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7
江苏省阜宁县2011年中考临考适应性试卷语文学科试卷(二)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三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3.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第一部分(29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yōu)_____扬②真(zhì) ③新陈(dài) 谢④一(qiào) 不通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我珍惜从茫茫人海中提取的人生养料,滋润我的生活,激厉我的精神;我珍惜成功的经验,也珍惜失败的教讯,磨砺我的意志,坚定我的信心;我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过程,锤练我的胆魄,丰富我的生活。
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都将熔进我的血肉,陪伴我去书写更充实的人生。
错别字改正21世纪教育网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②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陋室铭》)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_》)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21世纪教育网⑥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___《岳阳楼记》)4.名著阅读。
(6分)①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迷了路,后来安然脱险。
他们哪些做法是可取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浒传》中农民起义事业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反抗斗争的战绩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内容预览: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原创模拟试题(二)一、积累与运用。
(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颀长(qí) 踉跄(làng) 精神矍铄(jué) 踌躇(zhǜ)B.龟裂(guī) 星宿(sù) 丢三落四(là) 和面(huò)C.嗤笑(chī) 睿(ruì)智锐不可当(dāng) 恻隐(cè)D.淑女(shū) 痉挛(jīng) 步履蹒跚(pán) 温馨(xì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新陈代谢心惊胆战如愿以偿郑重其事B.绿阴如盖狼狈不堪理直气壮寸积铢累C.惊惶失错浮光掠影狼狈不堪融汇贯通D.一筹莫展错综复杂销声匿迹浮想联翩3.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讽刺小说,它通过虚构的离奇情节和丰富的讽刺手法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C.“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写的是沙僧。
D.“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出自席慕容的诗。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2)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3)晨兴理荒秽, 。
(陶渊明《归园田居》)(4)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6)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2011年中考模拟检测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二)一、1、A 2.A 3、B 4、C 5、 6、 7、(1)将军白发征夫泪。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示例: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二、8、万科房产降价风吹至江城。
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 反映的共同问题只要能从两则材料中得出即可计, 所提的建议是针对探究出的结论而提且恰当即可计。
不完全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共同问题”参考示例 : 不少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 , 而关注自己的更多。
( 或 : 不少人对自己考虑更多 , 对母亲关心不够。
) 建议略。
三、(一)10、(1)一“卷”字表现速度迅速,气势磅礴. (2)“亲射虎,看孙郎”表现出作者的少年狂气。
(3)“锦帽貂裘”看出作者盛装出行。
(只要言之有理,找两点即可。
答对一点得一分)2、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发(被选拔) 拂(违背)所以(用来……的方法)衡(通“横”梗塞,不顺)13. ①因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因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②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以及外来的忧患。
14、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强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生命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
(三)15.本来我想练习喝点咖啡,免得每次送苗苗去舞蹈训练班的时候,都在车上打瞌睡,万一发生什么事,我连外孙女都保护不了!” 16.描写母亲喝咖啡的痛苦情形,既制造悬念,又为表现母亲的“至爱”作铺垫。
17.如先写母亲练习喝咖啡与后文自述是为了怕在车上打瞌睡,保护不了外孙女。
18.我惭愧是因为我对母亲的不理解和责难,对母亲的关心太少;我感动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看到母亲忏悔的样子,想到母亲为了外孙女的平安而作出付出的这种亲情受到震撼。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2011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初三语文2011.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hūn( ▲)菜②围jiǒo( ▲) ③言简意gāi( ▲) ④分tíng( ▲)抗礼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压力、一些锁碎,让我们身心劳累。
而当你站在险峰远远地望去,所有蜿蜒的葱笼挺拔的山峰和丛丛簇簇开在石缝的绚烂,都将是一种令人振愤的希望。
前方的路,仅管布满荆棘,而生命本真的意义,却使你永远无法停下,也无法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④蒹葭苍苍,(《诗经·蒹葭》)⑤▲,▲,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⑥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
(5分)①下面一段话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读后回答问题。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 根据括号里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跨越杭州湾,这是多美妙的(xīá)想。
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我们一直在期待。
从酝酿(chóu) 建到前期勘测、从技术论证到全线贯通整整十四(zǒī)。
