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352.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介绍国际商法这门课及其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介绍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其渊源;西方国家两大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结构、渊源和主要特点;以及我国法律制度的概述。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际商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及特点),了解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商法的历史发展,明确国际商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
掌握两大法系的区别,了解我国民商事法律的相关制度。
参考材料:教材《国际商法》(沈四宝主编)第一章第一节课时:4学时(2周)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一、国际商法是一部什么法(一)国际商法的产生及发展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就产生了商法。
从历史上看,商法经历了一个从国际—国内—国际统一化的发展过程。
(二)国际商法的定义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
国际商法主要调整公司、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等商事组织这些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国际性的或跨国性的商事交易关系即一国的公司或企业与另一国的公司或企业在商事交易中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规范这些公司或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地位等。
现代国际商法所调整的国际商事交易关系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易关系。
具体是指:(1)货物买卖关系;(2)技术贸易关系,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关系;(3)提供跨国运输、保险、金融、旅游、通讯、法律等服务的服务贸易关系。
在上述国际商事交易关系中,各国及国际上都制订了许多法律。
国际商法就是各国及国际上关于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三)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1、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制度,即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和支付方面的法律制度;2、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制度,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的法律制度;3、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即有关提供运输、保险、金融、旅游、通讯、会计、法律、数据处理等跨国服务的法律制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商法的概念一、国际商法的概念和特征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or International Trade Law),指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的总称。
国际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具有以下特征:(一)国际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具有国际因素的关系国际商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商事关系,这种商事关系具有国际因素,即商事关系的主体、客体或内容至少有一项具有国际因素。
(注:什么叫主体、客体、内容。
比如:你去买一台电脑,你和商家就是法律的主体,货物和价款是客体,你要承担的支付货款的义务和获得电脑的权利就是内容。
)如果商事交易的主体一方、双方或多方具有不同国籍,或其住所、营业所位于不同的国家,即为主体具有国际因素;主体不具有国际因素,但商事关系所指向的标的物位于另一国家或产生、变更或消灭商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另一国家,也可认为具有国际因素,比如,一个中国人同一个美国人在美国缔结一个合同,对中国来说,在这一合同关系中有两个国际因素,即有一个外国人以及缔结合同的事实发生在国外。
(客体与标的物的区别:客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般表述为物,行为,权利等。
其所指向的有体物为标的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劳务,工作成果。
注意:客体也可称“标的”,如果客体为物,则习惯上可称之为“标的物”。
)以上是从广泛意义上来理解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性的。
这种理解为国际商事仲裁、我国司法实践所认同,主要表现如下:198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条第3款规定,国际仲裁包括:(1)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的仲裁;(2)仲裁地和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仲裁;(3)主要义务履行地和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仲裁;(4)与争议标的的关系最密切的地点和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仲裁;(5)当事各方明确同意仲裁标的与一个以上国家有关的仲裁。
国际商法第一章绪论1.国际商法:指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是调整从事国际商事活动的主体在实施国际商事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注:国家不能成为商事主体)2.国际商法的渊源:⑪国际法规范:①国际商事条约→重要渊源(对缔约国具有约束力,根据“约定必须遵守”的古老国际法原则得出的结论)②国际商事惯例:长期实践中形成并被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属于任意性规范,只有当事人资源采用时,才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⑫国内法规范:①制定法:发条、规章制度②判例:英美法系国家的重要渊源,上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有约束力3.大陆法系:指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具有法典的特征: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逻辑性渊源:制定法4.英美法系:指以英国中世纪形成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法律的总称普通法系:普通法、衡平法、制定法渊源:判例重要原则:先例约束力原则1.商事组织:也称“商事企业”,指依商法规定设立的,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营利性活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组织。
具备要素:有自己的名称;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一定自主支配的资本;以营利为目的;成员承担一定的财产责任;具有法律人格特点:独立性(以自身名义实施商事行为)、营利性(目的)、规模性(一定数量的成员,一定数额的资本)、组织性(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2.合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的契约性企业。
特征:建立在合伙协议基础上;强调人的组合;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
合伙人:仅指自然人,不包括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可以用劳务出资。
解散:自愿解散、依法解散(都要对合伙财产进行清算)3.公司:是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
⑪特征:法定性、营利性、法人性⑫分类:⑪股东所负责任: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⑫筹资方式:封闭式公司(特定范围的股东)、开放式公司(自由买卖或交易)⑬公司的信用:资合公司(资本为基础)、人合公司(以股东为准,是无限公司)、资合兼人合的公司(公司资本+股东个人信用)⑭公司组织关系:①母公司与子公司(都具有法人资格,彼此独立)②总公司与分公司(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无,只是一个分支机构)⑮公司国籍:①本国公司(本国境内登记)②外国公司(业务范围有限制)③跨国公司(一国为基地,对外直接投资,是个集团)⑬设立原则:自由主义(国家不干涉)、特许主义(经国主或国会特许)、核准主义(符合法律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审查批准)、准则主义(设立必要条件由法律统一规定)⑭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发起人认购全部资本)、募集设立(发起人认购部分资本)⑮设立条件:实质要件:①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50以下;股份有限:2-200人)②法定最低资本(有限:3万元;股份有限:50万元)③订立章程程序要件:申请成立登记、缴纳法定手续费、提交申请书、公司章程、出资证明等法定文件。