑战5.3 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评估四、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2. 设计报告应包含对于施工组织管理的理解、提出的改进建议及相应的实施方案;3. 学生需主动参与团队讨论,参与案例分析和方案讨论,并积极参与演示和展示环节。
五、评分标准1. 设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和准确性(30%);2.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5%);3.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20%);4. 课堂参与度和表现(15%);5. 设计报告的书写规范和排版美观(10%)。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标题: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施工组织方面进行实践和综合应用而设计的。
本任务书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分别介绍任务书的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三个小点,详细阐述任务书的内容。
一、项目背景1.1 项目概述:介绍课程设计的项目背景和目标,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和施工要求等。
1.2 施工环境分析:分析项目所处的施工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员组织等。
1.3 施工组织目标:明确项目的施工组织目标,包括施工期限、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等。
二、工程量计算与资源分配2.1 工程量计算:详细介绍项目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标准,包括各项工作量的计算公式和依据。
2.2 资源分配:根据工程量计算结果,制定资源分配方案,包括人力、材料和设备的合理分配。
2.3 进度计划:根据资源分配方案,编制项目的进度计划,包括各个工作任务的时间安排和先后顺序。
三、施工组织方案3.1 施工方法: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等。
3.2 组织架构:设计项目的组织架构,包括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分工和协作关系等。
3.3 施工管理:制定施工管理方案,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进度控制等,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4.1 风险评估: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影响,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和技术问题等。
4.2 应对策略: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和问题解决方案等。
4.3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跟踪和评估风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五、成果评估与总结5.1 成果评估: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评价。
5.2 问题总结:总结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为今后的施工组织提供经验。
专升本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系
一、设计题目:某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平齐线上受水害因素的影响,原有路基受到很大的破坏,按百年一遇的洪水量重新进行设计,需加高路堤重新进行选线设计。
本工程位于平齐线K503+100~~K510+000,面向里程增加方向,新建线路在既有线路右侧,最远处距既有线路100多米,新线轨面比既有轨标高高。
新建线与既有线分别在K503+100 和K510+000处转线,在既有大江站右侧新设大江站,新建大江站仍由一条正线及一条到发线组成。
线路平面改建范围内共有四个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在1500~~3000米之间,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线路平面条件。
2、地质资料:位于K505+550~K505+650地段及K507+020~K507+620地段位于地洼地段,需进行投石挤淤进行处理;K505+650~K507+020地段长期受水流冲刷地表有腐殖土需进行基底换填,换填深度为0.5m。
3、其他情况:公路交通相对便利,距既有线150米处有111国道。
改建地段均属于高路堤,既有地面低洼,车辆无法直接到达路基顶面,所有轨料都要从铁路运到作业现场,设置存料场和铺轨基地。
三、技术标准:
1、区间轨道正线为P60钢轨,大江站内站线为P50钢轨。
道岔采用P60-1/12。
2、砼枕为砼II型轨枕,扣件为弹条I型扣件;正线轨枕根数为1840根/Km,正线道床厚度为0.5米、站外道床顶宽为3.3米、站内道床顶宽为3.1米、边坡为1:1.75,碴石0.3米、混砂0.2米;站线轨枕根数为1520根/Km站线道床顶宽为2.9m,边坡为1:1.5,采用单层面碴为碴石350mm厚;道岔为P60--1/12岔枕采用砼枕。
四、横、纵断面、平面示意图
(一)横断面图
6.7m
路肩标高132.00 1:1.75
地面标高130.50
K504+100
路肩标高134.00
1:1.75
地面标高129.80