十几年来,所有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在我们跨越天堑的一刻得到了(kuì) 赠。
2. 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推脱营利借镜)(1)谁也不能以任何理由赡养父母的义务。
(2)要合法经营,不能靠歪门邪道来。
(3)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我国新文化的。
3.新词语对换题。
(2分)如果我们稍微留意,便可发现,语言在悄然演变。
比如,现在有人叫“粉丝”,说的是“追星族”;现在有人叫“海选”,说的就是“初赛”。
请写出下面时兴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
(1)物流(2)甩卖(3)瘦身(4)的士4.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改正。
(4分)(1)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创新强市,关键是能否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的大企业。
(2)来自新华社等二十多家媒体的摄影记者相聚在南湖边,参加由嘉兴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摄影记者“聚焦嘉兴”。
5.古诗文名句默写。
(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1)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要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的那样,对世事乐观豁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和谐是什么?有人说,和谐就是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所描绘的天人合一的优美图景;和谐就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所盼望的亲人团聚的温馨时刻。
(3)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表达出自己的远大理想:唐代大诗人杜甫年轻时在其《望岳》诗中借泰山以明志:“会当凌绝顶,。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卷及答案摘要:也许同学们正迷茫于怎样复习,小编为大家带来语文中考模拟卷及答案,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ji n,以免重蹈覆zh 。
一个人惟有敢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sh 。
2、根据下面语境,请选择合适的答案填空:(3分),如春天的花儿一般自然绽放; ,如夏天的热风自然奔放; ,如秋天的稻谷自然成熟。
A、中年的稳重B、孩子的笑脸C、青年的激情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4、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6分)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
春水满泗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的深邃。
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5、阅读下列名著片断,写出各片断出自哪部名著,并写出该部名著的作者。
(6分)A.皇帝希望我另找一个机会把剩余的敌舰全部牵引到本国港口来。
君王的野心总是无法揣度的,他似乎一直在想把不来夫斯古帝国灭掉,化为自己的行省。
B.你以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C.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却象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3分,共15分)1.B(本题每个选项有五个词,意在增加考查面。
A项当为女娲wā,蓦然mò;C项当为抽搐chù,执拗niù;D项当为亘古gèn,窸窣作响sū)2.C(A项“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羊台山奇岩异石本为天然,故不宜用“巧夺天工”;B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食盐销售无法使用该成语;D项当为假设关系,应该使用“如果……就……”或“倘若……就……”)3.C(③只能放在句首,④①有先后关系,故只能选C)4.A(B项句式杂揉,去掉通过或使;C项搭配不当,去掉“精力和”;D项语序不当,改为“人类一切的”。
确)5.C、D(每个1.5分。
本题既考了古今义,也考了知识的前后勾连。
选两项的考法,还有考审题之意,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是答好题的前提。
C项“扶”分别为沿着、搀扶之意,D项“许”分别为左右、处所之意,意思不相同)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3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8分)6.放眼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深秀是主要计分点,各占1分,此外翻译还要求语句通顺。
)(2分)7.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每种1分,抄原文属不按要求作答,不给分。
本题可以理解为换了一种方式考查翻译,此外还考查审题。
只要学习和复习文言文是认真读了课下注释的,答对此题是小菜。
)(2分)8.造句略,符合语境、通顺即可。
(考查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运用。
)(2分)9.[甲]段渗透了整理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乙]段渗透了整理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每文1分,意思对即可。
)(2分)(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5分)10.①山映斜阳天接水②山河表里潼关路③稻花香里说丰年④沉醉不知归路⑤感时花溅泪⑥心远地自偏⑦老骥伏枥⑧波撼岳阳城⑨万里来游还望远⑩经纶世务者⑾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⑿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空1分,共15分,错一字整句不得分)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一)实用文体阅读(8分)11.举例子、分类别(各1分,共2分。
2011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命题:安庆市中考命题研究课题组注意事项: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l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别忘了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①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___________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④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⑤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⑥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塞秋季奇异独特的风景,渲染萧条肃杀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和艺术手法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轻歌曼舞、赏心yuè目的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种之一。
它不仅陶醉了神州大地,也赢得了许多国际友人的赞赏,以至受到英国女王的青lài。
法国影评家认为《天仙配》“赏人心目”;日本戏曲专家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俱风格”。
2011年中考模拟试题(001)语文(一)(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第I卷(选择题共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宝藏.(zàng)呆.(dāi)板味同嚼.(jué)蜡B.恫.吓(hè)感喟.(kuì)良莠.(yǒu)不齐C.针砭.(biān)孱.(càn)头退避三舍.(shě)D.角.(jué)斗劲.(jìn)旅咫.(zhǐ)尺天涯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滑稽,每每使大人笑得忍俊不禁....,使孩子笑得前俯后仰。
B.数不胜数的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营养。
C.解放战争中,我们从东北一直打到江南,不但占领了天津,解放了武汉,还要直捣南京,真是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D.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就。
....,不见泰山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情感。
B.“春城无处不飞花”的诗句虽然不是为昆明而作,却也能贴切地反映昆明的特征。
C.情绪污染指的是一个人心情的好坏影响了其他人的好心情。
D.在英国《泰晤士报》的“2005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北大跃升至第15位,成为亚洲第一。
4.依次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霏霏的春雨,像轻烟那么迷蒙,使所有的景物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B.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的笔墨能如此飘逸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二、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2011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diàn)基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jí),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pān)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zhì),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4分)好美的景致。
正是雨后的万里晴空。
小草,小花,风,阳光。
苍穹下,菜花显得格外的黄,麦苗也格外的绿,真想躺在这绿色的硕大的地毯上,眯着眼睛,爽爽地做个绿色的日光浴。
A、朝我们铺洒轻拂 B、向我们弯腰招手 C、让我们漫步轻舞D、冲我们咧嘴微笑 3、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关雎》)③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 ⑥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以“ , 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⑦人有德,花也有德。
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德的句子有, 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4.下面是某小说的评论片断,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①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长大。
②如初升的太阳,我们朝气篷勃,如吐绿的新柳,我们充满希望。
③年轻的生命美得如一幅风景画般美丽。
④然而,世事的纷扰让许多人忽略了自己的现在,而一味追寻将来的目标。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研究中心董建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6个大题,20道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Ⅰ卷(共35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ɡân)哂笑(xī)随声附和(hâ)苦心孤诣(yì)B.栈桥(zhàn)慰藉(jiâ)日薄西山(báo)本色当行(hánɡ)C.狡黠(xiá)琐屑(xiâ)踉踉跄跄(qiànɡ)强聒不舍(qiánɡ)D.缄默(jiān)痴想(chī)相形见绌(chù)束手无策(sh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迁徙张皇失措恼羞成怒不可明状B.呵责忧心忡忡汗流夹背郑重其事C.辩别黯然失色顾名思义相得益彰D.萧索沥尽心血莫名其妙冥思遐想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市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勾画出的我市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令广大市民热血沸腾,"等不起"的紧迫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B.据了解,去年6月首府进入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且疫情较2009年同期上升了8.8%。
市人民医院等医疗部门曾就此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医疗救治演练。
C.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统计,2010年前5个月,中国电影票房达42亿元,几乎相当于2008年中国电影全年的票房总收入,这个数据让不少影迷肃然起敬。
D.首府冬季大气污染严重,市政府下定决心,要用三到五年时间彻底治理这一顽症,这令广大市民摩拳擦掌,义愤填膺。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专家建议,家长在思考改变孩子的问题时,切入点永远是如何自己的教育方式;哪怕你认为孩子的毛病就来自孩子自己,你也有责任通过改变自己来孩子的改变。
如在培养孩子勤奋学习方面,恰不是 "苦",而是尽量 "苦"--不要向孩子提示学习是苦的,也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避免他在学习活动中感觉苦闷。
A.强化消解改变唤起B.改变唤起消解强化C.改变唤起强化消解D.唤起强化消解改变5.与下列课文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B.《杨修之死》--罗贯中--明末清初--小说家C.《谈生命》--冰心--现代--著名作家D.《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作家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为什么不怕转基因对于让许多人忧心忡忡的转基因水稻,最常见的疑问是:"虫子吃了会死,难道不会对人有害吗?"其实,转基因水稻只是转入了一个Bt基因,这种基因就是一种蛋白质,但它对害虫来说是毒药。
因为害虫吃下去后,能与其体内的受体结合而产生毒性,杀死害虫。
从某种程度上说,Bt蛋白相当于"虎符"的一半,而动物体内的受体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两部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对于人体来说,受体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Bt蛋白在人体内不会产生毒性。
还有人担心,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的有害作用。
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所有的蛋白质被人吃了后,基本上都会被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而来自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样的。