6.7m
K505+100
路肩标高134.83
1:1.75
129.50 6.7m
K505+650
淤泥5.5 124.00
反滤层0.3 路肩标高134.68
1:1.75
129.50 6.7m
K505+550
淤泥5.0 124.50 反滤层0.3 投石挤淤
投石挤淤
路肩标高134.83
1:1.75
129.50 6.7m
K505+550 淤泥5.5 124.00 反滤层0.3 投石挤淤
投石挤淤
路肩标高134.83
1:1.75
地面标高129.50
6.7m
K505+650
腐殖土 129.00
路肩标高135.35
1:1.75
地面标高130.50
6.7m
K506+000
腐殖土 130.00
路肩标高136.85
1:1.75
地面标高131.50
6.7m
K507+000
腐殖土 131.00
路肩标高136.88
1:1.75
131.00 6.7m
K507+020
淤泥4.0 127.00反滤层0.3 投石挤淤
投石挤淤
路肩标高137.00
1:1.75
131.00 6.7m
K507+620
淤泥4.5
126.50 反滤层0.3 投石挤淤
投石挤淤
路肩标高137.00
1:1.75
地面标高132.20
11.2m
K508+300
路肩标高137.00
1:1.75
地面标高131.90
6.7m
K508+100 路肩标高137.00
1:1.75
131.00 6.7m
K507+100
淤泥4.0
127.00 反滤层0.3 投石挤淤
投石挤淤
(二)纵断面图
路肩标高136.64
1:1.75
地面标高135.00
6.7m
K509+700 路肩标高135.28
6.7m
K510+000
路肩标高137.00
1:1.75
地面标高134.00
11.2m
K509+400
路肩标高137.00
1:1.75
地面标高133.40
11.2m
K509+000
(三)平面示意图
五、设计要求
1. 根据已知资料计算本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要求计算要准确。
2. 根据已知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材料来源地:钢轨及线上料均来自
鞍山;道岔来自山海关;轨枕来自富拉尔基;道岔采用砼枕岔枕,来自富拉尔基;碴石来自碾子山,混砂来自冯屯;反滤层用土毛石,其来自碾子山;换填渗水土来自距施工现场K505+500处10Km ,采用汽车运输;填筑路堤土方来自距施工现场K505+500处15Km ,采用汽车运输;
3. 根据本工程的情况自己要考虑大型临时设施的设置问题。
4. 工期要求:开工日期:2006年5月15日
竣工日期:2006年11月30日
5.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详细编写各种安全措施及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
里程
路肩标高
503+100 505+100
507+100
509+400
510+000 134 130 2
1.5
1.2 2000
2000
3000
600
137
137
136.28
纵断面示意图
措施。
6.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建立岗位责任制,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7.项目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目标
本工程根据规模和合同要求拟创部级优质工程。
工程质量确保符合设计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认真执行《防护和交付程序》,做好回访服务,保证业主满意,并按合同要求圆满完成任务。
(2)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体系标准,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
2、所有到着料要有出厂合格证,到着卸车前进行质量检查,验收登记造册,把好材质关及材料数量关。
3、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4、施工时要注意克服接头、轨缝、道岔的质量通病。
铺轨时,班组长要拿钢尺严格按照"配轨技术交底"对钢轨进行现场实量、配对,铺完轨后用方尺进行复检确保钢轨接头方正。
铺轨时要严格按照中线桩进行铺设,如果不正位轨缝不得比实际应该预留轨缝大或小2mm。
道岔应严格按照标准道岔图进行铺设,确保施工质量。
5、硫磺锚固(螺纹道钉锚固)前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硫磺锚固(螺纹道钉锚固)时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用料要有合格证,锚固后进行抗拔试验,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铺轨确保工程质量。
6、坚持工程质量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工序交接项目是:路基面、道床底碴、混凝土枕锚固,先质量评定后交接,上道工序不合格,绝不进行下一道工序,做好工序间的质量交接工作。
8.上交的文件:标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一份
9.要求同学们独立完成设计,不准抄袭。
六、上交资料及成绩的评定
1、根据所给的资料学生需上交: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
2、课程设计成绩分为五个档次: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资料
a)《铁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李明华主编。
b)《铁路路基施工规范》、《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规范》。
c)《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