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完全分解的蛋白质片段可能在肠道内引发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
其实很多传统食物都会导致过敏,如花生、鸡蛋、海鲜等。
转基因作物开发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
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
从这个角度说,转基因作物比传统育种技术诱导突变筛选的作物更加安全。
还有一些人担心,转基因水稻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
虽然从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不可能",但是想想科学家费多大的力气才能把一个基因转到另一种作物中,我们就不难理解:大米中的Bt基因要想转移到人体中,跟随手一箭射中月亮差不多。
如果Bt基因能转移到人体中,那么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会有同样的机会转移到人体。
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鸡肉会有鸡的基因转移到我们身上,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了呢?因为微生物中的基因转移要容易些,所以从理论上说,Bt基因有可能转移到人体内的菌群中,从而影响到菌群的正常形态。
但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有各种各样的基因,Bt基因转移到菌群的可能性并不会比其他的基因更高。
而那些其他的基因,也不乏各种各样的"特殊功能"。
因此,功能明确、容易追踪的Bt基因,也就不会比那些我们未知的基因更加"危险"。
6.对"Bt基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种"非自然"的可以转入水稻中的蛋白质。
B.本身对昆虫具有一定毒性而对人无毒的蛋白质。
C.可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而产生毒性的蛋白质。
D.和其他蛋白质一样进入人体后会被分解为单个的氨基酸。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旦人体有了"受体",那Bt基因就会与之结合而产生毒性。
B.从转入基因的明确性来看,转基因不会对人产生过敏等有害作用。
C.转入水稻中的Bt基因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可能转移到人体中来。
D.Bt基因转移到菌群的可能性并不会比其他基因更高,因而不会更"危险"。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介绍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解决人们担心问题的事物说明文。
B.文章采用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转基因的安全性、基因转移等人们关心的问题。
C.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了Bt基因不可能转移到人体中。
D.本文的语言准确鲜明又不乏生动幽默,有助于消除一些人对转基因作物的疑虑。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9、10题位于第Ⅰ卷,第11、12题位于第Ⅱ卷;共18分,第11题6分,其余每题4分)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这首诗抒写诗人仕途的坎坷和激愤之情,同时吐露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美酒""珍羞"与"停杯""投箸"形成极大的反差,以盛宴乐景来写诗人心绪的茫然,衬托诗人内心的悲苦。
C.诗中的夸张、对比,为极写诗人的悲哀;比喻、用典,则既写现实,又写理想,表现出诗人政治理想在现实面前受阻的无奈。
D.诗篇巧妙的艺术构思,形象化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在现实和理想面前的复杂心理,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B.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C.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D.虽欲言,无可进者是进亦忧,退亦忧第Ⅱ卷(共115分)11.请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邹忌是如何说服齐王的。
从齐王纳谏可看出齐王的什么特点?(4分)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苦痛者的天籁马德①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
一进院门,她就喊我:快来,取盆,拿鱼。
我有点讨厌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②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天天晚上敲我的门。
③父亲真没出息。
④父亲在镇上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
但父亲很少上白班。
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
我不相信父亲的话。
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
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块钱呢。
⑤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的要走半天。
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⑥父亲说,蔡婆不容易。
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蔡婆死活不同意。
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只剩下蔡婆以及三个孩子。
⑦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养过几年鱼,便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
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
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⑧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⑨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
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
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
听到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⑩我问父亲,为什么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
父亲依旧每晚去敲蔡婆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
1〇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
生活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到了城里,让她安享清福。
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
12〇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13〇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
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随你奶奶而去。
村里有个叫杨有贵的人,和你爷爷岁数差不多,就经常来劝他,说,你还有几个孩子呢,就是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